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3岩石的组成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4532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84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3岩石的组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3岩石的组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3岩石的组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3岩石的组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3岩石的组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3岩石的组成教案.docx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3岩石的组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3岩石的组成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3岩石的组成教案.docx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3岩石的组成教案

3.岩石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它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科学探究目标

●会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组成。

●能够用科学方法观察矿物的颜色和条痕、透明度和光泽等特征。

●能用科学词汇描述矿物的特征,并能够做好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矿物和岩石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

●认识到矿产资源是大自然留给我们人类的宝贵资源。

二、教学过程

(一)聚焦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岩石。

你知道这些岩石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矿物和岩石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下面我们就以花岗岩为例,展开研究。

下面我们就以花岗岩为例,展开研究。

(二)探索

1.观察花岗岩的组成。

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

发现:

花岗岩是由多种颜色的颗粒组成的。

解释:

其实不同颜色的颗粒都是不同的矿物。

2.观察三种矿物。

(1)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观察这三种矿物的颜色,并记录。

然后分别将它们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

接着,观察矿物外表的颜色和条痕的颜色是否一样。

(将瓷板用铅笔划线,平均分为三部分,避免反复清洗瓷板)

石英:

颜色为白色,条痕颜色为白色,矿物外表的颜色和条痕的颜色是一样的。

长石:

颜色为肉白色,条痕颜色为白色,矿物外表的颜色和条痕的颜色是一样的。

云母:

颜色为黑色,条痕颜色为白色,矿物外表的颜色和条痕的颜色是不一样的。

(2)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

·对透明度的观察

用手电筒照射三种矿物碎片的边缘,看矿物是否透光。

观察标准:

准备三种纸片,分别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将它们放于图上观察,清晰衡量标准。

能够完全清晰地看到图画的,纸片是透明的;仅能看到一部分图画,或能模糊的看到图画的,纸片是半透明的;完全看不到图画的,纸片是不透明的。

通过实验发现:

石英是半透明的;长石是不透明的;云母是透明的。

·对光泽的观察。

继续借助其他物体的反光特性,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观察、描述这三种矿物的光泽。

观察标准:

观察丝绸、泥土、玻璃、金属、珍珠的光泽。

通过实验发现:

石英是玻璃光泽,长石某些颗粒近似玻璃光泽,某些颗粒近似泥土光泽,云母是珍珠光泽。

3.将花岗岩的颗粒分别与这三种矿物进行比较,辨别出这些颗粒中哪些是石英,哪些是长石,哪些是云母。

通过观察发现,花岗岩里的颗粒主要有以下几种:

(1)黑色颗粒:

半透明,珍珠光泽,条痕为银白色。

(2)乳白色或肉红色的颗粒:

不透明,玻璃或泥土光泽,条痕为白色。

(3)白色、透明的颗粒:

透明,玻璃光泽,条痕为白色。

由此辨别出黑色颗粒为云母,肉色颗粒为长石,白色颗粒为石英。

花岗岩主要是由云母、石英、长石三种矿物组成的。

(三)研讨

1.对于矿物,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观察?

组成花岗岩的三种矿物有什么特征?

(可以用眼睛观察颜色,借助工具观察矿物的条痕、透明度、光泽等等。

借助表格再阐述三种矿物特征。

2.对于岩石和矿物,我们有哪些新的认识?

(矿物组成了岩石。

1.岩石和矿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我们发现岩石从内到外都是相同的,矿物的颜色可能和它本身条痕的颜色不同,条痕才是它们真正的颜色,例如黑云母的条痕是白色的。

(四)拓展

请学生利用所学方法,观察更多的矿物。

采集岩石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一、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综合题

1.科学探究题。

有一个4个接线柱的接线盒,小明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把接线柱之间的连接状态记录在下表中:

 接线

1—2

1—3

1—4

 2—3

 2—4

 3—4

 通路

 √

 √

 √

 断路

 √

 √

 √

请你根据测试记录,推测里面的电路是怎么连接的,在下面图中用线表示你的推测结果。

【答案】

【解析】【解答】根据我们所掌握的电路知识,可知,在电路中,相连接的接线柱才能构成通路,根据对表中所记录的状态可以推出各接线柱之间的连接关系。

【分析】相互连接的接线柱才能构成通路。

2.动动手,想一想

在连接电路的时候,小灯泡为什么亮起来了?

将电路中的导线剪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有什么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

【答案】当形成一个完整电路时,小灯泡就可以亮起来。

将电路中导线剪断后,便不是一个完整电路,电流无法顺利通过,所以灯泡不亮,可以重新接上完整的电线使灯泡恢复发光。

【解析】【解答】通过实验,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

完整导体在整个完整电路中起到重要作用,而绝缘体主要起到保护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导体。

3.用导线把下图中的电池和灯泡连起来,使左图的灯泡比右图的灯泡亮。

【答案】

【解析】【解答】(连接如图)一个完整的电路中,两个灯泡串联下的电路的电压伏数是1个灯泡的电压伏数的两倍,所以串联的灯泡比并联的灯泡更亮一点。

【分析】本题考查电路的连接和不同连接方式下的差别。

4.写出并联电路的特点。

【答案】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②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解析】【解答】在并联电路中,电流至少有两条路径,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因为支路上有各自的开关,使用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干扰。

【分析】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特点。

5.写出串联电路的特点。

【答案】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元件|②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解析】【解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同时通过电路中的多个元件,且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

6.说说下图是哪两种电路连接方式,哪一种连接方式的小灯泡更亮。

   

【答案】第一图是串联,第二图是并联,串联的灯泡比并联的灯泡更亮。

【解析】【解答】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有小灯泡会特别亮。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有小灯泡不太亮。

【分析】本题考查并联电路对电流的影响。

7.家中有哪些常用电器?

有哪些电器是用电池作电源的?

【答案】电话机、电脑、电视遥控器、电风扇等等,其中电话机、电视遥控器是用电池作为电源的。

【解析】【解答】家庭中,不仅使用电插座为电源的,而且也有使用电池为电源的,比如有电话机、电视遥控器、计算器等等。

【分析】本题考查电池的使用广度。

8.什么是电池短路,短路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答案】当电池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电池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解析】【解答】当电池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电池短路。

当电池使用不当时容易发生,而在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分析】本题考查电池的短路现象。

9.下面是小红利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记录表。

(18分)

物体名称

预测

检测一

检测二

检测表明

不亮

不亮

不亮

容易导电

不容易导电

橡皮

小刀

纸板

回形针

铜钥匙

塑料尺

仔细观察实验记录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红共检测了________种材料,其中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有________种,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有________种。

(2)小红预测和实验结果相同的有________项,不同的有________项。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以上所检测物品中,导体有________;绝缘体有________ 。

(4)你觉得小红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_。

(5)你会建议小红以后使用电路检测器前要________。

【答案】

(1)6;0;6

(2)3;3

(3)小刀、回形针、铜钥匙;橡皮、纸板、塑料尺

(4)电路检测器本身出了故障

(5)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会发光

【解析】【解答】能够使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做导体,不能使物体通过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分析】本题是对物体导电性的探究实验。

10.如图所示电路中,各连接点及开关接触完好,按下开关。

(1)根据连接是否正确,可判断(   )应该会亮。

A.A灯泡

B.B灯泡

C.两个灯泡都

(2)观察分析:

线路连接有无错误?

若有错误,请把错误的线段用“×”去掉,用线段重新连接。

(3)若两个灯泡都不会亮,可能是哪些原因?

(写两种)

【答案】

(1)A

(2)有

(3)①A灯泡坏了;②电池没电了(或导线断了,开关坏了等)

【解析】【解答】只有将灯泡的两个连接点都接入电路,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如果小灯泡不亮可能出现的原因有:

A灯泡坏掉了,电池没电了或者是导线有断开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故障电路的分析方法。

11.有一个4个接线头的盒子,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把接线头之间的连接状态记录在下表中:

1——2

1——3

1——4

2——3

2——4

3——4

通电

断路

请你根据检测记录,推测里面的电路是怎么连接的,在下图中用线表示你的推测结果。

(能画几种就画几种)

【答案】

【解析】【解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通路就代表对应的接线柱之间是接通的,而断路就代表两根接线柱之间没有接通。

【分析】通路指的是电路中有电路通过,而断路则是没有电流通过的。

12.实验题

爸爸妈妈经常叮我们千万不要用湿手去摸开关,否则容易触电,为什么湿手容易触电呢?

是因为水导电吗?

让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揭开谜底。

实验材料:

电路检测器、食盐、一杯纯净水、一个汤勺。

实验步骤:

①将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放人杯中的纯净水中,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②向杯中加入一勺食盐搅拌均匀,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实验现象:

没加入食盐之前,小灯泡不发光;加入食盐搅拌均匀后,小灯泡发出微弱的光。

(1)将实验分析补充完整。

实验分析:

在这个实验中,纯净水是不导电的,所以灯泡不会变亮。

纯净水________了食盐之后就变成了导体,因此小灯泡会发光。

人手上皮肤分泌的汗液里有盐分,手上沾水后盐分________在水里,湿手就变成了导体。

因此用湿手去触碰开关容易触电。

实验结论:

纯净水是________,加入食盐后就会变成________。

(2)电路检测器是由哪些电器元件组成的?

(3)通过这个小实验,请你提出三点安全用电的建议。

【答案】

(1)溶解;溶解;绝缘体;导体

(2)解:

三根导线,一个电池盒,一节电池,一个灯泡,一个灯座

(3)解:

合理即可,示例:

不用湿手去触摸电器;电器使用完后应拔掉插头;不要随意拆卸电路。

【解析】【解答】经过实验证明:

纯净水属于绝缘体,但是部分物质溶解到水中,就可以导电,变成了导体。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