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铁区间暗挖段人防段二次衬砌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6102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铁区间暗挖段人防段二次衬砌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某地铁区间暗挖段人防段二次衬砌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某地铁区间暗挖段人防段二次衬砌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某地铁区间暗挖段人防段二次衬砌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某地铁区间暗挖段人防段二次衬砌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地铁区间暗挖段人防段二次衬砌施工方案.docx

《某地铁区间暗挖段人防段二次衬砌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铁区间暗挖段人防段二次衬砌施工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地铁区间暗挖段人防段二次衬砌施工方案.docx

某地铁区间暗挖段人防段二次衬砌施工方案

某地铁区间暗挖段

人防段二次衬砌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工程施工图纸

序号

图纸名称

图纸编号

出图日期

1

某地铁区间暗挖段施工设计图

BT-BUEDRI-SS-QJ02-JG

.09

2

某地铁区间(含联络线)防护段施工图

BJ10-QJRF-SS-JZ-11

BJ10-QJRF-SS-JZ-11

.02

1.2工程应用的主要规程、规范、标准

序号

类别

规范名称

编号

1

国家

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年版)

GB50299-1999

2

国家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3

国家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34-2004

4

国家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1999

5

国家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GB50214-2001

6

行业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

7

行业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8

行业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9

行业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10

企业

轨道交通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JQB-050-2005

11

地方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J10227-2003

12

地方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J10545-2005

13

地方

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

Q/JGY02-2003

1.3其它参考资料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常用工程材料》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年6月7日设计交底纪要

二、工程概况

2.1区间设计概况

某地铁区间位于XXX路~中轴路路口以北,沿北XXX路永中偏西布置,南北走向,在路中70m宽绿化带下。

某地铁区间正线起止里程K0+624.316~K1+328.751,总长704.435m,包括正线暗挖隧道1198.351m、与XX号线联络线暗挖隧道349.107m,和联络线节点明挖段215.519m。

区间暗挖隧道埋深10~16m。

某地铁区间设XXX线联络线,即某地铁区间设左右线交叉渡线(左K0+862.107~右K0+976.519),并在右线K0+822.401、K0+899.825处引出联络线与地铁XX号线区间隧道相连。

联络线左线里程为L左K1+169.958~L左K1+399.566(XX号支线里程K0+822.401),长229.608m,其中有61.131m在明挖段内,暗挖隧道长168.477m;右线里程为L右K1+144.352~L右K1+441.496(XX号支线里程K0+899.825),长297.144m,其中有116.514m在明挖段内,暗挖隧道长180.63m。

区间正线隧道在里程K1+030.000设人防段,长15.9m,结构设密闭门和防护密闭门;联络线隧道在L1+200(左)、L1+170(右)设人防段,长8.9m,结构设防护密闭门。

人防段为马蹄形断面,复合式衬砌,CRD法施工。

区间隧道断面如图所示。

区间隧道标准断面A1

联络线断面L1

人防段断面I-I

注:

人防段隔墙门下部分在线路中线两侧350mm留空,两边侧墙上下通长。

正线人防段平面、剖面图

联络线人防段平面、剖面图

三、施工准备

3.1初期支护验收

隧道贯通后组织甲方、设计、监理、施工四方代表进行初期支护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处理基面、铺设防水层、结构衬砌的各项工作。

3.2中隔壁拆除

隧道变形稳定后在二衬前拆除临时中隔壁并处理基面。

1.统计监测数据,在隧道支护变形稳定(平均<0.1mm/d,变形曲线右明显减缓趋势)后方可拆除临时支护。

2.拆除方法

临时中隔壁拆除流程

1)采用分段拆除,先拆除两端各5m、保留中间一段,或从一侧拆除1/2长度。

2)每段先凿除混凝土,从一端开始进行;凿除后再切割工字钢或格栅。

工字钢拆除时在两端割断前采取临时固定措施,可用粗麻绳绑好拉住,割开后缓慢下放。

3)全部拆除后继续监测,支护变形稳定后进行结构衬砌施工。

3.3变形监测

隧道施做二衬结构的条件之一是隧道变形已完全稳定,即变形曲线右明显减缓趋势,每天的平均变形速率小于0.1mm/d。

开挖完成后进行其它施工准备,隧道变形稳定后拆除中隔壁,临时中隔壁拆除后继续对隧道的拱部下沉、净空收敛量测,确信隧道变形稳定后方可组织二衬施工。

3.4隧道内杂物的清理及基面找平

对隧道的初期支护表面进行清理,清除仰拱内的残余土,清除墙壁上的挂土、尖锐物。

清完后进行基面找平处理,不平处重新补喷或用砂浆找平,阴阳角按要求用水泥沙浆顺成圆弧形,达到防水层施做条件。

3.5有水基面处理

施工开挖后,对基面渗漏水部位进行止水处理,根据设计要求,防水层铺设表面不能有滴水及线状流水,因此对渗漏水处必须进行堵水处理。

治理方法主要以堵为主,施工时采用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或掺粉煤灰的水泥浆堵水,堵水后局部仍有渗点的施做刚性抹面防水。

3.6防水层铺设

见防水层施工方案。

3.7技术准备

技术交底:

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和相关规范,按图纸、规范和施工方案对施工队伍进行交底。

明确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和验收标准。

施工测量:

人防段测量定位均以人防门横向中线和线路中线交点为基点控制;严格控制测量、安装精度,门下预埋钢板安装、门框安装必须经第三方复测。

3.8安全教育

做好施工队伍的安全培训和班前安全教育工作。

3.9工期安排

人防段结合正线施工进度施工,以人防段为分界,两端正线从人防段分别向南北施工,人防段衬砌预留,而后施做人防段衬砌。

正线右线北段可在人防段北侧正线结构施工后进行,区间正线和联络线的人防段工期均安排在7月下旬到9月中旬。

四、隧道衬砌施工

衬砌施工工艺流程:

初期支护找平、验收→测量放线→仰拱铺设防水层→浇注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仰拱钢筋绑扎(门框墙留筋)→仰拱立模浇注混凝土→拱部铺设防水层→拱部绑扎钢筋→拱部立模浇注混凝土(门框墙部位预留)→绑扎门框墙下部及两侧钢筋→安装人防门→第三方监理验收→立模浇注下部门框墙混凝土→立模浇注两侧门框墙及两侧拱部结构混凝土→绑扎上部门框墙钢筋→立模浇注上部门框墙及两侧拱部结构混凝土。

详见施工步骤示意图。

4.1施工缝划分

隧道二次衬砌分仰拱和拱部,水平施工缝和正线或联络线平齐。

根据设计要求,人防段不能有环向贯通缝,仰拱一次浇注,再根据结构形式以门框墙为分界、分段进行拱部衬砌施工。

门框墙在仰拱施工时只绑扎钢筋,拱部混凝土浇注时预留,待人防门安装后浇注混凝土。

施工缝划分见附图。

4.2钢筋工程

1.按照设计图纸加工安装钢筋,加工中考虑结构外放、安装误差等原因,保证钢筋安装质量。

钢筋保护层40mm,参考正线结构施工方案施工,并严格按照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验收,钢筋绑扎时按设计做好杂散电流防护。

2.钢筋遇到小于200mm孔洞时从孔边绕过,不得断开。

3.环向主筋接头位置按设计要求避开结构最宽、最高处,错开长度及同一截面接头数量需满足规范要求,钢筋锚固长度40d。

4.门框墙钢筋在底板施工时预留;墙拱在门框墙混凝土预留短内纵向钢筋保证连续,不得有接头。

5.门框墙施工步骤:

门框墙钢筋在墙两侧结构衬砌后绑扎下部及两侧钢筋,安装人防门后浇注下部门框墙、立模浇注两侧门框墙混凝土,然后绑扎上部门框墙钢筋、立模浇注上部门框墙混凝土。

6.在绑扎门框墙两侧拱部钢筋时,预留浇注段拱顶上层钢筋在门框两侧边位置各增设2Φ25钢筋用做人防门临时安装吊环,2根钢筋并排放置,在两端混凝土顶板锚固长度不小于35d。

如下图所示。

临时吊钩布置平面图

临时吊钩布置详图

4.3预埋件

1.预埋钢管、钢板、吊环由土建队伍负责安装。

2.预埋钢管设计标注直径均为内径,其中DN150柔性防水套管(I型)的预埋管内径不小于206mm。

3.图中有预埋钢板A、B、C三块(左右墙还各少1块,标高同A,另补详图)。

钢板定位误差±5mm。

图中未标注尺寸的由设计单位负责加工。

钢板C的锚筋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长,保证伸入底板长度。

4.人防段测量定位均以人防门横向中线和线路中线交点为基点控制;严格控制测量、安装精度,门下预埋钢板安装定位必须经第三方复测。

4.4混凝土工程

4.4.1仰拱混凝土施工

仰拱一次浇注成型。

模板采用自制弧形木模、1m间距方木支撑。

模板下口采用钢筋腿支托固定,固定要牢固可靠,防止在浇注过程中跑模,每1.0m布置1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数量。

模板在门框墙预留钢筋位置钻眼,用棉纱堵严。

仰拱模板图

立模同时固定好中埋钢边止水带,两侧用铁丝拉紧或φ8钢筋固定,避免在浇注时中埋钢边止水带被扰动。

混凝土浇注前,仰拱底部必须清理干净,浇注前检查钢筋保护层和模板情况,检查防谁层有无破损。

报人防监理检查预埋钢板安装位置。

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申请浇注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C30、S10商品混凝土,入模坍落度控制在160mm左右。

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通知混凝土搅拌站,把混凝土数量、等级及坍落度等其它技术要求通知搅拌站,并派专人进行监督,地面、地下混凝土运输必须保证连续性。

仰拱砼浇注时,纵向分段浇注,每段先浇注中间,模板下口预留少许,然后由两侧模内向中间浇注,通过振捣使混凝土顺模板向中间流动,保证模下挤压密实,避免产生气泡等现象,但同时注意控制混凝土入模速度和振捣时间,避免过振离析。

结构混凝土初凝前抹平压光,为保证仰拱曲面和纵坡符合设计要求,以纵向挂线控制压面作业。

压面后按规范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

混凝土强度2.5MPa后拆模,拆模后施工缝凿毛,标准为露出粗骨料、无浮浆虚碴,凿毛后去尽杂物。

4.4.2拱部衬砌

1.拱部衬砌工艺流程

底板浇注、养护→搭设脚手架→铺设拱顶防水层→防水层隐检→绑扎钢筋→钢筋隐检→施工缝清理→防水层复检→拱顶拱架就位、调平→模板安装→边墙拱架就位、调整→支撑体系加固→安装堵头板→模板预检→连接泵管→浇注申请→混凝土浇注→堵头拆模→施工缝凿毛→支撑拱架拆除→大面拆模→混凝土养护

2.施工步骤要点

(1)提前配管,在底板养护后搭设脚手架支撑体系,脚手架地脚设底托,用纵向方木支垫找平,按方案要求间距搭设。

搭设后先做为防水、钢筋施工的工作平台。

顶托高度暂比支顶标高略低,以便安放拱架和扣模。

(2)钢筋绑扎验收后,前对防水板进行复检,施工缝清理干净。

(3)就位拱顶拱架,拼装后比设计位置略低5cm以方便扣模,拱架临时固定稳妥。

(4)拱顶拱架就位后已隧道中线为中心,自上而下向两侧扣模,扣模时使中间模板的中线和隧道中线重合,保证模板对称。

模板缝设密封胶条密封,板间用卡件卡牢。

拱顶随模板安装设置保护层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满足要求。

(5)边墙模板从洞内侧向外逐环安装,扣一环模板安装对应拱架并加固,此时不必打紧支撑。

模板全部扣完后根据标高中线调整、打紧支撑,调整拱架位置。

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全面加固,封闭堵头模。

(6)加固后进行模板预检,合格后连接泵管。

3.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拱部采用2015小钢模,自制钢拱架+脚手架支撑体系,按外放30mm设计。

拱架采用I18工字钢制作,间距75cm;脚手架采用48*3.5mm碗扣式脚手架,立杆横向间距900mm,纵向步距600mm支架每隔2空设1道剪刀撑。

墙架后用120方木600mm间距背横肋,间距600*600cm的48*3.5mm钢管支撑在方木横肋上,支撑钢管和脚手架用钢管卡打紧,每根管不少于2个,保证连接牢固。

脚手架立杆顶和支撑钢管端头设顶托,利用丝杠调节架体高程、水平,保证断面尺寸。

每个丝杠必须打紧有效支撑。

拱架使用纵向不低于φ16钢拉杆连接,保证整体稳定性;加固后模板用钩头或粗铁丝等拉在拱架上,保证和拱架顺贴,保证轮廓形状圆顺。

和标准段堵头平面采用15mm厚木胶板做面板,间距50cm的120方木背肋,间距50cmφ16钢筋拉杆。

人防段模板支撑体系图

4.拱架支撑体系计算

1)混凝土压力计算

以断面较大的A2断面计算,最大压力在浇注下口和拱顶泵送压力作用处。

(1)下口侧压力

参数: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荷载标准值;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5KN/m3;

-新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200/(20+15)=5.7小时;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取2.0m/h;

-外加剂影响系数,取1.2;

-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入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取6.7m;

浇筑混凝土最大侧压力计算公式为:

=0.22*25*5.7*1.2*1.15*21/2=61.1kN/m2

=25*6.7=167.5kN/m2

两者取较小值,则混凝土侧压力F1=61.1kN/m2。

有效压头高度h=F1/γc=61.1/25=2.44m

倾倒时产生的荷载: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作用在有效压头范围内,根据工程特点,水平荷载取2.0KN/m2。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作用在有效压头高度之内,取4.0KN/m2。

荷载组合:

永久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

钢模板及支架设计荷载值乘以0.85进行折减。

侧向模板荷载设计值为:

(61.1*1.2+6.0*1.4)*0.85=69.5KN/m2

(2)拱部支撑压力

混凝土自重24kN/m3,混凝土厚度300mm,拱架及模板自重2.0kN/m2,振捣荷载4kN/m2,泵送压力4kN/m2,永久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

拱部模板设计值为:

F2=(24*0.3+2.0)*1.2+(4+4)*1.4=22.2kN/m2。

2)模板检算

2015模板水平布置,环形拱架即为支点,间距750mm,,作用在模板上的均布线荷载为:

q=69.5*0.2=13.9KN/m

其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模板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验算:

MA=-1/2*13.9*0.375*0.375=-0.98kN*m=-9.8*105N*mm

钢模板厚3mm,其净截面抵抗矩WX=13.02cm3,

则σ=M*WX=9.8*105/13.02*103=75.3N/mm2<215N/mm2,

抗弯强度符合要求。

(2)挠度验算:

q=61.1*0.2=12.2KN/m

端部挠度

ωc=ql1l3(-1+6n2+3n3)/24EI

=12.2*375*7503*(-1+6*0.52+3*0.53)/(24*2.1*105*58.87*104)

=0.57mm

<l/400=750/400=1.875mm。

跨中挠度

ωB=ql4(5-24n2)/384EI

=12.2*7504(5-24*0.52)/384*2.1*105*58.87*104)

=-0.081<750/400=1.875mm。

故刚度满足要求。

(3)钢拱架计算

强度检算时

q=69.5*0.75=52.13kN/m=52.13N/mm;

刚度检算时

q=61.1*0.75=45.83N/mm。

撑点间距按1m计算,支点为钢支座,为计算简便,以铰接计算。

(1)抗弯强度验算:

MA=-1/2*52.13*0.5*0.5=-6.52kN*m=-6.52*106N*mm

I18净截面抵抗矩WX=185cm3,

σ=M*WX=6.52*106/185*103=35.2N/mm2<215N/mm2,

抗弯强度符合要求。

(2)挠度验算:

端部挠度

ωc=ql14/8EI=45.83*5004/(8*2.1*105*1660*104)

=0.10<l/500=1000/500=2.0mm。

跨中挠度

ωB=ql4/384EI=45.83*10004(5-24*0.52)/384*2.1*105*1660*104)

=-0.034<1000/500=2.0mm。

故刚度满足要求。

(3)脚手架支撑体系计算

A.侧墙支撑计算

q=69.5kN/m2,48*3.5钢管支撑间距0.6*0.6m,

F=69.5*0.6*0.6=25.2kN/根<37.4kN。

强度符合要求。

B.顶板

Q=22.2kN/m2,48*3.5钢管支撑间距0.9*0.6m,

F=22.2*0.9*0.6=12kN/根<37.4kN。

C.脚手架高度小于6m,采用碗扣脚手架,横杆步距0.6m,

挠度满足要求,不需计算。

4.4.3拱部混凝土浇注

拱部混凝土浇注是靠混凝土泵送压力入模,混凝土浇注时速度要均匀一致,两侧同时对称分层浇注。

浇注口留在模板两端拱顶正中,用φ150泵管和模板焊接做成,尾部和泵管相接,泵管固定牢靠,接合严密。

堵头模在边墙、拱腰、拱顶处留观察孔,观察模内混凝土浇注情况,随浇注封堵。

泵管布置示意图观察孔布置示意图

混凝土要求坍落度适当加大,控制在180~200mm。

浇注前用1~2m3同标号水泥砂浆润管,浇注过程中保证混凝土供应连续,严格控制停泵时间,避免混凝土凝固堵管。

模板为全封闭式,拱顶振捣操作难度大,根据现场情况,采用外部附着式平板振捣器振捣。

平面振捣器安装在钢模板外振捣,每次浇注、振捣混凝土厚度40~50㎝,每一振捣点振捣时间以20~30秒,严防过振产生离析、漏捣产生的砂面等现象。

同时人工配合随浇注进度轻敲模板肋辅助振捣,以赶跑模板面的气泡,保证外观质量。

振捣器和振捣工根据浇注长度配置,保证振捣要紧随浇注进行,避免漏振。

4.4.4拆模

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拆模,拱部的支架和模板从一侧向另一侧同时进行。

拆模顺序:

拆除堵头板→拆除侧墙支架→拆除墙模板→松动拱部支撑→拆除拱部支架→拆除拱部模板→拆除脚手架。

拆模施工中注意安全,严禁抛投模板以防伤人。

严格按照拆模操作程序作业,每道工序绝不能颠倒。

拆除下来的堵头板、螺栓、插销、拱架等有序放在指定位置,严禁乱放乱丢。

拆模时防止弄伤衬砌,损坏衬砌棱角线。

4.5人防门安装

门框墙两侧结构衬砌后绑扎门框下部分墙体钢筋,校正预埋钢板,位置经第三方复测无误后,安装人防门。

安装人防门由设计单位负责安装,土建施工单位给予现场配合。

人防监理负责验收,安装后经第三方复测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门框上下左右每处至少有2根接地钢筋,其做法是钢筋一端与门框墙焊接,另一端与结构分布钢筋焊接,接地钢筋直径≥12,焊接方式为双面焊,焊缝长度10d。

人防门安装、验收后即可施工门框墙,施工中严禁扰动门框墙的临时支撑,避免人防门移位。

4.6门框墙混凝土施工

人防门安装后浇注门框下部分墙体混凝土,墙体以人防门顶底高度划分成上中下3层分3次浇注混凝土。

墙体钢筋绑扎过程中做好穿墙管的预埋。

墙体模板均采用1.5mm厚的木胶板,间距50cm的120方木背肋,垂直墙体方向间距50cmφ16钢筋拉杆对拉,平行方向采用撑拉结合的支撑方式,除钢筋拉杆外,设48*3.0mm脚手管或120方木对撑,撑点间距不大于1m。

拱部浇注时在墙边拱顶正中设置泵管,混凝土靠泵送压力入模,敲击模板肋振捣。

墙体强度达2.5MPa拆模。

五、质量标准保证措施

结构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措施参考区间正线衬砌施工方案,同时满足人防段设计要求。

隔断门的中心里程和门下预埋钢板及下门框的安装必须经第三方复测,保证满足设计精度要求。

六、安全技术措施

1、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进行作业,架子工及临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2、二衬模板拱架运输、组装、拆除过程中要有专人指挥,在运输及传递的过程中,要放稳接牢,吊装时绑扎牢靠、防止倒塌或掉落伤人。

3、脚手架操作面必须满铺脚平板,木脚平板有腐朽、劈裂、大横透节,有活动节子的均不能使用,脚平架外侧设置安全栏、密目网。

4、脚手架搭设遵守方案及操作规程,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拆除时,拆除区域设置警戒线,且必须设置专人进行监护,必须遵循由上而下的拆除作业顺序,后搭的先拆的原则,做到一步一清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拆除作业,拆下的材料严禁抛掷,中途严禁换人。

5、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的接头紧密可靠不漏浆,安全阀必须完好,管道的架子要牢固,输送前试送,检修前必须卸压。

输送泵管道出料口位置安放加固后,才可以开泵输送,更换位置时必须停泵,严禁开泵换位。

6、由于混凝土施工一般情况下,安排在夜间施工(站用交通道路),因此施工防护是一个重点,在防护中各种防护设施必须齐备,安放地点要符合交通安全要求,地面要有专人负责指挥,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知识培训,施工中注意减少扰民。

7、模板支撑架作业面上,必须铺设不窄于50cm的板做施工人员立足点,木板必须结实牢固,没有探头板。

8、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下发后,强度满足要求拆模申请经工程部批准后,才可以进行拆模作业,拆模时不得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

9、支撑架操作面平台不得堆放重物,只限承载作业人和必要的浇捣设备机具。

10、模板的支设必须严格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而且要牢固可靠,严防倾倒。

11、严禁在模板的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安装模板。

12、模板在未装对拉螺栓前,板面向后倾斜一定的角度并撑牢,以防倒塌。

安装过程中要随时拆换支撑或增加支撑,以保持模板处于稳定状态。

模板未撑牢前不得松开卡环。

13、横板支撑底部必须采用木板作垫板,不得使用砖块或其它脆性垫块,以免引起支撑体系整体失稳。

14、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下发后,强度满足要求拆模申请经工程部批准后,才可以进行拆模作业,拆模时不得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

15、拆除未完的支撑架,在离开作业岗时,不得留有松开的螺栓和扣件及不安全隐患,确保支撑架稳定。

16、拆除的顺序,从一端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同一层的构配件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最后拆除连墙件。

17、架子工必须经过体检,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视力不够以及不适合于登高作业的,不得从事登高假设作业。

18、施工人员必须着灵便装,穿防滑鞋,作业时精神要集中,团结协作,互相呼应,专人统一指挥,不得走过档和跳跃架子,严禁打闹,酒后上班。

19、洞内运输车要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洞内运输车行使速度要控制在20km/h内,严禁酒后驾车及穿拖鞋上岗,调头、倒车时派专人指挥,避免发生一切事故。

七、绿色施工措施

7.1环境卫生保护措施

1.在现场大门口设置洗车池,出场地车辆必须经过冲洗,避免将灰尘、泥浆带到场外,运输散装材料的车辆,车厢后封闭,避免撒落。

2.专人负责现场道路及大门出入口的清扫工作,并经常洒水,防止扬尘,现场内的道路必须压实,表面铺一层豆石混凝土,防止产生泥浆,设垃圾站,定期进行清运。

3.设专人抓好办公、生产区域的环境卫生工作,设置专门的生活垃圾回收站,每日由专人清理宿舍,临时宿所要专人每日清扫。

4.机具摆放有序、材料堆码整齐,工完料清。

7.2成品保护

1.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间要办理交接手续,证明上道工序完成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