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10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8087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10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10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10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10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10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10真题及答案.docx

《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10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10真题及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10真题及答案.docx

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10真题及答案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卷

(课程代码000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1.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是

A.斯密B.李嘉图C.马克思D.蒙克莱田

2.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

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生产工具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

A.唯物辩证法B.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C.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D.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

4.推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科技革命的标志是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B.电、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C.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D.核能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

5.商品的价值

A.体现了社会经济关系B.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C.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必须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6.观念上的货币可以执行的货币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7.资本总公式形式上的矛盾是

A.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

C.价值增值与价值规律的矛盾D.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

8.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A.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B.延长工作日增加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9.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D.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价值

10.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B.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之间的比例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

11.产业资本循环中发生了价值增值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

12.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形态的是

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银行资本

13.在生产资料中既属于固定资本又属于不变资本的是

A.燃料B.原材料C.辅助材料D.机器厂房

14.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

A.增加预付总资本B.增加预付可变资本

C.提高年剩余价值率D.提高剩余价值率

15.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要求追加消费资料,反映这一要求的前提条件是

A.I(v+m)=IIcB.I(v+m)>IIc

C.I(v+△v+m/x)=II(c+△c)D.II(c+m—m/x)>I(v+m/x)

16.生产价格的构成是

A.生产成本加利润B.生产成本加剩余价值

C.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D.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

17.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是

A.货币输出B.劳务输出C.商品输出D.资本输出

18.“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A.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管理

C.购买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企业和银行

D.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企业和银行

19.无偿没收是新中国初期针对

A.官僚资本的政策B.民族资本的政策

C.个体农民的政策D.个体手工业者的政策

20.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国有经济的数量B.国有经济的效益

C.国有经济的控制力D.国有经济的覆盖面

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是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个体经济D.私营经济

2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主要

A.以国家为单位进行B.以行业为单位进行

C.以企业为单位进行D.以家庭为单位进行

23.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过程首先表现为

A.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B.工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C.服务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D.出口加工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24.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

A.物质生产领域进行B.非物质生产领域进行

C.全社会范围内进行D.跨境服务贸易领域逆行

25.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指供求双方处于

A.绝对相等状态B.基本相等状态C.绝对不等状态D.基本不等状态

26.通过扩大社会总需求规模来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属于

A.扩张性收入分配政策B.紧缩性收入分配政策

C.盈余财政政策D.紧缩性货币政策

27.向社会困难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是

A.社会保险B.社会福利C.社会救助D.社会优抚

28.实现统一产业政策的国际区域经济集团是

A.自由贸易区B.关税同盟C.共同市场D.经济同盟

29.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A.重商主义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D.产业内贸易理论

30.最先提出彻底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是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

C.世界贸易组织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生产资料包括

A.人的劳动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力E.生产关系

32.价值形式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包括

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

C.相对价值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

E.货币形式

3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

A.雇佣劳动与生产资料相结合B.个体劳动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C.工人劳动服从资本家安排D.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

E.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34.货币的本质是

A.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B.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

C.产业资本循环的职能循环D.来自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E.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

35.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

A.由贷款利息的总和构成B.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

C.由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构成D.来自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E.由银行雇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

36.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过程是

A.必然的B.短期的C.长期的D.复杂的E.曲折的

37.“有增长而无发展”指的有

A.只有经济总量的增长B.没有经济结构优化

C.没有经济质量的提高D.收入差距缩小

E.生态环境改善

38.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

A.自然条件的差异B.资源禀赋的差异

C.分工水平的差异D.经济结构的差异

E.社会历史的差异

39.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包括

A.税收手段B.价格手段C.利率手段D.汇率手段E.行政手段

40.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基础是

A.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B.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改变

C.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D.生产国际化的不断发展

E.资本国际化的不断发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42.简述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

4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客观必然性。

44.简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45.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小题,请任选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刖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资本在每个阶段的职能形式与作用。

47.我国现阶段应如何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48.简述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2.D3.A4.B5.A6.A7.C8.D9.B10.C

11.B12.B13.D14.C15.D16.C17.C18.D19.A20.C

21.D22.C23.A24.A25.B26.A27.C28.D29.B3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BC32.ABDE33.ACDE34.BCD35.BCD

36ACDE37.ABC38.ABCDE39.ABCD40.ADE

3、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2分)

(2)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抽象劳动则是一般人类劳动。

(1分)

(3)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

(1分)

(4)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则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1分)

(5)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1分)

42.

(1)商品价值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构成,但对资本家而言,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了生产成本,(3分)

(2)随着不变资本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生产成本,剩余价值由可变资本的产物变为生产成本的增加额,并进一步成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2分)

(3)当资本家不再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式。

43.

(1)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资本家不断地使用无偿占有的使用价值,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2分)

(2)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2分)

(3)资本主义竞争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2分)

44.

(1)要处理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2分)

(2)要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2分)

(3)要处理好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2分)

45.

(1)非歧视性原则。

(2分)

(2)透明度原则。

(2分)

(3)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单方面优惠原则。

(1分)

(4)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

(1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

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

(1)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资本的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作用是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做准备。

(4分)

(2)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资本的职能形式是生产资本,作用是生产剩余价值。

(3分)

(3)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资本的职能形式是商品资本,作用是实现剩余价值。

(3分)

47.

(1)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差距。

(1分)

(2)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是矛盾统一体。

允许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允许适度差距的存在,有利于促进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4分)

(3)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

包括:

提高城乡低收入者的基本收入;调控不合理的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打击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

(5分)

48.

(1)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需要。

(2分)

(2)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2分)

(3)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2分)

(4)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

(2分)

(5)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现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客观需要。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