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制造行业概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7476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制造行业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食品制造行业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食品制造行业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食品制造行业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食品制造行业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制造行业概述.docx

《食品制造行业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制造行业概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制造行业概述.docx

食品制造行业概述

食品制造行业概述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食品制造行业概述

第一节食品制造行业定义及分类情况

一、定义

食品制造行业指粮食及饲料加工业,植物油加工业,制糖业,屠宰及肉类蛋类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加工业和其他食品加工业。

二、分类

食品制造业(行业代码:

14)包括7类:

烘焙食品制造(141)、糖果、巧克力、蜜饯制造(142)、方便食品制造(143)、乳制品制造(144)、罐头食品制造(145)、调味品和发酵制品制造(146)和其他食品制造(149)。

按照联合国统计数据库的分类标准,与我国统计局分类标准相对应的食品制造业包括10个类别:

肉类及肉制品的生产(1511)、鱼及鱼制品的加工和防腐(1512)、水果及蔬菜的加工(1513)、动植物油和脂的制造(1514)、乳制品的制造(1520)、烘烤食品的制造(1541)、可可、巧克力及糖果的制造(1543)、通心面、面条、方便面以及类似的面粉制品的制造(1544)、未另列明的其他食品的制造(1549)、未另列明的其他化学制品的制造(2429)。

第二节食品制造行业特征分析

一、食品制造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产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业。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食品工业取得长足发展。

尽管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但食品工业仍然是世界制造业中的第一大产业。

食品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已成为反映人民生活质量高低及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食品工业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有力推动下,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并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卫生、营养食品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将继续推动我国食品制造的快速发展。

食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受到我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卫生、稳定的发展,国家针对不同食品制造业制订了不同的政策措施,以保证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因此,未来几年我国食品制造行业的发展将会更加旺盛。

到2015年,我国食品工业将成为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对社会贡献度进一步提高、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安全和营养健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二、食品制造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和经济周期对包括食品制造业在内的消费品生产行业具有一定影响,食品制造业与宏观经济一样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但由于食品类消费品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收入和价格弹性较小,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各区域消费者在饮食习惯和消费习惯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各食品制造企业因市场定位不同而存在区域性特点。

中国历来重视传统节日,假日和旅游旺季的餐饮消费以及应节食品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定位于商务市场餐饮企业和主要生产非应节食品的食品制造企业的季节性不明显。

第三节最近3-5年中国食品制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赢利性

盈利能力就是公司赚取利润的能力。

一般来说,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指正常的营业状况。

非正常的营业状况也会给公司带来收益或损失,但这只是特殊情况下的个别情况,不能说明公司的能力。

因此,证券分析师在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时,应当排除以下因素:

证券买卖等非正常项目、已经或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别项目、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变更带来的累计影响等。

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通常使用的主要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企业的相关统计,2010-2014年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企业销售净利率变化如下所示:

图表-1:

2010-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企业销售净利率变化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由上图,2010-2014年间我国食品制造业销售净利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原材料成本上升。

二、成长速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2010-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行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变化如下所示:

图表-2:

2010-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行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变化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由上图,2010-2014年间我国食品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年均增幅保持在10%以上,其中,2011年达到最大增幅24.63%。

三、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主要指,利用高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生产的,适合国内外经济水平和消费需求变化的,高档、新型、尖端、精良的产品的加工制造部门;同时也包括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独特的工艺方法,对低价值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结构性、技巧性和装饰性改进提高,使之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的加工制造部门。

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是目前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一个焦点。

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以食品制造业中的方便食品为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推进方便食品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高速冻食品产量,拓宽冷冻食品加工范围,加大方便食品新产品开发力度,以满足市场细分需求。

“规划”提出,加快推进方便食品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重点发展冷冻冷藏、常温方便米面制品等主食食品,推进传统米面食品、杂粮和中餐菜肴的工业化。

推进冷冻米面行业扩大规模,继续提高速冻食品产量,拓宽冷冻食品加工范围,鼓励冷冻调理食品、冷冻点心和营养型冷冻产品等新产品的发展。

改进现有的产品工艺,提高行业节能水平;支持冷冻食品相关原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和物流系统的发展,促进整个冷冻食品产业链的同步协调发展。

四、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目前食品制造业行业进入的主要壁垒有:

(1)销售渠道壁垒

食品属于快速消费品类,在营销上以品牌和渠道为最重要的竞争手段。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和商超零售模式的兴起,食品制造行业的销售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商超市场逐渐成为食品销售的主要渠道之一。

因此,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和产品配送网络成为了食品制造企业在市场上致胜的关键。

目前食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可分为流通市场和商超两大类,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和商超零售终端的门槛逐步提高。

尤其是大型商场和连锁超市,由于其规模大、覆盖面广、影响力强,对于新进入的品牌或新进入的产品均要收取高额进场费用,加之销售终端的堆头费、促销费、海报费等各种费用,将众多试图进入该销售渠道的企业阻挡在外。

从销售渠道上看,食品行业的领先企业,已经建设有完善的销售网络,拥有巩固的经销商和稳定的消费群体。

相比之下,新进入企业想要进入该行业,不仅需要在销售渠道上投入巨大的资金,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渠道和销售队伍建设积累。

(2)品牌壁垒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方式的转变,以及食品安全意识的日益加强,食品消费者更加注重食品的质量、安全、营养等,信赖大品牌、消费名牌,已成为趋势和必然。

食品行业已经进入到品牌竞争阶段,行业内大企业着眼布局全国,通过长年的积累与投入,已建立起明显的品牌优势,取得了较高的品牌认知度与美誉度。

要塑造一个知名品牌,既需投入大量资金,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

新进企业要么耗时费力塑造品牌与形象,要么则只能在传统和低价位的产品中激烈竞争,利润及生存空间较小,被替代性较高,在一段时间内新进企业与已经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相比将处于不利地位。

(3)食品安全壁垒

《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提高了食品加工企业的进入门槛。

2009年2月28日,国家颁布了《食品安全法》并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作为食品制造业,其准入标准也逐渐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进入该行业的主要壁垒之一。

我国对食品的生产、销售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只有具备基本生产条件、能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企业才能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才能进行食品加工和制造;二是对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实施出厂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三是对食品类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检验合格的食品要加印(贴)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才能进入市场销售。

日趋严格的行业监管体系将促使逐步淘汰实力弱、设备落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的中小企业,提高了食品制造行业的进入门槛。

此外,食品制造行业内优势企业现均已建起完善、高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如ISO9001质量控制体系、HACCP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

日趋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使行业内企业不断提高自身质量控制标准成为了必备条件。

而建立完善并有效运行这些质量控制体系,需要付出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这也形成了对后来企业的进入壁垒。

(4)技术壁垒

行业内优势企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在产品配方、技术工艺、质量检测、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积累出较为丰富的技术经验、管理经验和现场工艺经验,并在长期实践中锻炼培养出稳定的专业技术研发人才。

新进入企业需要花很长时间进行摸索与积累这些要素。

(5)规模化生产壁垒

食品安全与质量的保障、技术研发与检测设备的投入、品牌建设与渠道拓展维护,都需要食品生产企业具备较大的规模优势,才能消化与分摊中间的成本。

因此,新进入企业必须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才能与现有食品生产企业在设备、技术、成本、人才等方面展开竞争,否则只能在低水平低层面上无序发展。

由此,固定资产投入所需资金、流水线生产工艺掌控水平以及熟练生产工人的数量等规模化生产所需因素,会对新进入者以及行业内的小企业发展,形成一定的障碍。

五、风险性

近些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频频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额的财产损失,而且也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食品出口、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国内食品行业的出口。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例如,1996年英国爆发的疯牛病、1997年香港禽流感、1998年东南亚猪脑炎、1999年比利时等国二恶英、2001年欧洲爆发口蹄疫、2003年发生在中国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2008年9月,中国发生令人震惊的“三鹿奶粉事件”以及2009年全球性的甲型H1N1流感,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使老百姓忧心忡忡,以至有的人产生了“吃动物食品怕含激素,吃植物食品怕有毒素,吃饮料食品怕掺色素”的恐惧心理。

对于这些食品问题,可以概括如下:

(1)一些蔬菜、水果中普遍残存化肥、农药等物质,使这些食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十分担忧。

在农业生产中,一些菜农、果农为了增收往往使用高毒甚至剧毒农药来喷洒蔬菜、水果,这直接导致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超标。

(2)在食品加工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其他化学用品。

一些企业、个体工商户受金钱的驱使,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往往违规使用、超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抗生素、激素,甚至不惜掺加有毒有害的化学用品,主要表现在:

第一,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加工食品使用的添加剂的品种及其用量,如果超量使用很可能会对人体带来危害。

但是为了追逐利润,一些食品加工者却无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身体有害)。

第二,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家禽、家畜、水产品体内。

在种植业、养殖业中滥用激素和其他药物以增加产量,使水果、蔬菜、家禽家畜、水产品在短期内获得丰收、成熟。

例如,带尖的西红柿,坚硬的猕猴桃、肥大的豆芽等等,都有可能是使用激素促使其长熟的结果。

这种做法不仅使培育出来的产品营养价值明显降低,而且也会给食用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3)制造、加工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例如,用病死的家禽家畜加工熟肉制品;用“地沟油”加工油炸类食品、“注水猪肉”(给猪注水等于注毒,食用后对人体有极大危害)等。

再如,2009年,在辽宁、山东、河北、上海、陕西等地又查到了多起使用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而生产乳制品的事件。

这些食品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加以严厉制止,都有可能会演变成为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事故。

(4)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严重。

由于受城市某些工矿企业违规排除废水的影响,致使一些地区人畜饮用水源和农作物灌溉水源受到很大程度的污染,主要是铅、锡、汞、锌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过量浸入到水源中去,受这些重金属污染的饮用水和农产品食品进入到人体后,就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另外,一些用来盛放食品的包装纸、包装袋、不锈钢餐具等也是铅、铬、镍等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这些重金属物质一旦超标超量的渗入了食品中,人们食用后就会对其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潜在威胁。

六、竞争激烈程度指标

(1)食品零售业态多元化

纵观国内食品零售行业业态,随着食品零售行业不断发展和深入,食品零售业态由传统的批发零售到如今的多层次、多渠道零售业态并存。

目前,国内的食品零售业态主要有全国性食品零售连锁企业、区域性食品零售连锁企业、大型超市、地方性超市、食品零售店(便利店)、特产专卖店、街边摊等,总体表现出零售业态多元化的特征。

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向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食品品类愈加细化、多元化。

在这种情况下,连锁专卖店作为新兴的食品零售业态,以专业化、品牌化和规模化的特点契合了行业发展的需要,并将得以迅速发展。

(2)区域性品牌较为普遍,全国性品牌尚待发展

食品连锁行业具有较强的“区域资源”特性,区域性食品零售连锁企业由于更加了解本区域消费的口味偏好、物流配送范围小、本地消费者认同感强,其在商品品类管理、市场份额、物流能力、营销能力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而全国性品牌,可以利用品牌知名度、渠道优势、规模优势,在考虑食品口味兼顾本地口味之后,复制原有的成功模式,在新的区域开拓市场。

一部分区域性品牌在管理、物流、人才、资金方面取得了深厚的积累之后,必然不断扩大营销网络覆盖区域,尝试发展成为全国性品牌。

(3)规模和品质成为品牌企业竞争的主要因素

随着食品消费需求的逐步升级,食品品类愈加细化与特色化,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健康、安全、新鲜度、美味度等方面要求也不断提高。

在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逐步上升的压力下,国内食品零售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不同程度的受到冲击,市场占有率向少数品牌集中的趋势逐步显现。

由于产品创新、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建设和品牌维护需要增加投入,企业未来只有在保证品质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努力通过扩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七、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

1、烘焙行业

烘焙食品是以小麦等谷物粉料为基本原料,通过发面、高温焙烤过程而熟化的一大类食品,又称烘烤食品。

烘焙食品主要包括面包、糕点、饼干、方便食品等几大类。

由于烘焙食品在饮食业占的地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较高的营养价值、食用方便、便于携带的特点,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饮食业销售量很大的品种。

我国的烘焙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发展还不到30年,市场却日益增长并急速扩大。

烘焙饼店国内实际估量为5万-7万家,每年全国市场容量增长率近30%,在西部很多落后地区增长速度甚至达到了50%。

烘焙行业目前还是三里不同天的绿林时代,还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能独领中国整个市场,就连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品牌,市场占有率也不到3%。

在食品工业23个大类产品中,烘焙食品是发展速度最快的领门类之一。

据专家预测,我国烘赔食品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仍将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2010年前后,我国焙烤食品消费规模达到500亿元的水平,成为人们食品消费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2、速冻食品

目前速冻食品行业以三全、思念、龙凤和湾仔码头为领军品牌格局呈现。

相对于食品其它子行业而言,速冻食品行业集中度较高。

根据中华商业联合会等数据,2011年在速冻食品行业四大龙头企业中,三全占27%份额,处于领先地位,思念占20%,龙凤和湾仔码头分别占12%和11%的份额,前四大品牌合计占70%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