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888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市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青岛市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青岛市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青岛市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青岛市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市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docx

《青岛市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市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docx

青岛市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

青岛市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我市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十三五”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山东省畜禽种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批复》等五个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文件(鲁政字〔2016〕19-23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2号)和《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青发〔2016〕4号)《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青政字〔2016〕2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市畜牧业把握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定位,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促发展“三保一促”目标,加快转调创步伐,初步构筑起具有青岛优势特色的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

一、规模化养殖水平大幅度提高。

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退户建区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两区一场”快速发展,近200个村退出传统庭院养殖,养殖总户数减少了50%,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5%以上,比2010年提高20个百分点;规模化养殖增强了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全市肉蛋奶总产量稳步增长,2015年达108.4万吨,人均占有120公斤,全市畜产品自给有余;四个县级市和黄岛区均保持全国畜牧业大县地位;畜牧业总产值162.5亿元,比2010年增长31.3%,占农牧业总产值的35.6%。

二、产业化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全市拥有国家级畜牧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15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2家、过10亿元的8家,80%的畜产品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培育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12个;畜产品年出口额4.5亿美元,约占全省的1/3,肉鸡、肉兔出口分别占全国的1/10和3/5,是全国最重要的肉鸡肉兔出口加工基地之一;畜牧业连接二产三产“接二连三”产业优势凸显,养殖、屠宰加工、兽药饲料、生物制品、装备制造等本土企业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近700亿元。

三、生态化发展势头强劲。

主推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大中小循环粪污综合利用技术,建成生态循环养殖场112处;推动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和生态化改造,85%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了粪污处理设施,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95%以上,提高15个百分点;我市以精准管理和粪污综合利用等为核心的奶牛提质增效技术集成模式被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全国推广。

大力发展秸秆养畜和“粮改饲”,每年青贮玉米秸秆约150万吨,约占秸秆产出总量的1/4,综合效益明显。

五年来,市本级先后投入2.9亿元财政资金支持畜牧业转调创。

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全面提升。

落实《青岛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规定》,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体系,形成防控工作合力。

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落实强制免疫、消毒灭原、移动控制、检疫监督等措施,强化人畜共患病防治,全市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建成新的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药饲料检测中心、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疫病防控物资储备中心;山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通过国家评估;健全了动物疫病预防体系、监测体系、屏障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

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四个县级市和黄岛区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并完成全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县(市)建设任务,在全国率先实现畜牧业生产大县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全覆盖。

五、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日益健全。

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落实监管责任,建立和完善了市、县、镇三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推广养殖档案管理“一本通”,建立了风险评估、经纪人登记管理、检疫检验同步、有奖举报等10项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了检打联动、部门联动、案件移交工作机制,全产业链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强化监督监测的技术支撑作用,“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检测兽药饲料和畜产品54万批次,开展飞行抽检5000多批次,发挥了检测的技术支撑作用。

坚持打防并举,开展覆盖养殖、饲料兽药生产经营、运输、屠宰等各个环节的专项整治行动,重拳打击各类畜产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共查处各类畜牧兽医违法案件1000余起。

全市未发生一起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六、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

改革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设置,胶州、黄岛、城阳、崂山四区市建立了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的基层动物防疫与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

按照“顶层设计、统一开发、分级负责、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原则,开发建设了具备“即时上传、实时监管、风险评估、警告提醒、溯源查证”五大功能的青岛市畜牧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有效扩大了监管覆盖面、提高了监管效率。

全面建立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

推动监管压力传导、关口前置、重心下移,在全市划定责任网格,将所有养殖场户、奶站、兽药饲料生产经营和屠宰企业、畜禽贩运经纪人纳入网格,监管责任全部明晰到人。

第二章“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是我市建设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的关键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有利因素

(一)宏观环境持续优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确立了“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的目标。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

农业部在山东召开了全国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现代畜牧业在大农业整体格局中的引领地位,对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做出了具体部署;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创建活动。

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批示要求“渔业、牧业是我市优势,潜力很大,增长应更好更快些”。

这些都为今后一个时期现代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政策支持不断强化。

畜牧业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相继出台,宏观调控手段更加灵活。

各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扶持措施,强农惠农力度持续加大,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先后出台《关于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青政发〔2010〕11号)《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意见》(青政办字〔2013〕95号)《转发市畜牧局关于调整优化畜牧产业布局意见的通知》(青政办字〔2015〕128号)等8个文件部署畜牧兽医工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发展空间继续拓展。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市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农村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挥青岛作为“一带一路”战略节点支点城市的优势,积极参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为我市肉鸡、肉兔等畜牧业优势产能转移提供了广阔空间。

根据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全市人口规模控制在1000万左右,比“十二五”末增长10%,畜产品刚性需求旺盛。

我市年产生畜禽粪便约670万吨,所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总量为主要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总量的28.2%,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畜牧产业功能不断拓展,逐步由“一产独进”转向“接二连三”,畜产品加工储运、饲料、装备制造、兽药生物制品及动物诊疗等产业链不断延伸,价值链不断提升,利益纽带不断拉紧,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千亿级畜牧业产业链逐步形成。

(四)发展基础优势明显。

“十二五”期间,我市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养殖方式正在成为主要模式;现代化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饲料兽药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成投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通过国家验收;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体系全面建成,在全国率先实现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全域覆盖;我市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及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建设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市的肉蛋奶实现自给,是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优势,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面临挑战

(一)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畜牧业“接二连三”功能还有很大发挥空间,缺少业内领先的龙头企业,万福集团年加工生猪30万吨,仅是双汇集团的十分之一。

龙头企业养加销一体化程度不高,畜产品深加工率不足50%,发达国家一般在70%以上;龙头企业+农户的契约化生产模式亟待完善,合同养殖占比65%以上,养殖源头质量控制难以保障,全市20%多的养殖户没有纳入到产业化经营体系中;畜牧业合作社等新兴经济组织近千个,但真正发挥组织带头作用的不足十分之一。

继续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难度较大,现有散养户10万余户,庭院散养短期内难以全面退出,畜禽养殖面广、量大、点散的局面短期内难有大的改观。

(二)稳定发展面临多重压力。

国际国内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畜产品进口大量增加,部分产能阶段性过剩,对本土生猪、家禽、奶业、肉牛产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2016年上半年猪肉进口76.2万吨,同比增1.4倍,已接近上年全年进口数量;2015年我国乳制品进口161.1万吨,折算原料奶1003万吨,约占全国奶类产量的27%,是造成全行业奶价低、卖奶难困境的主要原因,50%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场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十二五”期间主要畜禽及其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大,周期缩短,生猪生产经历两次波峰波谷,全省活猪价格最低9.4元/公斤,最高21.4元/公斤,仔猪价格最低14.4元/公斤,最高37.2元/公斤;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畜禽养殖跟不上市场变化,直接影响了畜牧业稳定发展。

养殖从业人员紧缺、素质偏低、年龄结构老化问题日渐突出,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谁来养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饲料原料资源不足,饲用豆粕、苜蓿等对外依赖度达80%以上,饲用玉米比国外玉米价格高约50%;养殖成本不断抬升,“十二五”期间,畜禽养殖成本增加将近40%。

畜牧生产水平较低,我市一头母猪平均每年提供商品猪17头,远低于欧美国家24头的水平;每只蛋鸡年产蛋量13公斤,比加拿大低23%,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资源要素约束加大。

我市城镇化、工业化速度加快,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可用土地紧缺,用地成本不断上升。

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2017年完成禁养区内养殖场搬迁,所需土地近10万亩,均无着落。

莱西市2016年养殖用地需求5300余亩,仅能落实500亩,缺口在90%以上,土地紧缺严重限制了潜在的社会资本投资畜牧业。

养殖业融资困难,我市有2600多家养殖企业有扩大生产贷款需求,所需资金约8.2亿元,由于畜牧业的金融信贷政策少,畜禽活物抵押的方式金融机构难以接受,养殖户融资的主要渠道是民间借贷,融资成本高、风险大、负担重。

(四)环境约束越来越紧。

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我市年产生畜禽粪便约670万吨,其中猪粪便排放量最高,为320万吨,占总排放量的47.8%;全市耕地面积786.3万亩(52.4万公顷)、经济林地及苗圃162.6万亩(10.8万公顷),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为10.6吨/公顷,未达到1公顷耕地负荷30-45吨畜禽粪便的常用数值下限,但局部养殖较为密集的地区,已经造成环境压力。

全市畜禽粪便环境承载力整体压力不大,但仍有约10%的畜禽粪便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个别专业村、散养户的畜禽粪便随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我市大部分养殖场设施设备档次较低,实现“两分三防”(雨污分流、干湿分离,防渗、防雨、防溢)的规模养殖场占比60%,配套处理设施不完善、运行处理成本高,遇到极端天气,易造成外溢污染。

禁养区内仍有养殖场1000多家,约占畜牧业生产能力的1/10,落实国家、省、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养殖场搬迁拆除压力大。

(五)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国际上,动物疫情十分严峻,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新城疫等疫情呈高发期;国内动物疫情不容乐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疫情时有发生,多省份从农贸市场检出H7亚型禽流感血清学样品和H7N9病原学样品。

我市是沿海开放城市,对外交流频繁,国内外疫情风险不可忽视。

特别是动物疫病防控责任落实不够严格,有的区市畜禽养殖场免疫畜禽存在不达标现象,网格监管人监管意识不强,畜禽养殖场隔离消毒设施不全,动物调运监管制度落实不严,重大动物疫病发生隐患仍然存在;奶牛布病检测净化不到位,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时有检出,存在扩散的风险。

强制免疫、强制扑杀补助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需要根据上级部署作进一步调整。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APP使用范围不大,线上线下监管不够严格,无害化处理补助品种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

(六)全产业链质量监管压力巨大。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头绪多、链条长、压力大,监管风险点和盲区仍然存在,特别是屠宰、散养户、经纪人等环节监管存在薄弱环节,近年国内发生的“三鹿”奶粉、“瘦肉精”猪、“抗生素”鸡等事件,我市均有不同程度涉及。

生猪屠宰产业集中度不高,小型屠宰点机械化程度低、管理不规范,牛羊禽定点屠宰进展缓慢;私屠滥宰现象仍然存在,检疫监管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畜禽屠宰管理存在系统性风险。

畜禽保险覆盖面窄,生猪保险仅占总量的1/4,多数畜种未纳入保险体系。

兽药饲料监管形势严峻,制售假劣产品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兽药饲料生产企业涉及安全消防、压力容器和特种设备等多个方面,全面落实“三个必须”要求任务艰巨。

(七)队伍建设不适应形势需要。

畜牧兽医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列市直部门第12位,监管压力大。

基层监管队伍人少事多,畜牧兽医队伍在思想观念、方式方法、本领能力等方面不适应新形势,存在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突出表现在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监管装备手段落后,动物防疫员队伍年龄老化、专业化程度不高。

执法监管中有案不查、违法不纠,隔山开证、违规出证等问题仍时有发生。

第三章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发展定位

我市发展现代畜牧业,要贯彻市政府《关于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青政发〔2010〕11号)《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意见》(青政办字〔2013〕95号)确定的青岛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定位,把握以下发展内涵。

(一)绿色发展是基本目标。

绿色发展是畜牧业转型升级、环境友好的客观要求,事关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事关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

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促发展“三保一促”目标是畜牧业绿色发展的具体体现。

作为一个沿海发达城市、人口大市,畜产品能够基本自给、绿色发展,是很大的基础优势,只能强化不能削弱,绿色发展目标都必须坚定不移。

(二)规模化、产业化是必由之路。

“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基础是规模化产业化。

要坚持转调并重、内外并举,推行龙头带动、基地支撑、园区引领发展模式,狠抓“两区一场”建设,淘汰过剩和低效产能,大幅度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好我市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特色化品牌化是鲜明特征。

努力适应不同市场、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主攻特色化、品牌化,用同样的资源消耗,产出更高的价值。

要坚持差异化、区域化布局,培育特色优势产品。

坚持“控猪稳禽、发展牛羊兔等草食畜牧业”的思路,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特色品牌,占领高端市场,扩大市场占用率。

(四)线上下线一体化监管是重要手段。

以保障防疫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行业安全生产为核心,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健全完善畜牧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加速实施畜牧业“互联网+”行动,改造传统畜牧业,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体系,构建起共创、共享、共赢的现代畜牧业“互联网+”生态圈,加快建设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都市型现代畜牧业。

(五)依法行政是根本保障。

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增强权力法定意识、权责一致意识。

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依法处理动物卫生监督、养殖管理、疫病防控、畜产品及投入品安全监管中的涉法问题,摒弃凭经验、想当然的工作方法。

贯彻对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对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则可为”的要求,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失职渎职行为,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定位,统筹兼顾保供给和保生态双重目标,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构建节约高效、种养循环、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促进畜牧业“接二连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千亿级产业链,在全国率先建立畜牧业绿色发展机制、基本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转型升级。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畜牧业落后产能。

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创新发展优势,把提升产业品质、确保质量安全、增加产出效益放在突出位置,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二)坚持生态保护。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统筹兼顾公共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推动畜牧业由资源消耗型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发展环境友好型畜牧业,促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三)坚持科技驱动。

加强产学研结合,强化源头创新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

积极推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和产业化开发,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强化畜牧业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畜牧业科技贡献率。

(四)坚持产业融合。

发挥畜牧业“接二连三”优势,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构筑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发展的现代畜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五)坚持安全发展。

牢固树立产业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建立健全畜牧业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网格化监管,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区域性动物疫情、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行业安全生产事故。

四、目标任务

——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坚持控猪稳禽、大力发展牛羊兔等草食畜牧业,巩固提升生猪、肉禽、奶牛、肉牛、肉兔、肉羊、蛋禽七大优势产业。

到2020年,主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达到90%以上,畜产品深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10万吨左右,人均占有在全国同类城市继续保持领先水平。

——建立完善绿色发展机制。

大力发展生态、清洁、循环畜牧业,构建以废弃物综合利用为关键节点的畜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到2020年,畜牧业区域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粮饲统筹、农牧结合、养防并重、种养一体的绿色畜牧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创建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

——打造千亿级畜牧业产业链。

依托畜禽养殖业发展基础,加快推进畜产品加工储运、兽药、饲料、生物科技、动物诊疗、畜牧业装备制造等关联产业和休闲体验畜牧业、线上线下一体经营等新业态,促进畜牧业与种植业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到2020年全产业链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

——夯实畜牧业安全发展基础。

围绕绿色发展核心,统筹畜产品供给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行业安全生产,加强畜牧兽医执法监管队伍建设,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推进畜牧业安全监管线上线下一体化,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重大行业安全生产事故。

第四章提升六大优势产业链

优化区域布局,落实禁养、限养措施,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区域化发展,延长生猪、奶牛、肉牛、肉禽、蛋鸡、肉兔六大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产业发展聚集区。

一、提升生猪养殖加工产业链。

坚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打造胶州、即墨、平度、莱西、黄岛为中心的生猪产业聚集区,全市生猪出栏量保持在360万头左右。

深入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推广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养猪模式,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90%以上;开发和推广发酵饲料饲喂、母猪高效繁育、节本增效精细化管理等配套养殖技术,生猪死淘率下降5个百分点;普及三元杂交和配套系优质猪,上市肉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水平。

支持波尼亚100万头屠宰生产线、5万吨肉食精深加工项目和正大生猪产业链项目建设,规模以上屠宰企业屠宰量占全部屠宰量的90%以上,猪肉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50%以上。

支持胶州市里岔黑猪产业化开发项目,提高产品增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二、提升奶业养殖加工产业链。

以提高单产、改善品质为重点,打造以莱西、即墨为中心的优质奶牛产业聚集区,全市规模化奶牛存栏10万头左右,牛奶产量达到40万吨。

全面推广“奶牛提质增效技术集成模式”,规模奶牛场全部实现全株青贮玉米、全混合日粮饲喂,着力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

健全DHI测定体系,测定能力达到3万头。

普及高产奶牛性控冻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推动奶牛品种改良,奶牛良种率达到90%以上,奶牛平均单产达到8吨,奶牛养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支持雀巢、新希望琴牌、迎春乐等企业创新产品、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提升品牌知名度,重点发展巴氏杀菌奶,低温奶消费比例达到40%以上,奶酪等深加工产品发展形成规模,争取培育1-2个国内一流乳品加工企业。

三、提升肉禽加工出口产业链。

以稳定产量,提高精深加工能力为重点,打造以莱西、即墨、平度为中心的2亿只肉鸡和以平度、胶州为重点区域的5000万只肉鸭养殖加工出口产业聚集区,全市肉禽出栏量稳定在2.5亿只左右,禽肉产量达到32万吨。

发展肉禽(肉鸡、肉鸭)标准化规模饲养,推广笼养、网床等资源节约养殖模式,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8%,“三品”肉禽产品产地双认证比重达到65%。

依托六和、九联、正大、田润等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促进禽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以禽肉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等消费需求,开展禽类功能营养产品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开发,高端肉禽产品生产占比50%以上,禽肉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60%以上。

深入挖掘琅琊鸡地方品种资源的文化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促进琅琊鸡种质资源保护和产业化开发,推动禽业功能拓展增值。

四、延长蛋鸡养殖加工产业链。

以稳定数量、提高品质为重点,打造即墨、平度、莱西、胶州为中心的蛋鸡产业聚集区,蛋鸡存栏稳定在2000万只,鸡蛋产量稳定在20万吨,保障市场供给。

发展蛋鸡标准化规模饲养,推广立体养殖等资源节约养殖模式,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5%以上。

支持田瑞、西艾尔等养殖企业拉长鸡蛋加工链条,开发富含微量元素等功能性鸡蛋产品,提高品质档次。

优化饲养品种,推广蛋(种)鸡健康与福利养殖技术,蛋鸡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三品”肉禽产品产地双认证比重达到80%。

强化鸡蛋产品质量管控,规模化蛋鸡养殖场全部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

五、延长高端肉牛养殖加工产业链。

以扩张规模、提升精深加工能力为重点,打造以平度、莱西为中心的高端肉牛养殖加工贸易产业聚集区,年出栏优质肉牛10万头。

推进标准化生产,推广肉牛冻精配种,发展规模化养殖场自繁自育养殖、农户规模化母牛繁育,开展不同形式的集中育肥,肉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

围绕“平度牛肉”地理标志,开拓名特优牛肉制品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质量和产业素质,打造平度高端肉牛养殖核心区。

支持引导肉牛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开展产品精深加工;推进雪龙集团肉牛屠宰加工项目和隔离场建设,培育雪龙黑牛、波尔旺、琴豪等特色鲜明、市场占有率高的名优肉牛产品,打造集养殖繁育加工和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百亿级肉牛产业链。

六、提升肉兔养殖加工产业链。

以扩张规模、提升品质为重点,打造以黄岛区为核心区的肉兔育种养殖加工产业聚集区,年出栏肉兔1500万只。

以康大集团为龙头,打造肉兔产业第一品牌,兔肉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90%以上。

支持企业扩大肉兔养殖加工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肉兔规模养殖和合同养殖,建设年出栏150万只肉兔养殖场2个、出栏50万只肉兔养殖场5个、出栏10万只肉兔养殖场10个。

支持康大集团培育完善肉兔配套系,加快配套系推广,肉兔良种率达到100%。

第五章实施转型升级八大工程

坚持把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发展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的主攻方向,实施八大工程,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一、实施规模化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