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原理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2880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抽屉原理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抽屉原理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抽屉原理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抽屉原理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抽屉原理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抽屉原理优秀教案.docx

《抽屉原理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屉原理优秀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抽屉原理优秀教案.docx

抽屉原理优秀教案

讲课教案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六年级下册

##镇中学

###

2015年4月17日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教学内容】:

我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抽屉原理》第一课时,也就是教材68页的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情感与态度:

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法和学法】:

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扑克牌、一定数量的笔、笔筒、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师:

同学们,你们玩过扑克牌吗?

生齐:

玩过。

师:

好,下面我们用扑克牌来玩个游戏。

大家知道一副扑克牌有54张,如果去掉两张王牌,就剩52张,对吗?

生齐:

对。

师:

如果从这52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5张,我敢肯定地说:

“这5张扑克牌至少有2张是同一种花色的,你们相信吗?

部分生说:

信。

部分生说:

不信。

师:

那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师先请一位同学洗牌(把牌混合均匀),然后请5名同学各抽一张,验证至少有两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师:

如果再请五位同学来抽,我还敢这样肯定地说:

抽取的这5张牌中至少有两张是同一花色的,你们相信吗?

生齐:

相信。

师再找5位同学各抽一张,进一步验证至少有两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师:

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大家想不想研究啊?

生齐:

想。

进入主题。

【设计意图:

在课前进行的游戏激趣,一是使教师和学生进行自然的沟通交流;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探究的愿望;三是为今天的探究埋下伏笔。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初步感知

课件呈现:

将三支铅笔放入两个笔筒中,有几种放法呢?

师演示每一种可能的情况,演示过程中给大家逐一的解释操作的步骤,并讨论。

去掉重复的情况以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两种放法:

数对表示

第一种情况(3,0)

 

第二种情况(0,3)

 

进一步用课件演示放法,提示大家观察,共同总结出:

其中一个笔筒至少有两支铅笔。

【设计意图:

一是教师的示范作用性;二是刻意的渗透平均分为学生下一步自己操作奠定基础。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课件呈现:

把四根铅笔放入三个笔筒中有几种放法?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师:

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出示合作要求,请生读要求),看哪组动作最快?

(1)、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师: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

找一名同学展示,一名同学板书:

(3,1,0)(2,2,0)(4,0,0)(1,1,2)。

师:

老师也是这样摆的,我们一起看一下(课件演示)

数对表示

第一种情况(4,0,0)

 

第二种情况(3,1,0)

第三种情况(2,2,0)

 

第四种情况(1,1,2)

 

观察这几种放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并交流后得出结论。

课件出示: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中至少有2枝铅笔。

方法一:

列举法

师:

刚才我们把所有情况都一一列举出来,想一想不用一一列举,我们能不能只要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列举法找出四枝铅笔放入三个盒子的所有方法,观察总结概括出四种方法的共同点,即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让学生充分理解“总有”、“至少”的含义。

3、逐步深入,探究根源

探究:

把5枝笔放在4个笔筒里,还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了2枝笔吗?

生思考片刻后答:

是。

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除了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列举出来,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也可以证明这句话是正确的?

生:

我是这样想的,先假设每一个笔筒放1支,这样还剩1支。

这时不论放到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是2支了。

所以我认为是对的。

师:

你为什么要先在每一个笔筒中放1支呢?

生:

因为总共只有5支,平均分,每个笔筒这时都能分到1支。

师:

你为什么一开始就要去平均分呢?

(出示:

平均分)

生:

平均分,就可以使每一个笔筒尽可能的少一点,也就有可能找到和题目不一样的情况。

师:

我明白了。

但是这样只能证明总有一个笔筒中肯定会有2支笔,怎么能证明至少有2支呢?

生:

平均分已经是每个笔筒中的比尽可能少了,如果这样都符合要求,那另外的情况肯定也是符合要求的了。

师:

看来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平均分的方法比较简便。

方法二:

假设法

师:

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齐):

把5枝笔放在4个笔筒里,还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了2枝笔。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索,寻找不同的证明方法,在列举法的基础上,学生意识到了要考虑最少的情况,从而引出假设法,渗透平均分的思想。

三、提升思维,构建模型

1、加深感悟

师:

方才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验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现在老师把题目改一改,你们看还对不对,为什么?

师(口述):

6枝笔放在5个笔筒里,还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了2枝笔?

学生口答。

教师让学生继续思考:

10支铅笔放到9个笔筒呢?

50支放进49个笔筒呢?

(教师引导学生说理,学生逐步都采用假设的思路熟练地来表达。

师:

我们为什么都采用假设的方法来分析,而不是画图或举例呢?

(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体会列举方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感悟假设方法更具一般性的特点。

师:

我把题目再给大家改一下,看还有这样的结论吗?

课件出示:

10枝笔放在6个笔筒里,还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了2枝笔。

生思考后回答:

是。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方法的优劣,发展了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并通过更多的例子总结发现规律的存在性。

2、建立模型

师:

通过刚才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生:

只要铅笔的数量比笔筒的数量多1倍多,那么总有一个笔筒至少要放进2支笔。

师:

对的。

铅笔放进笔筒我们会解释了,那么下面这两句话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课件呈现:

5个苹果放进4个抽屉里;7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里。

学生口答。

师:

以上这些问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生:

其实都是一样的,鸽巢、抽屉就相当于笔筒,鸽子、苹果就相当于铅笔。

师:

像这样的数学问题,我们就叫做“鸽巢问题”或“抽屉问题”,他们里面蕴含的这种数学原理,我们就叫做“鸽巢原理”或“抽屉原理”。

到此为止,正式揭题。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不同具体情况的判断,初步建立“物体”、“抽屉”的模型,发现简单的抽屉原理。

研究的问题来源于生活,还要还原到生活中去,所以请学生对课前的游戏的解释,也是一个建模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抽屉”不一定是看得见,摸得着。

3、揭开课题

同学们真了不起!

不知不觉中你们已经发现了一个很伟大的数学原理,也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抽屉原理(板书课题)一起来看大屏幕,(出示抽屉原理资料介绍)找生读。

抽屉原理一:

只要物体数量是抽屉数量的1倍多,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2个的物体。

简介:

“抽屉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利克雷原理”。

抽屉原理最经典的两个案例,一个是把10个苹果放进9个抽屉中,总有一个至少放2个苹果,所以叫“抽屉原理”;另一个是6只鸽子飞进5个鸽巢,总有一个鸽巢至少飞进2只鸽子,所以也称为“鸽巢原理”。

【设计意图:

感受数学的魅力,让学生体会平常事中也有数学原理,有探究的成就感,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四、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师:

利用这个狄里克雷原理我们看都能解决什么问题?

1、引言再现

一副扑克牌(除去大小王)52张中有四种花色,从中随意抽5张牌,无论怎么抽,总有一种花色至少有2张牌.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解析:

我们把4种花色当作4个抽屉,把5张扑克牌放进4个抽屉中,必有一个抽屉至少有2张扑克牌,即至少有2张是同花色的。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如何从具体问题转化数学模型,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渗透着数学的道理。

2、小试身手

(1)、如果把7个苹果放入6个抽屉中,至少有几个放到同一个抽屉里呢?

(2)、如果把100个苹果放入99个抽屉中,至少有几个放到同一个抽屉里呢?

(3)、如果把6个苹果放入4个抽屉中,至少有几个苹果被放到同一个抽屉里呢?

(4)、如果把8个苹果放入5个抽屉中,至少有几个苹果被放到同一个抽屉里呢?

【设计意图:

从比较简单的有具体模型的例子出发,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感知抽屉原理的应用。

3、拓展提高

(1)、3个小朋友同行,其中必有2个小朋友性别相同,想一想,为什么?

问:

谁是物体?

谁是抽屉?

引导:

隐藏条件2种性别当抽屉,3个小朋友当物体。

解析:

我们把2种性别当作2个抽屉,把3个小朋友当苹果,放进4个抽屉中,必有一个抽屉至少有2个苹果,即至少有2个小朋友性别相同。

(2)、从电影院中任意找来16个观众,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

小组内相互说一说,找一生回答。

解析:

我们把12种属相当作12个抽屉,把16个观众当苹果,放进12个抽屉中,必有一个抽屉至少有2个苹果,即至少有2个观众属相相同。

4、小结:

看来,我们利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时,我们一定要是找准谁是抽屉,谁是物体。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

对规律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用抽屉原理解决具体问题进行建模,让学生体会抽屉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数学学习有什么改变或者感想和启发吗?

【设计意图: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把思想的收获转化成语言,更进一步转化为行动】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

1.课本68页:

做一做

2.课本71页:

第1题、第4题

【设计意图: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提高】

思考题:

8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

为什么?

【设计意图:

给学生留悬念,引导学生对下一节的内容进行预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