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6501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总结.docx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总结.docx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总结

《走进多媒体世界》

——教学总结

本课是为了充分提高课堂效率,丰富教学形式,并非采用传统“讲授”式进行教学,而是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教学法。

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具体总结如下:

首先,对于新课程的引入,我首先采用了一个多媒体演示系统。

通过演示以及问题的设置,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去寻找多媒体系统中所包含的信息,并及时进行思考。

通过教师对多媒体系统的演示,这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方面,并使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观察力及想象力。

最后,进一步对自己所察觉的信息进行思考。

这种方式的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让学生感受多媒体的动感魅力所在。

不足之处在于此多媒体演示系统不能包含全部的元素(视频、声音、图形、图像、文字、文本、动画)。

其次,我对“图像”类型这个知识点并不是简单的讲授,而是采用比较法。

首先,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位图图像,另一张是矢量图像),并慢慢将其放大。

在放大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图片自身前后的变化,并通过比较,说出两张图片放大后,有什么不同之处。

从而,引出“点阵图像”和“向量(矢量)图像”的概念及其特征,并展示出另两张图片给学生自己实践。

这环节通过比较法,我发现学生都能很好地察觉出图像自身前后的变化。

学生在放大图像的过程中,再一次发挥出自己的观察力。

这种方式的进行始终让学生主动学习,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但是由于学生现阶段还没有学过数学中向量的概念,他们在向量图像放大的过程中很难理解自身为什么不会发生变化。

再次,图象表达信息的独特魅力可说是这节课的重点。

我在这个环节上也花了不少时间。

在这个环节上,我所采用的方式是:

看图说话。

我在屏幕上展示出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寻找会徽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之后,我给大家3次机会让同学们自告奋勇的发言,说出自己对会徽的理解;然后我做出点评,并顺便说了个插曲——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这个节目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最后,展示出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让学生自己实践。

这个环节把课堂的气氛提高到了一个高潮。

“看图说话”——这本应是语文课作文里的一种写作方式。

现在我把这种方式运用到信息技术课程中,从而体现出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目的。

我运用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是另有用意——如何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融合到信息技术教育中,具体分析是:

一是让学生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有自己的认识;二是通过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的分析,这使学生从视觉文化素养的角度提高自身修养。

不足之处就是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只能有3位同学回答问题。

虽然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也很想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机会只有3次,所以这对有些同学来讲有个小小遗憾。

最后,动画的引入——这个环节应该说是个比较轻松的环节。

在一个个紧张的环节后,让学生轻松下来,这也为后面动画的讲解做了一个铺垫。

总之,整堂课基本达到了预期设计的目的,通过教师积极引导,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采用比较法和看图说话的教学方式,这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分析和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的实践,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多媒体信息的信息素养,而且在把人文精神融合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自身修养。

但是由于自身教学经验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

时间把握不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不够好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逐步改进。

 

《走进多媒体世界》

——教学总结

 

陈雷

 

2007年8月

 

《课件的制作与使用》

---教学总结

这一节课是为了充分提高课堂效率,丰富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任务驱动性教学模式而设置的。

在课堂上,我很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通过使用flash课件,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阅读的文章的内容,在使用课件时,一反以往阅读课的乏闷,而是使学生对阅读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在一节课中通过阅读,学生根据教师的既定任务进行了实际操作,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学生们利用金山词霸,克服了阅读中出现的词语障碍。

同时学生根据自己能力的不同,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不同层次的任务。

充分体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道理。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在本课有着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在使用课件后,我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1.在使用课件时,学生要在课件与原文中来回翻倒,对于电脑操作技术稍差的学生来讲,一是经常会出现找不到原文的情景,二是耽误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2.在课件设计的答案中,答案是点一次三次航行路线图的答案就都给出了。

因此学生在翻看一次答案时,无疑就会被图中给出的其他两次航行的答案所干扰。

在阅读后两篇文章时,其新鲜感就会降低,兴趣也减少了许多,学生动脑阅读理解的主动性也随之降低。

3.课件缺乏交互功能,教师布置完任务后,指导学生进行网上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了,但他们却往往不能肯定自己的出发点与做法是否正确,因此他们在开始做的时候往往喜欢得到教师的确定后才敢再进行下去。

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我对课件做了进一步的调整与修改,使新的flash课件在技术,知识,艺术上更上了一层楼。

相信这一次会比上一次的课件更加实用,有效。

同时教师也在不同的改变中更加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教学。

确实,实践出真知。

 

《课件的制作与使用》

---教学总结

 

李庚亮

 

2007年8月

 

《图片的处理》

---教学反思

整节课课堂氛围很好,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思维非常活跃。

以象形文字的图片导入,一下字就吸引住了学生,也很快打消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在上课前,有部分学生知道不到电脑教室上课,有些情绪),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为整节课的成功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现在回顾本节课,反思如下:

1.现在我们用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是一本非零起点的教材,所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有很多是理论性的东西。

作为学生来讲,他不适应,不喜欢,甚至不想学。

为什么?

因为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要到计算机教室,就是要上网、玩游戏、聊天或者是下载一些资料等。

针对这种现象,如何来完成信息技术的理论授课呢?

我想最关键的就是在进行授课时,要尽可能通过精彩的事例来导入问题,说明问题。

而事例选择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效果。

2.对于信息技术课,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在进行备课时要进行通盘考虑,这样会更有利与教学工作的开展。

因为现在的教材是以模块为单位的,进行全面通盘的考虑,可以让老师对本章或是本模块的教学方向、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可以使教学任务循序渐进的进行,有利于学生目标的完成。

3.在进行小结时,最好是学生老师一起来。

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的纠正。

学生可以从老师的表达中得到启示,还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大家在一个比较活跃、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不会感到有什么压力,接受事物的能力会比较好。

 

《图片的处理》

---教学反思

 

李庚飞

 

2007年8月

 

《多媒体技术基础》

---教学反思

本节课按预定目标上完课,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

教案安排的内容都完成了,原先设定的课的目标也基本实现。

回顾、分析这一堂课,有些东西很值得思考。

1.现在我们用的《多媒体技术基础》必修模块是一本非零起点的教材,所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有很多是理论性的东西。

作为学生来讲,他不适应,不喜欢,甚至不想学。

为什么?

因为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要到计算机教室,就是要上网、玩游戏、聊天或者是下载一些资料等。

针对这种现象,如何来完成信息技术的理论授课呢?

我想最关键的就是在进行授课时,要尽可能通过精彩的事例来导入问题,说明问题。

而事例选择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效果。

2.对于信息技术课,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在进行备课时要进行通盘考虑,这样会更有利与教学工作的开展。

因为现在的教材是以模块为单位的,进行全面通盘的考虑,可以让老师对本章或是本模块的教学方向、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可以使教学任务循序渐进的进行,有利于学生目标的完成。

3.在进行小结时,最好是学生老师一起来。

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的纠正。

学生可以从老师的表达中得到启示,还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大家在一个比较活跃、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不会感到有什么压力,接受事物的能力会比较好。

 

《多媒体技术基础》

---教学反思

 

杨海泉

 

2007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