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语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3431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语文.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语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语文.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语文

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1.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往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

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

据此,回答下题。

太白山(  )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2.读“重庆四面山2009年5~9月份相同降水量不同标准地林冠截留能力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树种越单一,地表径流越少

B.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C.涵养水源能力:

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D.不同标准地河流含沙量:

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3.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B.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4.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

A.温暖湿润

B.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

5.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

该作用可能(  )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

6.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

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读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7.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8.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桃花源记》中描述: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9.“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

10.“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

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

 小皮去年6月9日夜乘坐火车出门休假,次日凌晨5点多钟醒来,发现左前方地平线上的太阳十分耀眼,成片的农田里麦穗泛着金光,农田边上排排的树木一片葱绿。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1.小皮桑坐火车前进的方向最可能的是(  )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12.农田边代表性的地带性植被可能是(  )

A.常绿林

B.硬叶林

C.针叶林

D.落叶林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每年都有几个月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春天一到,湖面开始缓慢的融冰过程。

在贝加尔湖佩夏纳亚湾距离湖面1~101米的沙滩上生长着一些奇特的松树,这些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

图为某年5月贝加尔湖遥感影像。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3.贝加尔湖北部和西南端湖冰消融时间比中南部晚,其原因是(  )

A.北部和西南端周边地势高

B.北部和西南端受冷高压影响时间长

C.北部湖面狭窄,西南端湖面风速小

D.北部纬度高,西南端湖水较浅

14.“高跷树”根部裸露是因为该地( )

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

B.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C.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

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2019年9月国家领导人访问了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行程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5.从北京到土库曼斯坦再到圣彼得堡,不可能有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16.图中A地冬季气温比B地高得多,导致此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以下两题。

17.兰萨罗特岛(  )

A.热带雨林广布

B.淡水资源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受暖流影响大

18.兰萨罗特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

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

据材料完成下面两题。

19.贝加尔湖(  )

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

C.位于山谷导致冰层较厚

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

20.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

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融冰时使气温升高

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

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

21.“雪卷”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冬季自然现象,只有在温度、湿度、风速、地形以及雪花之间完美结合后才能形成。

据此,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雪卷的形成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持在0~1℃的气温

B.降落几层较厚的新雪

C.持续不断的大风

D.略带一点坡度的地势

22.“雪球”时代的结束,是因为寒武纪的火山大爆发能(  )

A.增加大气中CO2浓度,起保温作用

B.破坏臭氧层,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多

C.释放火山灰物质,吸收地面辐射

D.释放巨量热能,直接增加大气温度

23.下图体现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同的

B.我国西北地区物理风化弱,化学风化强

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不会对气候要素产生影响

D.气候要素的变化导致该地区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24.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剖面与水循环示意图”。

图中各要素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相似性

 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25.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26.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27.从图中珊瑚礁的分布判断珊瑚虫的生活区域,正确的是(  )

A.岛屿周围的大陆架海区

B.热带和亚热带的浅海海域

C.远离大陆海岸的海域

D.需要矿物质和饵料丰富的海域

28.下列有关珊瑚礁的开发利用方式不恰当的是(  )

A.环礁中是船只躲避海上台风的良好海区

B.环礁内海洋鱼类资源丰富

C.是优良的海洋旅游资源

D.采集珊瑚礁可以烧石灰

 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以有机质占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在5%以上。

图1为“美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取自美国两地的土壤样本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变化情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9.图2中Ⅰ、Ⅱ两种土壤分别取自图1中的(  )

A.甲地、乙地

B.乙地、丙地

C.丙地、丁地

D.乙地、甲地

30.形成Ⅰ、Ⅱ两种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植被

D.地形

 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31.图中体现的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是(  )

①循环功能 ②转化功能 ③生产功能 ④平衡功能

A.③

B.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32.图中地理要素产生的新功能,一起参与作用的圈层是(  )

①生物圈 ②水圈 ③岩石圈 ④大气圈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化、冬季冻结。

这种融化,冻结的过程称为冻融作用。

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做石环。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3.石环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有(  )

①地形起伏较大 ②岩石块颗粒大小均匀 ③有充足的水分 ④气温在零摄氏度上下波动的持续时间较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4.下列地区中可能发育有石环的是(  )

A.撒哈拉沙漠

B.云贵高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亚马孙平原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35.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贫瘠,水源充足

D.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36.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叶子上有较厚的角质层(可以减少植物水分的散失)。

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37.油橄榄主要分布在(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8.该自然带适宜油橄榄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地广人稀

C.土壤肥沃,有大量黑土

D.夏季光照强,热量丰富

 读“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回答以下三题。

39.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0.此图可以说明(  )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地理环境中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③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 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1.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D.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读“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回答以下三题。

42.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3.此图可以说明(  )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地理环境中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③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 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4.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D.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读“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回答以下三题。

45.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6.此图可以说明(  )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地理环境中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③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 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7.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D.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读“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回答以下三题。

48.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9.此图可以说明(  )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地理环境中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③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 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0.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D.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读“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51.据图判断,大气层每年增加的碳量为(单位:

十亿吨)(  )

A.5.8

B.129.6

C.219.6

D.750.0

52.对于稳定大气层中的含碳量来说(  )

A.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最重要

B.保护植被比恢复植被重要

C.海洋与大气间的交换影响最大

D.分解作用和植物呼吸作用相反

 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可形成无机质。

读“我国某地土壤腐殖质层级土壤剖面图(局部)”,完成下面两题。

53.该地区土壤表层黑色腐殖质层厚度小,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植被稀疏

B.气温较高

C.降水量大

D.地下水丰富

54.该图体现的物质循环有(  )

①水循环 ②生物圈循环 ③地质循环 ④大气三圈环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理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5.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要限制碳物质向哪个圈层的流动(  )

A.大气圈

B.岩石圈

C.水圈

D.生物圈

5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地球上的碳物质主要蓄积在生物圈中

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57.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

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

D.物质沉积

58.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9.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60.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

A.⑧

B.⑦

C.⑥

D.⑤

 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9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1.近二十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

C.森林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

62.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因素可能是(  )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经济林面积增加 ④灌溉面积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63.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

B.②

C.③

D.④

64.不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

B.⑥

C.⑦

D.⑧

 下图为各种生态问题关联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65.此图说明了(  )

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B.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C.人类可征服自然界

D.自然与人类是对立的

66.由图可知,导致各种环境问题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植被破坏

B.人口激增

C.气候异常

D.物种灭绝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67.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  )

A.地形 生物 大气 水文 土壤

B.土壤 生物 大气 水文 地形

C.土壤 地形 水文 大气 生物

D.生物 地形 大气 水文 土壤

68.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他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 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河流水位降低 ④土壤肥力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9.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

结合材料回答下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

R河中上游地区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

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70.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71.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

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

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72.东南亚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地理景观多姿多彩。

读图,完成问题。

据图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对中南半岛主要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7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

如图所示岛屿泥炭资源丰富。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74.读图(图中等高线单位:

m),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本区域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2)为了综合开发本区域,拟在图中A处建大型水电站,试说明理由。

75.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500多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

读“各要素联系框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框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①太阳辐射强 ②气温低 ③空气稀薄

(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

(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76.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的关联性,请填写下列相应内容:

降水____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_____;地表水__________;地貌多__________;土壤有机质含量__________;植被__________。

(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

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简要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77.读“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交换的一般情况看,图中各代号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⑩________。

(2)⑥和⑦的交换是通过________作用进行的。

(3)通过“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示意图”,揭示了组成陆地环境的各要素之间具有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太白山的北坡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山麓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上为针叶林带;而山中腰树木茂密,降水较多;树木大稀大矮处为高山灌木。

故选C。

2.【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可知,森林树种越单一,透雨量越大,地表径流越多,A错。

森林树种越丰富,林冠截留量越大,生态效益越优,B对。

根据林冠截留量,涵养水源能力由高到低为:

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C错。

根据透雨量,不同标准地河流含沙量高低排序为:

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D错。

3.【答案】B

【解析】甲处位于赤道附近,北极星仰角较低,不容易发现北极星;此时向西航行,北印度洋应盛行东北风,乙处东北风主要来自右后方;此时为冬季,丙处河流为枯水期,不会见到河水暴涨;丁处位于索马里半岛附近海域,索马里半岛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不会看到茂盛的草地。

4.【答案】D

【解析】由图中纬度位置可知,该岛纬度低,气温高;由“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可知该地干燥,降水少。

5.【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有人称海洋浮游植物为“生物泵”,意思是这些植物能起到调节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用,因此A项符合题意。

从题目中的描述可知海洋浮游植物对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没有调节作用,因此B项错误。

酸雨污染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气体有关,而海洋浮游植物并不能吸收这些酸性气体,C项错误。

洋流流速与大气水平运动及海水密度有关,与海洋浮游植物无关,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安第斯山脉的隆起使山脉东西两侧的河流流向不同,西侧主要流向太平洋,东侧主要流向大西洋。

由于山脉分布于大陆西侧,故地表径流主要流向大西洋。

7.【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故湖面面积缩小,芦苇大量死亡,故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8.【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该湖面积萎缩的原因主要是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故应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草、保护水源。

误区警示

(1)正确提取信息,艾比湖为咸水湖,故不能围湖造田。

(2)退耕还湖是针对淡水湖沿湖围垦,导致湖面面积缩小所采取的相关措施。

(3)解决内流湖面积缩小的主要思路是从解决入湖水量的减小入手。

9.【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山有小口”“初极狭”“复行数十步”“土地平旷”等描述可知,该处地形应为中部低、四周高的山间盆地。

10.【答案】A

【解析】“桃花源”这种盆地式封闭环境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D

【解析】贝加尔湖北部和西南端湖冰消融时间比中南部晚,说明北部的气温值比中南部的气温值低,主要是因为北部地区纬度高;西南端主要是因为当地湖水较浅,冰层往往会存留较长时间,湖冰消融时间较晚。

14.【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