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49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报告书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1章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1.1重力式路堤墙设计资料

1.1.1墙身构造

墙高5m,墙背仰斜坡度:

1:

0.25(=14°),墙身分段长度20m,其余初始拟采用尺寸如图1.1示;

1.1.2土质情况

墙背填土容重γ=18kN/m3,内摩擦角;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δ=16°;地基为石灰岩地基,容许承载力[σ]=480kPa,基地摩擦系数;

1.1.3墙身材料:

5号砂浆,30号片石,砌体容重γ=22kN/m3,砌体容许压应力[σ]=610kPa,容许剪应力[τ]=110kPa,容许压应力。

图1.1初始拟采用挡土墙尺寸图

1.2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1.2.1破裂角()的计算

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则有:

根据路堤挡土墙破裂面交于荷载内部时破裂角的计算公式:

1.2.2验算破裂面是否交于荷载范围内

破裂面至墙踵:

荷载内缘至墙踵:

荷载外缘至墙踵:

因为4.75<5.25<10.25,假设满足要求。

1.3荷载当量土柱高度计算

墙高5米,按墙高确定附加荷载强度进行计算。

按照线性内插法,计算附加荷载强度:

,即当量土柱高度为0.903m。

1.4土压力计算

1.4.1土压力大小计算

根据路堤挡土墙破裂面交于荷载内部土压力计算公式:

1.4.2土压力作用点位置计算

1.5稳定性验算

1.5.1墙体重量及其作用点位置计算

挡墙按单位长度计算,为方便计算从墙趾处沿水平方向把挡土墙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四边形,下部分为三角形:

1.5.2抗滑稳定性验算

,取挡土墙宽B=2m,验算公式:

即:

所以抗滑稳定性满足。

1.5.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验算公式:

其中,

所以倾覆稳定性满足。

1.6基地应力和合力偏心矩验算

为了保证挡土墙基底应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应进行基底应力验算;同时,为了避免挡土墙不均匀沉陷,控制作用于挡土墙基底的合力偏心距。

1.6.1基础地面压应力和偏心距

1)轴心荷载作用时:

所以=267.5÷(2×1)=133.7kPa<[σ]=480kPa

故基础地面压应力满足要求。

合力偏心距

2)偏心荷载作用时

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

则:

故偏心距与基础地面压应力均满足要求。

1.6.2地基承载力验算

1)轴心荷载作用时,=133.7<480=

2)当偏心荷载作用时,

故地基承载力抗力值符合要求。

1.7墙身截面强度计算

1.7.1强度计算

要求:

其中:

=0.569,为轴向力偏心影响系数,按每延米长计算;

=0.95×[1.2×220+1.4×2.49]=254.1kN

=0.69×2×610÷2.31=364.4KN

所以<,故强度满足要求。

1.7.2稳定计算

要求:

其中:

=

≤=0.977×0.569×2×610=293.57KN,故稳定性满足要求。

1.7.3正截面直接受剪验算

要求:

其中==71.16KN,=2×110÷2.31+0.42×207.58=207.59kN

即<,抗剪满足要求。

由上述可得K10+000截面的挡土墙符合要求,挡土墙最终截面按照拟定设计。

1.8设计图纸

1.8.1典型断面、立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

典型断面如图1.2所示,立面布置图1.3所示,平面布置图1.4所示。

每间隔10米设置变形缝一道,缝内用沥青麻絮嵌塞;泄水孔尺寸10×10cm,2--3米布置一个,泄水孔应高出地面不小于30厘米;墙背均应设置50厘米砂砾透水层,并做土工布封层。

图1.2典型断面图

第2章沥青路面设计

2.1基本设计资料

某地公路自然区划IV区拟建一级公路,采用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15年,土基为粉质土,确定土基的稠度为1.10,回弹模量取36MPa,路基干湿状态为中湿状态,有关资料如下:

(1)公路技术等级为一级,为双向四车道,车道系数。

(2)交通组成如表1.1(示例)所示,交通量年增长率:

前五(十)年:

γ=8%;中间五(十)年:

γ=7%;后五(十)年:

γ=6%。

设15年内的平均交通量年增长率为,则,求得。

表2.1交通组成及交通量表

车型

双向交通量

东风EQ140

625

解放CA10B

800

黄河JN150

400

长征XD250

300

依土姿TD50

1485

菲亚特650E

245

太脱拉138

47

2.2轴载分析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表示为BZZ-100。

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按表2.2确定。

表2.2标准轴载计算参数

标准轴载名称

BZZ-100

标准轴载名称

BZZ-100

标准轴载P(KN)

100

单轮当量圆直径d(mm)

21.30

轮胎接地压强P(Mpa)

0.70

两轮中心距(cm)

1.5d

2.2.2以设计弯沉值设计指标及沥青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

当以设计弯沉值设计指标及沥青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前、后轴轴载大于25kN的各级轴载的作用次数均换算成标准轴载的当量作用次数,计算过程见表2.3。

式中:

—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的标准轴载的当量次数;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换算次数(次/日);

—标准轴载();

—各种被换算车型的轴载();

C1—轴数系数;

C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0,四轴组为0.38。

当轴间距离大于3m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离小于3m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面公式计算:

,式中:

m—轴数。

表2.3轴载换算结果

车型

()

(次/日)

东风EQ140

前轴

23.70

1

6.4

625

后轴

69.20

1

1

625

126.00

解放CA10B

前轴

19.40

1

6.4

800

后轴

60.85

1

1

800

92.18

黄河JN150

前轴

49.00

1

6.4

400

114.97

后轴

101.60

1

1

400

428.60

长征XD250

前轴

37.80

1

6.4

300

28.79

后轴

2*72.60

1

1

300

1519.41

依士姿TD50

前轴

42.20

1

6.4

1485

222.85

后轴

90.00

1

1

1485

1878.07

菲压特650E

前轴

33.00

1

6.4

245

12.61

后轴

72.00

1

1

245

58.69

太脱拉138

前轴

51.40

1

6.4

47

16.63

后轴

2*80.00

2.2

1

47

98.81

∑N

4357.67

则其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量轴次:

式中,—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次数;

t—设计年限,由材料知,t=15年;

—设计端竣工后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

—设计年限内的交通量平均增长率,由材料知,γ=0.07

—车道系数,由材料知η=0.5。

则:

次。

2.2.3以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累计当量轴次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累计当量轴次时,凡轴载大于50KN的各级轴载的作用次数均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的当量作用次数,计算过程见表2.4。

式中:

—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的标准轴载的当量次数;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换算次数(次/日);

—标准轴载();

—各种被换算车型的轴载();

—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18.5,四轮组为0.09。

—轴数系数;

表2.4轴载换算结果

车型

()

(次/日)

东风EQ140

前轴

23.70

1

18.5

625

后轴

69.20

1

1

625

32.86

解放CA10B

前轴

19.40

1

18.5

800

后轴

60.85

1

1

800

15.04

黄河JN150

前轴

49.00

1

18.5

400

后轴

101.60

1

1

400

454.16

长征XD250

前轴

37.80

1

18.5

300

后轴

2*72.60

1

1

300

5927.26

依士姿TD50

前轴

42.20

1

18.5

1485

27.63

后轴

90.00

1

1

1485

639.24

菲压特650E

前轴

33.00

1

18.5

245

后轴

72.00

1

1

245

17.69

太脱拉138

前轴

51.40

1

18.5

47

4.24

后轴

2*80.00

3

1

47

13142.17

∑N

13198.63

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量轴次为:

次。

2.3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考虑公路沿途有砂石、碎石、石灰、粉煤灰供应,路面结构层如下:

面层采用三层式沥青混凝土(200),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厚度待定),底层采用二灰土(300),其中表层采用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50mm),中面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70),下面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80)。

2.4压模量和劈裂强度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可根据查表法查得。

各结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及劈裂强度已参照规范给出的推荐值确定,见表2.5。

表2.5结构组合参数、、

材料名次

厚度(cm)

抗压回弹模量

强度劈裂

(Mpa)

15°C模量

20°C模量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5

2680

1991

1.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7

2175

1425

1.0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

1320

978

0.8

水泥稳定碎石

待定

3188

3188

0.6

二灰土

35

750

750

0.25

土基

30

30

2.5设计指标的确定

2.5.1设计弯沉值

公路为一级,则公路等级系数取1.0;面层是沥青混凝土,则面层类型的系数取1.0;路面结构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则路面结构类型系数取1.0。

式中:

—设计弯沉值

—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年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公路等级系数,一级公路为1.0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为1.0

—基层类型系数,半刚性基层为1.0

所以,

2.5.2各层材料按容许层底拉应力

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路面结构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Mpa);

—路面结构材料的容许拉应力,即该材料能承受设计年限次加载的疲劳弯拉应力(Mpa);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土类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表2.6结构层容许弯拉应力

材料名称

(Mpa)

(Mpa)

细粒沥青混凝土

1.4

5.21

0.27

中粒沥青混凝土

1.0

5.21

0.19

粗粒沥青混凝土

0.8

5.21

0.15

水泥稳定碎石

0.5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