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23.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2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23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荒漠化的含义、成因与表现。
2.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3.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突出的原因分析。
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一、荒漠化的概述
1.概念
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原因
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3.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4.现状
(1)世界:
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2)中国:
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位置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地形特征
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主要景观
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
4.分异
以贺兰山为界,以东属半干旱的草原地带,以西属干旱和极端干旱区。
5.干旱特征的形成
(1)海陆位置: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2)地形地势:
高原面积广大,高山环绕盆地,青藏高原阻挡。
6.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1)干旱的气候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原因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表现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危害
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防治内容
3.原则
(1)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2)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重点
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5.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
(×)
2.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可能出现次生盐渍化现象。
(√)
3.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
4.荒漠化的防治以治理为主。
(×)
5.将下列不同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与对应地区连起来。
6.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A)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
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
知识点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与荒漠化的关系
[问题探究]
结合图和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教材P17图2.2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
材料 2017年8月2日17时34分,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突遭强沙尘暴袭击。
滚滚黄沙步步逼近,不一会就覆盖了全部天空,空气中是沙、是土已分不清。
街上行人寥寥无几,公众纷纷回家关门闭窗预防。
探究1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提示:
东部是温带草原,向西出现荒漠草原、荒漠。
探究2 形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根据图中降水量自东向西的分布规律得出结论: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从海洋带来的水汽越来越少,降水自东向西越来越少,景观依次出现变化。
探究3 强沙尘暴频繁发生在西北地区,试分析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对沙尘暴和荒漠化的形成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
从西北地区本身的条件包括植被、土壤、天气、气候等方面说明。
西北地区常年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等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上述条件导致沙尘多发,沙漠面积不断扩大,荒漠不断扩展。
[总结深化]
西北地区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1.干旱是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威胁
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如图所示:
2.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气候异常对荒漠化的影响如图所示:
[对点演练]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量递减
B.大风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C.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主要在于干旱的自然环境
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
2.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是( )
A.水分差异
B.热量差异
C.地形差异
D.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
解析:
1.B 2.A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因此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该区自东向西距海洋越来越远,因此降水越来越少,植被景观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
知识点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问题探究]
结合西北地区环境特点和下图,合作解决问题。
教材P18图2.4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探究1 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不合理人类活动有哪些?
提示: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探究2 上述不合理人类活动会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出现?
结合下表中的有关信息讨论完成相关问题。
提示:
典型地区
出现的不合理
人类活动
造成的后果
能源缺乏地区
过度樵采
破坏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破
半干旱的
草原牧区
过度放牧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半干旱的
旱农垦区
过度开垦
使沙化土地连片并发展
绿洲边缘区
过垦、过牧、水资源利用不当
绿洲萎缩,沙进人退
[总结深化]
1.荒漠化发展过程图
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1)过度樵采
过度樵采使干旱地区的植被破坏,沙丘活化,荒漠化加剧。
(2)过度放牧
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导致土地沙化,草场载畜量降低,为维持经济收入,进一步超载放牧,形成恶性循环,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3)过度开垦
主要出现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尤其是沙区边缘,过度开垦使土地荒漠化问题更加严重。
(4)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主要出现在绿洲区,一方面,由于人口增加,盲目扩大开垦规模,导致生态用水紧张,植被不断减少;另一方面,不合理灌溉,产生次生盐碱化,植被难以生长。
最终导致绿洲水源不断减少,绿洲演变为荒漠。
[对点演练]
科尔沁草原,曾经水草丰美,但前些年却变成荒漠化严重的沙地。
从1997年开始,科尔沁人因地制宜,防沙固沙,目前已初步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开始走向“沙绿民富”的道路。
读科尔沁沙地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
1.科尔沁沙地曾经“沙进人退”、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
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④不合理灌溉导致的盐碱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科尔沁沙地“沙绿民富”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
A.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加
B.沙地边缘构建乔、灌、草防护林带
C.配套排灌设施,合理引用水资源
D.推广沙地植被恢复配套技术
解析:
1.B 2.A 第1题,科尔沁沙地位于农牧过渡地带,过度放牧或过度开垦,易导致荒漠化。
第2题,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加,但蒸发愈旺盛,可能愈加干旱。
知识点三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问题探究]
结合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教材P23图2.12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探究1 为什么草方格沙障能阻挡沙漠的推进?
提示:
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首先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
探究2 草方格沙障属于生物措施还是工程措施?
利用草方格沙障能不能从根本上治理荒漠化?
提示:
草方格沙障只是人们利用植物秸秆扎设的一种沙障,属于治沙的一种工程措施,无法从根本上治理荒漠化。
探究3 要从根本上治理荒漠化,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
提示:
因为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由于植被被破坏而出现土地沙化,甚至转变为沙漠,因此,治理荒漠化的核心是固沙,最关键的问题是恢复植被。
[总结深化]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三部分:
一个重点、两个原则、三项内容,如下图所示:
2.荒漠化防治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区域
对应措施
农牧过渡地区
退耕还牧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渍化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对草原造成破坏
内陆干旱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对点演练]
2017年6月17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的主题为“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家园”,旨在鼓励更多人投入荒漠化防治事业。
据此回答1~2题。
1.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C.退耕还草
D.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2.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
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1.B 2.C 第1题,塔里木盆地地处西北内陆,降水较少,不宜大面积植树造林,也不宜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而应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以防绿洲退化为荒漠。
第2题,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考查点1 荒漠化及其发生过程
荒漠化就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
B.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
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
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
2.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
①植被破坏 ②气候变异 ③海平面上升 ④酸雨危害
⑤风沙侵蚀 ⑥水土流失 ⑦过度开发 ⑧太阳活动
A.①②⑤⑥⑦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⑦D.④⑤⑥⑦⑧
解析:
1.D 2.A 第1题,荒漠一部分是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有一部分是人类长期活动造成的,其实质是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严重退化。
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的过程和现象。
第2题,海平面上升、酸雨危害、太阳活动不会导致荒漠化发生。
考查点2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形成原因多样,干旱本身就包含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据此完成3~4题。
3.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A.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
B.东部是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
C.贺兰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南北走向且位于中部
D.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区东西
4.关于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雨年促进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B.山地丘陵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D.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解析:
3.B 4.C 第3题,我国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为内蒙古高原,西部为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
第4题,西北地区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考查点3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读图,回答5~6小题。
5.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过度樵采B.过度开垦
C.过度砍伐D.过度放牧
6.A、B两图的荒漠化分别表现为( )
A.大面积草场被破坏 斑点状荒漠化圈
B.斑点状水土流失 大面积水土流失
C.斑点状荒漠化圈 大面积草场被破坏
D.大面积水土流失 斑点状水土流失
解析:
5.D 6.A 第5题,根据图例,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裸地以井为圆心,应是大量牲畜到饮水点踩踏形成。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过度放牧,D对。
过度樵采、过度砍伐主要发生在林区,A、C错。
过度开垦是发展种植业,不会形成圆形裸地,B错。
第6题,读图,A图中荒漠化圈边接在一起,形成大面积草场被破坏,B、C错。
B图的荒漠化形成明显的斑点状荒漠化圈,破坏面积较小。
A对。
位于干旱的畜牧业区,降水少,水土流失问题少,D错。
考查点4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
据此完成7~8题。
7.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
A.旱作农业区——减少用水数量
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C.干旱地区——多打机井,加大开发水源力度
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8.下列属于防沙工程措施的是( )
A.育草封沙
B.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C.建造农田防护林网
D.设置沙障工程
解析:
7.D 8.D 第7题,旱作农业区,发展节水农业,不是单纯减少用水数量;草原牧区要合理放牧,保护湿地、草地资源;干旱地区,植树种草,保护环境,保护性开发地下水资源;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第8题,A、B、C三项都不属于工程措施。
[基础巩固]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9个省级行政区,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
据此完成1~2题。
1.荒漠化的实质是( )
A.耕地退化B.草地退化
C.土地退化D.林地退化
2.从图中看出,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较普遍,这些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①风蚀、水蚀和盐渍化
②风蚀、水蚀和沼泽化
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
④常年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
1.C 2.C 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我国的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水蚀和盐渍化以及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等。
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D.水污染
4.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
A.过度砍伐森林
B.过量引水灌溉
C.过度开发沼泽
D.城市化过度发展
解析:
3.B 4.A 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区域沙漠广布,随着森林的减少,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类型及面积统计数据表(单位:
万平方千米),完成5~6题。
荒漠化土地总量
耕地
林地
草地
未利用土地
111.32
2.35
4.31
50.54
54.12
5.新疆地区( )
①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②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草地利用不当 ③保护植被、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重要措施 ④荒漠化不可能发生在无人类活动的地区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6.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表流水侵蚀力较强 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③近地面水平气流较强 ④人类不合理的经营活动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5.D 6.C 第5题,根据表格中数据,新疆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①对。
新疆是牧区,草场面积广阔,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草地利用不当,②对。
保护植被、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重要措施,③对。
荒漠化可能发生在无人类活动的地区,④错。
D对,A、B、C错。
第6题,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②对。
近地面水平气流较强,风力大,③对。
人类不合理的经营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④对。
新疆降水少,地表流水少,侵蚀力弱,①错。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统计图。
读图回答7~8题。
7.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8.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应该采取的防治措施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牧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
D.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解析:
7.C 8.B 第7题,读图可知,该县人口不断增长,耕地不断增多,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因此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垦。
第8题,荒漠化主要是人类破坏植被造成的,因此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牧是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
9.下面是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多年来,昆仑山麓的绿洲逐渐向河流上游移动,河流下游地区荒漠化现象加剧,扭转这种局面的主要对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道防线中,林带的作用是________;由于林带的保护,绿洲地区的风速比沙丘地区________。
(3)近年来,绿洲周围地区由于过度樵采而加剧了荒漠化,对此可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本题以和田地区绿洲现状为背景,考查了绿洲退化的原因、防护林的作用及防治荒漠化的对策。
第
(1)题,河流上游过度用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绿洲退化,扭转这种局面需要人类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持绿洲水量稳定。
第
(2)题,林带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当风吹过防护林带时,风速变小,从而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
第(3)题,由于能源短缺,使得绿洲周围地区过度樵采而加剧了荒漠化,所以必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主要措施有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答案: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小
(3)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
[综合提升]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草场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实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以及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读图完成1~2题。
科尔沁草原的变化 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密度的变化
1.有关图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是草地退化
B.土地利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
C.土地利用问题的后果是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
D.草地退化会导致沙化面积扩大
2.针对上述土地利用问题,科尔沁地区恢复生态环境的正确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③发展单一放牧,规定只放一个畜种
④实行轮牧、退牧
⑤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舍饲养畜为游牧
⑥依法加强草原保护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⑥
解析:
1.B 2.D 第1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加、过度放牧。
第2题,要恢复草场生态,应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经济;改变单一放牧业,开展多种经营;实行轮牧、退牧;建设人工草场,发展舍饲畜牧业;依法加强草原保护。
读植被覆盖率、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回答3~4题。
3.图中反映出( )
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4.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C.设置沙障固沙
D.小流域综合治理
解析:
3.B 4.B 图中反映出植被覆盖率越高,输沙率相对越小,说明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因此在荒漠化防治中,保护和恢复植被、植树种草是有效措施。
5.读“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和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地平均斑块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分布
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地平均斑块面积变化
(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加上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隆起对水汽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2)在我国的沙漠中较难治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拉尔附近的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荒漠容易治理和利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防治荒漠化应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在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应将调整________结构和防风沙措施相结合;在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应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发展________农业。
(5)分析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治理措施。
解析:
第
(1)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再加上高大山脉的阻挡,使其成为降水稀少,异常干旱的地区。
第
(2)题,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异常干旱,水资源缺乏且难以利用,从而使其成为我国最难治理的沙漠。
第(3)题,海拉尔附近的沙漠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该地水资源条件和植被条件相对较好,这些沙漠相对容易治理和利用。
第(4)题,防治荒漠化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进行治理,农业要侧重发展节水农业。
第(5)题,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原因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分析,治理措施主要从控制人口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合理放牧、加大防治投入等角度分析。
答案:
(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高大山地 青藏高原
(2)塔克拉玛干沙漠 水资源比较缺乏或者很难利用,几乎寸草不生
(3)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水分和植被条件相对较好
(4)土地利用 节水
(5)主要原因:
自然条件恶劣,干旱,风大,沙多,植被稀疏;人口增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治理措施: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合理放牧,防止过度开垦,保护好周围生态环境;加大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