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中学科技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4762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中学科技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中学科技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中学科技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中学科技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中学科技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中学科技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中学科技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中学科技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中学科技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中学科技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棋盘山中学科技综合楼

项目建议书

(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1、项目名称: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中学科技综合楼

2、建设单位: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文体教育局

3、法人代表:

4、建设性质:

改建

5、建设地址:

棋盘山中学院内

6、单位概况: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文体教育局是县政府文体教育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

棋盘山中学隶属县文体教育局管理。

棋盘山中学是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三区的一所重点中学,校址在棋盘山镇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5公里。

全县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前,该校是一所招收哈里哈、五道川、棋盘山三个学校学生的规模中学,2007年大唤起中学也合并于该校。

现有教学班16个,其中:

初中班14个,高中班2个。

在校生813人,其中住宿生564人,教师66人。

棋盘山中学现占地面积2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300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1500平方米,其它用房1500平方米,固定资产173万元,教学设备价值31万元,拥有电脑35台。

多年来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全县领先地位。

7、拟建项目概况:

本项目是改建项目,拟在现棋盘山中学院内建设三层科技综合楼一栋,总建筑面积1860平方米,其中一层设置学生食堂,建筑面积860平方米;二、三层设置各专业教室,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项目附属设施包括:

水、暖、电、通讯等设施建设。

项目附属工程包括:

锅炉房、浴池和渗水井等的建设。

计划建成功能齐全、设计新颖、环境优雅、设施先进的现代化科技综合楼。

二、项目由来及背景

2003年9月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决定》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提出:

“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决定》要求:

推进“两基”攻坚,巩固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和质量。

提出:

“各级政府要切实做好"两基"巩固提高的规划和部署。

继续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重点加强农村初中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学校卫生设施和学生食宿条件,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的装备水平。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农村实际加快课程改革步伐。

提高教师和校长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努力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形成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机制。

”《决定》还明确:

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提出:

“县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

中央、省和地(市)级政府要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增强财政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能力。

特别是省级政府要切实均衡本行政区域内各县财力,逐县核定并加大对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力度。

”同时还提出“.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保障机制。

要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消除现存危房。

建立完善校舍定期勘察、鉴定工作制度。

地方政府要将维护、改造和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纳入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把所需经费纳入政府预算。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制定了本县《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

县教育部门在落实国务院《决定》和本县《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并推行的“以学区管理体制改革带动学校布局调整;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主导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工程;建设高水平、均衡、持续发展的县域教育”的做法,被省教育厅称之为围场教育模式。

这一学区建设工作模式是对“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的深化与创新,在全省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

在学区建设工作模式的推动下,五年来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全面推进,成效显著:

共撤并小学分教学点150个,撤并小学134所,撤并初中14所,通过实施“三十工程”建设了一批规模化小学和初中,整合了教育资源,优化了教育结构,共建设标准化小学20所,建设标准化初中12所,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

根据全县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和学区规划,2007年暑假开学,大唤起中学就已经并入了棋盘山中学,预计2010年棋盘山中学在校生将达到880人,其中住宿生700人,并且今后在校学生还将逐年增多。

为进一步落实全县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和学区规划,县文体教育局和有关部门经调研论证,谋划了“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中学科技综合楼”项目。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棋盘山中学自1988年建成的九栋81间平房,建筑面积1863平方米,标准质量较低,都已经成为D级危房。

2006年拆除了27间,建成宿舍楼,并已于2007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但尚有54间已经不能使用,原有食堂面积小,不符合标准,现在70%的学生只能在宿舍就餐,并且学校的各专业教室已经全部不能使用,原有这些房舍都急需改造。

根据文体教育局教育布局调整和学区规划,学校急需新建一栋科技综合楼,以适应逐渐扩大的办学规模需求,实现规模办学及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从而提高全学区的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

该项目建成后,可使哈里哈乡、大唤起乡、棋盘山镇两乡一镇规模的学区办学得到保障,将解决棋盘山中学这一重点中学现有校舍资源不足以及学生就餐条件较差的现状,缓解在校学生逐年增多带来的压力,使该学校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规模办学、素质办学。

综上所述,为适应办学需求,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成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教育布局调整,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建设“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中学科技综合楼”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四、编制依据

1、中小学布局调整总体规划

2、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

3、国土资源局出具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4、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

五、项目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县政府及文体教育局成立专项办公室,负责该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的决策,以及协调、管理、检查、监督、组织项目竣工验收等各项工作。

2、技术保障

目前,该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已经落实。

对建筑工程要聘请专业设计师,严格按照中小学设计规范进行方案设计。

要通过招标选用具备相应资质并且从事业务工作多年、技术力量过硬、业绩较突出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要委托有资质的施工监理单位,实行严格规范监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对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要严格把关,以确保建筑工程交付使用后安全运营无事故。

3、资金保障

对项目资金设立专项账户,实行专款专用,严格管理,确保资金运转畅通,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投入使用。

4、制度保障

A、认真贯彻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的基建标准和规定;

B、制定了《棋盘山中学科技综合楼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C、实行项目建设责任制,项目责任到人,并对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D、自觉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审计。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建筑面积:

1860平方米

占地面积:

860平方米

总投资:

170万元

 

第二章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区域概况

棋盘山中学办学区域包括哈里哈乡、大唤起乡、棋盘山镇两乡一镇,是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围场县)撤区并乡前,原棋盘山区行政区划范围,是围场北部接坝山区。

区域范围总面积861平方公里,29个行政村,1.21万农户,3.54万人口,满、蒙等少数民族人口3.01万人。

棋盘山镇为全县七个建制镇和河北省重点建设小城镇之一。

二、项目建设选址分析

从全县角度分析,全县现有七个建制镇(围场镇、四合永镇、棋盘山镇、半截塔镇、克勒沟镇、朝阳湾镇、朝阳地镇)。

在七个建制镇中,棋盘山镇是所辖行政村数、农户、人口最多,地域最广阔的一个镇,并且政治、经济、文化十分活跃;是全县调整教育布局、整和教育资源,最早推行学区建设模式,并入校点的学校;也是学源流向最为充足,教学质量高的重点规模中学之一,因此县文体教育局选择改扩建项目在棋盘山中学,理在其中。

从棋盘山镇角度分析,棋盘山镇位于围场镇、哈里哈乡、大唤起乡中心地带,是通往围场镇、哈里哈乡、大唤起乡、新拨乡四条川的交汇处,平川区域较为广阔,办学位置最为理想。

因此,覆盖两乡一镇的学员汇聚到棋盘山中学读书是理想的学习场所。

科技综合楼建于原宿舍楼北侧,位于宿舍楼与教学楼之间,既方便了学生生活就餐,又方便于学生学习上课,布局相当合理。

该土地权属为国有土地,规划用地性质为教育用地,建设单位已依法取得了土地使用权。

该项目用地符合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项目建设条件

(1)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勘察,该场地地层分布稳定,岩性单一,未见不良地质现象,场区在钻探揭露深度内未见地下水。

水文地质条件满足建设要求。

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场地土依据其工程特征判定属中硬土,为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拟建场地地形平坦,适宜该项目的兴建。

拟建科技综合楼坐落在南北正川上,西面远离高山,东面虽离大山较近,但山体牢固,不会出现山体滑坡现象。

(2)当地建筑材料供应条件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当地建筑材料供应充足,价格情况合理。

围场镇内有一个大型的钢材市场,主要经销首钢的一级盘圆、承钢的二级螺纹钢筋和各种管材等,钢筋抗拉、抗弯等性能良好,符合本工程施工要求。

围场县境内有多家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可以供本工程使用。

围场县盛产粘土,有多家粘土砖厂,粘土砖抗压性能良好,能满足本工程需要。

围场县境内有多条河流,盛产强度高、含泥量少的中砂。

碎石为龙头山机器破碎石子和围场镇北河卵石,距离本工程约15公里。

(3)交通运输条件

棋盘山中学校园所在地棋盘山镇位于围场县城北25公里,棋塞公路从境内经过,是通往围场县城、承德、北京,以及连接辽宁、内蒙的二级公路。

校园紧邻公路,交通便捷,设施完善。

(4)公用设施条件

该场地给水、排水、供电、供暖、通讯、网络服务等设施配套齐全,无地下或架空障碍。

 

第三章工程建设方案

一、总平面规划

1、总平面规划原则

(1)符合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优势,努力营造别具一格的建筑格局。

(3)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强调人性的设计理念,努力营造一种独特的精神面貌。

环境布局,无论是科技楼室内还是楼外校园,力争创造一个具有环境高雅、文化内涵丰富、实用性极高、个性鲜明的建筑风格。

(4)设计充分体现超前性、先导性,精心构思,营造建筑精品,树立品牌形象。

2、总平面规划综述

经规划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同意,棋盘山中学科技综合楼规划建在棋盘山中学校区内,原宿舍楼北侧。

应与原教学区紧密结合,合理搭配,无论从平面、立面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都要配置合理。

要保证教学区有足够的活动广场。

要实施好学校的绿化工程,校园周边栽植高干树木,如杨树、桦树、垂柳等;活动广场四周种植草坪,以保持视野开阔;学校涌道两侧栽植松树、云杉等树木,使之四季常青。

学校园内的各种管线应尽量布设于地下,达到安全、可靠、无隐患。

二、设计依据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最新建筑设计标准规范及规范条文说明大全》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计规范》

三、建筑工程

1、建筑工程方案设计

本项目依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按照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标准和规定进行设计。

地震烈度按7度设防。

一层学生食堂要单独设置出入户门,直接通往户外。

设置两个以上独立楼梯间并明确为专用消防通道。

厨房间与学生就餐间要做好火源隔离,设置排烟气等设施。

学生就餐间要注意通风设计。

一楼餐饮的设计不能影响二、三楼教学用途。

教室的大小要按照中小学教学楼的建筑设计规范,并结合学校的规格、实际班容量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