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3508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学.docx

《人文地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地理学.docx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人文地理学导论

一、案例分析:

认识深圳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侧,南靠香港。

1979年设市,1980年建经济特区。

2004年,深圳城市人口165万,流动人口约800万,国内生产总值3423亿元,工业产值650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28亿元。

深圳是我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也是一座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人们热情洋溢,来去匆匆,体现出紧张的节奏和创业的激情。

近20年多来,深圳城市和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由一个边境小镇迅速成长为高水平的与国际广泛接轨的经济特区城市。

深圳现已成为以电子工业为主、技工贸结合、金融和旅游并举的外向型综合经济特区。

该市现为我国重要的金融中心、科技创新基地、对外开放窗口和海运港口。

进入新的世纪,深圳正在谋划更大的发展,重点提高城市品质,尽快发展成为国际性的新型大都市。

以上材料简单介绍了深圳的情况,请你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谈谈如何研究一个城市或区域,并说说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二、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

三、简答题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如何

四、论述题

人文地理学有何特性,其内涵如何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一、案例分析:

浙江龙游江滨公园

龙游江滨公园位于衢江南岸临环城北路,东至交警大队办公室,西接城西公园,长约1800米,宽为35~250米间,总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65000平方米,铺装面积35000平方米,水体面积6000平方米,内设童趣苑,明月湾,凝碧轩,天香斋,翠光阁,日晷台,磊园,清幽谷,百舸急流,遍地龙游等十大功能分区,是集休闲、文化、娱乐与一体的城市开放性公园。

(1)童趣苑

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不同,本身公园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场地,主要面对对象是儿童,因此该场地建有迷宫、戏沙池、十二生肖、大双亭等设施。

各设施由一条曲廊相联系,顶为木制花架,两册设有大理石石凳,可供儿童和家长休憩见。

(2)明月湾

该景点是一个宽窄变化无规律的人工湖,引衢江之水,设为岩间涌泉,流至主体湖。

在此过程中设有流水落差,可听潺潺之声,湖畔置石与古典园林之法颇似,如仿自然之势,湖中种植睡莲、菖蒲以及本地的水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9)遍地龙游这是一个历史文化气息很浓郁的场所。

在古典园林中,景观的设置不需要表达多少历史层面的东西,只要表达园主的个人喜好就可以了。

而在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则不一样,特别是龙游,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她必须把这些历史和优秀的传统理念传承给年轻的一代,使之不断地发展。

这种开放性的设计格局在现代的园林景观营造中是比较普遍的,从本质上说,这种手法已经完全超越了古典园林的手法,或者说是借鉴了国外的造园手法。

劳伦斯.哈普林说过:

“现代风景园林不只是简单地营造空间,而且是将环境设计理解成一种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的神圣行为。

”中国的古典园林有她自身独特的东西,西方也有他理想的方面,中国的城市化正不断地加剧,开放性的公共空间的增加是必然的,所谓“饮水思源”,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目前绝大部分城市中的开封性公共休闲空间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继承和发展,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一个不借助于任何先例而凭空产生的设计空间。

请分析以上材料中所包含的古代或近代人地关系的思想

二、名词解释

卡尔.李特尔

三、简答题

1.何谓地理学三原则,它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2.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论述题

1.现代地理学的三项变革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2.人文地理学有哪些理论观念,形成了哪几大学术流派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案例分析

  “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最近指出,随着生产力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人类从对自然的畏惧,变为不断对自然展开“征服”改造,其后果是加剧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刘院士将它概括为三大表现。

一是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

到21世纪中叶,全球温度将增加1.5℃~4℃,我国三熟制北界将北移500公里,农牧交错带可能南移20公里~150公里,农业结构将因此发生改变。

二是海洋污染与资源过度开发,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经警告:

到2050年地球上有25%的物种有灭绝的危险。

三是荒漠化、沙漠化加剧,沙尘暴发生率增高。

我国土地沙漠化由20世纪60~70年代的每年1560平方公里,增加到90年代的每年2460平方公里!

据披露,1950年~2000年,我国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无序厂矿工程产生了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60万平方公里,毁耕地达2.7万平方公里(年均100万亩),人为水土流失面积基本抵消了同期种林种草和农田基本建设的治理成效。

试用人地关系的相关理论分析该材料,并说说为什么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二、名词解释

区 位

人地关系

可持续发展

三、简答题

1.空间相互作用的三要素是什么

2.人地关系协调要遵循哪些原则和依据

3.如何理解人地关系中的人和地

4.何谓区位分析,区位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四、论述题

1.试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分析人地协调论与可持续发展论的关系

2.当今世界有哪些重大问题需要协调,你认为应如何协调人地关系

3.论当今世界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如何

第四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一、案例分析:

我国南、北方的发展差异

近千年来,我国的政治重心在北方,经济重心在南方。

前者主要是历史传承和长期发展的结果,后者则与历史上政权与人口的多次南迁密切关联。

明清以来,南方经济逐渐崛起,对外贸易发达,陆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与此相比,北方则逐渐地落后了。

但北方长期以来大多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

南方地理环境优越,适宜经济发展和贸易交流。

由于南方与外界保持较为频繁的交流,能够接受到比较多的新鲜事物,相对开明的政治环境也有利于南方的发展。

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商贸发达,促进了北方社会文化的繁荣。

但后来“丝绸之路”衰落了,南方的海上贸易随之兴起。

历史上的贸易大港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如泉州、广州、厦门、宁波等。

数百年来,北方战乱频繁,成为沙俄、日本等列强侵略的重点。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北宋,文化名人多出自于北方;但南宋以后,科举状元则以南方为多,这与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分不开的。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南、北方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二、名词解释

1.文化区

2.文化整合

3.泰勒的文化定义

三、简答题

  简述扩展扩散的几种类型

四、论述题

从人类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差异分析文化的特点

第五章人口分布与迁移

一、案例分析:

逆城市化

城市人口向小城镇和广大乡村回流的过程,是相对于城市化过程而言的。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大量乡村人口持续涌入城市,导致城市数量的增多和城市人口的增加。

但在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城市化趋于饱和的国家,投资方向从大城市转向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出现了中心城区人口减少、产业外迁、经济衰落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内城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人口的城乡构成方面,也表现出城市人口比重下降、小城镇和乡村人口比重上升的状况。

在英国等欧洲国家,这种现象表现得比较突出。

逆城市化发生发展的原因,包括城市的推力与小城镇、乡村的拉力两个方面。

在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中心区大多会发生多种“城市病”。

比如大气污染、水质恶化、噪声污染、交通阻塞、犯罪率居高不下等,导致城区居住环境恶化,一部分居民陆续向城市外围迁移。

从小城镇和乡村的拉力来看,由于有了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即使居住在距离中心城区比较远的地方,但乘车进出中心城区还是非常方便的。

小城镇和乡村能够给迁入者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更是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所以,在许多发达国家,中产阶级倾向于由城市核心区向外围小城镇和乡村迁移。

根据以上材料中的现象分析该现象中人口迁移产生的机制

二、名词解释

1.人口分布

2.人口迁移

三、简答题

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四、论述题

拉文斯坦的人口迁移法则如何,怎样认识人口迁移的空间取向

第六章人口与发展

一、案例分析:

年份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总人口(万人)

1978

18.25

6.25

12.00

96259

1980

18.21

6.34

11.87

98705

1985

21.04

6.78

14.26

105851

1990

21.06

6.67

14.39

114333

1995

17.12

6.57

10.55

121121

2000

14.03

6.45

7.58

126743

2001

13.38

6.43

6.95

127627

2002

12.86

6.41

6.45

128453

2003

12.41

6.40

6.01

129227

2004

12.29

6.42

5.87

129988

根据以上表格,论述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并说说新时期怎样保证我国人口的持续发展

二、名词解释

1.人口转变

2.人口容量

三、简答题

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四、论述题

经济适度人口与实力适度人口的区别

第七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一、案例分析

中共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七个“一号文件”

从1982年到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在18年以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3年12月3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公布。

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对我国农村工作发出的第一份一号文件,它打破了实行多年的农村工作的僵化体制。

该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1983年——《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

1983年的第二个一号文件,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出了高度评价,赞扬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文件提出,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

 确定承包给农民的土地15年不变,鼓励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同时提出社员可以对自己的土地进行转包。

文件明确了农村进行商品生产的重要性。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系统化,同时从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产业结构调整、交通、支持乡镇企业、鼓励人才流动、放活金融政策、加强小城镇建设等十个方面活跃农村经济。

文件还提出扩大市场调节,进一步把农村经济搞活。

 

 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

该文件进一步摆正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肯定原有的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同时,强调增加投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同时明确提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允许其存在和发展。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该文件的主旨非常突出,即促进农民增收,尤其是各项政策措施要更多地向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倾斜,主要内容共九大部分,表现四大主题。

着重解决农民增收中的两个难点和两个重点;即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和贫困地区未解决温饱及未稳定解决温饱的贫困农民;丰富了农民增收的具体途径;同时为农民增收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试分析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并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

二、名词解释

现代农业

三、简答题

1.简述C.O.索尔对农业起源的推论

2.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3.简述现代农业的特点

四、论述题

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八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一、案例分析

表12004年我国工业产品产量

化学纤维(万吨)

1424.54

原煤(亿吨)

19.56

布(亿米)

420.00

原油(万吨)

17500.00

机制纸及纸板(万吨)

4863.20

汽油(万吨)

5249.77

家用电冰箱(万台)

3033.38

柴油(万吨)

10162.08

家用洗衣机(万台)

2348.85

天然气(亿立方米)

414.93

房间空调器(万台)

6646.22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21870.00

原盐(万吨)

3710.07

#水电

3280.00

机制糖(万吨)

1017.61

生铁(万吨)

25185.05

卷烟(亿支)

18744.13

粗钢(万吨)

27279.79

彩色电视机(万部)

7328.80

钢材(万吨)

29723.12

录像机(万部)

2322.22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1430.00

农用氮、磷、钾化肥(万吨)

4469.47

#铜(万吨)

217.00

发电设备(万千瓦)

7137.88

氧化铝(万吨)

699.00

汽车(万辆)

507.41

焦炭(万吨)

17748.50

轿车(万辆)

231.40

水泥(万吨)

97000.00

摩托车(万辆)

1581.55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30058.02

移动电话机(万部)

23344.58

乙烯(万吨)

626.58

微型电子计算机(万部)

4512.41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514-518

根据上表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

二、名词解释

第四产业

三、简答题

日本工业区及其特点

四、论述题

就当今世界经济形势,论述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第九章种族民族民俗

一、案例分析

举世闻名的古城承载着丽江悠久的历史文化,是纳西人民智慧的象征。

但在旅游浪潮的冲击下,古城不得不迎合游客的需要,变得日趋商品化。

丽江古城仅仅3.8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竟然囤聚了1600多户商家。

门市林立、人声嘈杂,破坏了原有的宁静与古朴,而且70%以上的店铺或客栈,都被外地生意人租赁经营。

尽管外来人员的涌入给丽江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冲淡了古城那种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氛围。

这些身着纳西族服装的外地商客操着各式各样的口音吆喝着,竞相招揽游客,毫无民族特色的外来商品则摆满了古城街巷。

古城居民祥和恬静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冲击,而导致原住居民不愿在古城内生活,带着留恋与无奈迁出了祖祖辈辈居住的老屋。

利益的冲突,生活和需求空间的被掠夺,纳西人生活的家园悄然在置换。

千百年沿袭下来的传统文化将不复存在,文化主体的转移和失落,丽江古城就完全失掉遗产申报时的文化优势。

丽江古城可以另辟新址按原来的模样复制和建设,但缺少纳西人这一道风景线,无形的传统文化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逝并不可再生。

离乡数载归来的游子在惊叹古城的繁荣时,也感觉少了些什么,一样的五彩石板小巷,一样的小桥流水,却再难寻回儿时记忆中的古城。

一个不是旅游区,而是家园的地方。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走在复制的古城街道上,身着纳西族服饰,操着各地口音的人们。

让我们看到的将会是一幅与真实纳西生活无关的经过包装和处理怪异的社会文化现象。

“因此,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著名纳西学者杨福泉指出:

‘古城的灵魂,不在小桥,不在流水,而在人家,以及存在于这一民族的文化’”。

结合材料论述民俗的形成及特点,并说说如何保护传统文化

二、名词解释

1.种族

2.民族

三、简答题

种族与民族的涵义与区别

四、论述题

何谓种族,种族主义的错误何在?

第十章语言地理

一、案例分析

生活在海南岛和台湾岛上的黎族和高山族同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

虽然他们现在分属两个民族,每族内部又有多个分支,但溯本追源,他们主要是从祖国大陆迁到岛上的古越族后裔,后发展为两个不同民族和支系,即同源异流。

他们与祖国大陆和其他兄弟民族这种不可分割的联系,不但有深刻的地缘、族缘、血缘和史缘根据,而且在民族文化的各个要素和层面上,都有异乎寻常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当然,也不能排斥其他地区的种族、民族或文化融入其中,但作为黎族和高山族的族源与文化的根源及主流,仍在祖国大陆。

结合以上案例,论述语言传播的特性以及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

二、名词解释

语 言

三、简答题

1.语言的本质特征

2.语言的传播特性

3.世界语言地图分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

语言扩散的结果如何

第十一章宗教与宗教地理

一、案例分析

雅利安人Aryan人,据近代学者研究,最早是在中央亚细亚地方,约在元前三四千年间,乘世界人口移动的风潮,分别向东西移动。

向西者进入欧洲,成为欧洲人的祖先;向东者到达波斯,后来一部份更向东南,就是后来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之入侵印度,约在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后。

他们越过兴都克什山,进入印度西北部的五河地区。

五河,顾名思义,是个河川纵横的地方,河川中最大的就是印度河,它汇集众流,注入阿拉伯海。

雅利安人初到此地,感于此河水势之壮阔,称之曰[信度’(Sindhu),信度,是大水或海的意思。

后来由Sindhu转为India,遂成为印度全境的名称。

雅利安人之侵入印度,约在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后。

那时的雅利安人,已有自己相当的文化。

他们已脱离杂婚,建立家庭单位,以父亲为家族之长,构成父系家长制的社会。

部族的酋长即是王,王位选举或世袭。

他们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族人勇悍好战,侵入五河地区后,征服了土著,在该地区定居下来,建立了许多国家。

五河地区土地肥沃,生产丰富,由于长时期在该地定居,形成了雅利安人的政治文化中心——也就是婆罗门文明的中心。

雅利安人称那个地方为[中国](MadhyaDesa)。

指此一区域外的地方是化外之地。

雅利安人也称此一地区为[阎浮提]——阎浮提,就是后来佛经中称的南部赡洲。

雅利安人的宗教信仰,是自然崇拜。

原来初民对于自然界有极大威力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水火昼夜等,不能理解,以为各有神祗司理,他们礼拜诸神,颂赞诸神。

所以有许多想像力丰富、词句美丽的诗篇。

这些赞歌由七个家族分别保留下来,到后来有了祭祀的仪式,祭司们把古代赞歌加以汇集,应用到祭祀上,祈求子孙繁衍,家畜增殖,降雨丰收,战争胜利等等,这就是最古老的吠陀圣典,黎俱吠陀。

结合该案例,论述宗教传播的因素

二、名词解释

宗 教

三、简答题

1.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点

2.宗教的特征及其文化表现是什么

四、论述题

从佛教的传播论述佛教的主要教派

第十二章聚落地理

一、案例分析

世界六大都市连绵带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都市圈

该城市群以纽约为中心,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城市。

面积占美国的1.5%,人口超过6500万。

北美洲五大湖

都市圈

该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分布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以及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

该城市群与美国东北沿海城市群共同构成了北美的城市群。

日本太平洋

沿岸都市圈

又称东海道城市带,以东京为中心,从千叶向西,经过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到神户。

下分东京、名古屋、大阪3个城市圈。

面积占日本国土的6%,人口将近7000万,占日本总人口的六成。

英国都市圈

以伦敦为核心,以伦敦——利物浦为中轴线,包括大伦敦地区、伯明翰、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以及众多中小城市。

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人口3650万。

欧洲西北部

都市圈

以巴黎为中心,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

拥有40座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面积14.5万平方公里,人口4600万。

长江三角洲

都市圈

以上海为中心的,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苏州、无锡、常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城市,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240万。

 

结合以上表格中提供的资料,论述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二、名词解释

1.聚 落

2.城市体系

3.等级规模法则

三、简答题

简述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

四、论述题

结合某一具体区域,论述城市地域结构发展的动力

第十三章旅游地理

一、案例分析

近年来,丽江的旅游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内外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据旅游主管部门统计2005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04.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8.59亿元。

丽江已经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身份的旅游热点城市,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丽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爱。

丽江旅游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起步进而快速腾飞。

丽江也因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接待地。

结合该材料论述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

二、名词解释

1.旅游业

2.旅游目的地

三、简答题

1.简述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2.旅游资源的分类特征

3.何谓旅游动机,哪些因素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四、论述题

何谓旅游资源,以你所熟悉的某一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例,试分析应如何进行旅游资源的评价。

第十四章行为地理

一、案例分析

美国西尔斯公司也是一个随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己定位策略的成功例子。

这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零售公司自1886年创办以来一直生意兴隆、财源茂盛,W与它同时期创业的蒙哥马利、伍尔沃斯、梅西公司都相继走进了历史。

西尔斯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善于寻找良机和及时调整定位策略;使其经营管理与不断交化的环境相适应。

创办之初,他们把自己定位在"农场主的购买商",因为当时一家一户的农场主处于分散孤立状况,不能随时进城去选购商品,西尔斯便选择了这一部分人作为自己目标顾客,开展邮购业务。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西尔斯已发展成全国性的大邮购商。

1921年后,美国形势起了变化,公路四通八达,农场主拥有了自己的汽车,进城购物相当方便,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西尔斯不再挺自己是农场主的购买商,而是在城市中心设立零售店铺,把自己定位在社区市民的购买商上,为城市消费者服务。

二战之后,美国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城市中心出现消费者空心化。

为适应这一变化,西尔斯率先在郊区开设大型商场,并设有宽敞的停车场,把自己定位为区域购物中心,为城乡消费者服务。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零售业竞争加剧,市场细分化程度加深。

为了形成自己的特色,西尔斯明确地将自己定位在美国中年母亲上,公司形式宣传更注重"柔和的一面",店铺陈列也配合这一形象宣传,到处摆放着与美国中年母亲相关的商品。

西尔斯公司正是这样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策略,终于保住了它100多年来在零售王国的领导地位。

根据以上材料,试分析消费者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二、名词解释

1.环境认知

2.心理图谱

三、简答题

1.简述心理文化及其构成

2.简述地理物象的三种距离

四、论述题

论述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四种类型及其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