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年鉴.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7660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咸阳年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咸阳年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咸阳年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咸阳年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咸阳年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咸阳年鉴.docx

《咸阳年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咸阳年鉴.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咸阳年鉴.docx

咸阳年鉴

《咸阳年鉴》2011卷

淳化县资料

基本情况

淳化县位于陕西省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咸阳市东北部,总面积976平方公里。

东连三原县,西接彬县,南与泾阳县、礼泉县、永寿县交界,北与耀州区、旬邑县接壤。

淳化县名始于北宋淳化四年(993),以年号名之。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海拔630—1808.9米,地貌可概括为“一丘一山三沟五塬”。

辖胡家庙、十里塬、卜家、车坞、铁王、秦河、大店、石桥、秦庄、固贤10乡和官庄、马家、润镇、城关、方里5镇,204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

经济发展概况

2010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扭住富民强县两大任务不放松,强势推进三大目标建设不懈怠,全县经济社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农业粮油生产丰产丰收。

全县粮油收获总面积42.44万亩,粮油总产12.26万吨,其中:

夏粮收获面积19.09万亩,总产4.61万吨,小麦平均亩产283.9公斤,较上年增产24.6公斤,增长9.5%;油料收获面积4.59万亩,总产0.55万吨;秋粮收获面积18.79万亩,总产7.1万吨。

全县秋播小麦18.89万亩,种植油菜4.5万亩,小麦良种统供率达到100%。

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

全县规模养猪完成投资1202.5万元,在润镇甘沟、城关辛店两个万头生猪专业村新建标准化猪舍52栋,建筑面积9948平米,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户76户,生猪存栏7558头,种猪存栏380头;在胡家庙生庄、马家永丰、秦河桃渠河、石桥咀头、方里方西、固贤下常社村建成1000头以上标准化猪场6个。

在大力发展生猪养殖的同时,全县建成大棚肉鸡专业村3个,笼养鸡等规模化养殖小区10个。

全县大家畜存栏3.12万头(奶牛0.62万头),猪存栏18.15万头、羊存栏16.60万只、家禽存栏128万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95万吨、0.78万吨和3.20万吨。

全县动物防疫密度达到100%,各类规模养殖场达到70个,规模养殖户发展到3087户。

蔬菜产业长足发展。

在卜家、方里、秦庄、铁王、胡家庙、车坞、石桥、固贤8个乡镇共发展设施蔬菜1873亩,建成标准化育苗点3个,辐射带动全县发展无公害大路菜4.2万亩,向西安、咸阳等城市提供无公害精细菜0.25万吨。

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全面落实地膜玉米、小麦良种、种植补贴政策,落实补贴资金434.9万元。

其中:

地膜玉米落实补贴资金246万元,小麦良种补贴资金188.9万元。

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完成总投资1075万元,其中:

群众自筹资金725万元,中、省投资350万元。

共计购置大中型拖拉机40台,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7台,小型玉米脱粒机177台,配套农具82台(件),果园机械395台,扬场机2944台。

农业产业化建设全面推进。

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新栽苹果5万亩,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杂果1.6万亩,全县水果面积达60万亩,苹果产量达到72万吨。

在石桥乡咀头村推广节水型“果-畜-沼-窖”四配套特色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新栽红提葡萄2700亩。

在大店乡建成杂果示范方23个,栽植香菱矮化核桃2813亩,晋枣300亩,石榴127亩,建成千亩核桃示范方1个,百亩以上示范方6个。

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9.699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76元。

2010年淳化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实绩

比上年增长(%)

生产总值

亿元

32.217

14.0

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17.653

8.3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

8.354

24.8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6.210

13.0

规模工业总产值

亿元

15.6

30.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7.5

32.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7.57

18.2

地方财政收入

万元

4285

50.2

一般预算支出

万元

76851

63.6

农民人均纯收入

4476

22.8

工业县域工业化进程全面加快。

积极培育壮大县域规模工业总量,成功申报规模工业企业5户,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总户数达到18户。

狠抓现有工业企业生产,落实工业发展基金300万元,支持煤炭、建材、果汁、白酒等传统工业企业扩产能、提效益,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着力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全面完成了安子哇煤矿二号井(已通过省、市煤炭部门验收)和县菊花水泥厂扩能技改工程任务,实现了企业达产达效。

强势推进工业重点项目建设,瑞肽腐殖酸有机肥生产线建设项目正式投产;30万吨姜家河煤矿建设项目已进入联合试运转阶段;甘泉醇酒业技改项目设备安装调试已全面结束。

稳步推进与国电集团的项目合作和国企改制工作,县化工厂、造纸厂、电石厂等3户企业资产清算工作进展顺利。

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3.3亿元,同比增长2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63亿元,同比增长31.6%。

工业园区建设全面提速。

围绕“一坝两区三网”建设总体规划,强势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供水站工程已全面建成,正在实施引水管网铺设;园区供电站工程已完成营业大厅主体建设任务。

总投资1.3亿元的华泰万吨气调库及光电分选线项目气调库保暖设施已安装到位,并正式投入运营;总投资5000万元的咸阳奇瑞果品包装材料生产线项目地面建筑已全部开工;总投资8000万元的“冠之缘”蜂产品深加工项目相关手续正在办理当中。

同时,咸阳嘉煜粮油贸易有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建设两条荞麦饼干生产线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积极洽谈。

2010年,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63亿元,同比增长22.5%。

第三产业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5亿,较“十五”末增长155%。

大力实施商贸兴县战略,商业步行街、大治洞商贸市场、盛鼎超市建成营业,甘泉宫大酒店投入运营,全县大型商贸市场餐饮企业发展到13家;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完成7个重点景区(点)基本设施建设,重点建设的仲山生态森林公园及关中第一峡谷取得较大突破,建成“农家乐”旅游示范村50个、180户,开发旅游商品9大类146种,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劳务经济不断壮大,全县在外务工人员达到6.4万人,年实现收入5.6亿元。

旅游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仲山生态森林公园项目完成投资1.63亿元,建成了游客接待中心、望山楼及职工宿办楼等工程;甘泉宫、汉云陵和县文博馆绿化美化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栽植常青树0.2万株;积极争取省市旅游基础建设项目资金310万元实施了金川湾石窟屋檐保护工程;爷台山战地主题公园完成了旅游服务中心通电、通水、平整停车场,配备了专职服务管理人员,铺筑景区旅游道路2公里,平整景区主峰战壕1400平方米。

投资110万元,全面完成了文博馆二期装修布展工程。

重点景区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大大增强,淳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全年共接待各类游客88万人(次),同比增长2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00万元,同比增长34%。

荣获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县、十一五规划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陕西省2010年度最佳旅游县。

科学文体事业2010年科技星火计划26项,其中科技项目23项,星火项目3项,论证申报市科技项目5项,已争取省级科技资金15万元。

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投资1500万元,新建校舍7900平方米,加固校舍1.46万平方米,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为5.5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63.8万册,向5500名贫困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资金338.5万元,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文化艺术创作有声有色,成功承办了“踏着春天的脚步”陕西文艺界“走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咸阳淳化行)大型采风慰问活动文艺演出;举办“美丽淳化我的家”淳化县群众广场文艺演唱会、“果乡金秋美”淳化县第七届金秋采摘节文艺演出等大型文化活动9场次,举办各种中小型文化活动、联欢晚会35场次。

举办各类书画展、摄影展5次。

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了“电力杯”干部职工运动会,举办各种健身培训班4期,参与人数1200人(次)。

城乡建设按照“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累计投资26.8亿元。

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双十”工程,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9.8%,较“十五”末提高了5个百分点。

县城建设突飞猛进,累计完成投资9.7亿元,建成了梨园广场、县体育场、垃圾填埋场等市政设施10个,实施了仿秦汉风格街景整治、宋城墙遗址保护、秦直大道景观建设等基础设施重点工程30处,建成限价商品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6.4万平方米,县城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2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到8.2平方米,较“十五”末增加8平方米和4平方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实施润镇重点镇和胡家庙、马家、石桥、方里等示范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大店新区建设,小城镇人气、商气更加旺盛,区域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建成新农村示范新村96个、扶贫移民搬迁村82个,搬迁农村困难群众1.4万人,全县行政村水泥路通村率、广播电视通村率、自来水入户率和通电率均达到100%。

招商引资大力实施叩门招商、小分队招商、会展招商,项目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加大。

全县共引进重点合同项目15个,合同引进资金21.26亿元,完成投资4.42亿元。

截至目前,投资5亿元的仲山生态森林公园及关中第一大峡谷旅游开发项目已建成道路48公里,移动土石方60万立方米;投资1.2亿元的瑞肽腐殖酸有机肥生产项目,已建成投产;投资1.3亿元的华泰果品包装材料生产线及光电自动分选线项目气调库主体已建成,设备已安装,气调库已投入运营,办公楼正在建设之中;投资1.2亿元的春化山园林基地建设项目,已建成水潭6口,完成基本生产干道20公里,建筑宿办房屋与工棚500余平方米,栽植上规格乔木55000株,水、电基础设施已到位,东湖防水处理工程正在建设;投资5000万元的奇瑞果品保鲜光电分选线及包装材料生产线项目已先后完成了可研、环评、立项、选址、征地、土地报批等工作,分选车间一层主体已建起,目前正在进行紧张的建设之中。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精神文明情况积极开展“和谐到农家、富裕到农家、科技到农家、文明到农家、美化到农家”的“五到农家”活动,在农村举办各种科普宣传活动700多场次,散发各种科普资料(科普书籍、宣传册、光盘、传单、挂图、挂历)10万余份(册),受教育群众20余万人次,接受义诊群众10000人次。

制定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科技示范户”“五到农家示范户”评选办法、村容村貌整治管理制度和“改陋习、树新风”乡风文明长效机制,建立完善了村红白理事会组织,进一步健全了组织机构、理事章程等。

城关镇城关村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红白理事会成员及小组负责人认真负责,严格按照理事章程办事。

全县涌现出了城关镇罗家庄村、方里镇方西村、官庄镇景罗村、润镇五一村、卜家乡卜家村、铁王乡北塬村等一批乡风文明示范村。

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科技示范户”“五到农家示范户”5000多户,为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县文体广电局在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同时,积极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和送戏剧、电影、图书、文艺演出等下乡,一些形式新颖、内容积极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全县已建成官庄镇景罗、车坞乡南胡同村等46个村“农家书屋”,基本解决了群众看书难的问题。

卫生工作2010年,官庄、马家、方里、石桥、大店的高标准规范化门诊建设工作已经完成。

润镇中心卫生院、铁王中心卫生院、十里塬中心卫生院等基层卫生院的三个规范化门诊达到市级建设标准。

全县实施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传染病防治、65岁老人免费体检、慢性病管理等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其中,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已完成2210人,完成任务的100%;已完成城市居民健康档案14253份,城市建档率达到87.8%;农村居民健康档案95386份,农村建档率达到88.3%;电子档案完成率100%;人均21.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全部到位并已兑付。

继续实施0-3岁婴幼儿系统保健项目、孕产妇系统保健项目、孕娩项目、降消项目。

全县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达到了80%以上,新法接生率达到100%,住院分娩率达到97.9%,婴儿死亡率降至3‰,孕产妇死亡率为0。

2010年,共取缔黑诊所12家,收缴各类器械3件,药品7箱,行政处罚3000元,开展医疗质量专项检查1次,共监督检查医疗机构16家,处罚违规医疗机构2家,处理医疗纠纷两起,医疗机构监管检查覆盖率100%。

计划生育工作打击“两非”工作不断深化,全县出生婴儿性别比稳定在108,趋于正常。

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录入工作进展顺利,共录入人口20.19万,占任务的100.7%,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录入任务。

围绕创建计划生育省级优质服务县,争取省上80万元设备,大力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新建扩建计生服务站6个,乡镇服务站科室设置更趋合理,综合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全县人口出生率下降到8.74‰,自然增长率下降到3.84‰,计划生育率达到98.9%,顺利通过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年度考核和省上创建省优验收。

劳动和社会保障实施“振兴计划”和“助学金项目”,为全县教育、卫生、计生及涉农部门招聘各类专业人才57名,其中:

教育类31人,卫生类8人,农机类17人,计生类1人;重点照顾就业困难的大中专毕业生,共安置劳动保障协管员56人。

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大有组织转移工作力度,全县新增输出各类务工人员6317人,长期稳定在外务工人员达到6.4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扩面415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累计扩面7046人,为246人(次)支付医疗费25.37万元。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达到201个,累计参保人数12078人,其中大额医疗补助参保单位196个,参保人数11585人。

全县机关和全额事业单位生育保险全面启动,扩面1162人,基金征缴27.2万元,为32名女职工支付生育保险费6.7万元。

全县失业保险参保单位140个,累计参保人数达到6859人,完成基金征缴84万元,共为4094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178.96万元。

在秦庄乡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已达到3518人,占年任务3518人的100%,位于全市第一。

安全稳定工作2010年把校园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先后两次召开综治委会议,专题研究安排部署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

抽调公安、教育、卫生、文体、工商等部门相关领导,组成2个工作组,深入全县41所中小学,采取听汇报、访师生、找问题等形式,迅速开展安全隐患拉网式大排查活动,排查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扰乱学校治安秩序的重点人群,排查校园附近交通安全秩序及各类交通安全设施配备情况,排查“三无”车辆接送学生、学校周边娱乐场所和违法经营摊点等问题,做到了乡不漏校、校不漏项,共排查疏理各类安全隐患80余条。

针对排查出的安全问题和隐患,落实责任单位,夯任务、定时限,限期整改,取得了显著成效,杜绝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党建大力推进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坚持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每周集体学习1—2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把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作为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县委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上来。

调整理顺了10个基层支部的隶属关系,督促各总支、支部按照《党章》规定,及时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健全了基层党支部班子。

新成立机关党支部7个,撤并机关党支部7个,健全总支班子4个、支部班子45个,支部班子健全率达到100%。

七一前夕,对15个先进基层党组织、27名优秀共产党员和14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在“三新”教育、机关纪律作风整顿和基层组织建设中,坚持深入基层支部开展督查,指导部分单位民主生活会,努力提高机关党组织生活质量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切实纠正机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开展生活困难党员走访慰问工作,先后召开老党员座谈会三次,走访慰问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20名,激发机关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把保证新发展党员质量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严格实行发展党员培训制、公示制、预审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保证新发展党员质量。

全年接收预备党员33名,转正45名,培训入党积极分子84名。

地方志工作2010年聘请有关修志专家,对二轮修志工作进行指导,并对原《淳化县志》(1997-2010)编目大纲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增强了编纂工作的可操作性。

派出两名同志参加了全市组织的二轮修志业务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修志理论、交流学习了兄弟县区的二轮修志经验,为二轮修志编纂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办了《二轮修志动态》简报,及时反映各乡(镇)、各部门的修志动态,为修志工作提供服务。

采取在县电视台、县政府信息网发布公告和上门收录等多种形式征集二轮修志人物资料,已收集各类人物17名。

收集、整理编纂了《淳化年鉴》(2009-2010)综合卷,采用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编写,全书共收录图片416张,共有文字约45万字,已正式出版发行。

聘请陕西中医学院医古文教授徐化同志对清•康熙《淳化县志》进行校注整理。

并由西北大学古文教研中心阎琦教授对志稿进行审定,已出版发行。

指导编纂了《淳化水利志》,全书共五编21章46节,约12万字。

详细记载新中国成立后,淳化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农业基础明显改善,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光辉历程,是一部质量较高的资政、存史的工具书,该书已出版。

协助指导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编写《坚实的足迹》(淳化县人大常委会设立30周年回顾)一书。

该书记述了县人大常委会设立30年来的光辉历程,是一部很有存史纪念意义的资料书,该书已出版发行。

指导县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淳化地方病防治志》的编纂工作,此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特色条目

生态园林山城建设从2006年起,淳化县就坚持把全县当景区打造、把县城当景点打造、把乡村当精品打造。

在建设西部最佳生态园林山城过程中,坚持“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文为魂、以绿为韵”的原则,连续四年大力实施生态园林山城建设十大工程,先后建成甘泉湖、梨园广场、宋城墙、兴淳塔、文博馆、帘云瀑布等40个县城重点工程,并对主城区5公里街道的128幢楼体实施秦汉风格改造,建成秦汉仿古一条街;实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农村住房等城乡“四房”建设和大街小巷改造、背街小巷幸福工程,县城人均住房面积由14平方米增加到22平方米。

2009年又启动县城大店新区建设,使淳化县城面积在3至5年内由6平方公里扩大到1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容量6万人。

共建成高标准新农村示范村60个,铺筑通村水泥路810公里、全县水泥路通村率100%,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84处、使自来水入户率90%,建成绿色家园行政村140个、绿色家园行政村建成率70%;对15个乡镇全部进行了拓宽改造、绿化美化和仿秦汉风格街景整治,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带动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快速转移,全县城镇化率在3年多里增长了7.3个百分点、达到了26.3%。

在生态园林山城建设的每一项重点工程的命名、设计中,都力求突出秦汉文化风格,并积极邀请陈大络、石兴邦、丘程光、贾平凹等文化名人为甘泉湖、梨园广场、兴淳塔、宋城墙、文博馆、秦直大道景观及新农村示范村等重点工程题名、题词,在梨园广场布置了淳化大鼎、汉武帝雕塑、“甘林”瓦当图案及《淳化赋》石刻,邀请国内外书法家书写历代名人咏淳化的诗词并刻碑,建成了全省首家县级碑林——淳化碑林,县城广场、灯箱、石柱等市政设施上的商业广告大部分被历代名家咏淳化的诗词歌赋所替代,使淳化这座生态园林山城处处彰显着浓厚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魅力,为县城经济社会发展聚集了人气、才气和商机。

在新农村和产业发展过程中,该县坚持把农民科技化作为提升传统产业的关键来抓,建成并开通农业信息网、淳化果业网等网站7个,局域网11个,建成村级科技信息服务站193个,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86个,培养党员增收示范户245户,村干部致富带头人368名,7000余户科技能手实现网上市场信息对接和农产品交易,开展科技到农家、政策到农家、富裕到农家、文明到农家、美化到农家等“五到农家”活动,建成乡村文化站29个,农家书屋50个,文化休闲广场14个,成立农民培训流动学校,巡回培训农民6.8万人次,组织外出参观学习400多人次,农民群众现代文明意识及产业技能显著增强。

全县累计引进招商项目35个,引进资金22.4亿元,在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县”、“中国苹果20强县”、“中国苹果之乡”等25项国家和省级荣誉之后,2010年又被评为“十一五”规划中国山水园林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新农村建设示范城市。

计划生育三大工程稳步推进2010年,淳化县被列为全省母亲健康工程第二批项目县。

为了扎实细致的开展母亲健康工程,3月25日,在方里镇举行了隆重的母亲健康工作启动仪式,落实了“母亲健康工程”每人5元的县级配套资金。

从3月份开始,成立了两个下乡服务队,配合各乡镇服务站深入村组,为群众开展上门服务。

2010年,已查15799人,查出患病妇女11888人,给予治疗11498人,治愈8537人,建议2961人到县级以上医院卫生机构进行复诊和接受治疗。

狠抓优生促进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在县计生服务站设立婚前检查和孕前优生筛查科,开展婚前检查和孕前优生筛查业务,落实了每对新婚夫妇婚前健康检查100元和持有二胎指标的孕妇孕前优生筛查50元的县级配套资金。

2010年,对全县持有二胎指标的孕妇247人进行了孕前优生筛查,对1216对新婚夫妇进行了婚前检查,促使群众生殖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积极实施农村计生家庭创业工程。

县计生局在挤出2万元办公经费的基础上,协调县农业、水利等部门,为咀头村创业工程示范基地争取并落实项目资金30多万元,为26个计生家庭建起了看护房和生态猪舍,为沿路计生家庭修建防护栏1500多米,整修(栽植葡萄)土地88亩;同时,为方里镇徐村创业工程示范基地王亚妮、侯亚文、侯文涛解决惠农贷款6万元,为16户计生家庭协调资金12万元。

其他各乡镇也自主确定1个试点村,确定致富项目,每乡帮扶20户计生家庭脱贫致富。

“三告别”工作亮点突出、成效显著2010年,县委、县政府把“三告别”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发展的头号工程来抓,按照“整合资源、产业优先、统筹兼顾、整村推进”的思路,强化党政主导、全民动员、县乡村同抓共建机制,坚持“三个优先”强化保障、“四种模式”加快搬迁、“三个同步”提高层次,使4226户群众实现了“三告别”、其中特困户935户,完成全县“三告别”总任务的49%。

对940余户无能力建房的特困户,由政府投资建房,实行“交钥匙”工程,免费提供居住,使特困户实现了搬迁梦。

强势整合移民扶贫、以工代赈、社会援助、灾后重建、危房改造、财政补贴等资金,帮助3091户贫困群众建起了新房。

建成县中心敬老院和3所乡镇敬老院,对全县450名居住在土窑洞、危漏房中的孤寡老人和“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

中行、江苏通州市、省市“两联一包”单位及香港郭氏基金会等组织和社会团体支持,落实帮扶资金1200万元。

在争取省、市支持的基础上,将县级配套资金由200万元提高到800万元,陆续为全县的106个移民搬迁村铺筑水泥路410公里,建设农村饮水工程84处,建设沼气池8740口,使水、电、路、讯、沼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以大整合健全融资机制,以大投入保证了“三告别”工作的顺利实施。

显著的工作成效使淳化县迎来了省委、省政府和市级四大家的主要领导纷纷来视察调研“三告别”工作,受到了人民日报、人民网、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当代陕西、咸阳日报等中省市媒体的高度关注、接连报道。

迎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