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施工控制措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614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施工控制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房屋施工控制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房屋施工控制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房屋施工控制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房屋施工控制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屋施工控制措施.docx

《房屋施工控制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施工控制措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房屋施工控制措施.docx

房屋施工控制措施

一.项目概况

建筑物名称

层数(地上/地下)

地上建筑面积

地下建筑面积

结构形式

层高

礼堂

3/1

4022.09m2

2824m2

框架

最大17.55m

办公楼

6

3149.61m2

/

框架

食堂

2

1864.48m2

/

框架

4.8m

综合楼

12/1

9885.08m2

1428m2

框剪

3.9m

教学楼

4

7486.12m2

/

框架

4.2m和3.9m

学生公寓

6

4304.32m2

/

框架

3.6m

教工住宅

9

7214.01m2

/

框剪

3.0m

小计

37925.71m2

4252m2

二.本工程施工难点及针对难点采取的措施

1.本工程施工难点

本工程施工较常规有较难度的是礼堂现浇混凝土屋面板的施工(礼堂屋面板既有平屋面,又有坡屋面),施工难点有两方面:

一是高大模板及支架的设计与搭设;二是坡屋面的混凝土浇筑。

2.针对难点采取的措施

2.1高大模板及支架的设计与搭设

屋面祭坛部位模板及支架高17.55m(从楼面标高+4.350至屋面标高+21.900m,支架布置范围7m*5.6m);大厅上空屋面模板及支架高17m(从楼面标高+3.900至平屋面标高+20.900m,支架布置范围24m*4m)、17m~13m(标高+20.900m平屋面两侧的坡屋面);此外,在

轴线处有高12.4m的楼板高大模板支架(从地面标高+0.000至楼面标高+12.400m)。

为保证模板工程的施工安全,上述高大模板及支架的设计与搭设要求如下:

(1)支架立杆纵、横向间距按承受的荷载确定,并不大于1.0m;

(2)支架立杆顶部采用可调顶托承托模板;

(3)最上一道水平杆(封顶杆)至顶托托板面的距离不大于500mm顶托螺杆伸出立杆钢管顶部不大于200mm。

(可调顶托安装见下图)

(4)可调顶托螺杆与调节螺母啮合长度不少于6扣,顶托钢板厚度不小于5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小于150mm.

(5)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不得搭接,相邻接长连接点不得在同一步距内;

(6)支架周边满布竖向剪刀撑;支架中部设置竖向剪刀撑,竖向剪刀撑间距不大于5m。

竖向剪刀撑斜杆底端应与楼地面顶紧(与地面夹角45--60度);剪刀撑斜杆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等间距3个旋转扣件固定;

(7)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200mm处,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8)每排每列立杆的纵、横向之间必须用水平杆连接,水平杆间距(即步距)不大于1.5m;

(9)钢管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得小于40N.m,亦不应大于65N.m;

(10)支架上不得集中堆载,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不超过2.5KN/㎡;

(11)柱和梁板混凝土分开浇筑,先浇柱混凝土,再安装梁板模板及支架和钢筋后浇筑梁板混凝土,模板钢管支架按竖向间距3m与所有已浇筑的混凝土柱抱接牢固(以增强支架的稳定性);

(12)混凝土布料机下需增设立杆、水平杆、垂直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

(13)模板支架立杆与其下两层的模板支架立杆对齐。

2.2坡屋面的混凝土浇筑

坡屋面较平屋面的混凝土施工,结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防水施工等困难),因此坡屋面一旦出现渗漏,维修工作非常困难,给使用者造成极大的麻烦,因此要在坡屋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以减少裂缝、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的出现。

当屋面坡度角不大于40度时,可采用仅安装单面模板——板底模板的方法,当屋面坡度角大于40度时,采用安装板底模板和分区安装上层模板的方法。

2.2.1施工方案一(仅安装单面模板——板底模板)

(1)混凝土浇筑顺序

混凝土浇筑由下至上、由外围到中心,环形交圈推进。

屋面砼的浇筑沿屋面以屋脊为分界线,两边同时进行。

人员安排两组作业,两组作业人员同时施工,每组混凝土工13人,实行两班倒,连续施工。

第一步首先浇筑围边檐口部位混凝土,按顺时针方向环形交圈施工。

檐口浇筑完毕后,从屋脊外环线的屋面板起坡处,以宽为1m的环线按顺时针进行砼浇筑,并在最初浇筑的砼初凝前进行交圈,然后再次按宽为1m的环线路线进行第二圈的浇筑,依次逐渐向屋脊慢慢靠近,最后完成合拢,完成整个屋面砼的浇筑施工。

因操作人员无法在斜屋面上站稳,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在屋面板上搭设操作1.5*1.5米平台,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操作平台,抽出埋在混凝土里的钢管,并用混凝土填补。

(2)混凝土的浇筑措施

采用商品砼,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16cm,墙、柱、梁板采用泵送,局部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吊加料斗配合的方式。

控制好混凝土的和易性、密实度,利于坡屋面施工。

坡屋面混凝土浇筑应遵循由下至上、先四周后中间、先梁后板,均匀下料,严禁在一处集中下料,根据混凝土自然流淌程度段面长度为2m左右,现场施工时长度亦可临时调整。

坡屋面工程宜采用低流动性混凝土,混凝土振捣具有一定难度,即要保证混凝土密实,又要防止在振捣过种中混凝土沿浇筑面向下滑动流淌。

为此,主要采取控制布料和混凝土振捣两方面保证混凝土。

控制布料:

混凝土布料按两边对称布料,沿坡度方向每次布料宽度1~1.5m左右,目的是减小混凝土自身重力,防止流淌。

砼布料时控制布料高度和布料速度、布料厚度,保证料斗与操作面300~500mm,缓慢均匀下料,防止下料过快,发生流淌。

布料厚度略薄于板厚(露出上层筋),目的是利用混凝土浇筑会产生下淌、积聚的特点,使混凝土在振捣后达到设计板厚。

混凝土振捣:

采用点振法施工,点触式”振捣混凝土,用振捣器短时间、小面积、密间距插入混凝土直接接触坡面混凝土板底模方法振捣混凝土,保证振捣密实而混凝土不致过多坍塌。

 

对于坡屋面度混凝土的施工,平板振动器已经无法发挥功效,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

必须控制好混凝土振捣时机和振动时间,宜在布料后隔一段时间,使用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再进行振捣。

振捣屋面梁应“快插慢拔”,保证振捣密。

屋面斜板厚度较蒲,振捣宜“密布、浅插、快速移动”,即振捣时插入深度不宜过大,约为1/2板厚左右,振点须紧密,约200~300mm左右,并适当加快振捣速度。

这样一方面可保证楼板振捣密实,另一方面又防止混凝土沿坡度方向产生过大的滑动流淌。

振捣时掌握程度以混凝土表面泛出水泥浆为宜,并注意观察混凝土下滑流淌情况,以流淌的混凝土盖住了板面筋上层筋为宜。

(3)混凝土压实收光

混凝土振实后,根据焊好的标高控制标记,拉线找平,用2米长铝合金尺将多余的混凝土刮平,不足的地方局部补足,并配合使用板厚控制插扦检查混凝土厚度,经检查没有误差后,在表面撒一层同配比的无石子水泥砂浆(不得使用纯水泥,防止表面形成薄壳),使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反复用力揉搓提浆,目的是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并在表面形成一层约5mm~10mm的水泥浆层,封闭表面裂缝、毛细孔和沁水通道,进一步提高混凝土表面抗渗能力。

木抹子提浆不应小于2遍,并控制好时机。

第一次提浆是在铝合金刮尺刮平混凝土后,初凝开始时,目的是将表面的石子挤陷入板厚内部,使表面形成一层素水泥砂浆层,便于压实收光;第二次是在混凝土终凝前,以指按压形成手印,但不陷入为原则,目的是提高混凝土表面密实度,封闭表面收缩裂缝、毛细孔。

(4)混凝土养护

砼浇筑后12小时以内进行养护,砼表面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

2.2.2施工方案二(安装板底模板和分区安装上层模板)

对于大坡度(坡度角大于40度)的现浇混凝土屋面,若不安装上层模板,操作人员没有较稳妥的工作面,若完全安装上层模板,由于板厚较薄,对混凝土浇筑有带来了难度,在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的条件下,浇筑速度快,为保证浇筑的混凝土不流坠、不产生裂缝和有较好的密实度,分区安装上层模板,既为混凝土施工人员整平好、抹压收光未安装上层模板区间的新浇混凝土提供了操作平台,也为浇筑混凝土提供了施工洞口。

上层模板安装要点:

上层模板的安装分区是上层模板宽度以250~300mm、分区之间的距离以600mm为宜;坡屋面板底模板按常规方法安装完后,按上述分区将固定上层模板的14号铁丝埋入下层模板内(钻孔或利用模板的拼缝),再进行屋面板钢筋安装,按分区位置安装上层模板。

为保证分区安装的上层模板与下层模板之间板厚的几何尺寸,在安装上层模板的位置,按不大于500mm的间距安装马凳筋,马凳高度通屋面板厚度,上下层模板固定用的14号铁丝贴牢马凳筋布置。

混凝土浇筑顺序同方案一。

混凝土振捣和收光:

分区安装有上层模板下的混凝土,用振动棒振捣保证尺寸及密实;两上层分段模板之间的混凝土,采用振动棒用上述“点触式”方法振捣密实,再采用上述混凝土压实收光的操作方法,经人工最少两次搓抹收光,已到达混凝土密实,减少裂缝产生的目的。

混凝土养护:

砼浇筑后12小时以内进行养护,砼表面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

三.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防水混凝土的开盘鉴定、防水材料质量证明书及现场抽样检测报告的检查;基层处理质量控制:

无质量证明书或抽样检测报告不合格的材料不得用于工程;基层处理应平整,在转角处抹好圆弧,对不平整处要进行打磨处理,并抹灰找平。

管道、阴阳角等细部构造处防水附加层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

附加防水层的设置,宽600mm,转角处要求平整顺滑。

卷材铺贴方向、搭接宽度、接缝处理质量控制与检查:

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的卷材宽度,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接缝处密实。

保护层施工质量控制及检查:

防水保护层施工应注意卷材的成品保护,防水保护层按设计要求留设分格缝,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女儿墙和变形缝处处墙体留30mm缝隙。

2.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钢筋材料质量证明书及现场力学性能及重量偏差抽样检测报告的检查:

无质量证明书或现场力学性能及重量偏差抽样检测报告不合格

的钢筋不得用于工程。

柱竖向钢筋、剪力墙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定位、级别、数量或间距、连接方式及位置、保护层厚度:

按结构施工图检查。

悬挑梁、悬挑板(悬挑雨棚、悬挑空调搁板等)上部受力钢筋位置及垫块设置、钢筋锚固长度:

上层钢筋安装要架设马凳或钢筋撑脚,均匀布置,保证上部钢筋的位置正确;上部受力钢筋的锚固要符合设计要求。

板顶面附加钢筋位置、长度:

板顶面附加钢筋安装要均匀布置架设马凳或钢筋撑脚,间距不大于1m,保证上部钢筋的位置正确;上部受力钢筋自梁侧净长为1/4的板短跨长。

柱、梁核心区(即柱梁相交处)箍筋安装数量:

柱梁相交处柱子上的箍筋先采用附加钢筋制作成钢筋笼,再安装梁纵向钢筋及箍筋;对于大截面梁,应先安装梁一侧模板,待柱梁相交处柱子上的箍筋和梁钢筋均安装完后,在安装梁另一侧模板。

梁顶面非通长钢筋的长度、位置、级别、数量:

梁顶面非通长钢筋自支座边的长度为1/3、1/4的净跨长(净跨长取本跨和相邻跨净长的两者中的最大值;钢筋位置、级别、数量安装正确。

梁顶面和底面钢筋锚固长度、级别、数量、连接方式及位置、保护层厚度:

梁的顶面钢筋在支座处能通则通,梁的底面钢筋可在支座处锚固;钢筋级别、数量、保护层厚度、连接位置安装正确;直径大于18mm(或20mm或22mm,具体见结构施工图)的钢筋按结构施工图要求采用机械连接方式。

主、次梁相交处附加钢筋(箍筋、吊筋)安装数量,梁顶面和底面纵向钢筋相对位置(何者在上、何者在下):

主梁的箍筋全长贯通,在与次梁相交处主梁的箍筋亦安装,次梁箍筋在与主梁相交处可不安装;主、次梁相交处,主梁的底面纵向钢筋在下,次梁的底面纵向钢筋在上。

楼板顶面和底面钢筋锚固长度、级别、间距、连接位置、保护层厚度:

楼板顶面安装要架设马凳或钢筋撑脚,均匀布置,保证上部钢筋的位置正确;顶部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为la,底部受力钢筋的锚固要求是:

自支座边算起不小于5d,且过梁中线;楼板顶面和底面钢筋级别、间距、连接位置、保护层厚度安装正确。

楼板平面尺寸大于等于300mm洞口的附加钢筋安装:

对于宽度300mm以下的洞口,楼板的受力钢筋可绕过洞口安装,300mm以上的洞口,按结构施工图安装附加钢筋。

3.模板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水平模板面的标高及模板面高低差:

模板面的标高偏差控制在5mm以内,高低差控制在2mm以内。

梁、板模板安装相对位置、定位、保证截面尺寸的撑脚及对拉螺栓:

板底模与梁侧模安装的原则是:

板底模压梁侧模;梁侧模与梁底模安装的原则是:

梁侧模包梁梁底模。

模板定位正确;撑脚及对拉螺栓按模板及支架安装、拆除专项方案安装。

梁、板模板高低差、内楞木方、主楞、支架立杆纵横向间距及垂直度、水平杆步距、扫地杆、最上一道水平杆(封顶杆)至顶托托板面的距离、顶托螺杆伸出立杆钢管顶部长度、纵横向垂直剪刀撑:

模板高低差控制在2mm以内;板模板拼缝严密不漏浆(缝隙处贴胶带),拼缝处设置木方,木方端部距梁侧控制在150mm以内;内楞木方、主楞间距和支架按模板及支架安装、拆除专项方案安装。

墙、柱模板定位、截面尺寸、对拉螺栓、垂直度:

墙、柱模板定位正确,内楞木方竖向设置,主楞水平设置,临空墙(柱)的模板面板与次楞应从楼面起向下延伸200mm,并在内模与楼面梁侧用2mm厚双面胶带封贴,见下图:

墙截面尺寸控制采用内撑条,间距≤800mm,内撑条须绑扎固定到位;对拉螺栓间距按模板及支架专项方案安装,墙、柱最下一道主楞及对拉螺栓距楼地面不大于150mm;墙体相交处第一列对拉螺栓距阴角不大于200mm,螺杆处必须设置内撑,加固用力适当,严禁阴角模板咬肉;墙、柱模板垂直度控制在6mm(适用于层高5m及以下)、8mm(适用于层高5m以上),方法采用钢管斜撑,支顶在预先埋设在混凝土楼板上的短钢筋头(或短钢管)上。

沉降后浇带和伸缩后浇带两侧的模板支架:

安装成独立系统,与其他相邻支架用短水平杆连接(模板支架拆除时拆除仅短水平杆即可);梁、板后浇带与主体架体一起搭设,主体模板拆除时后浇带部分架体不拆,禁止在支模架拆除后重新设支撑。

模板支架系统:

模板支架成独立系统,不与外脚手架、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混凝土泵管等相连。

模板支架的拆除:

模板支架安装时,其下两层的模板支架不得拆除;地下室顶板上堆放材料处的模板支架需保留不得拆除,并且按承受的荷载确定是否需要加密或增设立杆回顶

4.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混凝土除强度等级外,还包括抗渗等级):

检查开盘鉴定,混凝土配比设计强度(抗渗混凝土还包括抗渗设计等级)要符合施工图要求。

混凝土浇筑顺序、浇筑厚度、振捣:

混凝土从梁中间向两边分层浇筑,浇筑区域结构平面有高差时,先浇筑低区部分,再浇筑高区部分;最大浇筑分层厚度500mm;振捣时快插慢拔,不漏振、不过振,混凝土表面泛浆时停止振捣。

柱(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比梁板高两级及以上的柱(或墙)和梁节点处混凝土浇筑:

距柱(或墙)500mm且不小于梁高处设置斜向钢丝网分开浇筑,柱(或墙)梁节点处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浇筑。

施工缝留设方式及位置:

地下室外墙留设水平施工缝,施工缝距底部面不小于300mm;柱(或墙)与梁板混凝土分开浇筑时,柱(或墙)水平施工缝留设在梁底以下20mm处;柱(或墙)与梁板混凝土一次浇筑时,柱(或墙)水平施工缝留设在梁顶面;梁板留设垂直施工缝,施工缝留设在梁跨中1/3范围内;楼梯梯板留设垂直施工缝,施工缝留设在梯板中部1/3范围内。

施工缝或后浇带处混凝土浇筑:

清除浮浆、松动的石子、软弱的混凝土层,结合面未粗糙面;结合面洒水湿润;柱(或墙)水平施工缝水泥砂浆接浆层厚度不大于30mm;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整体分层连续浇筑,层间间歇时间不低于混凝土初凝时间;浇筑从低处开始,从长边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混凝土浇筑面及时二次抹压。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2小时内开始保湿养护,一般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掺缓混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C60及以上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和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5.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砌筑砂浆强度等级:

查砖砌块质量证明书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检查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砌块龄期和含水率:

龄期应超过28天;含水率控制在30%。

各楼层底部砌筑:

楼层底部150mm高用实心砖(粘土砖、灰砂砖或页岩砖)砌筑,或楼层底部200mm高浇筑C20混凝土坎台,宽度同墙厚。

墙体拉结钢筋间距及长度:

拉结钢筋间距600mm;拉结钢筋压入墙体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拉结钢筋锚入柱(墙)内的植筋锚固深度不小于100mm。

砌体轴线、垂直度、平整度:

轴线偏移控制在10mm以内;垂直度控制在5mm(适用于墙高3m及以内)以内、10mm(适用于墙高3m以上)以内;平整度控制在8mm以内.

砌块排列:

上下错缝,搭接长度不小于砌块长1/3,也不得小于150mm。

混凝土构造柱位置、间距及拉梁设置:

构造柱先砌墙、后浇筑混凝土,构造柱位置、间距按施工图设置(一般当墙长大于8m或大于等于层高1.5倍时,墙的中段增设构造柱),施工留设马牙槎(一块砌块高度,一般300mm);拉梁按施工图设置(一般当墙高大于等于4m时,墙的半高处增设水平拉梁)。

门窗洞口过梁安装高度、搁置长度:

过梁安装高度按建筑1m线确定;过梁在砖墙上搁置长度每侧不小于300mm。

预制或现浇混凝土窗台板嵌入墙体长度:

窗台板两端各嵌入墙体内250mm。

卫生间等多水房间的砌体砌筑构造:

沿四周墙体底部(门洞除外)在楼板上现浇混凝土翻边高200mm做防渗带。

6.抹灰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原材料质量:

检查水泥质量证明书、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复检报告。

墙体不同材料交接处附加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的防裂措施:

两种不同材料的交界缝隙(含墙面埋设管线开槽),外墙用宽300mm的钢丝网加强,内墙用宽300mm的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加强,每边宽150mm。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处理:

墙体抹灰前提前1小时喷水润湿,冲掉墙面的浮灰,喷水要均匀,不得遗漏;浇水后立即刷胶质水泥浆1~2mm厚(水泥:

108胶:

水=1:

1:

4),以封闭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的气孔,增强底灰与砌块的粘结。

混凝土墙面甩浆毛化:

对混凝土表面凿毛,或采用1:

1水泥砂浆内掺界面剂,喷或甩到墙上,甩点要均匀,终凝后浇水养护,直至水泥砂浆毛刺有强度(手掰不动)为止。

墙体抹灰分层厚度、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

墙体分层抹灰,一般一次抹灰厚度7~9mm,抹灰层厚度超过15mm的应分层抹灰,不得一次成活;墙体抹灰平整度控制在4mm、垂直度控制在4mm;阴阳角方正控制在4mm。

外墙窗台、窗楣等流水坡和滴水槽:

外墙窗台、窗楣(包括不出沿的窗上口)、雨蓬、阳台、压顶和突出腰线等,上面应做流水坡,流水坡不应小于5%,下面做滴水槽(压顶和突出腰线下狭窄处抹灰做鹰嘴),滴水槽宽度和深度不小于10mm,在端部距离外墙面30-50mm处做截水处理,以防雨水污染外墙面,滴水槽要做到顺直方正,上下整齐一致,槽内勾抹平整、光滑、醒目美观。

7.屋面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防水卷材、保温层、密封膏等原材料质量:

检查质量证明书和现场抽样复检试验报告。

正置屋面保温层排气道及排气孔:

利用找平层的分格缝(分格缝间距6m)做排气道,排气道纵横贯通,与伸出屋面的排气管(排气管坐落在结构板上)连通。

防水层泛水高度:

泛水高度自屋面完成面算起不小于250mm。

找坡层坡度:

坡向和坡度按设计要求进行。

防水卷材厚度、层数:

符合图纸设计。

防水卷材铺贴方向、错缝搭接及长短边搭接宽度:

上下层卷材平行铺贴,不得相互垂直铺贴;上下层卷材长边搭接缝错开不小于1/3幅宽,短边搭接缝错开不小于500mm;搭接宽度对于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100mm(适用于胶粘剂)、80mm(适用于自粘),对于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为80mm(适用于胶粘剂)、50mm(适用于胶粘带)。

细部构造:

雨水斗安装处与混凝土填缝密实及用防水密封材料嵌入密实;防水层和附加防水层伸入水落口杯内不小于50mm;女儿墙泛水处、变形缝泛水处、伸出屋面管道泛水处和排气道及排烟道泛水处的防水层下增设附加防水层,附加防水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不小于250mm。

四.防治质量通病的措施

1.混凝土楼板裂缝

采取措施:

板底层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得采用花岗岩或大理石块,板上层钢筋的支凳间距不应大于1000mm×1000mm。

板内预埋水平线管的直径不应大于板厚的1/3,并置于板底层钢筋之上。

板内线管预埋宜避免交叉,确需交叉时应设接线盒。

如接线盒或管线交叉不便设置接线盒位置的上方无楼板配筋,应增设直径为6mm、间距为150mm、宽度不小于450mm的双向钢筋网片。

炎热季节,混凝土浇筑应避开日照强度大且环境温度超过35℃的时段。

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严禁将散落的混凝土回收后用于结构浇筑。

楼板混凝土浇筑时,应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

混凝土应在初凝后及时进行养护。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堆放荷载、安装模板及支架。

模板拆除后,楼面施工荷载(含堆载)不得超过楼板承载能力。

现浇板的模板及其支架体系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板支座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立杆间距不宜大于1200mm,立杆下端应设垫板并应设置扫地杆。

同时应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和剪刀撑,以确保拆模能满足规范要求。

现浇板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以及经审定的施工方案执行。

沉降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灌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并应在主体结构封顶后进行。

从留置后浇带至后浇带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之前的整个时间段内严禁拆除后浇带两侧的支撑。

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免抹灰工艺。

2.楼地面渗漏

竖向管道穿过楼地面的位置应预埋套管,套管比竖管大两个规格,且两者间的间隙均匀,间隙内采用弹性阻燃材料填实。

套管埋设应与楼地面结构施工同步进行。

如采用先预留洞口后埋设套管的方法埋设套管,套管外侧的后浇混凝土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且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对于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如厨房、卫生间、阳台),套管顶应高出楼地面面层50mm,且套管外加装止水圈或止水环,套管与竖管间的上口用防水密封膏(胶)密封。

安装烟道的楼板预留洞口应施作混凝土翻边,混凝土翻边应与楼板结构同时施工,返边的宽度不应小于100mm,高度应高于楼地面不小于150mm。

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面层应向地漏方向放坡,坡度宜为1%~1.5%,地漏口应比相邻楼地面低5mm。

3.外墙渗漏

外墙找平层施工前,应按以下要求对基层存在的质量问题、缺陷及孔洞进行处置:

1)核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否出现贯穿性裂缝,并对出现的贯穿性裂缝的形成原因、裂缝性质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制订、实施相应的处置方案;

2)对灰缝饱满度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砌体,应采用原浆修补、勾缝;

3)混凝土外墙面前期施工留下的孔洞的爬架孔洞、对拉螺栓孔洞,在挂网、抹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