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最新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7832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7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最新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重庆最新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重庆最新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重庆最新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重庆最新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最新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

《重庆最新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最新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最新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

重庆最新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制依据…………………………………………………………………1

三、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分析………………………………………………3

四、质量通病的控制程序……………………………………………………4

五、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0

六、质量通病问题处理措施…………………………………………………16

1、模板工程……………………………………………………………………16

2、钢筋工程……………………………………………………………………18

3、混凝土工程…………………………………………………………………21

4、填充墙体……………………………………………………………………25

5、装饰装修工程………………………………………………………………27

6、防渗漏及防水工程…………………………………………………………30

7、其他质量通病………………………………………………………………37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地块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城南片区组团与旧城组团结合部,位于站前大道东南侧,西南距建设中的县医院、五星级酒店怡豪酒店200m左右,西距新汽车总站和第四人民小学约250m。

地块总用地面积约为109.24亩,本项目性质为居住小区。

项目南北宽约378米,东西长约380米,高差较大,最高点为海拔648.30米,最低点为573.00米。

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02717.42m2。

写字楼为18层吊4层负1层,建筑高度90.80m,负1层为地下车库、吊4层为办公及商业。

1#楼为地上28层地下1层设计,建筑高度82.40m,负1层为地下车库、1层为架空绿化。

2#楼为28层吊3层,建筑高度96.60m,吊3层为商业门面,1层为功能用房及架空绿化。

3#楼为28层吊3层,建筑高度96.90m,吊3层为商业门面,1层为架空绿化。

4#楼为22层吊3层,建筑高度79.10m,吊3层和1层为商业门面。

2、气象水文

本区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山地气候,温热凉寒,四季分明,降水丰沛,日照充足。

年均降雨量1198mm,降雨集中在5-7月,可达全年降雨量的46%。

年均相对湿度为81%,秋冬季相对湿度较大。

境内长江沿岸冬季雾日较多,年均43.5天。

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

县城年平均风速0.9米/秒,夏季风速大,8月平均风速1.2米/秒;冬季风速小,12月平均风速0.6米/秒。

其余地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风速也相应增大。

2、编制依据

根据渝建《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的通

知》【2012】301号及《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年版)》文件对财势·南滨尚城一期工程,我施工单位进行质量通病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1、本工程各专业施工图;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本);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5、《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6、《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

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1、《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年版)》

12、《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的通

知》【2012】301号

三、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分析

根据本工程实际内容和常见质量通病的出现情况,本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项目有:

1、标高及结构尺寸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1、砖、砂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2.2、砌体尺寸不符合设计图纸时,组砌不正确,水平灰缝饱满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2.3、砌体开裂

3、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3.1、消除钢筋质量、品种、规格数量、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

3.2、消除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3.3、消除砼构件裂缝、蜂窝、麻面等措施

4、楼地面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4.1、水泥楼地面地面起砂、空鼓、裂缝、地坪不平、倒泛水

4.2、楼梯踏步阳角开裂或脱落、尺寸不一致

4.3、厨房、卫生间楼地面倒泛水、渗漏

5、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5.1、内外墙面抹灰及天棚抹灰,粘结不牢固、空鼓、表面不平整、阴阳角不顺直。

5.2、顶棚裂缝、脱落

5.3、外墙饰面砖粘结不牢固、空鼓

5.4、门窗变形、渗漏、脱落

5.5、外墙防渗技术措施

6、屋面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四、质量通病的控制程序

1、施工部署、工序安排及质量控制流程

重庆财势·南滨尚城一期工程,结构复杂(标高多、裙楼关系密),工期紧,施工部署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安装,先结构后装饰”的原则,实行平面分段,立体分层,同步施工的施工方法,按照系统工程原理,精心组织各工种、各工序的作业,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度、资源、质量、安全、成本实行全面管理和动态控制。

2、质量控制流程:

按计划、实施、检查、整改(PCDA)的持续改进的循环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加强质量预控及过程控制。

对工程质量进行经常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时间,对整改的结果有反馈检查。

 

2.1质量检查程序

 

2.2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2.3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2.4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2.5混凝土质量控制

 

2.6砌体质量控制

五、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施工质量控制程序

1.1施工计划控制程序

为了使施工技术有一个明确的导向,根据施工组织安排的总体部置。

编制合同进度计划,每月编制月度计划,每周编制周计划。

 

1.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1.3施工竣工质量控制程序

竣工验收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最后一个阶段

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2.1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向商品混凝土站派驻质量监理员,监督检查各种材料到货质量证明文件;材料外观质量、材料计量情况,混凝土搅拌时间,协助试验人员抽样,和试验坍落度,与施工现场及时联系互通情况,记录罐车驶离搅拌站的时间。

2.1.1混凝土供应及运输

本工程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搅拌车运输。

施工前,对搅拌站的地理位置、运输线路、运输和供应能力等详细考察。

和搅拌站协商确定运距短,交通方便的最佳运输线路及特殊情况下的应急线路、应急措施。

确保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间隔时间不大于45min。

每月25日前将下个月混凝土使用计划提交混凝土搅拌站,以保证供应安排。

施工场内线路合理安排,罐车进出互不干扰,洗车、收方等服务工作力求快速有序。

2.1.2混凝土浇筑

成立混凝土作业班,专门从事混凝土浇筑工作,班内按卸料、入模、振捣分工定人定岗,建立岗位责任制。

每次浇筑前,备足足够面积的彩条布,防止新浇混凝土雨淋或暴晒。

采用输送泵现场送料、输送过程中,受料斗需保持足够混凝土。

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2m,最前端置水平溜槽,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

混凝土采用振捣器振捣,振捣时间30s并达到三个条件结束振捣。

(1)混凝土表层开始泛浆;

(2)不再冒泡;(3)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

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超过规范规定。

2.1.3混凝土养护及保护

混凝土初凝前后,为减少收缩量。

浇筑后及时撒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7d,养护施工定方案、定人员、定设备、定时间、定措施,确保养护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

混凝土强度未达设计要求强度前,对结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拆模时间,禁止拆模过早。

2.2地下室混凝土挡墙防水、防渗质量保证措施

此工程地下室防水标准为:

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层均采用钢筋砼自防水砼与涂料防水相结合,施工中保证结构砼质量关系到防水工程质量,必须理解设计原则,做出符合实际的防水、防渗质量保证措施。

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比设计。

在施工期间,对混凝土要保证捣鼓密实,混凝土达到初凝后,要及时撒水养护,达到混凝土抗渗标准P6的强度等级。

合理确定结构分段,降低混凝土的收缩量,结构施工缝设在受剪力或弯距最小处。

外墙防水层施工完后,应抹1:

2.5水泥砂浆35mm厚保护保护层,以免回填土方时破坏防水层。

2.3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3.1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流程图

2.3.2保证措施

加强全体员工思想上的教育,牢固树立积极配合监理工作的观念。

每一道需隐蔽的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确保监理工程师有充分的机会对即将覆盖的或掩盖的任何一部分工程进行检查、检验以及任何部分工程施工前对其进行检查。

每一道需隐检的工序完毕后,施工班组自检合格后上报质量管理小组,质量管理小组检查合格后,上报监理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作,若检查不合格,施工班组必须立即返工或返修,重新检查直到合格为止。

制定出奖惩制度,严格施工纪律。

当监理工程师发出对某一部位有疑议或特殊指示时,项目部应立即组织人

员施作,待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方可施工下一道工序。

2.4预埋件、预留孔洞的质量保证措施

2.4.1预留孔、预埋件施作流程图

2.4.2保证措施:

各施工班组成立专门的预埋、预留作业小组。

施作前由作业班组依据施工设计图编制综合预埋、预留图,并由经理部质量管理小组、总工程师审核、核对。

作业班组严格依照综合预埋、预留图进行施作,确保不错埋、漏埋、错留、漏留,并加强自检工作。

作业班组施作完成,自检合格后由施工班组质量检查员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由总工程师会同监理、设计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并由监理、设计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作。

3、技术检测和试验保障

建立科学先进的检测试验手段,落实职责,确保工程质量。

3.1检测、试验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检测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台帐并设专人管理。

执行检测设备按周期检定制度,定期对检测试验设备进行检定。

建立检测试验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制度,设备损坏或检测精度不合要求时,及时进行维修。

加强试验文件、资料的管理,设专人负责。

坚持对检测试验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职业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

编制,检测过程质量保证程序,检测人员按程序进行操作。

3.2检测、试验方法及措施

3.2.1对原材料检测

对所有购进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说明书进行验查,并登记记录。

对有合格证的原材料进行复验,复验合格的原材料才能使用。

经复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书面通知物资部门做出标记,隔离存放,按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3.2.2对钢筋检测

按规定对钢筋取样进行抗拉和冷弯试验,及时出具试验报告,并对报告数据负责。

3.2.3施工现场混凝土检测

在混凝土施工时,实行全过程监测。

量测入模混凝土坍落度,每班不少于5次。

按规定在现场留做试块,试块组数符合有关技术规定。

六、质量通病问题处理措施

(一)模板工程主要质量通病防治

1、轴线偏位的预防措施

(1)精确弹线:

每层都必须从同一基准点出发测出各条轴线,并按测量的要求进行复测,校核其精度是否达到要求,严禁用丈杆逐段引测轴线,且不进行校核的办法。

建筑物较长、轴线较多时,可在中间选择一二点进行复核。

(2)成排的柱子宜弹出通线,并将柱子边线兜方。

梁的轴线,边线宜先用墨斗在楼面上弹线,再引测到柱上,以作复核之用,防止发生梁模板位移。

(3)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应无严重位移,如有极少数钢筋偏移至边线外时,应先采取校正措施。

(4)柱脚处可用短钢筋或扁铁撑头焊在柱钢筋上,作为模板的限位。

柱限位每边不少于两根,注意电焊时不得烧伤柱钢筋。

2、垂直偏差的预防措施

(1)立柱模板时应用托线板或线锤严格校正其垂直度。

成排柱宜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复核无误后,顶部拉通麻线,再根据麻线立中间柱模。

(2)合理设置模板和支撑系统。

单根柱高度不超过4m时,宜采用木材、钢管或工具式斜撑,斜撑必须固定在牢靠的支点上,其底部水平角不宜大于45°。

高度超过4m,应采用?

10~12工具式拉筋,用花篮螺栓收紧,邻近柱模板之间可用水平连杆、剪力撑、或交叉拉筋相连。

边柱要求3面设置支撑,角柱模板除两边设支撑外,还应在其分角线位置上增设支撑,以防柱模倾斜或扭曲。

(3)优先采用柱、梁同时立模的方案。

此时,梁模板可兼起柱模顶部水平连杆的作用,同时柱箍、梁底支架、柱支撑可以相互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模板的整体稳定性。

(4)梁侧模上口的通长围檩必须用斜撑固定在立柱、顶撑上的横杆上,其底部水平倾角不得大于60°,模板上口用搭头将两侧模板固定,梁的倾斜侧模应采用斜撑或楔形垫木加固,使其稳固。

3、柱、梁模板胀模的预防措施

(1)柱模外应设围檩和柱箍,柱箍间距应加密(间距不得大于40cm),同时柱箍与模板之间应采用对拔榫塞紧,以防凸肚或漏浆。

柱边中部加拉螺栓。

柱箍相对两边应大致处于同一水平上,不得翘裂,以免削弱其自身的刚度。

柱上留设混凝土浇灌孔时,门子板应支撑牢固,必要时另加柱箍或斜撑。

(2)模板侧模下口必须有夹木钉紧在支柱的横杆上。

当梁侧模板上的通长围檩兼作楼板模板的桁架支座时,围檩下应加设短柱或短撑木。

(3)对拉螺栓应垂直于模板表面,否则受力后将发生错动而失去作用。

对拉螺栓的拧紧程度应适当,拧得太松,模板在受力后即外凸,起不了固定模板位置的作用;拧得太紧,易造成滑牙,最终也失去对拉螺栓的作用。

(4)扣件的拧紧程序,对于钢筋支架的承载能力、稳定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拧紧程度适当,可使扣件具有足够的抗滑、抗扭、抗拔能务。

但不要用力过大,以防滑丝。

(5)浇捣混凝土时,不得用震动器强震模板,不得任意拆除柱箍、支撑或梁上口的拉杆。

竖向构件应分皮浇捣,并控制施工速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侧压力。

4、漏浆的预防措施

(1)模板拼缝处应平直刨光,拼板紧密;浇混凝土前要隔液浇水,使模板润湿膨胀,将拼缝处挤紧。

(2)边柱及外侧模板下口应比内模板落低50mm,以便使其夹紧下段混凝土,从而防止可能出现的漏浆现象。

(3)梁与柱相交,梁模与柱连接处应考虑木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可稍缩短些,使混凝土浇灌后梁模板顶端外口刚好与柱面贴平,从面避免梁模板嵌入柱、墙混凝土内,但梁模板也不能缩短太多,否则膨胀后未能贴平柱、墙模板,又会发生漏浆现象;

(4)板底模板与梁接合处,也应用方木镶接或用阴角模板;板底模板也就应考虑浇水润湿后膨胀因素,适当缩小模板尺寸,这样既可防止漏浆,又可避免板底模板嵌入墙、梁内,且便于拆模。

5、拆模时出现缺陷的预防措施

(1)混凝土拆模强度应以不损坏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掉棱缺角为准。

一般非承重的侧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Mpa;门窗洞口模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4Mpa,承重模板应按规范要求决定拆模时间。

(2)大模板脱模后,应趁板面潮湿,粘在板面的混凝土残浆强度低,立即用长柄铲刀清理模板面,然后涂刷新的脱模剂以备使用。

(3)模板的构造要使模板易于拆除,拆模的顺序应与安装模板的顺序相反。

拆模顺利,则不易发生掉棱缺角等破坏构件混凝土的现象。

(二)、钢筋工程主要质量通病的防治

1、预防钢筋材料的缺陷的措施

(1)严格执行钢筋进场的一整套验收制度,包括检查出厂证明书,作机械性能试验,进行外观检查,核对钢筋的品种、规格等。

(2)发现脆断现象或焊接性能不良,应作化学成分检验。

(3)重视钢筋的保管工作,防止机械损伤或沾染油污。

需要在现场存放较长时间的钢筋应堆入仓库或料棚,并用垫木垫起20cm以上,防止浸水或受到雨露浸蚀。

钢筋应按不同等级、规格分批挂牌堆放。

严禁各种钢筋无牌混杂堆放。

(4)不符合要求的钢筋必须退货;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2、预防梁、板的受拉钢筋有效高度减小的措施

(1)梁、板底受拉钢筋下应采用统一规格的瓜米石、花岗石垫块垫稳,或选用合格的建筑塑料支撑件,布置间距不应大于1000mm,不得用石子、碎砖代替,也不能用两块薄垫块合成一块使用。

(2)严格控制梁、板的截面高度、特别是悬臂板根部的截面高度。

(3)负弯矩钢筋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板内负弯矩钢筋可用撑筋,也可用铁丝吊在楞木上;负弯矩钢筋必须扎牢、放稳。

(4)板内预埋管应穿在负弯矩钢筋之下、弯矩钢筋之上。

(5)对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钢筋布置以及板内主、副筋的正反方向等易出错构件的钢筋布置,必须交底清楚,尽可能做好标记,避免产生差错。

(6)钢筋绑扎、安装完成后,必须认真进行隐蔽工程验收,仔细检查弯矩钢筋及负弯矩钢筋的位置;浇捣混凝土前应进行复查,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浇捣混凝土时应配备专人“看钢筋”,如有移位及时修复。

混凝土工也应该懂得尽量在操作过程中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移位、变形。

浇混凝土时不准移动钢筋。

(7)板面钢筋在制作时应控制钢筋下料长度及负弯矩筋的弯钩长度。

采用冷轧扭钢筋单边弯钩时,弯钩端应置于锚固区,并保证锚固长度要求。

(8)强弱电管线采用竖向穿梁方式布置时,应采用沿梁轴线方向分散穿梁方式埋设,管线距梁边≥50mm。

穿梁段梁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

若采用集中穿梁方式,应由设计明确加强措施。

现浇板内电气及智能等线管应避免交叉和过度集中布置,禁止三层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间,线管直径应小于1/3板厚,在板分离式配筋无上层钢筋区域沿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片。

严禁板内水平埋设水管。

3、预防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移位的措施

(1)下柱伸出柱顶部分钢筋至小应加一道临时箍筋,箍筋尺寸应比上柱箍筋缩小,使上柱钢筋正好在外侧与下柱钢筋联接,再用木框或铁框卡住,牢靠地固定下柱伸出钢筋的位置。

(2)上柱钢筋与下柱伸出钢筋应绑扎或焊接牢固。

上柱与已移位的下柱伸出钢筋联接时,应保持上柱钢筋的设计位置。

(3)柱身钢筋应按要求每隔800mm左右用带铅丝有凹槽的水泥垫块扎牢,紧贴柱模板,固定位置。

柱子纵筋与箍筋应按要求扎牢,经检查无误后,再封柱子模板,柱子纵筋应保持顺直。

(4)浇捣柱凝土时严禁拆除柱顶的固定框架及临时箍筋,不得强行弯折伸出钢筋,注意保持伸出钢筋的正确位置,不得用震动器强行撬震柱子纵筋,防止绑扎松扣及水泥垫块脱落。

(5)框架柱、剪力墙暗柱箍筋采用直径12及以上的钢筋时,设计时应考虑调整纵筋保护层厚度,施工时应注意插筋定位,保证柱、墙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满足GB50010的要求。

4、预防钢筋间距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歪斜不齐的措施

(1)箍筋要通过计算确定只数和间距,摆箍筋时应先在统长纵筋上划线,然后按线距摆开。

(2)梁钢筋穿好以后,一般可按架立钢筋、弯起钢筋、受拉钢筋的顺序与箍筋绑扎,避免骨架歪斜不齐。

(3)梁受拉区好有两排以上钢筋,可用短钢筋垫在两排钢筋之间,使上排钢筋位置正确,控制上、下排钢筋的间距。

(4)认真交底,特别是箍筋间距有变化时要交代清楚。

(5)认真操作、纵筋在两端处要对齐,间距均匀分布;板内纵横两个方向均应先划线,然后摆开钢筋,进行绑扎,两层钢筋间应加撑筋,保持间距。

(6)施工梁、柱的节点区域,穿扎梁筋应保证箍筋复位,防止单肢箍、内箍漏设。

框架节点核心区,宜先按加密区要求确定箍筋圈数、肢数并穿套好(不固定)后,再穿扎梁筋,同时按间距调整固定箍筋。

主次梁交接处主梁宜先绑扎基本箍筋后,再按设计文件要求绑扎附加箍筋。

框架柱和剪力墙边缘柱内的单肢箍应在加工时就两端弯到位,采用落套箍的方式绑扎。

5、预防钢筋接头和锚固的缺陷的措施

(1)分清受拉区、受压区中“同一截面”内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的规定。

配筋表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

(2)认真交底,认真操作。

(3)焊接机械设备应符合使用要求,焊条品种、规格与钢筋搭配合宜,钢筋端头间隙适当,坡口面加工平顺,角度准确。

焊工必须按规定持证止岗。

(4)框架梁柱的纵向钢筋不应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焊接,竖向构件(框架柱、剪力墙边缘柱)纵筋定位不得采用纵筋与水平筋点焊的方式。

(5)梁上柱插筋应放置底部一、二排筋之间。

(6)保证梁、柱弯锚长度。

(7)直螺纹连接的钢筋下料应保证端面与轴线垂直、无马蹄形或翘曲。

丝头加工应经环通规、环止规螺纹检验和外观检查合格并形成记录。

接头连接完毕后,应进行拧紧力矩值检验和外露有效螺纹检查。

标准型接头丝头有效螺纹长度应不小于1/2连接套筒长度,连接后应有外露有效螺纹,但不得超过2P。

(三)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预防混凝土实际强度低于设计标准值的措施

(1)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图纸,掌握不同层次、部位、不同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标号,并用表格形式记录在案,便于核对查考。

(2)现场试验人员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和塌落度、按标准方式制作、养护试块,及时进行试压,试块组数必须按验收规范规定数量制作,并提供系统的强度资料,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

2、预防混凝土在运输、浇灌中离析的措施

(1)用斗车运输混凝土时,工地道路面层必须平整,每班有人保养,保持运输平稳。

(2)混凝土从拌和机卸料经运输到入模浇灌的最大允许延续时间,气温25℃以下为90~120min,25℃以上为60~90min。

(3)混凝土在水平与垂直运输中要尽可能减少转载次数。

(4)混凝土的坍落度由配合比设计确定,现场拌制的合宜坍,落度控制在3~7cm范围内。

(5)混凝土的浇灌高度,自由下落高度应小于2m。

3、预防混凝土养护不符合要求的措施

(1)编制施工方案时,要列入养护技术要求、技术间隙时间规定、材料储备要求、特殊部位养护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在全体施工管理人员中加以宣传教育和贯彻。

(2)在施工准备阶段,对所需养护材料、设备、水源等应事先编制技术供应计划,以做好充公准备,满足养护要求。

(3)对特殊部位如屋面、楼地面、路面及构件断面较小的受力件等,要特别强调养护的重要性,设专人负责养护工作。

(4)在混凝土浇捣12小时后,应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小于7昼夜。

4、预防蜂窝的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计量正确,拌和均匀,时间大于90秒。

(2)要控制混凝土的卸料高度,否则要设溜槽或串筒等措施,以防混凝土离析。

(3)浇捣竖向结构时,混凝土浇筑时,应用同标号砂浆或减半石子的混凝土作接浆处理(5cm);侧模设大于30cm的浇灌孔;柱要分段分层浇灌。

(4)混凝土的浇灌与震动必须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为30cm。

(5)插振移动距离不应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为保证上下两层混凝土的粘结效果,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cm左右;平板振动器在振动平板时宜压边3~5mm,以防漏振。

(6)振动时间控制,一般以被振混凝土表面水泥浆,无明显下沉,充满四周,不呈现气泡为宜。

(7)浇捣时要经常观察模板移位、胀模、漏浆等现象,便于及时处理。

对散落在模板平台的混凝土残浆必须及时清理。

5、预防露筋的措施

(1)凡该设垫块的部位必须在验收钢筋时同时验收。

垫块厚度根据规范规定的各种不同构件要求处理,并注意固定好垫块,垫块的间距一般为80~100cm。

(2)振动时不准依靠钢筋传动振幅和频率,也不准把钢筋挤向模板处。

在平台上操作时,不能把钢筋踩到板底。

(3)模板接缝或与其他构件镶接处必须封严不漏浆;先必须浇水润湿;在柱根部、柱、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