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6787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背景

1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时代;

2政治:

分封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形成;

3经济:

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4文化:

私学在民间兴起,“士”的崛起;

5个人:

孔子决心恢复周礼,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

2.诸子百家

学派

人物

时代

地位

著作

主要观点或主张

道家

老子

春秋

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

①主张“无为”;②主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老子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庄子

战国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

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的社会现象,

儒家

孔子 

春秋

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教育家

《论语》

①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②主张“礼”,即贵贱有序;③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①注意“因材施教”;②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孟子

战国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孟子》

认为“民贵君轻”,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苛政刑杀,主张“政在得民”,宽刑薄赋;

荀子

战国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荀子》

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墨家

墨子

战国

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反对“厚葬”和殉葬;《墨经》中有大量物理学知识。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反对儒家的仁政;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后代胜过前代;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兵家

孙武

春秋

兵家学派创始人

《孙子兵法》

主张“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

著名的军事家

《孙膑兵法》

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

阴阳家

邹衍

战国

代表人物

《礼记·月令》

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纵横家

鬼谷子

战国

代表人物:

苏秦、张仪。

创始人:

鬼谷子

《战国策》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

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

杂家

吕不韦

战国末期

代表人物

《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

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

小说家

 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

《汉书·艺文志》云: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名家

战国

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

《公孙龙子》

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

3.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标志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枝繁叶茂的时期,为封建社会提供了多种思想范式。

3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4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

5推动古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孔子的生平

1)孔子名字春秋晚期鲁国没落贵族。

2)孔子30岁时,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

3)在鲁国官至司寇,周游列国却备受冷遇

4)晚年回国,从事教育文化,整理“六经”

5)《论语》

2思想主张

政治

“仁”(仁者爱人)

“礼”(克已复礼)

“为政以德”(以德治民)

哲学

对鬼神敬而远之

教育

对象

开创私人讲学“有教无类”

教法

全面发展“因材施教”

学法

学思结合温故知新

3历史影响

1)在当时未受到太多重视(备受冷遇)。

2)对后世影响深远:

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3)在古代就传播到国外,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

18世纪后,儒学传到了西欧。

2.孟子

1生平:

1)战国时期邹国人。

2)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有“亚圣”之称,

3)著有《孟子》

2思想:

1)政治:

1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仁政”

2“民贵君轻”

2)价值:

“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3)伦理:

主张性本善,“恻隐之心”。

3影响:

1)“民贵君轻”是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2)仁政、民本思想是从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出发,但有利缓和阶级矛盾

3)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对传统文化有很大影响。

3.荀子

1生平:

1)战国时期赵国人,

2)三次在“稷下学宫”担任“祭酒”.

3)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4)著《荀子》

2思想:

1)“天行有常”和“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

2)对“礼”深人研究:

1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

3)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4)“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首次提出,后唐太宗常引用)

5)主张“性恶论”。

3影响:

6)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7)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8)“制天命而用之”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朝气和信心

9)“以法治国”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度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望

4.早期儒学有什么特点?

1儒家思想体系完备。

但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

2大多是道德规范和治国原则;

3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

(三)老庄之学

1.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1生平:

1)春秋晚期楚国人,

2)重要的思想家。

3)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

4)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

5)思想言行被后人整理为《道德经》又称《老子》。

2思想观点:

1)“道”宇宙万物的起源。

“天法道,道法自然”

2)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无为而治”

4)向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但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

3历史影响:

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拓展:

汉初黄老之学;雅典小国寡民

2.庄子——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

1思想观点:

1)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

2)齐物:

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

3)“逍遥”观:

对事物的变化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2历史影响:

1)地位:

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

思想体现在《庄子》。

2)影响:

庄子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四)法家思想

1.战国法家概述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变。

2代表:

李悝、吴起、申不害、商鞅、韩非。

3基本主张:

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法治】。

4思想精髓:

在政治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重“法”、

重“术”(人主驾驭群臣的统治之术)、

重“势”(人主的权势)的不同学派。

2.李悝

1变法:

“尽地力之教”

2主张:

严酷的刑罚

3著述:

《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3.商鞅

1废除世卿制,按军功授爵。

2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

3禁止父子兄弟同家。

4重农抑商。

5实行编户制,连坐告奸。

6燔诗书,明法令,以吏为师。

4.韩非——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法家重点)

1地位:

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

2思想贡献:

1)法、术、势合一,法家理论系统化

2)加强中央集权,奖励耕战,以法治国

3)“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3历史影响:

1)迎合了建立大一统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2)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了重大作用。

3)汉代以后,法家学说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维护专制政权工具

(五)墨家的主张——墨子的学说

1.墨家

1创始人:

战国初期的墨翟。

2特点和精神:

1)特点:

墨家团体以纪律严密著称。

2)精神:

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

3历史影响:

1)反映了广大小生产者要求和平、稳定的愿望。

2)在当时影响很大,

3)秦汉以后,逐渐衰微了,并逐步融入儒道等家的内部

二、儒学的兴起

(一)“焚书坑儒”批判

1.“焚书坑儒”

1提出:

丞相李斯。

目的:

1)防止旧势力复辟,巩固中央集权制

2)崇法反儒

3)加强思想控制

2“焚书”

1)起因:

一些儒生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郡县制)

2)所烧之书:

1秦国以外的各国历史书;

2博士官管理外的文献。

3)保留之书:

1秦国官定史书;

2博士官所负责管理的文献;

3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的书籍

3“坑儒”

1)目的:

警告天下读书人

2)过程:

将违犯禁令的460余名儒生坑杀于咸阳。

2.“焚书坑儒”评价

1汉代以来,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批判,称之“灭学之祸”。

2实质:

是文化专制,这场文化浩劫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

3作用:

1)对思想文化传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2)使文化成为权力的附庸,

3)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

4)加剧了社会矛盾,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从“无为”到“有为”(人教版)

1.汉初的“无为”(休养生息)政策

1原因:

秦朝灭亡教训;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2目的:

恢复生产,安定人心

3来源:

道家“无为”

4措施:

1)减轻天族

2)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

3)士兵复员,授予田地,并免除一定赋税和徭役

5成效:

经六七十年,经济得到恢复,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日盛

2.汉武帝政策的转变

1社会危机(背景)

1)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

2)土地兼并剧烈

3)匈奴为患

4)社会发展,经济繁荣

2目的:

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

(三)罢黜百家

1.历史背景

1汉初“无为而治”,经济恢复,国力渐强(可能)

2汉武帝初年,为解决潜伏的社会危机,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必要)

3儒家学说自我改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需要(可能)

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1)来源:

《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

2)主张:

1理论: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2政治:

“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经济:

“限田”“薄赋”“省役”

4伦理:

“三纲五常”

3)评价:

1“大一统”思想符合时代潮流。

2“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有利封建统治长治久安,有利于抑制君权膨胀

3“薄赋,省役”出于维护统治秩序,但有利经济的发展

4“三纲”“五常”的封建成分,应当摒弃;传统美德部分,应该弘扬。

4)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与先秦儒学不同:

1为现实政治服务,增加了大一统思想,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外儒内法

2主要讨论神学问题,增加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3从先秦的民间学说发展成为了汉武以后的官方学说

3.汉武帝的措施

1政治:

1)重用儒生:

担任各级职务,参与国家大政

2)儒家学说成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2教育:

1)表彰六经,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2)兴办太学,儒学实现官方化制度化。

1时间:

西汉武帝时期

2概况:

A.教师称“博士”;

B.太学生称为“博士弟子”

C.以儒家“五经”为教材。

3影响:

A.中国历史上第—次出现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B.一定程度改变了贵族官僚垄断官位的状况。

C.儒家思想成为历代正统思想,传统文化的主流。

D.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E.太学生批判时政,迫使黑暗势力有所收敛。

3)下令全国各郡县建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3汉武帝新经济政策:

1)统一货币:

为防豪强商贾铸币牟利,下令禁止郡国及私人铸钱,全国一律使用由中央铸造的「五铢钱」。

2)收专卖权:

把盐、钱、酒的制造和售卖权收归中央,断商人豪强之财源,同时亦增加国库收入。

3)算缗告缗:

所有商贾须每年向朝廷呈报财产,按额征税,称为「算缗」,另外车船也须纳税。

同时鼓

励百姓告发隐瞒财产之商贾,凡举报属实者,可得被告发商人产财的一半,称为「告缗」。

4.评价:

1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儒学占统治地位,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儒家思想成为历代正统思想,传统文化的主流。

3有助巩固中央集权,有利国家统一和统治秩序稳定。

4汉朝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

三、宋明理学

(一)儒学的困境和儒学复兴运动

1.儒学面临困境

1原因:

1)汉末到魏晋,社会动荡,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对宗教的渴求

2)汉末到魏晋,道教兴起、佛教盛行

3)唐朝:

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2表现:

1)汉末:

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2)魏晋:

道教兴起、佛教盛行,直接冲击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

3)唐朝:

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4)唐末五代以后:

官方儒学已沦为笺注之学,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2.儒学复兴运动

1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

2唐朝:

ff

1)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提出“道统”

2)李翱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

3宋朝:

1)北宋士大夫掀起了一场儒学复兴运动

2)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形成

(二)理学的创立:

北宋五子

1.背景

1思想:

儒学受冲击,需要重建儒学信仰;隋唐时“三教合一”对儒学的影响

2政治:

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比较尖锐,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

3经济:

农业、手工业迅速恢复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

4政策:

宋代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

2.含义、特点

1含义:

亦称“道学”。

1)它将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高度,

2)糅合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3)囊括天人关系而形成的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哲学化、世俗化)

3.北宋五子:

1周敦颐和邵雍

1)思想贡献:

1周敦颐:

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把人和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2邵雍:

重新排列《周易》六十四卦,

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

2)影响:

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张载。

1)思想贡献:

准确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2)②影响:

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3程颢、程颐

1)“二程”确立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2)将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

3)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三)理学的成熟:

南宋朱熹

1.理论来源:

二程+张载

2.思想主张:

“理学”的集大成者

1理气论(本体论、“太极”说):

1)世界观

1“理”是世界的本原。

2理先于气;理离不开气

3万物之理终归于一。

2)道德观:

1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

2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2修养论(方法论):

1)修养的方法:

循序渐进,“格物致知”

2)修养的最高境界:

“仁”(理学的核心)

3)仁者特征: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朱熹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二字,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3社会政治理论:

1)理论的范畴:

社会实践的理论。

2)理论的依据:

道统论

1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2“仁义礼智忠孝节义”就是“天理”

3“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存天理,灭人欲”

3)理论的核心:

儒家有权干预政治

1原因:

“秦汉以来所有君王都是无道之君”“道掌握在儒家手里”。

2干预政治方法:

正君心。

4)政治理论的目标:

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

3.朱熹的影响:

1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考的教科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朱熹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

3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

封建专制统治。

(四)理学的新发展:

陆王心学

1.陆王心学概念

1代表:

陆九渊(南宋)、王守仁(明朝)。

2特点:

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

3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关系:

2.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

1“心即理也”,“宁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2求理的方法是“发明本心”(进行内心的反省)

3“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应剥落、扫除

3.王守仁【心学的集大成者】

1思想:

1)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人心是天地的本原,人是天地的心,“灵明”(即天理和良知)是人的心。

3)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在于“致良知”,修养的方法是做到“知行合一”。

2影响:

1)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2)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3)对中国政治、文教以及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评价:

1.理学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1注重气节、崇尚道德,重义轻利、

2强调自我约束、发奋立志,

3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4它有和谐、忧患、力行等意识;

2.消极作用:

1理学用三纲五常来维系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它有等级、重男轻女、轻视科学、轻视个体自由、因循守旧、重理轻法等观念,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3批判、继承、改造;

4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四、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活跃局面

(一)背景

1.经济: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2市民阶层壮大(阶级基础)

3重农抑商政策阻碍

2.思想:

1理学缰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人的个性

2西学东渐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3.政治:

3封建社会没落,君主专制到达顶峰

4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二)明朝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生平:

1(1527—1602)中国明代后期泉州晋江人

2著作:

《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3受迫害死于狱中。

2.反正统思想

1挑战正统思想:

“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理”在日常生活中,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否认儒学权威:

1)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不是“万世之至论”

2)提出男女平等,强调个性发展。

3.影响:

1将矛头直指孔子和宋明理学,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2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黄宗羲

1生平

1)参加抗清:

浙江余姚人。

早年参加抗清斗争。

2)创立浙东学派: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

3)代表作:

《明夷待访录

2思想主张

1)政治上:

1判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

“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2提出限制君权,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2)经济上:

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3)学术上:

主张“经世致用”

3影响:

1)工商皆本主张反映时代潮流。

2)为中国近代反专制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顾炎武

1生平

1)江苏昆山人。

他早年参加“复社”,反对宦官专权

2)清军南下时,参加抗清活动。

3)著作: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2思想主张

1)学术:

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2)政治:

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独治),主张“众治”

3)政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影响: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3.王夫之

1生平

1)湖南衡阳人。

人称船山先生。

2)参加抗清斗争。

3)抗清失败后,隐居著作,收入《船山遗书》。

代表作:

《宋论》《读通鉴论》

2思想主张

1)政治上:

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揭露秦朝以来的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

2)哲学:

发挥“气一元论”唯物思想,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反对在“势在必然”的历史运动之外谈论“天命”“神道”“道统”对历史的主宰

3)经济:

耕者有其田。

4)学术:

主张经世致用

3影响:

1)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

2)代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3)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理论基础,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意义。

(四)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人民版,课外阅读)

1.主要思想观点

1经世致用倡导者之一,著有《潜书》。

2指出儒学可贵之处:

能定乱除暴安百姓。

3“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4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贼”。

2.历史影响:

1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局限;

1)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

2)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五)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

2反专制、倡民主。

3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2.影响

1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2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带有早期启蒙性质)

3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理论体系,未跳出明君贤臣的理想统治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

3.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进步意义:

1对世界本原的探讨,有利于推动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2强调个性发展,有利于人们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

3主张学以致用,有利于求实、务实的学风和社会风气的形成

4否定传统的专制权威,批判君主专制,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有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为后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准备了条件;

5主张“工商皆本”,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六)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1.政治:

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以人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