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7407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日照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B.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

C.为增加喜庆气氛,在节日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用电动车逐步替代燃油车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能减少白色污染,正确;

B、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可以节约资源,正确;

C、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污染空气的物质,错误;

D、乙醇汽油中含有乙醇,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电动车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正确。

故选C。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出液体体积

B.

测溶液的pH

C.

过滤

D.

稀释浓硫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读取液体体积,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采用仰视的方法,错误;

B、测溶液的pH时应将pH试纸放在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溶液的pH,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中,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正确。

故选D。

【点睛】

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稀盐酸与铁锈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错误;

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了黄色,正确;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错误;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实验结论,不属于实验现象,错误。

故选B。

【点睛】

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4.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将NaOH固体放在称量纸上进行称量

B.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C.加热KMnO4制取氧气,把盛有KMnO4的试管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一5%的NaHCO3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错误;

B、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

C、加热KMnO4制取氧气,把盛有KMnO4的试管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防止固体加热时生成冷凝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正确;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一5%的NaHCO3溶液,正确。

故选A.

5.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桑蚕丝和腈纶B.食用加碘盐可预防骨质疏松

C.补充维生素A可预防坏血病D.铝镁合金属于复合材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桑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腈纶没有,所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桑蚕丝和腈纶,正确;

B、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错误;

C、补充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错误;

D、铝镁合金属于合金的一种,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故选A。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氮气熔、沸点低,可用作保护气

B.石墨很软,有光泽和滑腻感,可用于制作电极

C.钛合金可塑性好、易于加工,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D.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造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错误;

B、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作电极,错误;

C、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错误;

D、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可与小苏打反应,可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正确。

故选D。

【点睛】

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关键,根据其性质分析用途。

7.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

A

CO2(HCl)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B

CuCl2(FeCl2)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铁粉,过滤

C

MnO2(KCl)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过滤、洗涤、干燥

D

NaCl(Na2CO3)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CO2能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违背除杂原则,错误;

B、Fe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违背除杂原则,错误;

C、MnO2不溶于水,KCl易溶于水,先加足量水溶解,再过滤、洗涤、干燥可以得到MnO2固体,正确;

D、Na2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钠是新的杂质,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下列关于物质鉴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用稀盐酸就可以鉴别Fe、C、CuO三种黑色粉末

B.只用酚酞就可以鉴别NaOH、NaCl、Na2SO4、稀盐酸四种溶液

C.只用水(可以使用温度计)就可以鉴别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

D.不需要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Na2CO3、HNO3、NaNO3、CaCl2四种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稀盐酸与铁反应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与碳不反应;与氧化铜反应,溶液变为蓝色,可以鉴别,正确;

B、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遇酸性或中性溶液不变色。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使酚酞溶液变红,氯化钠、硫酸钠溶液显中性,稀盐酸显酸性,遇酚酞溶液不变色,无法鉴别,错误;

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故可以鉴别,正确;

D、四种溶液两两滴加,能与一种溶液生成气体,与另一种溶液生成沉淀的是碳酸钠,产生气体的是硝酸,产生沉淀的是氯化钙,无现象的为硝酸钠,可以鉴别,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9.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为8:

1

B.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丁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甲反应前后质量分数增加19%-17%=2%,为生成物。

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不参与反应。

丙反应前后质量分数增加41%-25%=16%,为生成物。

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减少48%-30%=18%,为反应物。

【详解】

A、反应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为2%:

16%=1:

8,错误;

B、由分析知,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

C、由分析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两种,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D、由分析知,丁是反应物,又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丁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故选A。

10.将粗盐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溶液中仍含有少量的CaCl2、MgC12、Na2SO4,为除去这些杂质,需用到①BaC12溶液②Na2CO3溶液③NaOH溶液三种试剂(为将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均稍过量,且过量物质须在后续操作中被除去),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加热蒸发,即可获得较为纯净的NaC1固体。

以上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

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的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的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的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的沉淀和氯化钠,所加三种试剂均过量,故碳酸钠溶液必须在氯化钡溶液之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故选C。

11.下列图像中正确反映了其对应操作的是()

A.

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B.

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C.

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人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红磷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反应开始后容器中气体压强增大,反应结束后,容器中还存在有氮气等气体,故容器中气体压强不为0,错误;

B、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溶液的pH不断减小但始终比7大,错误;

C、浓硫酸有吸水性,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减小,错误;

D、等质量的Fe粉和Zn粉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反应,锌比铁活泼,锌反应比铁快,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正确。

故选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H2跟8gO2完全反应,可得到10gH2O

B.用含Fe2O385%的赤铁矿160t,理论上可生产100t含杂质4.8%的生铁

C.各取10g镁粉和锌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镁粉产生的H2多,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D.将l0gCuSO4·5H2O与90gH2O混合,固体完全溶解,可得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CuSO4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此反应中氢气、氧气和水的质量关系4:

32:

36=1:

8:

9,则1gH2能与8gO2完全反应生成9g水,反应后氢气有剩余,错误;

B、160t赤铁矿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

160t×85%=136t。

设136t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

x=95.2t

可炼得含杂质4.8%生铁的质量为:

95.2t÷(1-4.8%)=100,正确;

C、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多少与金属的活动性没有关系,错误;

D、l0gCuSO4·5H2O中CuSO4的质量为:

10g×

×100%=6.4g。

与90gH2O混合,固体完全溶解,可得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6.4%,错误。

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丁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回答下列问题:

(1)若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表示为“第2周期IA族”,则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2)氟元素和钙元素是帮助构造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元素,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

(3)位于第4周期ⅣA族元素的单质是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其原子核内有____个质子,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若该粒子为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则该元素的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取整数);若该粒子为+3价阳离子,则X=____。

【答案】第2周期ⅥA族CaF2锗32金属2013

【解析】

【详解】

(1)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表示为“第2周期IA族”,则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O)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表示为:

第2周期ⅥA族;

(2)氟元素显-1价,钙元素显+2价,故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F2;

(3)位于第4周期ⅣA族元素的单质是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该元素的名称是锗,由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可知,锗是第32号元素,又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故其原子核内有32个质子,锗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4)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若该粒子为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则核外电子数=质子数=10,又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故该元素为第10号元素氖,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若该粒子为+3价阳离子,则x=2+8+3=13。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

14.下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2)P点表示,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相等,均为_____。

(3)t2℃时,取甲、乙两种固体各15g分别加入40g水中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

则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________(填“甲”或‘‘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4)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和丙(甲、乙、丙相互间均不发生化学反应)时,可采用_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将甲物质的溶液由t3℃降温到t2℃,一定有晶体析出

B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升温至t3℃时,其溶质质最分数增大

C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

甲>乙>丙

D将t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乙>甲=丙

【答案】丙>乙>甲1:

4甲50g降温C

【解析】

【详解】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丙>乙>甲;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相等,均为25g:

100g=1:

4;

(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且甲的溶解度为25g。

故t2℃时,取甲、乙两种固体各15g分别加入40g水中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

则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甲,40g水中溶解甲的质量为:

25g×40g÷100g=10g,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g+10g=50g;

(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故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5)A、甲物质的溶液是否饱和,不能确定,故将甲物质的溶液由t3℃降温到t2℃,不一定有晶体析出,错误;

B、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升温至t3℃时,其溶质、溶剂的质量均不改变,溶液的质量也不改变,故其溶质质最分数不变,错误;

C、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故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

甲>乙>丙,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将t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甲、乙有晶体析出,且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乙,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无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乙>甲>丙。

故选C。

15.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Au)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为氢能经济的推广以及氢气纯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微观模型中,共有____种元素。

(2)该反应过程中:

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

②对H2O起吸附催化作用的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须注明反应条件),该反应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反应中有____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答案】5没有Mo2CCO+H2O

CO2+H2不是2

【解析】

【详解】

(1)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微观模型中,共有碳、钼、金、氢、氧5种元素;

(2)①由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没有变化;

②由图可知,Mo2C对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3)一氧化碳和水在12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H2O

CO2+H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故不是置换反应;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故有2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评卷人

得分

四、推断题

16.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固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是一种固态非金属单质,乙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丙和乙的组成元素相同,写出乙→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

(2)若甲、乙的组成元素相同,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丙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写出甲→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

(3)若甲、乙均为蓝色溶液,且乙可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丙为蓝色难溶于水的碱类物质,写出丙→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答案】2CO+O2

2CO2(或3CO+Fe2O3

2Fe+3CO2)2H2O2

2H2O+O2↑Cu(OH)2+2HCl=CuCl2+2H2O复分解反应

【解析】

【详解】

(1)若甲是一种固态非金属单质,乙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丙和乙的组成元素相同,则甲为碳,乙为一氧化碳,丙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也可以还原金属氧化物转化为二氧化碳)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O2

2CO2(或3CO+Fe2O3

2Fe+3CO2);

(2)若甲、乙的组成元素相同,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丙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则甲为过氧化氢,乙为水,丙为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3)若甲、乙均为蓝色溶液,且乙可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丙为蓝色难溶于水的碱类物质,则甲为硫酸铜,乙为氯化铜,丙为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2HCl=CuCl2+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且生成物中有水生成,故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评卷人

得分

五、实验题

17.铁合金是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但铁制品容易被腐蚀而在表面生成红褐色的铁锈。

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现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将导管a、b处的止水夹k1、k2夹紧。

步骤2:

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内三处铁丝表面的变化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检验U形管内已充满O2的方法是________。

(2)步骤2中,观察到①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_______(填化学式),②处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③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纯铁的抗腐蚀能力较____(填“强”或“弱”)。

(3)待U形管内有明显现象后,将b导管插入水中,打开止水夹k2,观察到_____现象,说明该条件下铁制品锈蚀过程消耗了O2。

(4)通过上述实验现象,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不包括制造纯铁):

__________。

【答案】在导管b处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证明U形管内已充满O2H2O产生较多红褐色的锈斑强水倒吸入U形管内刷漆(涂油等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步骤1中,检验U-形管内已充满O2的方法是:

在导管b处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证明U形管内已充满O2;

(2)步骤2中,U形管内已充满O2,观察到①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水,化学式为:

H2O;②处潮湿的普通铁丝与氧气接触,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较多红褐色的锈斑;③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纯铁的抗腐蚀能力较强;

(3)待U形管内有明显现象后,将b导管插入水中,打开止水夹k2,由于该条件下铁制品锈蚀过程消耗了O2,U形管内气压降低,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会观察到水倒吸入U形管内的现象;

(4)通过上述实验现象,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刷漆(涂油等合理即可)。

18.某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测定水的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并组装一套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氢气,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填接口处字母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利用下图装置测定水的组成(尾气处理装置及H2验纯等操作均未列出)

①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__(填字母序号)。

a点燃酒精灯b通入H2c停止通入H2d熄灭酒精灯

②装置C的作用是____。

(3)若装置A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装置B和其中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则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Zn+H2SO4=ZnSO4+H2↑cdehg长颈漏斗badc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干扰实验

【解析】

【详解】

(1)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选择并组装一套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氢气,那么应先制取,再干燥,后收集。

多孔塑料隔板与长颈漏斗和活塞的组合可以达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目的,浓硫酸可以起到干燥的作用,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有万能瓶收集则应采用“短进长出”的方式进行收集),故装置的连接顺序为cdehg;

仪器①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2)①由于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有可能方式爆炸,故反应前应先通入氢气,待空气排尽后再点燃酒精灯,反应结束后,为防止刚生成的铜被重新氧化,故应先熄灭酒精灯,然后继续通入氢气直至装置冷却到室温,故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badc;

②装置C的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干扰实验;

(3)装置A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装置B和其中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即为反应生成水的质量。

故氢元素的质量为(m2-m1)。

那么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

评卷人

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