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函授本科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3368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函授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黄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函授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黄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函授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黄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函授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黄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函授本科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函授本科培养方案.docx

《黄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函授本科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函授本科培养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函授本科培养方案.docx

黄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函授本科培养方案

黄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函授本科)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810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注册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等土木工程的相关部门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

二、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学员毕业后应达到以下业务标准和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1)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和本专业所必须的工程数学,掌握普通物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化学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掌握一种计算机程序语言。

(2)学科和专业基础知识

掌握静力学、动力学、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适用条件,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画法几何基本原理。

掌握工程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计算原理,掌握一般基础的设计原理。

掌握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的一般过程、了解项目策划、管理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3)专业知识

掌握土木工程项目的勘测、规划或选型、构造的基本知识。

掌握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CAD软件的应用技术。

掌握土木工程基础的设计方法,了解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

掌握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工程检测与试验的基本方法。

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程和规范。

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

2.能力要求

(1)学习能力

具有查阅文献或其他资料、获得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并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

(2)运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根据使用要求、地质地形条件、材料和施工的实际情况,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进行土木工程勘测和设计的能力。

具有解决施工技术问题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及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

具有工程经济分析的初步能力。

具有进行工程监测、检测、工程质量可靠性评价的初步能力。

具有一般土木工程项目规划或策划的初步能力。

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辅助管理的初步能力。

(3)创新能力

具有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具有科技开发、技术革新的初步能力。

三、学制、学位、学时

学制:

专升本、函授2.5年

学位:

工学学士

总学时:

1770

自学学时:

1228 网上学时:

350 面授学时:

172 课外学时:

20

四、主干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土木工程施工

五、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

2、专业基础课程

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3、专业课程

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结构抗震设计

4、实践环节

毕业设计

六、课程简介

1.土木工程概论

总学时:

60 自学学时:

56 网上学时:

0 面授学时:

6  课外学时:

参考教材:

叶志明,《土木工程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入门性质的课程,又是建立大土木工程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的基础课。

本课程是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土木工程的地位和作用,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工程意识,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和方法基础。

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专业范畴,为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激发其学习潜能和自身的学习动力。

2.工程制图

总学时:

80 自学学时:

72 网上学时:

0 面授学时:

8 课外学时:

0

参考教材:

陈文斌主编《建筑工程制图》,同济大学出版社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研究用投影方法绘制建筑工程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作图问题的理论和作图方法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建筑工程图是工程界的共同语言,它表达了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和设备等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是建筑工程施工时的主要依据。

3.理论力学

总学时:

60 自学学时:

54 网上学时:

0 面授学时:

6 课外学时:

0

参考教材:

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课程主要使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系统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为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初步学会应用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同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抽象思维、计算和分析能力。

4.材料力学

总学时:

80 自学学时:

42 网上学时:

30 面授学时:

8 课外学时:

0

参考教材:

孙训方、《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很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对杆件的基本变形具有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能力。

5.房屋建筑学

总学时:

60 自学学时:

54 网上学时:

30 面授学时:

6 课外学时:

0

参考教材:

同济大学等四校,《房屋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房屋建筑学是研究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

是土建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应用型课程。

其任务是研究建筑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设计、建筑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构造方法及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原理。

6.土木工程材料

总学时:

80 自学学时:

42 网上学时:

30 面授学时:

8 课外学时:

0

参考教材:

苏达根主编、《土木工程材料》、高等教育出版社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工程中常用的各种材料的生产工艺、技术性质、使用要求及有关国家的材料规程和标准。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常用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为后续课程及以后工作奠定必要基础。

7.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总学时:

140 自学学时:

96 网上学时:

30 面授学时:

14 课外学时:

0

参考教材:

东南大学等四校、《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中国建筑工业

本课程属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现行的规范、规程等有关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在校继续学习《混凝土结构设计》专业课以及毕业后在混凝土结构学科领域继续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8.结构力学

总学时:

120 自学学时:

78 网上学时:

30 面授学时:

12 课外学时:

0

参考教材:

龙驭球主编,《结构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析计算杆件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培养结构分析与计算方面的能力(包括手算和电算两方面),为学习专业课程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9.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总学时:

120 自学学时:

78 网上学时:

30 面授学时:

12 课外学时:

0

参考教材:

陈希哲主编、《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的成因和分类方法,熟悉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掌握地基沉降、地基承载力、土压力计算方法和土坡稳定分析方法,掌握一般土工试验方法,达到能应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稳定、变形和渗流等问题的目的。

10.钢结构

总学时:

120 自学学时:

78 网上学时:

30 面授学时:

12 课外学时:

0

参考教材:

王静峰主编、《钢结构》、高等教育出版社

《钢结构设计原理》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属于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钢结构材料的基本性能,掌握基本构件及其连接的设计计算方法,熟悉基本构件的构造设计。

基本课程教学内容含概论、钢结构的材料、构件的截面承载能力---强度、单个构件的承载能力---稳定性、整体结构中的压杆和压弯构件、钢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钢结构的连接和节点构造等七部分。

11.土木工程施工

总学时:

100 自学学时:

60 网上学时:

30 面授学时:

10 课外学时:

0

参考教材:

何夕平主编、《土木工程施工》、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

主要介绍建筑施工中各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案和有关的施工机械的选择和应用。

本课程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识,具备解决一般工程施工的能力。

12.土木工程施工

总学时:

80 自学学时:

72 网上学时:

0 面授学时:

8 课外学时:

0

参考教材:

吕西林主编、《结构抗震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主要专业技术课之一。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抗震设防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2.7%。

历史震害表明,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主要是因为房屋破坏和结构倒塌引起的,因此,对各类工程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途径。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工程地震基本知识、工程抗震原理以及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为学生今后解决工程抗震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等方面的问题奠定基础。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函授)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属性

学时

开设学期

公共基础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必修

100

1

计算机应用基础

必修

110

1

大学英语

必修

160

1、2

高等数学(理科)

必修

130

1

专业基础课

土木工程概论

必修

60

2

工程制图

必修

80

2

理论力学

必修

60

2

材料力学

必修

80

3

专业课

房屋建筑学

必修

60

2

土木工程材料

必修

80

3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必修

140

3

结构力学

必修

120

4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必修

120

4

钢结构

必修

120

3

土木工程施工

必修

100

4

结构抗震设计

必修

80

4

实践环节

绘画基础

选修

50

2

艺术导论

选修

40

3

美学与欣赏

选修

40

5

口才学

选修

40

5

毕业设计(论文)

必修

8周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