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万国汇南诏安农业生态旅游度假村建设4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2785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万国汇南诏安农业生态旅游度假村建设4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万国汇南诏安农业生态旅游度假村建设4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万国汇南诏安农业生态旅游度假村建设4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万国汇南诏安农业生态旅游度假村建设4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万国汇南诏安农业生态旅游度假村建设4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万国汇南诏安农业生态旅游度假村建设4稿.docx

《福建万国汇南诏安农业生态旅游度假村建设4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万国汇南诏安农业生态旅游度假村建设4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万国汇南诏安农业生态旅游度假村建设4稿.docx

福建万国汇南诏安农业生态旅游度假村建设4稿

福建诏安长林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项目概述

一、项目概况:

①项目名称:

福建诏安长林生态农业旅游;

②业主单位:

福建诏安长林生态农业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③建设地点和范围:

项目所在地位于诏安县官陂镇林畲村的长林自然村和红星乡的东埔村的北蔗自然村,距镇政府12公里。

项目范围涉及林畲村、下官村、北坑村、光亮村、新坎村、大边村、凤狮村、东埔村等8个行政村;

④建设规模及内容:

A、建设规模:

项目建成后形成生态农业休闲、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温泉疗养、红色旅游五大旅游结构,具有高标准、高品味的现代农业特色绿色生态旅游度假休闲中心。

B、建设内容:

征地约1500亩,扩建通往景区的4条道路约20公里,修建长林寺庙和大雄宝殿、天地会文化博物馆和研究会、小二型景区水库等供电供水设施、会议中心、污水处理站、沼气站、停车场、休息廊亭;新建旅游山庄、宾馆、温泉疗养院,改造种植果园,新建生态饲养场,建设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厂,修复客家传统民居---土楼,配套新农村建设,新建乌山风景区配套等项目。

⑤项目建设期限:

计划4年,力争3年完成,自2011年—2014年;

⑥总投资:

约6亿人民币;

⑦资金筹措渠道:

业主自筹;

⑧预期效益:

项目的实施将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范围,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旅游水平,促进县域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二、诏安旅游资源概述

诏安,地处闽粤交界,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集山海于一体,融人文于一炉,其旅游资源组合奇妙,别具一格,具有多层次的旅游开发格局。

诏安以依山傍海和濒临省际的地理位置及山海为主的自然景观,以古文化、红色旅游、民俗风情、书画艺术和饮食文化为主的人文景观形成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诏安自然旅游资源主要以山、海、湖、洞为主体,较为著名的有乌山、九侯山、点灯山、果老山、斗山、亚湖、港口湖、乌石龙洞、陈吊洞以及城洲岛等。

诏安县海岸线长达88公里,根据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结构、类型结构、开发利用方向,沿海旅游总体布局呈现“三带一区”新格局,即以四都、梅洲为主的沿海滩涂自然风光旅游带;以梅岭半岛湖野山风景区为核心的人文景观旅游带;以桥东“铁炉港”海滨浴场为主的运动休闲旅游带和以九侯山为中心的宗教朝圣旅游区。

诏安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自然条件。

目前诏安的交通条件便利,服务设施良好,现代通讯发达,可满足游客的吃、住、游、购、娱等各方面的需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诏安的乌山,乌山属花岗岩地貌,类似闽东太姥山,石资源十分丰富。

丛崖、奇石、深洞、巨壑、雨林构成乌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分为早春探梅、乡野觅趣、九侯怀古、金溪漂流、西山探险、乌山揽胜、红土寻根、亚湖泛舟等8大景点,2004年11月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每年乌山山坡上那10多万亩的梅林,每到梅花盛开季节,漫山遍野,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乌山,是宋末元初民族义士陈吊妹组织农民起义的根据地、明末清初反清复明组织“天地会”的发祥地,诏安乌山地处闽粤交界处,山多且险峻,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早在1926年,诏安就建立了中共地方组织,是福建为数不多的早期党组织之一。

大革命失败后,闽粤边的革命力量逐渐汇聚于以诏安乌山为重点的广大地区。

1931年4月起,饶和埔诏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先后在秀篆石下村成立,诏安成为饶和埔诏苏区的中心区域。

红军长征后,中共云和诏县委在乌山十八间成立,领导诏安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使乌山成为南方八省十四块革命根据地之一。

解放战争期间,在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和平协议后,云和诏县委迅速建立四路工作团及四个武装大队,分赴各地开展武装游击活动,乌山游击队活跃在梅洲至秀篆的一百多里的交通线上,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有利地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大军。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诏安人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立下不朽的功勋。

2009年5月4日,中共党史研究室确认诏安县为中央苏区范围。

2006年被列为福建省红色旅游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2010年9月漳州市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机关旧址—乌山革命遗址红色旅游项目通过了国家发改委、旅游局等四部委联审,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二期)名录。

诏安人文旅游资源主要以书画艺术、宗教寺庙、饮食文化、古民居、古建筑等为主体。

较著名的有九侯禅寺、长林寺、南山寺、南诏城区明代石牌坊街,闽粤交界汾水关的功覃闽粤坊等。

尤其是书画艺术,更是蜚声海内外,从明末到民国初期,诏安籍书画名家有50多人,并形成“诏安画派”,影响颇及福建、台湾和东南亚一带。

当代诏安书画名家更是层出不穷,如与张大千齐名的国画大师沈耀初、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林林、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沈柔坚、中国漆画家协会主席沈福文等名扬四海。

而今中青年一代书画家也崭露头角,并形成群体。

可谓书画之风源远流长,长盛不衰,1993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书画艺术之乡”。

诏安的烹饪技艺别具风味,独树一帜,在福建省内早享声誉,不但流传于闽南粤东一带,在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也久负盛名。

诏安菜用料讲究、烹饪独特、造型美观、品类繁多,福建历来就有“吃在诏安”之说。

总的来说,深厚的文化积淀铸造了诏安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

三、官陂镇旅游资源概述

官陂镇位于诏安县西北部,东与云霄县和平农场相连,南接本县霞葛镇,西邻本县秀篆镇,北至平和县大溪镇。

东经117.05℃,北纬24.04℃。

总面积150.4平方公里,有17个行政村,161个自然村,205个村小组,总人口5.3万人,语言属客家方言。

项目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源充足,多年平均气温21.3℃,极端最高气温39.2℃,极端最低气温-0.6℃;平均风速2.9m/s;最大风速39m/s;无霜期36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700mm。

是理想的亚热带水果种植带和人们休闲避暑胜地。

官陂镇大边村的“在田楼”是至今发现的全世界直径最大的生土圆楼,据统计,诏安县土楼数量为300多座,而坐落于官陂镇内就有156座(包括极少数废弃土楼)。

它们特点突出:

一是样式多。

有圆楼、八卦楼、半圆楼、扇型楼、正方楼、椭圆楼,还有两侧加上耳房的土楼;二是面积大。

号称“土楼之王”官陂镇大边村“在田楼”直径94.5米(比闽西最大土楼还大10多米),高9米多,三层,楼中套楼;三是组合奇妙。

诏安土楼多以群体组合,以“在田楼”为例,周边还有12座土楼(水美楼、石马楼、玉田楼、玉峰楼、庵边楼、田下楼、新城楼、龙头楼、凤山楼、燕翼楼、凤鸣楼、光裕楼)与之共生;此外诏安土楼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与台湾有割不断的情缘,目前许多台湾政要的祖先是从诏安土楼走出去的。

位于官陂镇林畬村长林自然村的长林寺,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四面环山,林木葱郁,景色秀美,属乌山山脉。

长林寺坐西北朝东南,依山而建,背山面水,由门楼、两廊、天井、大殿和东西两厢房组成,面积552.9平方米。

寺侧有一座石屋,相传是郑成功部将张耍扎营的一个据点。

长林寺是“天地会”发源地之一,至今遗址上遗留有牌匾、石碑、石柱等多种文物。

这些文物对考证“天地会”起源、活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对开发“洪门”旅游也具有重要价值。

世界各地洪门会众七千多万人。

致公党一直将洪门天地会探源当成联络海外侨胞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途径,而清史研究专家也将这一课题当成清史定案的重要课题。

1996年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罗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式笙、何龄修、赫治清,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教授陈在正,副教授邓明昭,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周育民,浙江省温州博物馆副研究员胡珠生,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刘如仲等专家学者考证,天地会簿中提到的创始人万云龙原形为长林寺开山僧道宗。

这些理应是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世界性景点。

且官陂镇拥有诏安县独一无二的地热温泉保健资源。

官陂温泉分布于龙岗、下官2个行政村各有两口温泉,温泉含有硫磺,水温经在45ºC以上,温泉距镇政府7公里和0.3公里。

属官陂---南诏西北向断裂带走向北西310∽330º,倾角5∽80º的岩浆活动组成。

官陂镇下官村北面,海拔高程102米,在哇池中泉眼2点,成北西向,相距300米,涌水量1.23升∕秒,具有无色透明、有硫磺嗅味等水化性质,总硬度0.29毫克当量∕升,PH值8.3。

官陂温泉历史上被当地民众用于洗浴、护皮肤、健身。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旅游渐渐成为人们休闲活动的首要选择,日前旅游业是全球经济产业中最有活力的“朝阳产业”,对发展经济,扩大内需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

福建诏安长林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建设将带动官陂镇的交通、餐饮、服务商贸业及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项目的开发、建设是官陂镇及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致富的需要。

官陂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少年来一直被弃置,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无草、无树、生态失衡,生态环境得不到保护和治理。

该项目的建设,使官陂镇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开发了一个新的旅游景区。

项目区距离县城60公里,距离2011年底投入运行的厦深铁路诏安站40公里,距离现在刚投建的福广高速诏安段互通口(霞葛)10公里。

基于以上特点,福建诏安长林生态农业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提出项目开发计划。

 

第二章市场需求预测

 

一、市场分析

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人们生活空间日趋缩小,迫切需要利用假日到农村去休闲旅游,欣赏田园风光,享受乡村情趣,实现亲近自然、陶冶情操、休养健身的愿望。

乡村生态农业旅游正是以绿色消费为内容,模式因地制宜、多种多样,从多方面吸引不同需求的游客。

乡村生态农业旅游正兴起。

二、市场外部优势

客源市场优势。

第一,从地域看,诏安县旅游客源市场优势在于邻近几大客源市场——韩江粤东三角洲(高速1-2小时)、珠江三角洲(高速1-5小时),乃至漳厦泉三角洲(高速1-3小时),具有庞大的休闲度假旅游市场。

第二,从民系看,诏安县旅游客源优势在于客家人遍布海内外,具有认祖归宗的庞大探亲怀旧旅游市场。

第三,从文化看,独特的客家文化不仅是国内,而且是海外(韩国、日本、东南亚、欧美)异质文化爱好者、研究者的兴趣所在,具有庞大的文化旅游市场。

第四,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与天地会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是本项目主要客源之一。

三、市场开发思路

 根据客源市场需要和官陂镇旅游资源的特点,确定官陂镇旅游产品开发的类型和档次、突出重点,以“生态农业旅游”、“天地会明清文化”、“客家土楼文化”和“红色旅游”为标志性、支柱性的主打旅游项目。

让游客在这里能感受到现代的农村生活方式,能体验到客家的生活习俗,把革命遗址考察游、将军故里寻访游、革命先烈凭吊游等红色旅游产品,打造成一流的旅游精品。

在项目体验的同时,需要完善相关旅游配套设施,初步形成旅游产业链。

把客家的区域文化所能支持的旅游产品和受市场欢迎的旅游产品进行系统的整合,使观光式、参与式、体验式的旅游产品形成交叉互动。

如:

农家一日游、客家风俗游等等。

借鉴诏安年年举办的“青梅节及书画艺术节”等,通过各种旅游时间来实现现代农村风情和客家民俗风情及明清天地文化的融合。

策划不同的时间组织不同的活动,使游客的滞留时间增长。

如:

“国际客家联谊会”、“国际天地会研讨会”、“乌山红色旅游节”等等。

在此基础上,申办国家和地方的科研和成果推广项目,组织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并进行收购、精深加工和销售,提高附加值。

条件成熟时,可发挥诏安、官陂对台优势,引进台湾农业,与台湾农业有机结合,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

福建诏安长林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旅游市场营销策划需要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指导下,对规划期内的市场营销发展进行总体设想和规划,使长林生态农业旅游业的产业结构、资源规划和发展目标,与市场环境所提供的各种机会取得动态平衡。

根据对旅游资源、发展环境分析和已经制定的旅游业发展目标,制定其旅游市场营销战略。

主要从形象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宣传营销、营销渠道等方面进行策划。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及旅游线路

一、项目建设原则

(一)生态的原则

通过运用生态系统、持续经营、物质循环、食物链、立体种养等理论和技术,形成各种优化的生态农业模式,包括大田立体种养,水体立体种养,水生、湿生、中生、旱生植物的水平布置等等,形成高效的农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示范和技术指导,生态园的建设必须突出生态景观、生态技术和环境保护。

生态景观是生态园成功的重要基础,首先应突出下列生态景观:

1、从水生植物到旱生植物的生态系列景观。

2、结合规模化生态农业生产形成具有巨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季相特色(四季各有大面积的花、彩叶和观赏果)。

第二,生态技术:

即利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立体种植、生态因子综合配置等原理建设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第三,环境保护:

生态园有着野生动物保护的良好基础。

必须使其突出成为亮点。

此外,旅游势必会带来大量的污染,园区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也会成为污染源,必须高度注意生态方面的要求,如停车场的位置设置;园内低污染交通工具的使用;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利用生物种类配置和生物防治技术以减少病虫害,控制农药污染;依据食物链原理配置动植物生产环节使全园的废物循环利用,以消灭污染源等。

规划的生态原则是创造园区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基本原则,是提高园区景观环境质量的基本依据。

(二)参与性原则

直接参与体验、自娱自乐已成为当前旅游的重要方面。

建设中将强调旅游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的紧密结合,使城市游客广泛参与园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亲自动手获得乐趣和相关的知识,使他们多层面地体验农产品饲养、种植、采摘、加工、收获;动物的驯化、逗趣;野生动物的保护;农业高新技术的操作及农村生活的情趣等等,使游客享受到源于乡村又高于乡村的文化氛围,享受到现代田园风光。

(三)突出特色的原则

特色是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愈强,因而项目建设要根据园区的实际,明确资源情况,选准突破口,使整个园区的特色更加鲜明。

建设中考虑本园区应该突出的是:

人工生态景观(特别是大面积的中草药、万亩荔枝景观带、万亩梅园景观带);生态技术生产(利用生态技术进行新优动植物、水产品的养殖);滨水景观(人工生态和自然生态相结合的景观);野生动物自然保护。

通过突出特色,使本园区成为全国一流,闽南及粤东第一的生态园。

(四)文化渲染的原则

诏安官陂镇是诏安客家文化大本营,客家文化既是一种特色地域文化,也是一种特色民系文化,是中国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之一,具有很大的文化研究、文化教育,以及经济价值,特别是旅游与商业价值。

“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昨天的文化就是今天的经济”。

在旅游业中,客家文化不仅是一种旅游资源,而且是一种旅游环境;不仅是一种物质,而且是一种精神、价值观。

具有国际影响的天地会文化,绝对是个响亮的品牌。

因此,文化旅游业必将成为诏安旅游特色产业。

所以在园区的建设应深入挖掘出项目内在的文化资源,并加以开发,提升园区的文化品位,以实现景观资源的高水平利用。

(五)整体规划,分期开发原则

 本生态园的开发采用整体规划、分期开发、逐步完善的形式,以解决开发过程中的融资问题,为整个园区的早日开放及进入良性循环作好充分准备,并且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从项目开发顺序上,先从生态餐饮;举办天地会文化节、国际客家联谊会、乌山红色旅游节;生态技术示范;特种水产、动植物养殖入手,扩大知名度,增加人气,逐步达到全面开发的目的。

二、建设目标(生态园的市场定位)

通过规划及实施,使生态园成为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示范、生态产品生产、红色旅游、宗教朝圣、保健疗养于一体,具有高水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园区。

本园将推出精品旅游产品有四种:

1、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示范。

包括生态观光(生态景观观光、生态农业观光、生态技术观光);休闲度假(营造生态旅馆,配套生态保健、生态疗养等设施);生态餐饮(提供绿色食品,瓜果可以自选採摘,鱼虾可以自我钓捕);科普教育(生态知识、生物科学、自然保护、花卉文化等)、娱乐逗趣(动物驯化逗趣、水上娱乐等)。

2、长林寺天地会明清产业园。

包括长林寺恢复修建、天地会历史博物馆、天地会研讨论坛中心、致公党党务中心、郑成功遗迹、水库(水上娱乐设施)。

3、客家土楼及国际疗养中心:

利用丰富的官陂土楼和地热资源,打造土楼旅游精品路线和建设温泉保健疗养院。

4、红色金典旅游景区:

将乌山红色旅游景区打造成闽南红色旅游的中心乃至福建红色旅游的中心之一,将区内的景点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红色旅游基地,力争达到国家旅游景区AAAA级标准,使乌山成为广大旅游者普遍欢迎的热点旅游线。

三、线路组织

  根据官陂镇的旅游产品情况,福建诏安长林生态农业旅游主要走4条路线:

生态农家乐、天地会历史文化体验、客家传统民居游及疗养保健和乌山红色金典旅游。

  线路1:

生态果蔬(摘菜、摘果)——果园、鱼塘(摘果、娱乐、钓鱼)——现代农业产业示范观光(现代农业示范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舍(客家特色农家菜)——广场(民族风情表演)。

线路2:

郑成功历史古迹(郑成功上山路)——长林寺、天地会历史博物馆、致公党党务中心(天地会历史文化)——水上娱乐中心(健身、休闲娱乐)。

线路3:

精品土楼群(参观古代客家农村住宅结构)——国际客家联谊会(客家历史博物馆、客家历史研讨中心)——温泉疗养(国际级疗养基地)

线路4:

乌山红色金典旅游(参观宏伟险峻的乌山风景)——革命遗址考察游(闽粤边红军独立营营部旧址、游击队之家)——将军故里寻访游(原中共闽南地委机关)——革命先烈凭吊游(“乌山妈妈”吴阿柔和闽南地委书记卢叨墓)。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及分期实施计划

福建诏安长林生态农业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经过多次对该项目实地考察后,经研究决定对官陂的现代农业、长林寺、土楼、温泉及乌山风景区等项目进行投资开发建设,计划投资6亿人民币左右,分四期投入,每期投入约1.5亿人民币。

首期2011年元月—2011年12月,做好本项目高标准、高品位的总体规划设计工作;完成1500亩本项目用地征地、租地,修建4条通往景区道路,做好工地三通一平,新建小二型水库3座,污水站1座,沼气站2座,修复长林寺庙;第二期2012年元月—2012年12月,完成建设山上大雄宝殿、天地会文化博物馆和研究所、致公党党务中心、山庄、会议中心、水上乐园、停车场,改扩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建生态饲养场,创办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厂;第三期2013年元月—2013年12月,修复土楼,配套新农村建设,新建温泉宾馆,乌山红色金典风景区改造;第四期2014年元月—2014年12月,完成建设国际疗养院、国际天地会论坛研讨中心及旅游设施配套工程。

第五章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旅游收入:

按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级,共计年收入12000万元。

其中

农业生态观光园:

年收入2000万元;

天地会明清产业园:

年收入2000万元;

精品客家土楼旅游群及温泉疗养中心:

年收入2000万元;

乌山红色金典旅游:

年收入2000万元;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厂:

年收入2000万元;

其他旅游商贸配套收入:

2000万元。

成本费用:

4580万元

A、雇员工资,按每人每年3万元计,每年400×3=1200万元。

B、管理费用,按收入5%计,每年500万元。

C、水费(包括饮用水、游泳池排放水可用于绿化),每年20万元。

D、电费,每年200万元。

E、年折旧及维修费(折旧年限50年),每年1500万元。

F、低值易耗品,每年100万元。

G、其它费用,如燃料费等每年100万元。

H、营业税参考饮食行业税率8%计征,每年960万元。

营业利润:

年均为7420万元。

项目静态回收期=60000÷7420=8.1(年)

二、社会、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即可扩大社会就业机会,又带动了社会其它产业的发展,形成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良好稳定局面。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官陂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对防止诏安母亲河东溪上游水土流失起了极大的保护作用,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们保护环境、保护资源。

 

第六章结论建议

 

本项目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和开发前景。

经济效益、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建议有关部门及单位,切实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协调与领导,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并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的开发和建设。

力争使本项目早实施、早见效。

本项目涉及的景点设施、场地复杂,且数量多,建议福建诏安长林生态农业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科学规划、科学施工、科学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