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如何送灶接灶.docx
《小年如何送灶接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年如何送灶接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年如何送灶接灶
小年如何送灶接灶
【篇一:
小年的习俗小年吃什么】
小年的习俗小年吃什么
民间称为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山区多吃糕和荞面。
晋东南地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
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小年的习俗祭灶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对联、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
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灶神画像,将灶神请回来。
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小年的习俗大扫除
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
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
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
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
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
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
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小年的习俗沐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小年的习俗赶乱婚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
娶媳妇、聘
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
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
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小年的习俗吃糖瓜、饴糖、麻糖等
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
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
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小年的习俗贴窗花
建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给家里增添了许多过年的喜气。
窗花图案有各种动、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
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小年的习俗地方禁忌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
相传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杀。
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
台湾则忌舂米,据说会有把风神捣下来之虞,恐怕给来年带来风灾。
【篇二:
祭灶】
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
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祭灶介绍
概述
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又称为小年。
民谚曰:
“二十三,祭灶关。
”旧俗农历腊月二十三为祭祀灶神的日子。
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
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宋朝-祭灶
时届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儿酌献女儿避。
由来
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
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
中雷即土神。
另一说为门、井、户、灶、欣)。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在周代已成习俗。
“祭灶”最早叫“纪灶”,即纪念教人吃熟食的“先灶者”。
由于火的发现,人们才由茹毛饮血开始过渡到吃熟食,喝开水。
所以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对灶神的祭祀都是十分虔诚的。
河南民间讲究“祭灶必祭在家”,有“祭灶不祭灶,全家都来到”的俗谚。
祭灶时,凡在外的人都要赶回。
豫东等地,选在祭灶节认了干亲的干儿、干女,也要携带灶糖、烧饼、鞭炮、香表和一只大公鸡来参加干娘家的祭灶仪式,表示自己已是干娘家的正式成员。
祭灶在中国起源甚早。
在《礼记》「礼器」篇中就有祭灶的记载。
不过,祭灶的日子随着寺、地而有不同。
《后汉书》「阴兴传」记载南阳(河南境内)阴子方于腊日以黄羊祭灶,受了灶神的祝福,因而发迹,三世繁昌,周处(二四○—约二九九)的《风土记》则说:
「今吴以腊月廿四日夜记。
其谓神翌日朝天日一岁事,故前期祷之」。
为恐灶神上天后,说了任何不利自宅的话,吴人祭灶时,会「以酒沃门、谓之醉司命」。
宗懔(约四九八—五六五)的《荆楚岁时记》记荆楚一带的祭灶习俗则是在腊日(十二月八日)「并以豚酒祭灶神」。
由祭灶的供品看来,人们对这位会打小报告的灶神,敬畏的程度一直在降低。
早先还用黄羊、豚酒等牲醴慎重的祭拜,到后来干脆就酒将他灌醉。
宋朝以降,灶神根本就成了被开玩笑的对象。
宋人祭灶使用一种称为「胶牙饧」的灶糖,用意非是使灶神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
也有人说是要让灶神的齿牙被糖黏住,说不出话来。
北方常见的灶糖有所谓的「糖瓜」,就是麦牙糖沾芝麻做成葫芦或瓜形。
另一种「关东糖」,是以江米磨粉加饴糖制成,又硬又脆,可以久存。
习惯上,商家到岁末,就要清算全年的帐务。
所以送灶同时也是催债、讨债者络绎不绝于途的时候。
不过,讨债最多只到除夕。
一等吃过年夜饭,就算没收到债款,主客见面时,也得拱起手来互道恭喜。
所以北方有句俗话说:
「要命的关东糖,救命的饺子」(除夕夜吃饺子),就是形容这种情形。
祭过灶,到年底之前,还要挑一个好日子来做大扫除,俗称「扫年」。
扫年的风俗也有悠的历史。
崔寔(逝于一七○)的《四民月令》中就提到了十二月时「斋、馔、扫除」。
旧式的家庭每年清扫之前,还要事先翻看黄历,挑选一个黄道吉日来进行。
扫除积年的尘埃,不仅是为了迎接新年,对环境卫生、维护健康也有极大的益处。
俗传灶神上天禀秦人间一年善恶后,廿五日就是上帝下降之日。
他要稽查是非,以降祸福。
所以在这一天大家特别要谨言慎行。
尤其要告诫小孩不得口出秽言,以免招致不祥。
自廿五日至除夕这五天,由于家神俱已上天,百无禁忌,所以民间也多在这几天内举行婚嫁。
历史渊源
农历腊月二十三夜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
故有“二十三,祭灶官”之语,和“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三去,初一五更来”的对联。
这天或提前,家家户户都婆.到街头买回用玉米或小米专制的“祭灶糖”,于晚上敬献祭灶,意为糊灶王爷嘴,免得上天瞎汇报。
同时燃鞭放炮送灶神。
祭灶用罢的祭灶糖,一般都与炒玉茭搅在一起握成团子,分发给家里的小孩或大人吃。
按传统观念,祭灶日为新年的前奏。
延续流传口诀是:
二十一,送闺女;二十二,送小四;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灰刺(即打扫卫生);二十五,和煤土;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去赶集(也有叫小圪挤,即碾上碾米面的);二十八,握圪瘩(蒸年馍);二十九,打壶酒;三十,墙上贴上胖孩;初一,撅的屁股作揖。
其实,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
《礼记.月令》云:
“祀灶之礼,设主于灶径。
”灶径即灶边承器之物,以土为之者。
那时祀守被列为五祀之一。
《战国策赵策》云:
“复涤侦谓卫君日:
臣尝梦见灶君,”唐罗隐送灶诗亦有“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的名句。
可见两千多年前已有祭灶之礼,且历代相沿成习。
春节的序曲是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在古代其地位仅次于中秋节,古时在外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来年全家平安。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祭灶日有详尽描述: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诗写得真实细致饶有情趣,足见古代民风对祭灶的重视、食品的丰盈。
祭灶传说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
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日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
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
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
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
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廿三深夜。
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
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
日愁眉苦脸。
有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个好点子。
在腊月廿三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里,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
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
画师说:
“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
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
”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
从此以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和睦相处,老少安宁度日。
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
其实,腊月廿三夜里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
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
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
如此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
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廿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
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实际上,不同地区还流传着许多不同的传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
灶王爷原来是一个富家子弟,姓张名禅,娶妻之后,生活过得十分美满。
谁知没过几年,张禅便心生邪念,他喜新厌旧,硬把自己好端端的结发妻子给休了。
妻子无奈,只好另居他乡艰难度日。
从此,张禅不务正业,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不料一年冬天,张家突遭大火,把个偌大的家业烧得精光,而张禅的双眼也被烧成了瞎子。
面对如此惨状,张禅只好四处乞讨为生。
一日,他讨饭来到一家门首,好心的女主人见他可怜,便把他请到家中,做了好菜好饭招待他。
言谈之中,张禅发现这位女主人竟是自己休了的前妻,于是羞愧难当,便一头扑进灶火里活活烧死。
后来,玉皇大帝得知此事,觉得他是浪子回头,还可利用,便封他为灶君,即灶王爷,让他司察人间的功德善恶,并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回天庭去汇报一次人间的实情。
岂知这位张禅,自当上灶君之后,仍是好吃懒做,不务正业。
人们信不过他,害怕他上天之后胡言乱语,便在他上天之日,摆上糖瓜来祭奠他。
祭祀时,先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贴在灶君像的两侧,用来提醒他多为百姓说好话,办实事。
至于供品糖瓜,是取其又甜又粘的特点,用来糊住他的嘴。
当他尝到糖瓜的甜味时,就要多说点好话,如果他想打小报告说坏话时,就让糖瓜的粘性粘住他的嘴,让他想说也张不开口。
而在河南民间,多尊传说中的泥匠张奎为灶神,说其锅台垒得好,故死后作了灶神。
传说“灶神司人间善恶,上天回好言,可保来年免灾”。
河南民间灶神之位多设在厨房的后墙上,灶神画多为朱仙镇木版印制。
画之正中为灶君夫妇,头上为玉宇天宫,下面印有当年历法和农历二十四节气表,并标有几龙治水,几日得辛。
底部中间是一聚宝盆,外有八仙,左右待立金童玉女、两侧还有鸡犬六畜,俗称“老灶爷牌位”。
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每年岁末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奏报民情,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
这样。
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常用的灶神联上也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之类的字句。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所以俗语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之说。
在岁末卖年画的小摊上,也卖灶王爷的图像,以便在“接灶”仪式中张贴。
图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国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以示男女授受不亲。
也有的地方对灶王爷与灶王奶奶合祭的,便不存在这一说法了。
祭灶内容
送灶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
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流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请灶君吃吃喝喝,贿赂灶神,让他醉饱上天,不要议论人间短长,回来时最好带点儿钱来分分,祭灶不仅是为了免灾,更重要的是为了祈福。
祭灶的时间各地不一,北方为腊月二十三,南方为腊月二十四。
民间还有“官三、民四、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老百姓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在二十五举行祭祀。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
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
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
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
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祭灶果。
祭灶果有红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脚骨糖、白交切、黑交切等,或8色,或12色,吃到嘴里都是又甜又粘。
供毕,将贴了一年的“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神像与纸扎的马一起烧掉,祈求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奏好事,保佑一家平安,“灶君封位口,四季无灾愁”。
祭灶果则由家人、主要是小孩分而食之,“吃了祭灶果,脚骨健健过”。
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君接回家来,即将新购来的灶君神像贴到灶台上。
因灶君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家庭成员都要回家过年,以祈求灶君降吉祥于全家人。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糖瓜)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就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
不像西方食用面包,可以一次烘烤许多保存食用。
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没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粮食也没有办法食用。
西方一般一个村庄只有一个面包炉就足够了,在中国必须每家都有一个炉灶。
由于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司
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
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具体操作方式:
由于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面目黢黑。
要把旧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
这个过程被称为辞灶。
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画像,将灶神请回贴上。
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祭灶节实际是中国古代世俗社会秩序的一种反映,表现普通人对皇帝及其基层官员的恐惧,以及对基层官员贿赂的风气,所谓“瞒上不瞒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员贿赂好,皇帝不会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使小有触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惩罚。
作糖瓜、祭灶是这一天的主要活动,从此后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人们精神上开始放松。
祭灶糖、祭灶汤
河南人祭灶历来由男人主祭,民间传说,月亮属阴,灶君属阳,故“男不祭月,女不祭灶”。
但安阳等地,也有家庭主妇主祭者。
祭灶日晚上,家家用豆腐、粉条、白菜、海带等作成“祭灶汤),端至老灶爷牌位前,然后再供上用糖糊或麦糖饴制成的芝麻酥,称“祭灶糖”,因“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故于祀时以糖饼粘神口使勿言”。
有的还烙制十八个火烧,并用公鸡一只,夹其两翼,放在灶神前,同时将一些草、豆放在一边以“秣神马”。
祭灶时,主祭者先将酒洒在鸡冠上,然后,燃香、烛于神案前,并燃放鞭炮,祭者口念祷词,其内容多种多样,均为求助祈福之语。
祷告毕,将灶神像从墙上揭下,用灶糖轻轻在其嘴上抹一下,置于纸马上焚烧,同时高呼“送灶爷骑马升天”,祭祀便告结束。
填仓
祭灶后,全家老幼便一起享用祭灶糖、饼和共进晚餐。
在上蔡等地,所进晚餐多用面条等素食,不食荤腥,讲究吃得越多越好,俗称“填仓”。
年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祭灶节后也是贫苦人家难过的日子,称作“年关”,这时地主多派人到穷人家讨债要帐。
一些难以还债者只好躲出去,谓之“躲年关”,到年三十贴了对子后再回家,因俗有“年三十儿贴花门”之后外人便不可进家的规矩,故称“要命的祭灶,救命的春联。
”
年事准备
过了祭灶节,民间认为“神煞上天,百无禁忌”,婚娶也不用选日子,二十三日后至三十日前均可。
因此,此时举行婚娶大礼者颇多。
祭灶节后各家各户开始卫生大扫除,二十四日便称作“扫尘日”,洗澡理发,以“扫年”、“扫尘”,同时置办各种过年食品等。
民间儿童唱的“迎年曲”称:
“二十三祭灶倌,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去买花,二十九去沽酒,年三十儿都捏鼻儿(包饺子)”或“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剃精细儿(理发),二十八剃憨瓜(理发晚了),二十九装香炉(准备祭祖),年三十儿贴花门儿:
(贴对联,挂年画),大年初一撅着屁股作揖儿(拜年)”。
祭灶饮食
【篇三:
祝福备课】
祝福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要字词,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
2.培养学生从小说三要素入手鉴赏小说的能力,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动作、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4.领悟这部小说中反映出的鲁迅的思想。
第一课时
一、关于《彷徨》
《彷徨》题辞: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鲁迅在《彷徨》的首页引用了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进一步说明了鲁迅这首诗和集子里小说的精神倾向。
二、关于背景
三、和本文有关的一些资料
⑴祥林嫂:
旧社会对已婚妇女的称呼,小户人家常随其丈夫或孩子而定:
未生育称嫂,已生育称妈,祥林嫂后来应称“贺妈”或“阿毛娘”,但仍被叫作祥林嫂,就是社会不承认她的再嫁合乎礼法,也引起她的自卑感。
旧中国有一种“童养媳”习俗:
穷人家为免除聘金的负担,从别人家领养一个年幼的女孩儿,到了一定的年龄时嫁给儿子。
也有像祥林嫂这样被娶进来给小她十岁左右的男孩儿当媳妇的情形,浙江称之为“等郎媳”或“抱郎媳”,以区别于一般的童养媳习俗。
娶“等郎媳”,出于想尽早抱孙接继的希望,也是想家里添一个劳动力,同时也可以像姐姐一样照看年幼的儿子。
有一首民谣唱道:
“廿岁大姐十岁郎,夜夜困觉抱上床。
说他夫来年太小,说他儿来不喊娘。
等到郎大姐已老,等到开花叶又黄”,就唱出了“等郎媳”习俗的残酷性。
⑵鲁镇过新年:
浙江水乡地带旧时春节过得很长,大家富户往往从腊月二十就开始准备。
“送灶”、“作福”、“接灶”、“祭祖”、“辞岁”、“饮分岁酒”、“守岁”等等,一连串都是春节前后要举行的项目,一直要忙到正月十八“落家”以后,才算过完节。
从腊月二十三至年终“守岁”,有一句家庭妇女中牢记的谚语,叫做“十五夜、二十夜、廿三夜、廿五夜,连夜夜、廿八夜、廿九夜、三十日夜。
”所谓“夜”指白天活干不完,晚上点灯接着干。
“连夜夜”指到廿五以后,从祝福开始,必须不分日夜连续干,“三十日夜”指除夕因项目多,要一直干到第二天,一到新年,顶天亮就要“拜节”,“请春酒”、“岁驾”(从初三到初五给祖宗像前上香、点烛),“接财神”、“张灯”(初十至十五元宵节)到十八日“落家”。
因此“我”才说“永远过新年”,并对此感到厌烦。
⑶送灶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
小年过后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传说灶神爷要在廿五日向玉皇大帝汇报主家一年的功过,做年终总结。
所以,廿四夜主家烧香送灶。
接灶,表示灶神自天上返回,多在除夕之日,此日,民间将新的灶神像安置于灶的神龛上,并敬以酒果点心。
(4)祝福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迷信习俗。
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宰杀家禽,置备牲肉,并将牲品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5)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
“牲醴”指供祭的“福礼”,有三牲(整鸡、整鹅、一方块猪肉),这是“福礼”的主要部分。
醴是酒类,绍兴用黄酒。
“作福”用“三茶六酒”,即三个茶杯,六个酒杯,茶杯内放少许茶叶,不泡开,酒杯内少许酒。
“香烟”用的是许多“线香”集合在一起的“柱香”。
烟气较大,“作福”一般在半夜举行,举行时虽有许多人叩头礼拜,但都静默无语。
只见“福礼”的热气蒸熏而上,和烛影摇红,香烟缭绕。
妇女不许靠近或偷看。
(6)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四、阅读本文,编写祥林嫂年谱或祥林嫂小传。
第二课时
一、概括小说情节,分析小说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的作用。
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中死去,造成了浓重的悲剧气氛,而且死后引起了鲁四老爷的震怒,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的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二、人物形象分析(生命中没有春天的女人)
1.按照时间顺序,概括祥林嫂的悲剧人生。
外逃帮佣,初到鲁镇;被人劫回,被迫改嫁;丧夫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