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功三大要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753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站桩功三大要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站桩功三大要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站桩功三大要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站桩功三大要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站桩功三大要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站桩功三大要素.docx

《站桩功三大要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站桩功三大要素.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站桩功三大要素.docx

站桩功三大要素

站桩功三大要素

“放松”、“入静”、“自然”是大成拳站桩功乃至大成拳“七妙法门”的三大要素,具体说来,其行功要领如下:

(一)、放松(周身放松)

1、放松的内涵

站桩时只有在合适的精神意感支配下做到最大程度的放松,才能有效地恢复先天之本能,加强自然力的培养。

反之,松不下来,就站成了死桩,会僵化身体,适得其反。

放松就是运用合理的意念消除形体和精神上不必要的紧张僵硬,使全身松柔舒适、轻松安祥。

放松不单纯指躯体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放松,也就是说,放松包括“形松”和“神松”两个方面,即“身心皆不可用力”。

“形松”是指全身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和肌体各内脏器官的充分放松。

“神松”是指精神上的放松,也就是指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放松。

所以,站桩前必须尽量避免紧张的、兴奋的和不愉快的情绪出现,站桩时应心平气和,面带微笑,不为烦恼、挫折和困难所影响,始终保持身心的平和舒畅,不能急躁难耐、心烦意乱。

“松”与“静”,互相促进,不“静”就无法“放松”,“松”反过来又能促进“入静”。

“松”掌握得好的人,一定容易“静”下来;“静”下来后,就更容易体会到“松”。

对于一些悟性较高的人来说,心中一静身体自然就放松了,但对于刚刚入门的人来说,心往往静不下来,周身放松也很难做到,常常先要放松身体,才能导致心理上的安静。

因此,在站桩三要素中,周身放松成了精神集中和呼吸自然的基础。

“松”与“紧”,是构成人体运动的基本矛盾。

习练大成拳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初学者若不懂其义,则收效甚微,无法深入,在松紧的训练中,首先是进行放松的训练,其目的是运用合理的意念使精神和形体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克服“僵”的所有表现状态,继而进入似松非松、似紧非紧、松中有紧、紧中有松的中间状态,这便是松紧适度。

松紧训练的火候是“无过无不及”,即“松紧紧松勿过正”。

过松则懈,过紧则僵。

“懈”是指精神和形体一味的放松,失去了支撑张力、挺拔均整和中正圆合,只是舒适却不得力。

“懈”的表现主要有:

(1)、昏睡。

只有放松的空形而无任何意念和形体锻炼,陶醉于舒适之中,犹如站着睡觉。

(2)、下沉。

放松是使肌肉松驰、舒适,但身体还要有挺拔之意,犹如“塔立云端向河汉”。

站桩时务必要做到“吊顶竖项”、“躯干正直”。

“吊顶竖项”与“尾骨下沉”要相互配合,上下拉伸,势如扒墙观物。

让脊柱正直略显后绷,避免挺胸、挺腹、驼背、侧弯、吸腹、折腰、突臀等错误。

(3)、软散。

站桩时虽不用力,但必须有适当的支撑张力来维持间架的平衡均整,不能松软如棉、松散如泥,如没有骨头的肉一样。

应该“脊柱后绷、整体如束”,意念中用一条宽布带自后向前将腰肋系在一起,束腰、束肋不要太过,形成圆裹状态即可。

再与“头顶脚踩“、“肩撑肘横”、“逢角必顶、逢曲必夹”等要领相互配合,则以脊柱为中线的阳面(后背一面)筋肉整体自后向前圆裹,形成“龟背蛙身”。

自学者极易犯的毛病是全松的“塌腕”、“弯指”和“软颈”。

手腕部要外顶内夹,但不能折腕。

十指要撑开、微曲,拇指也要微曲,虎口撑圆,掌心微凹内吸。

“软项”是因为没有做到使颈椎后突上拔,造成了颈部的前低后仰、左右歪斜,这使头部失去了中正。

张恩彤先生留下的纠正方法是:

颈部正直,练功的过程始终使项部(后脖子),贴着上衣后领,项部不得离开衣领或后压衣领。

张礼义先生的纠正方法是:

让同伴挽住后颈往下轻扳,自己的的头部只管上顶,不要随着同伴的手往下弯,也不要向后硬抗,以颈部不易被扳下来为度。

走摩擦步时,可让同伴拿一个小物件置于自己头顶上,走步中以不掉下来为合格。

“僵”是指紧张僵硬,用力支撑间架,象绷紧的弓弦。

意念过于浓重、太真实,也会僵化身体。

杨鸿尘先生在《王芗斋拳学》中指出“僵”的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

(1)、精神紧张,练功和实作中总想用力;

(2)、三窝发紧,三窝指双肩窝、心口窝,心口窝的紧张必然伴随着横膈肌的发紧和憋气;(3)、发力是三窝发紧和憋气的肌肉局部收缩。

“紧”的含义有三种:

一是在松的基础上使精神切实,免于虚幻,即“形(神)松意紧”。

这里的“紧”可以理解为“真”和“狠”;二是指周身筋肉整体连结后的拉伸放长,主要指在三窝放松、呼吸平稳的状态下,前后、左右、上下三线对争所形成的张力;三是指发力,就是将全身肌肉充分放松,然后骤然收紧,即短促、突发的整体六面放长。

2、放松的方法

首先要做到精神放松。

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心平气和、悠然自得、思想集中、轻松安逸,是精神放松的表现。

反之,情绪不佳、心烦意乱、急躁难耐、神意妄动、执着追求则是精神紧张的表现。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精神放松呢?

(1)、练功前要把做的事情处理好,以解除思想上的负担 。

(2)、放松的心境是无欲无求,清静无为。

站桩时不要追求出功,一追求则心浮气躁。

站桩时要放下心来,既要根除欲望,又要不为烦恼、挫折、琐事和困难影响,始终要保持身心的平和舒畅。

(3)、开始练功时,可先在大脑中默想暗示:

“我已开始练功了,不能东想西想,不能受情绪影响”。

(4)、练功时,如果精神紧张,可以用“暗示法”、“眼视法”或“耳听法”来解决,“中病即止”。

“暗示法”就是用语言在心目中自我暗示以控制紧张心理。

“眼视法”就是两眼暂时下视自己的下眼皮。

“耳听法”就是用两耳细听远处的微风细雨或用心聆听他人的低声细语,此即“勒马听风”、“敛神听微雨”、“凝神细听二八娇”的练功方法。

(5)、不要让练功成为精神负担,练功时心态要若无其事,权当休息,视锻炼与休息为一回事。

其次要做到形体放松。

“松”是“柔”的基础,松不下来,就无法达到“躯柔似童浴”。

浑厚沉实、松柔空灵是放松后的高极境界。

怎样才能做到形体放松呢?

一是以似笑非笑、似尿非尿的方法体会整体放松。

眉头舒展,面带微笑,面部肌肉放松了,其它肌肉才能相继放松。

以会阴为中心,向上提缩,如忍大小便状,再向下放松,如此提放,则较易体会到裆胯、臀部的轻松、舒适。

一是从上往下体会放松,先头部,继而颈项、两肩、两臂、两腕、两手、胸背、腰腹、胯、腿、脚一直到脚趾。

如是上下循环不已的反复进行(低血压患者应自下而上体会放松)。

但是这些整体的上下全体放松,初学者还不易做到,必须先从逐段放松开始,熟练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整体放松。

逐段放松法:

先后部,再前部,即先从头顶开始,从后脑、颈项、双肩、双臂、双手(开始时如果不能左右同时放松,就先松一边,再松另一边,熟练后同时放松),到背、腰、臀、胯、大小腿后面、脚跟、脚掌、脚趾,反复诱导放松三至五次;再从头顶、眼皮、颜面、口、颈、天突(喉部)向两肩的前面、两臂的前面、两腕、两手、胸腹、大小腿的前面、脚面、脚趾,反复诱导放松三至五次。

熟练后,再上下左右一起进行。

这种放松活动,可作为站桩开始时的基本意念活动,初学者无论采取何种姿势,都必须先学会放松,然后再做其它意念活动。

例如:

站浑圆桩时,调整好身姿后,先用放松活动将身体松下来,然后再在轻松舒适的状态下运用“抱球活动”、“牵挂活动”等意念活动。

做“放松活动”时,要注意结合“内视”,体察身体各个部位是否轻松舒适,如发现某部位不松不适,即有意识地将其放松,并在心中默念“松”字。

例如,可以多次默念“面松、肩松、腰松、胯松、腿松”,直至放松。

熟练以后可以配合默念“松”字,把整个身体作为一个部位或从头到足一下子放松。

娴熟时,也可不念“松”字,意到自然松。

练功过程中自觉肌肉紧张,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重新回到舒适自然的状态。

调整的方法有两大类:

肢体调整法和意感调整法。

肢体调整法:

此法是对肢体的随意调整。

站浑圆桩时,如肩臂酸胀难忍,既不舒适 ,又不自然,此时不必勉强硬撑,可以把胳膊放低一些,变成“浮抱式”或“提抱式”,过一会儿再恢复原状。

也可使肩臂微动一会儿,如提沉、开合、旋肩等。

再如腰腿不舒服 ,可以使身体微动一会儿,如摇法、旋法、蹲起法等。

意感调整法:

此法是在保持功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意感调整。

放松性的意念活动主要有:

“淋浴活动”、“直立水中活动”、“半身浴活动”、“悬挂活动”、“浮云活动”、“踩棉活动”等。

这些意念活动,既促进身体放松,又能诱导入静。

运用意念活动诱导身体放松时,一旦达到了放松的目的,则应放弃任何意念,勿忘勿助地保持这种状态。

佛门说的“渡河需用筏,到岸不用船”,正是此意,这与针炙中的“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有着共同之处。

意念的从有到无,是一个存意、得意、守意、淡化、忘意的过程。

“放松”不仅仅体现在练功中,更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不论行站坐卧,都应做到周身放松,舒适自然。

运动、生活、工作、劳动时要轻松愉快,眉头舒展,面部常常带三分笑,不要过分用力,不搞肌肉紧张的活动,也不要掺杂以力练力,发展肌肉力的功法,在平时养成肌肉放松的习惯。

(二)、入静(精神集中)

1、入静的内涵。

“入”为动词,“进入”之意。

“静”是“静止”之意,在“入静”一词中,“静”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精神集中,恬淡虚无”的“静止”状态。

“入静”就是通过“心专于一”进入到“精神集中、恬淡虚无”的“静止”状态。

“入静”包括“物静”、“身静”、“心静”三个方面,主要指“心静”。

“物静”是指“环境安静”。

就是指选择一个清净、少干扰的环境进行站桩。

如果声音嘈杂,也应听而不闻,闹中取静。

“身静”是指形体安静。

要求练功时形体不要乱动,不要东张西望,不要前后左右晃动,要“立如松”,也不要形随意动,更不要忽而用这个式子,忽而换那个势子。

一次性练功姿势不宜多变,形体相对稳定,才能静静体会身体内部的变化。

形体不稳定 ,必然会影响入静,正如常言所说:

“形静则神聚,聚神生气,气行血动,养气蓄精,周身无病。

形动则神散,神散则耗气、损精而内亏”。

“心静”是指思想安静。

站桩时心平气和,精神集中,没有杂念,空洞无我,神志处于清醒与睡眠的中间状态,这是心静的表现。

反之,心浮气躁,杂念纷乘,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意念不专一,说明心不静。

站桩时最重要的是讲求心静,所谓“物静不如身静,身静不如心静”,心既静,何虑物不静?

正如禅诗所云:

“安禅未必需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头”指“念头”、“想法”。

“入静”也应融入日常生活中。

平时应做到与人为善,与世无争,乐观开朗,清心寡欲,保持平和舒畅的心态,这种心态有利于练功时的入静。

而勾心斗角、性情急躁、沉郁寡欢、欲望强烈,极易耗神散气,这样的心态往往导致练功时神不守舍,难以入静。

2、入静的层次和方法

入静不是昏昏欲睡或没有知觉之状,而是指精神集中、杂念不生、心如止水、物我两忘的天人合一状态,也就是“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虚空忘我境界。

此时,仍头脑清醒,目尚能视,耳尚能闻,心尚能思,但能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知而不虑,不受外界干扰。

这就是站桩的“入境”境界。

入静的程度有深浅之别。

姿势自然舒适,呼吸柔和,情绪安定,心平气和,精神集中,假借内容相对稳定,各种杂念相对减少,但没有完全排除,此为“浅入静”。

外界干扰已不能感知,一切杂念消失,六根紧闭(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自觉恬淡虚无,无知无欲,心与虚空大气融为一体,好象自身已不复存在,此为“深入静”。

站桩强调入静,入静的过程就是排除杂念的过程。

但又不能刻意求静,只要做到“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溢、情不妄动”(王芗斋《论存意与养气》),就可自然入静。

若过于追求入静,则犯执着之病,不但杂念难除,反而使人烦躁不安。

根据入静的深浅程度,入静可分为七个层次。

(1)、平静。

心平气和,心情、思想没有不安或动荡。

杂念时多时少,时有时无。

要度过“平静”关,关键是进行形体强化训练。

不用力、不定意。

按站桩的基本原则调配好功架后,就不要去管姿势对不对,也不要设置意念活动,只管心平气和地站下去即可。

只要忍受酸胀不舒等生理反应,强制自己去完成站桩时间,以满负荷为标准,但不要超负荷。

形体僵硬发紧,可配合“肢体调整法”。

觉得时间过的很慢,急躁难忍,可暗示自己:

“不要着急,再坚持一会儿”。

在心态上要把站桩看成是休息,忘记自己是在站桩,不要将站桩视为负担。

这样可以延长站桩时间 。

本层次修炼时,思想乱七八糟,精神不易集中,总想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情绪波动大,容易受外界干扰。

越想入静,越不能入静,解决的方法有:

①、听之任之法。

就是对杂念采取不加理会的态度,即王芗斋先生所说:

“如杂念很多,不易克制,则听之任之,顺其自然,来者不拒,去者不留。

设想我身如海,杂念似波,风浪虽大,无损于我,风平浪静,水自无波,如是杂念不期克而克,不期制而制”。

②、杂念吸收法。

杂念袭来,不但不去有意识地加以排除,反而使杂念尽量吸收。

设想身如火炉,杂念如枯枝败叶,空中雪花,入炉即化为乌有。

如些,杂念不攻自灭。

③、以一代万法。

就是以一念代万念的方法。

练功时将注意力集中于假设的意念上(可以采用放松性意念活动),通过意念假借克制杂念,诱导入静。

本层次修炼的主要任务是“调身”,但不要执着追求姿势的正确,只要大体正确即可,随着功境的加深,在自然中逐步调整。

本层次是“桩法换劲”,主练浑圆桩,辅以抓按桩、蹲起试力(都不要设置意念),以加大运动强度。

通过加强负荷来促进肌体的适应。

如果没有精神负担,一般一个星期下来,就可以心平气和的一次性站浑圆桩40分钟左右。

如此则达标,可转入“松静”的训练。

(2)、松静。

杂念相对减少,身心轻松舒适工,如醉如痴,功境是“悠悠水中浴,绵绵觉如醉”。

本层次的修炼,要求对身姿作进一步的检查、调整并重点进行放松训练,以舒适自然为标准。

(3)、清静。

神不外溢为清,杂念不生为静。

清静的功境为“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

练功时,神不要离开自己的身体,思想上要做到“三不想”:

过去的事不回想,眼前的事不多想,将来的事不预想。

每次练功都按照“调身-放松-入静”这三个步骤进行。

在中正圆合、周身放松的基础上,采用以一念代万念的方法诱导入静。

意即神,守意即是守神,假借内容相对稳定,各种杂念就会随之相对减少,所以练功中如果走神,思想开小差,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假设的意念上,如此则形神合一。

守神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假借和内视相统一,内视大于假借。

王芗斋说:

‘离开己身,无物可求,执着己身,永无是处”,“身外须有意,此意还存身”,“收视听内,锻炼神经”。

就是说练功时要通过假借,以集中思想,即“凝神定意”,同时还要内视(朝体内看)、内听(两耳听体内变化),体会桩功效应。

要精神内守,不可散意于体外,离开人体的意念诱导就是虚幻,也是杂念。

内视要意注周身(皮肤、肌肉、脏腑、骨胳),意注于腰(肾俞、命门),而不是仅仅意注于手。

对各种效应要任其自然,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不要守着效应不放,要做到似有感受,似无感受。

站桩站至高深阶段便什么都没有了,“内无身心,外无世界”。

什么都没有,才能什么都有,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

所以,练功中,不要针对某一种意念找某一种感觉,只要注意精神切实、意念具体就行了。

让各种感觉自然而然的形成,自然而然的消失。

②、假借要无过无不及。

意念不能凝重,要轻淡,也不能想的太真实、太具体,大约有那么回事即可。

意念过轻、过淡、过虚,杂念易来,意念过重、过浓、过实产生僵硬。

火候为“似有若无,若存若亡,有聚有散,似守非守,勿忘勿助长,无过无不及”。

(4)、定静。

王安平先生说:

“意入体,方可静;静须深,深才定;定须久,方可悟”。

可见,有意才能静,静才能定,定才能表现静,定久了,静深了,才会有体悟。

定有两个:

一个是定意,一个是定形。

“定意”就是意念假借要固定,不能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

“定形”就是不要乱动,这儿动动那儿挠挠这不叫定。

如站桩一二十分种,也没有活动身体,但这不叫定。

一次站桩时间很长,一站一两个小时甚至二三个小时,这才叫定。

一般一次站桩在一个小时以上者才叫定静。

定静的感觉是越站越舒服,有欲罢不能之势。

但也不能太舒服,太舒服要抑制。

喜伤心,易散气。

过舒适,不得力。

不能走极端,也要无过无不及。

站桩时觉得不舒适,说明心没静下来,心一静下来,觉得站桩是享受。

站桩犹如烧开水,一般地说,刚开始站,不大舒适,站至二十分钟左右,相当于水烧温了,开始出现舒适感。

站至40分钟左右,相当于水烧开了,舒适感增强,再坚持,又有不舒适之感,坚持站至1小时左右时,相当于水沸腾了,身体又舒适了。

就这样从不舒适到舒适,从舒适到不舒适,又回归舒适,越站越舒适。

不舒适时要进行意感调整,加强放松,不想站时要暗示自己:

“别着急,再站一会儿”,如此则心静体松,便可久定。

只有在久定中,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松柔”。

(5)、虚静。

《性命圭旨》:

“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

功境为“我中有气,气中有我”、“有形似流水,无形似大气”。

至此,形体气化,心与虚空大气融为一体,好象自身已不复存在,即“得意忘形”。

本层次修炼保持“整”的状态,采用“融化活动”,让形体淡化、消失,以进入虚无状态,至此,守神即是守虚,即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

“虚”不等于“无”,“轻”、“飘”、“化”是主要意感。

(6)、灵静。

功至本层,人体浑圆力和宇宙浑圆力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站桩时能感知到宇宙浑圆力的存在,体认人体与地心的争力、与宇宙的争力。

即“提携天地,把握阴阳”。

功境为“满身空灵意,不容粘毫羽”,也即“一羽不能加,蚊蝇不能落”,周身空洞,触觉敏锐。

(7)、真静。

“真”指本性、本原。

功至本层,六根紧闭,形体道化,明心见性,返朴归真,大彻大悟,大智大慧。

天人合一不是道 。

天人合一是“物我不分”的“混沌 ”状态,其境界毕竟还有“天”,而因为我已融于天,有天也就还有我。

道,是指天地未分时的真空状态,是指宇宙的本源,即“无极”。

道体就是“无”、“空”,不分时空却蕴含时空,不分动静却蕴含动静,不分阴阳却蕴含阴阳。

无极生太极,有生于无。

150亿年前,也即在宇宙发生大爆炸之前,宇宙是一个广袤原真空。

但“真空不空,真空有能量”,其总能为引力能和非引力能之和。

引力能是负的,非引力能是正的,一般情况两者抵消,而使总能量为零。

当在某种情况下,真空极化能将引力能非引力能分开,真空就出现显现的能量,宇宙大爆炸也许就是这两种能量的分离。

宇宙极早期所谓暴涨时期,就是因相变将真空中的非引力能全部释放出来的过程。

这就是宇宙产生于“无”的过程。

《道德经》:

“反者道之动”。

就是说,真静的修炼是意识的反向运动,即意识重演。

通过意识的反向运动可以激发被长期抑制着的潜意识。

由显意识态反向到潜意识态,可以重新获得许多人类早期的潜意识功能,甚至更远时期的第六感官功能。

“用进废退”,通过抱朴修真,抑制显意识,让潜意识态下的脑功能激活,这就是智力重演与智慧返还现象以及特异功能的科学基础。

本层次的修炼,即王芗斋先生在《意拳正轨》中所说的“证于心源,了悟虚空”。

功境为“内无身心,外无世界”(世界即宇宙),即“物我两忘”。

无形无意,无心无念,无天无地,无人无我。

不用设置任何意念,但一切意念均可随意而真切地产生,即“意存不出于意求”。

王芗斋先生所说的“神动得自有象外,意存妙在无念中”是行功要诀。

“象”指星象,有物象、意象、事象之分,如《周易》:

“在天成象”。

“无念”不仅仅指没有杂念,也指没有人为的意念。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无心中操持无意之意,在虚空无为中产生造化之能。

“无心无念”不等于“无思无想”,修真不是一切皆空,如木石之人的“空定”、“死定”。

“无”字意味着意识活动的静止而不是终止,即意识功能尚存,但没有被运用。

静止孕育着活力,有造化之能,而终止则等于圆寂。

唐代一和尚卧轮,坐禅入空定后,把定中之觉受写成一偈:

“卧轮有伎俩,能解百思病。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昇。

”(注:

菩提者,觉也)。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听说此偈后,即知卧轮之定境是无想之定,已生空执,为纠正其修为错误,故写一偈回卧轮: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咋么长?

”此偈明确指出空定不生万法,不生智慧,不得证悟,不能得道。

道家太极门修为秘诀为:

“于无而静,自然而定,无知有灵,乃入真定。

”要求入静之时,宜用脑中之元神(潜意识),而不用心中之识神(显意识)。

炼功需要“耳不闻,目不视,口无味,鼻无嗅,形无形,意无意”,即“六根紧闭”,出六根感受,体非我觉受。

因此,虚灵独存,无念有觉,真空不空,无中含有,方为真静。

五祖弘忍大师欲传衣钵与下一代祖师,便让众僧将修持感受写成偈子,并宣布:

“谁悟了大道,衣钵便传于谁”。

大弟子神秀写了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勿令染尘埃。

”菩提树又名“觉树”,相传释迦牟尼当年于树下参悟得道,此后则以菩提引申为得道或觉悟,神秀这首偈含“身心清静”之意,弘忍看后,认为还未见性。

慧能求人代写一偈: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慧能这偈,意含“本来清静”。

弘忍看偈后,便把衣钵传于慧能了。

因神秀之偈,强调“勤拂试”以达身心清静,还等于“有”相,并未彻悟。

慧能则认为身心本来便“无”,已见本性,神秀主张渐修,慧能力主顿悟。

入静的七个层次,前六个层次属渐修,第七层属顿悟。

见性明理,依“悟”而修,唯有“无”字,方为真经,空定无想,岂能体悟!

动静不失,方为真静;动静两失,不昏即散。

关于真静的修炼,王安平先生认为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迷恋外界的境、色,追求美境享受,为着相,易出偏。

②、特异功能不可追求,一追求则落入“有为”。

特异功能是“术”不是“道”,是修“道”过程中求之不得、不求自得的附产品。

因此,在思想上切不可追求某项功能,否则易出偏。

③、夜深人静,站桩中突然出现浑身毛发竖立时,表明已经有阴性物质的干扰,不管出现什么景像、人或物,只要默念“浑圆神功,威力无穷”,无形世界的影响就会消失 。

“真静”虽然是入静的最高层次,但并不是说前几层入静状态中就没有“真静”的参与。

入静的由浅入深,就是意念的从“有”到“无”:

有形无意(定形不定意)、有形有意(定形定意)、有意无形(得意忘形)、无形无意。

在一次性站桩中,“无念”状态的出现也是有反复的,持续的时间也忽长忽短。

随着功境的加深,入静的程度会自然而然地由浅入深,所谓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

切勿人为追求,拔苗助长。

炼功不求功,功在其中,练功求功,反而不出功。

因为“求功”就不是“清静无为”了。

人只有在“清静无为”的境界中才能领悟本来真性。

(三)、自然(呼吸自然)

自然呼吸象平时一样,处于自然状态,不要人为调整。

呼吸的状态有四种情况:

一为风,二为喘,三为气,四为息。

练功中鼻呼吸有声音为风相;呼吸虽无声音,但出入结滞不通为喘相;呼吸虽无声也不结滞,但出入不细不匀为气相;出入绵绵,若存若亡,不知不觉,匀静自然为息相。

练功者需要的是息相。

但这种息相并不是人为调整得到的,而是随着功境的深入自然形成的。

站桩时为了让呼吸自然形成深、长、细、缓、匀的状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心静体松息自调。

清代赵晴初《存存斋医话》:

“息调则心定,心定则息调”。

练功时,不要注意自己的呼吸,最好是忘掉自己的呼吸,心静下来后,呼吸便不调而自调。

王芗斋先生说:

“不论站桩、试力或技击,只要呼吸一失常态或横膈膜略一发紧,便是错处。

”就是说,呼吸要不失常态,但要求比平时柔和一些,这就是自然呼吸。

以鼻呼吸(鼻吸鼻呼),从自然呼吸 开始,在顺其自然的基础上,便可逐渐形成“腹式呼吸”。

一般形态是“腹式顺呼吸”(试声、声力并发时是腹式逆呼吸):

吸气时横膈逐渐下降,腹部逐渐鼓起,呼气时横膈膜上升,腹部逐渐收缩至原位,稍显下凹。

呼吸高度柔和时,腹部几乎不动,吸气绵绵,呼气微微,呈似有若无、不知不觉之状,这就是脐呼吸,古人称此为“胎息”、“止息”。

2、注意胸虚腹实。

“胸虚”就是胸部放松,做到空灵。

“腹实”就是膈肌和小腹放松。

这样,气就自然下行入腹,使腹充实、盈满,此即“实腹”之意,也即小腹“松圆”之意。

站桩时,裤带要松一松,以利于气的下行,从而保证呼吸顺畅无阻。

3、注意毛发放大。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阐述调息的具体方法,认为一是静,二是松,三是“想气偏毛孔出入,通同无障”,就是默想呼吸从周身毛孔出入,此即体呼吸 。

王芗斋先生称之为毛孔呼吸 。

“毛孔”即“汗孔”,它不仅有排泄汗液的作用,而且有随着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进行气体交换的作用,故古代医家称之为“气门”。

气功中采宇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