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 数据的收集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4595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下册 数据的收集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数据的收集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数据的收集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数据的收集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数据的收集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下册 数据的收集教案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数学下册 数据的收集教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下册 数据的收集教案 新人教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数学下册 数据的收集教案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收集教案新人教版

数据的收集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调查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统计作为处理现实世界数据的一个重要数学分支,必然要求素材本身的真实性,以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数据的收集

●教学难点

如何确定调查范围与对象,合理收集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Ⅰ.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为了解某些情况而采取的两种调查方式:

普查与抽样调查,并要求掌握总体、个体、样本这些基本概念.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初步知识,如何收集数据.如何使收集的数据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如何使所收集到的数据更真实、可靠地反映总体情况.

Ⅱ.讲授新课

1.例题讲解

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

下面分别是小明、小颖、小华三位同学的调查结果:

(投影片1)

小明:

在公园里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

(一)

比较一下上述两种表示各自的优越性.

小颖:

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病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所示:

(投影片2)

(表一)

[师]比较一下小明与小颖所得数据的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华:

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所示:

(投影片3)

[师]你同意他们三个人的做法吗?

说明你的理由.

[生1]小明调查的对象选自公园里的老年人.常去公园里活动的老年人,平时一定注意身体的保健,一定注意修身、养性、加强体育锻炼,所以身体较健康.另一方面,公园建在城市里,相对于农村中的老年人去公园的较少.这1000人中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城市和乡村等等不同层次的老人是否都有所选取.选取人数的比例是否合理,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都是我们在收集数据中应该考虑的.所以,我认为小明收集的数据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

[生2]小颖收集的数据来自医院看病的1000名老年人.这部分人相对体质较弱.我认为用这些数据得到的调查结果不准确.因为收集的数据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

[生3]小华仅仅调查了10位老年人.因为样本太小了,所以不能据此推断某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师]抽样调查应注意什么?

[生]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师]代表性、广泛性分别指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所要考察的总体中包含的个体数很多,有时总体中个数较多且总体有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我们应注意抽出的样本就必须有较强的代表性.每个部分都应抽取到,而且应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广泛性是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均有被选的可能.

2.议一议

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

与同伴交流.(略)

分析:

(1)调查目的:

了解某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一年中生病的次数.

(2)总体:

该地区所有老年人一年中生病的次数.

(3)个体:

该地区符合条件的每一位老年人一年中生病的次数.

(4)样本:

抽取1000名老年人一年中生病的次数是总体中抽取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1000.

[师]你认为年龄多大算老年人?

[生]65岁以上(70岁以上……).

[师]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的寿命也越来越长.我们以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为标准.确定调查对象,某地区55岁以上的所有人员一年中生病的次数作为总体.

[生]可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该地区10%的老年人一年生病次数.求其平均生病次数.

[师]

(1)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

(2)你认为城市与乡村中的老年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健康状态是否有明显差异,不同年龄段60岁~70岁老年人,70岁~80岁老年人的差异.抽取样本时,是否考虑其所占的比例?

与同伴交流.

3.想一想

抽样调查时应注意什么?

[生]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与广泛性.

4.小结

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因此它的优点是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但其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与广泛性.

Ⅲ.课堂练习

1.设计一个方案,了解你所在地区所有八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科.

分析:

(1)确定调查目的

(2)分清总体、个体(3)抽取样本(4)设计调查表收集数据(5)由样本特征数估计总体.调查表(略)

2.大样本一定能保证调查结论准确吗?

读一读:

课本148页内容.

1936年,美国《文学文摘》杂志根据1000万户电话用户和从该杂志订户所收回的意见,断言兰登将以370∶161的优势在总统选举中击败罗斯福.但结果是,罗斯福当选了,《文学文摘》大丢面子,原因何在呢?

原来,1936年能装电话或订阅《文学文摘》杂志的人,在经济上都相对富裕,而收入不太高的大多数选民选择了罗斯福.《文学文摘》的教训表明,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大小,又要关注样本的代表性.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当总体中的个体数目较多时,为了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可采用抽样调查.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还要注意关注样本的大小.

Ⅴ.课后作业

习题5.2

1.为了完成下列任务,你认为采用什么调查方式更合适?

(1)了解你们班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2)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

(3)了解我国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解:

普查:

(1)

抽样调查:

(2)(3)

2.电视台需要在本市调查某节目的收视率,每个看电视的人都要被问到吗?

对一所中学学生的调查结果能否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

你认为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作的调查结果一样吗?

解:

(简答)不需要问到每个人.对一所中学学生的调查不能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因为他只代表了中学生这个群体的收视率,没有广泛性.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作的调查结果一定不一样.所以在调查中要注意3点:

(1)样本的广泛性.

(2)代表性.(3)样本的大小.

Ⅵ.活动与探究

1.随机调查,就是按机会均等的原则进行调查,亦即总体中每个个体被调查的概率都相同.

2.抽样方法简介

(1)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3)分层抽样.

●板书设计

§5.2数据的收集

一、复习提问

普查、抽样调查

二、例题讲解

三、议一议

四、课堂练习

五、课时小结

六、课后作业

(1)课时

课题:

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

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

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

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

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

(2)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

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

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

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

(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

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

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

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

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

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

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

我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反思:

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

正确地书写“轻”字

难点:

“车”字旁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

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

“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

“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

书写:

斩、转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2、轻、斩、转

我的思考:

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课后反思:

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