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474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一册第二分册)

1.2中隧集团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R404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3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R404标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1.4适用于本工程的规范、规程、标准

1.4.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版);

1.4.2上海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强制性条文》(2000版);

1.4.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1.4.4《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83);

1.4.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

1.4.6《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DBJ08-903-98);

1.4.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4.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1.4.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以及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部及上海市技术标准、法规文件等与本工程相关的规范、规程及法规等。

1.5编制范围

本方案编制范围为侧墙、框架柱、中板(梁)、顶板(梁)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脚手架施工;及其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保证措施。

1.6编制原则

本着严格遵守合同、履行义务,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完成工程的原则,并根据本合同的工程地理环境、气侯,交通运输材料供应等情况综合考虑编制。

二、设计概况

2.1位置及概况

九亭站位于沪松公路南侧,沿东西向布置。

主体结构为浅埋地下两层车站,站台为10m岛式站台,全长222.3m,标准段宽度为18.45m,端头井宽度为31.3m,结构顶面距既有地面为0.387~0.842m,车站上部地面两层为后期物业开发用房。

底板下设置抗拔桩,上部物业用房建成后为承压桩使用。

2.2脚手架概况

在施工侧墙(立柱)、中板、顶板主体结构时,采用φ48,δ3.5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

根据计算脚手架纵向(沿线路方向)间距0.8m,横向间距0.8m(施工顶板时调整为0.6m,由于顶板与中板横向间距不同,施工时在顶板脚手架底部设置厚度不小于5cm、宽度不小于10cm的垫板,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步距0.8m,满堂架底部设置横向、纵向扫地杆,扫地杆紧贴底板混凝土,纵向、横向均间隔设置剪刀撑。

钢支撑部位四周采取加强措施,脚手架纵向间距和步距调整为0.5m。

端头井段各结构物参数为:

站台层高7.425m,站厅层高4.05m,侧墙厚0.6m,中板厚0.6m,中板梁高0.9~1.1m,顶板厚0.8m,顶板梁高1.1~1.4m。

标准段各结构物参数为:

站台层高5.87~5.9m,站厅层高4.15m,侧墙厚0.4m,中板厚0.4m,中板梁高0.9~1.0m,顶板厚0.7m,顶板梁高1.2m。

三、资源配置

3.1劳动力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要求,成立架子班,共60人,负责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成立文明施工班,共10人,负责场地保洁。

3.2材料需求量

根据分段工期安排,拟投入3套站台层满堂脚手架(以标准段24m所用材料为一套),依此制定材料需求量见下表:

表3-1模板工程主要材料需求量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总用量

备注

1

脚手架

Φ48,δ=3.5,6m/根

t

176

其中5.1m长的18t

2

脚手板

60mm厚,200mm宽

m3

5

投入量

3

直角扣件

32000

投入量

4

对接扣件

9280

投入量

5

旋转扣件

2880

投入量

6

底座

1230

投入量

3.3机械设备计划

根据工序施工方法,提前安排下表所列设备进场,确保各工序按时施工。

表3-2机械设备配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及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25吨吊车

25t

1

2

砂轮切割机

GQ40A

2

3

电焊机

BX3-500

10

四、施工总体布署

根据《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施工顺序,主体结构工程先施工

轴,待

轴基坑土方开挖和垫层施工完成后,形成分段、分步平行施工流程,从

轴依次往西推进。

施工段主要依据诱导缝的设置划分,尽量减少施工缝,以减少渗水通道。

整个车站划分为8个施工段,施工分段长度控制在24m。

其中第一段(即端头井)长30.4m、第三段长32m、第六段长40m,长度大于24m。

施工以车站东端头为重点,加强资源投入,科学组织,规范管理,确保4月30日里程碑,为区间盾构推进提供施工条件。

每施工段的施工流程见下表:

《九亭站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五、强度及稳定性检算

5.1强度检算

支撑承受的水平力N=侧压力×支撑间距

N=F′×0.8×0.8=64.34×0.8×0.8=41.178KN

表4-1九亭站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序号

施工步骤

施工示意图

施工说明

备注

1

垫层施工

基坑开挖一块,浇注一块,平板振动器捣固,人工抹平,外贴式止水带施作

开挖中及时进行凿毛和浮浆清除

2

底板、底板梁施工

混凝土从短边开始浇注,模板采用组合钢模加定制倒角模,侧墙浇至倒角上30cm处,插入式捣固器捣固。

制作施工试块指导拆撑时间

3

站台层立柱施工

立柱模板采用胶合板,一次浇注完成。

拆除第三道(端头井第四道)支撑。

控制拆撑时间。

4

站台层侧墙、中板、中板梁施工

两侧对称浇注,浇注厚度30~50cm,模板用木胶板,脚手架支撑体系,顶面人工抹光。

制作施工试块,指导拆模。

5

站厅层立柱施工

模板采用组合钢模加定制角模,一次浇注完成,8m长插入式捣固器捣固。

6

站厅层侧墙、顶板、顶板梁施工

两侧对称浇注,浇注厚度30~50cm,模板用木胶合板,脚手架支撑体系,顶面人工抹光。

制作施工试块,指导拆模。

7

其他项目施工

顶板防水层、站台板、电梯井、楼梯、Φ609钢支撑拆除等。

控制拆撑时间。

(F′=64.34KN/m2,详见模板施工方案有关计算)

采用φ48钢管支撑,δ=3.5mm,A=489mm2。

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φ48钢管的抗压强度为[σ]=205N/mm2。

σ=F管/An=N/An=41178/489=84.2N/mm2<[σ]=205N/mm2(可)

斜撑F管=N/cos45°=58234N

σ=F管/An=58234/489=119.1N/mm2<[σ]=205N/mm2(可)

5.2稳定性验算

N/ΨA0≤f

N为钢管轴向压力,N=41178N;Ψ为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查表得:

截面回转半径i=15.8mm;l0=1.27L+a=1316mm,最外一层距主楞的距离a按300mm计算;本处L按纵向间距考虑L=8OOmm;则λ=l0/I=1316/15.8=83.29。

查表得Ψ=0.704,则:

N/ΨA0=41178/(0.704×489)=119.6N/mm2<[σ]=205N/mm2(可)

六、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6.1施工准备

施工前作好如下准备工作:

⑴开工前由工程负责人向架设和使用脚手架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⑵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材料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⑶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且堆放场地内不得有积水。

⑷清除搭设场地内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⑸当底板或中板砼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开始搭设脚手架。

6.2立杆搭设

立杆的搭设符合下列要求:

⑴每根立杆底部设置可调底座或垫板。

垫板采用5cm的木板,沿脚手架的一个方向通长设置。

⑵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⑶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小于500mm。

⑷立杆设置必须竖直,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不大于15mm;

⑸开始搭设立杆时,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

随后,根据满堂架的具体布置方式再加设抛撑。

⑹双管立杆中副立杆的高度不低于3步。

6.3纵向水平杆搭设

纵向水平杆的搭设符合下列要求:

⑴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

⑵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符合下列要求:

①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设置在不同步或不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1000mm以上;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②搭接长度按1.2~1.5m控制,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

⑶纵向水平杆在同一步中,必须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⑷当使用木脚手板或冲压钢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6.4横向水平杆搭设

横向水平杆的搭设符合下列要求:

⑴满堂脚手架中,横向水平杆宜满布;

⑵当使用木脚手板或冲压钢脚手板时,横向水平杆两端均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⑶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按下表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表6-1脚手架允许偏差与检查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步距

±20

钢板尺量

2

纵距

±50

钢板尺量

3

横距

±20

钢板尺量

4

立杆垂直度

±15(2m高度内)

钢板尺量

6.5剪刀撑及横向斜撑搭设

剪刀撑及横向斜撑的搭设符合下列要求:

⑴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下表确定;

表6-2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α

45°

50°

60°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n

7

6

5

⑵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⑶剪刀撑设置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⑷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要求同纵向水平杆搭接要求。

⑸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⑹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⑺横向斜撑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

6.6扣件连接

扣件的连接符合下列要求:

⑴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⑵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⑶对接扣件开口朝上或朝内;

⑷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小于100mm。

6.7脚手板设置

脚手板的设置符合下列要求:

⑴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⑵脚手板探头应用3.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在拐角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⑶脚手板一般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必须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⑷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之和不大于300mm;

⑸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面杆上,搭接长度大于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