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复习 两次世界大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7962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历史复习 两次世界大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岳麓版历史复习 两次世界大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岳麓版历史复习 两次世界大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岳麓版历史复习 两次世界大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岳麓版历史复习 两次世界大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复习 两次世界大战.docx

《岳麓版历史复习 两次世界大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复习 两次世界大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版历史复习 两次世界大战.docx

岳麓版历史复习两次世界大战

九年级历史复习专题一: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

为了对付俄国和法国,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结成军事同盟。

1882年意大利因与法国争夺北非的突尼斯失败,加入德奥军事同盟。

德国处于核心地位。

三国协约:

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了军事协定。

1904年和1907年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英国处于核心的地位。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后果:

两大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争危机日益严重,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如箭在弦。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

导火线: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开始标志:

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随即参战,大战爆发。

三条战线:

欧洲形成三条战线,即西、东、南,以西线和东线为主,其中西线是关键。

重要进程:

1914年——1916年,发生在西线的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其中以凡尔登战役最为惨烈,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结果:

同盟国失败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影响:

几个帝国主义大国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而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这次大战摧垮了德国、奥匈帝国、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削弱了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同时,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在大战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

1919年1月至6月,巴黎凡尔赛宫

2、操纵国家:

英法美

3、条约名称:

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

4、主要内容: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以东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德国必须支付大量赔款;

5、作用:

构建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6、实质:

战胜国对战败国及其殖民地的再瓜分。

二、华盛顿体系

1、会议:

华盛顿会议2、时间:

1921年

3、条约:

《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

4、《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

A、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B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C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

《九国公约》的影响:

《九国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但核心内容是确立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它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从而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5、影响: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由此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的实质是建立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1、背景:

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经济萧条、社会动荡

2、标志:

1933年,希特勒出任政府总理;

3、措施:

A、制造国会纵火案,目的是打击共产党和进步人士;B、取缔其他政党C、推行种族灭绝政策,迫害犹太人;D、扩军备战,1935年撕毁《凡尔赛合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4、影响: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二)、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

1、背景: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2:

核心:

军部、

3:

过程:

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新内阁上台,法西斯政权建立;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

4、影响: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1、最先被德国吞并的国家是奥地利。

2、慕尼黑阴谋

A、时间:

1938年9月;

B、国家:

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

C、主要内容:

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D、影响:

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3、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3日英国、法国对德宣战,二战爆发。

4、扩大(主要进程):

A、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1941年9月至1942年春苏联莫斯科保卫战

B、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5、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1月,苏、中、美、英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

三、二战的转折点

1、太平洋战场:

1942年夏,中途岛海战。

2、非主战场:

阿拉曼战役

3、苏德战场及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1942年夏至1943年春斯大林格勒战役

四、“二战”的胜利

1、开辟第二战场

A、德黑兰会议:

1943冬,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B、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指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

2、雅尔塔会议:

A、背景:

德国败局已定与会国家:

美、英、苏

B、主要内容:

制定最后击败德国的计划;战后分区占领德国;苏联参加对日作战;讨论组建联合国。

4、二战的结束

A、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B、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2日签字。

C、二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性质-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二战的胜利摧毁了法西斯势力,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出现,为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战争教育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反对战争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

※二战胜利的原因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法西斯恐怖独裁反人类、反社会,违背历史潮流,威胁世界和平,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

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改变了力量对比,为战胜法西斯国家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战的教训

(1)各大国在战争开始不应推行绥靖政策,应将法西斯势力消灭在萌芽状态;

(2)各大国应早一点消除因政治制度的不同而产生的隔阂,积极联合;

(3)在战争初期对遭受法西斯势力侵略的弱小国家给与物质和道义上的帮助等。

※二战的启示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②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

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团结就是力量。

④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②各国人民之间要加强交流,增进互信。

③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五、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一)、杜鲁门主义

1、时间:

1947年3月

2、内容:

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咨文,要求国会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援助,这种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3、影响:

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二)、马歇尔计划:

1、时间:

1948年

2、内容:

美国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

3、影响:

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将西欧纳入了美国对苏冷战的轨道。

(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时间:

1949年

2、签订:

美国等西方12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四)、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东欧8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五)、美苏争霸

1、形成: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苏开始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2、阶段:

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苏联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但是美国仍然占据优势。

第二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苏联加强了对外扩张的势头,美国转攻为守。

第三阶段:

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苏联重新采取强硬的方针,苏联转向全面收缩。

(六)、美苏争霸的影响

美苏争霸长达30多年,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巨大影响。

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六、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

(一)、两极格局的终结

1、过程:

东欧剧变和两德统一,结束了战后四十多年来美苏在欧洲对峙的局面,打破了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是二战结束后,美苏英等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原则而建立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1991年苏联解体后,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两极格局终结。

2、特点:

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形势总的特点是走向缓和;但是世界并不安宁,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二)、科索沃战争

1、时间:

1999年春夏

2、借口:

以维护那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境内科索沃省的人权为幌子。

3、结果:

南联盟最后让步,丧失了对科索沃的控制权;科索沃战争是首次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采取的军事干预行动;它给南联盟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

1、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进入新旧交替、向多极化过渡的时期,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一超指美国;多强指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

4、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面临大国霸权主义的挑战。

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2、各个地区的国家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3、美国对世界经济控制能力的削弱,也加速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主要是美国、欧盟和日本;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集团化组织由于力量薄弱,不可能同大国及其主导下的集体相抗衡,甚至有些组织对大国还有一定的依附性。

(三)、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跨国公司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四)、经济全球化的三大趋势:

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国际化。

(五)、全球经济体系三大支柱:

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六)、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各国和各区域性集团之间,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影响着全球化的进程;2、经济全球化影响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引发了世界性的社会、文化、政治等问题。

 

九年级历史复习专题一: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

为了对付俄国和法国,1879年和结成军事同盟。

1882年因与法国争夺北非的突尼斯失败,加入军事同盟。

处于核心地位。

三国协约:

1892年,和缔结了军事协定。

1904年和1907年签订了协约和协约,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处于核心的地位。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后果: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的形成。

导火线: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1914年6月,帝国皇位继承人在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这就是刺杀事件。

开始标志:

1914年7月底,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随即参战,大战爆发。

三条战线:

欧洲形成三条战线,即西、东、南,以和为主,其中是关键。

重要进程:

1914年——1916年,发生在西线的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其中以最为惨烈,被称为“”。

结果:

同盟国失败性质:

影响:

几个帝国主义大国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而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这次大战摧垮了、、和,削弱了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同时,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在大战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

1919年1月至6月,巴黎

2、操纵国家:

3、条约名称:

1919年6月《》

4、主要内容:

①②

5、作用:

构建了帝国主义在、和的统治秩序;

6、实质:

战胜国对战败国及其殖民地的再瓜分。

二、华盛顿体系

1、会议:

会议2、时间:

1921年3、条约:

《》《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

4、《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

A、;B、;C、。

《九国公约》的影响:

《九国公约》

5、影响: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地区的统治秩序。

由此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的实质是建立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1、背景:

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经济萧条、社会动荡

2、标志:

1933年,出任政府总理;

3、措施:

A、制造,目的是打击共产党和进步人士;B、取缔其他政党C、推行政策,迫害犹太人;D、扩军备战,1935年撕毁《》,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进驻非军事区。

4、影响战争策源地形成。

(二)、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

1、背景: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2:

核心:

3:

过程:

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新内阁上台,法西斯政权建立;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

4、影响:

战争策源地形成。

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1、最先被德国吞并的国家是。

2、慕尼黑阴谋

A、时间:

1938年9月;

B、国家:

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

C、主要内容:

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D、影响:

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3、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3日英国、法国对德宣战,二战爆发。

4、扩大(主要进程):

A、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1941年9月至1942年春苏联保卫战

B、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战争爆发。

5、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1月,苏、中、美、英等26个国家在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

三、二战的转折点

1、太平洋战场:

1942年夏,海战。

2、非主战场:

战役

3、苏德战场及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1942年夏至1943年春战役

四、“二战”的胜利

1、开辟第二战场

A、德黑兰会议:

1943冬,美国总统、英国首相、苏联领导人,会议决定。

B、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由美国的指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

2、雅尔塔会议:

A、背景:

德国败局已定与会国家:

美、英、苏

B、主要内容:

制定最后击败德国的计划;战后分区占领德国;苏联参加对日作战;讨论组建联合国。

4、二战的结束

A、1945年5月8日,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B、1945年8月15日,投降,9月2日签字。

C、二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性质。

二战的胜利摧毁了法西斯势力,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出现,为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战争教育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反对战争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

※二战胜利的原因①。

※二战的教训

(1);

(2);

(3)。

※二战的启示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②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

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团结就是力量。

④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①。

②。

③。

五、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一)、杜鲁门主义

1、时间:

1947年3月

2、内容:

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咨文,要求国会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援助,这种政策后来被称为。

3、影响:

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开始。

(二)、马歇尔计划:

1、时间:

1948年

2、内容:

美国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

3、影响:

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将西欧纳入了美国对苏冷战的轨道。

(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时间:

2、签订:

美国等西方12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四)、年,以苏联为首的东欧8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和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五)、美苏争霸

1、形成: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苏开始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2、阶段:

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苏联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但是美国仍然占据优势。

第二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苏联加强了对外扩张的势头,美国转攻为守。

第三阶段:

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苏联重新采取强硬的方针,苏联转向全面收缩。

(六)、美苏争霸的影响

美苏争霸长达30多年,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巨大影响。

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六、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

(一)、两极格局的终结

1、过程:

东欧剧变和两德统一,结束了战后四十多年来美苏在欧洲对峙的局面,打破了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是二战结束后,美苏英等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原则而建立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1991年解体后,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格局终结。

2、特点:

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形势总的特点是走向缓和;但是世界并不安宁,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二)、科索沃战争

1、时间:

年春夏

2、借口:

以维护那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境内科索沃省的人权为幌子。

3、结果:

南联盟最后让步,丧失了对科索沃的控制权;科索沃战争是首次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采取的军事干预行动;它给南联盟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

1、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进入新旧交替、向多极化过渡的时期,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一超指;多强指、、和。

2、与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

4、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面临大国霸权主义的挑战。

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2、各个地区的国家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3、美国对世界经济控制能力的削弱,也加速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主要是美国、欧盟和日本;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集团化组织由于力量薄弱,不可能同大国及其主导下的集体相抗衡,甚至有些组织对大国还有一定的依附性。

(三)、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

(四)、经济全球化的三大趋势:

、、。

(五)、全球经济体系三大支柱:

(WTO)、、。

(六)、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各国和各区域性集团之间,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影响着全球化的进程;2、经济全球化影响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引发了世界性的社会、文化、政治等问题。

 

九年级历史复习专题一:

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

为了对付俄国和法国,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结成军事同盟。

1882年意大利因与法国争夺北非的突尼斯失败,加入德奥军事同盟。

德国处于核心地位。

三国协约:

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了军事协定。

1904年和1907年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英国处于核心的地位。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后果:

两大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争危机日益严重,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如箭在弦。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

导火线: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开始标志:

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随即参战,大战爆发。

三条战线:

欧洲形成三条战线,即西、东、南,以西线和东线为主,其中西线是关键。

重要进程:

1914年——1916年,发生在西线的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其中以凡尔登战役最为惨烈,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结果:

同盟国失败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影响:

几个帝国主义大国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而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这次大战摧垮了德国、奥匈帝国、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削弱了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同时,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在大战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

1919年1月至6月,巴黎凡尔赛宫

2、操纵国家:

英法美

3、条约名称:

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

4、主要内容: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以东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德国必须支付大量赔款;

5、作用:

构建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6、实质:

战胜国对战败国及其殖民地的再瓜分。

二、华盛顿体系

1、会议:

华盛顿会议2、时间:

1921年

3、条约:

《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

4、《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

A、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B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C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

《九国公约》的影响:

《九国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但核心内容是确立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它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从而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5、影响: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由此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的实质是建立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1、背景:

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经济萧条、社会动荡2、标志:

1933年,希特勒出任政府总理;3、措施:

A、制造国会纵火案,目的是打击共产党和进步人士;B、取缔其他政党C、推行种族灭绝政策,迫害犹太人;D、扩军备战,1935年撕毁《凡尔赛合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4、影响: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二)、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

1、背景: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2:

核心:

军部、

3:

过程:

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新内阁上台,法西斯政权建立;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

4、影响: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1、最先被德国吞并的国家是奥地利。

2、慕尼黑阴谋

A、时间:

1938年9月;B、国家:

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

C、主要内容:

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D、影响:

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3、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3日英国、法国对德宣战,二战爆发。

4、扩大(主要进程):

A、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1941年9月至1942年春苏联莫斯科保卫战

B、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5、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1月,苏、中、美、英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

三、二战的转折点

1、太平洋战场:

1942年夏,中途岛海战。

2、非主战场:

阿拉曼战役

3、苏德战场及整个二战的转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