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物理化学二复习选择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2664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 物理化学二复习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01 物理化学二复习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01 物理化学二复习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01 物理化学二复习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01 物理化学二复习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 物理化学二复习选择题.docx

《01 物理化学二复习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 物理化学二复习选择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1 物理化学二复习选择题.docx

01物理化学二复习选择题

物理化学

(二)复习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81题151分)

1.2分(3608)

3608

电解时,主要承担电量迁移任务的离子与首先在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离子间有什么关系?

()

(A)没有任何关系(B)有某种关系

(C)有无关系视相对电迁移率的大小而定(D)两者总是一致的

2.2分(3610)

3610

已知Cu的相对原子量为64,用0.5法拉第电量可从CuSO4溶液中沉淀出多少Cu?

()

(A)16g(B)32g

(C)64g(D)127g

3.2分(3673)

3673

在浓度为c1的HCl与浓度c2的BaCl2混合溶液中,离子迁移数可表示成:

()

(A)m(H+)/[m(H+)+m(Ba2+)+2m(Cl-)]

(B)c1m(H+)/[c1m(H+)+2c2m(½Ba2+)+(c1+2c2)m(Cl-)]

(C)c1m(H+)/[c1m(H+)+c2m(Ba2+)+m(Cl-)]

(D)c1m(H+)/[c1m(H+)+2c2m(Ba2+)+2c2m(Cl-)]

4.2分(3805)

3805

LiCl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115.03×10-4S·m2·mol-1,在298K时,测得

LiCl稀溶液中Li+的迁移数为0.3364,则Cl-离子的摩尔电导率m(Cl-)为:

()

(A)76.33×10-4S·m2·mol-1

(B)113.03×10-4S·m2·mol-1

(C)38.70×10-4S·m2·mol-1

(D)76.33×102S·m2·mol-1

5.2分(3809)

3809

按国标(GB),如下单位不正确的是:

()

(A)摩尔电导率:

S·m-1·mol-1

(B)离子摩尔电导率:

S·m2·mol-1

(C)电导:

S

(D)电导率:

S·m-1

6.2分(3810)

3810

25℃时,m(LiI)、m(H+)、m(LiCl)的值分别为1.17×10-2,3.50×10-2

和1.15×10-2S·m2·mol-1。

LiCl中的t+为0.34,当假设其中的电解质完全电离时,HI中的t+为:

()

(A)0.18

(B)0.82

(C)0.34

(D)0.66

7.2分(3861)

3861

下列电解质水溶液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A)0.001mol·kg-1HAc(B)0.001mol·kg-1KCl

(C)0.001mol·kg-1KOH(D)0.001mol·kg-1HCl

8.1分(3865)

3865

下列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浓度单位mol·dm-3),哪个溶液的电导率最大?

()

(A)0.001(B)0.01

(C)0.1(D)1.0

9.2分(3881)

3881

室温下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A)⅓La3+(B)½Ca2+

(C)NH4+(D)OH-

10.2分(3925)

3925

1-1型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作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

()

(A)强电解质

(B)弱电解质

(C)无限稀释电解质溶液

(D)摩尔浓度为1的溶液

11.2分(4011)

4011

浓度均为m的不同价型电解质,设1-3价型电解质的离子强度为I1,2-2价型电解质的离子强度为I2,则()

(A)I1

(B)I1=I2 

(C)I1=1.5I2

(D)无法比较I1和I2大小

12.2分(4151)

4151

298K时,应用盐桥将反应H++OH-=H2O(l)设计成的电池是:

()

(A)Pt,H2|OH-||H+|H2,Pt

(B)Pt,H2|H+||OH-|H2,Pt

(C)Pt,O2|H+||OH-|O2,Pt

(D)Pt,H2|H+||OH-|O2,Pt

13.2分(4166)

4166

298K时,将反应Zn(s)+Ni2+(a1=1.0)=Zn2+(a2)+Ni(s)设计成电池,

测得电动势为0.54V,则Zn2+的活度a2为:

()

(已知E(Zn2+|Zn)=-0.76V,E(Ni2+|Ni)=-0.25V)

(A)0.31

(B)0.005

(C)0.097

(D)0.04

14.2分(4167)

4167

298K时,某电池E=1.00V,

,此电池可逆提供1F电量时

的热效应为:

()

(A)-96500J(B)96500J

(C)-84997J(D)11503J

15.5分(4181)

4181

在298K时,下述电池电动势为0.456V,

Ag+AgI(s)|KI(0.02mol·kg-1,γ±=0.905)||KOH(0.05mol·kg-1,γ±=0.820)|Ag2O(s)|Ag(s)

当电池反应进行至电子传输量为1mol时,这时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A)5.16×107(B)1.9×10-8

(C)1.17×108(D)1.22×109

16.2分(4182)

4182

p和298K下,把Pb和Cu(Ac)2溶液发生的反应安排为电池,当获得可逆电功

为91.84kJ时,电池同时吸热213.6kJ,因此该过程有:

()

(A)∆rU>0,∆rS>0(B)∆rU<0,∆rS>0

(C)∆rU>0,∆rS<0(D)∆rU<0,∆rS<0

17.2分(4197)

4197

当电池的电动势E=0时,表示:

()

(A)电池反应中,反应物的活度与产物活度相等

(B)电池中各物质都处于标准态

(C)正极与负极的电极电势相等

(D)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Ka=1

18.2分(4362)

4362

在电极与溶液的界面处形成双电层,其中扩散层厚度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是()

(A)两者无关

(B)两者成正比关系

(C)两者无确定关系

(D)两者成反比关系

19.2分(4368)

4368

等温下,决定电极-溶液界面处电位差的主要因素为:

()

(A)电极表面状态

(B)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活度

(C)电极和溶液的接触面积

(D)电极的本性和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

20.2分(4371)

4371

在电极─溶液界面处形成双电层,其中扩散层的厚度与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m的

大小关系是:

()

(A)m增大,增大(B)m增大,变小

(C)两者无关(D)两者关系不确定

21.2分(4373)

4373

有三种电极表示式:

(1)Pt,H2(p)│H+(a=1),

(2)Cu│Pt,H2(p)│H+(a=1),

(3)Cu│Hg(l)│Pt,H2(p)│H+(a=1),则氢电极的电极电势彼此关系为:

()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

(C)不能确定(D)彼此相等

22.2分(4388)

4388

已知E1(Fe3+|Fe)=-0.036V,E2(Fe3+|Fe2+)=0.771V,则E3(Fe2+|Fe)值为:

()

(A)-0.807V(B)-0.4395V

(C)-0.879V(D)0.807V

23.1分(4428)

4428

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

(1)H2(g)+

O2(g)─→H2O(l)

(2)2H2(g)+O2(g)─→2H2O(l)

用E1,E2表示相应反应的电动势,K1,K2表示相应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各组

关系正确的是:

()

(A)E1=E2K1=K2

(B)E1≠E2K1=K2

(C)E1=E2K1≠K2

(D)E1≠E2K1≠K2

24.2分(4431)

4431

以2Fe3++Sn2+=Sn4++2Fe2+反应组成原电池,其标准电动势E值为:

(已知(Fe3+/Fe2+)=0.77V,(Sn4+/Sn2+)=0.15V)()

(A)1.09V

(B)0.92V

(C)1.39V

(D)0.62V

25.2分(4444)

4444

已知25℃时,电极反应

O2+H2O+2e-─→2OH-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0.401V,则25℃时,电极反应

O2+2H++2e-─→H2O的标准电极电

为(设Kw=1×10-14)()

(A)-0.427V

(B)0.401V

(C)0.828V

(D)1.229V

26.5分(4446)

4446

25℃,将含有Fe2+和Fe3+的水溶液与Fe粉一起振荡,使其达平衡,求出

K=[Fe2+]3[Fe3+]-2=8.98×1040,其(Fe2+/Fe)=-0.4402V,则下列答案

正确的是:

()

(A)(Fe3+/Fe2+)=0.771V,(Fe3+/Fe)=0.3308V

(B)(Fe3+/Fe2+)=1.6514V,(Fe3+/Fe)=0.8439V

(C)(Fe3+/Fe2+)=0.771V,(Fe3+/Fe)=-0.0365V

(D)(Fe3+/Fe2+)=1.6514V,(Fe3+/Fe)=-0.0365V

27.2分(4517)

4517

已知(Cl2/Cl-)=1.36V,(Br2/Br-)=1.07V,(I2/I-)=0.54V,

(Fe3+/Fe2+)=0.77V。

请判断在相同温度和标准态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I-能被Fe3+所氧化

(B)Br-和Cl-都能被Fe3+所氧化

(C)卤离子都能被Fe3+所氧化

(D)卤离子都不能被Fe3+所氧化

28.5分(4400)

4400

在下列各电池中,其电池电动势与氯离子的活度a(Cl-)无关的是:

()

(A)Zn|ZnCl2(aq)|Cl2(p),Pt

(B)Zn|ZnCl2(aq)|KCl(aq)|AgCl,Pt

(C)Pt,H2(p1)|HCl(aq)|Cl2(p2),Pt

(D)Ag,AgCl|KCl(aq)|Cl2(p),Pt

29.2分(4686)

4686

已知298K时,(Ag+,Ag)=0.799V,下列电池的E为0.627V.

Pt,H2│H2SO4(aq)│Ag2SO4(s)│Ag(s)

则Ag2SO4的活度积为:

()

(A)3.8×10-17(B)1.2×10-3

(C)2.98×10-3(D)1.52×10-6

30.1分(4802)

4802

当电池的电压小于它的开路电动势时,则表示电池在:

()

(A)放电

(B)充电

(C)没有工作

(D)交替地充放电

31.2分(4889)

4889

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

(A)曲线1(B)曲线2

(C)曲线3(D)曲线4

32.2分(4910)

4910

以石墨为阳极,电解0.01mol·kg-1NaCl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

()

(A)Cl2

(B)O2

(C)Cl2与O2混合气体

(D)无气体析出

已知:

(Cl2/Cl-)=1.36V,(Cl2)=0V,

(O2/OH-)=0.401V,(O2)=0.8V。

33.2分(4947)

4947

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2+,Ca2+,Zn2+,Cu2+的电解质溶液,已知

(Fe2+/Fe)=-0.440V,(Ca2+/Ca)=-2.866V

(Zn2+/Zn)=-0.7628V,(Cu2+/Cu)=0.337V

当不考虑超电势时,在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是:

()

(A)Cu→Fe→Zn→Ca

(B)Ca→Zn→Fe→Cu

(C)Ca→Fe→Zn→Cu

(D)Ca→Cu→Zn→Fe

34.2分(5105)

5105

在还原性酸性溶液中,Zn的腐蚀速度较Fe为小,其原因是:

()

(A)(Zn2+/Zn)(平)<(Fe2+/Fe)(平)

(B)(Zn2+/Zn)<(Fe2+/Fe)

(C)(H+/H2)(平,Zn)<(H+/H2)(平,Fe)

(D)(H+/H2)(Zn)<(H+/H2)(Fe)

35.2分(5165)

5165

电池在恒温、恒压及可逆情况下放电,则其与环境的热交换为()

(A)rH

(B)TrS

(C)一定为零

(D)与rH与TrS均无关

36.1分(5202)

5202

反应2O3→3O2的速率方程为-d[O3]/dt=k[O3]2[O2]-1,

或者d[O2]/dt=k'[O3]2[O2]-1,则速率常数k和k'的关系是:

()

(A)2k=3k'

(B)k=k'

(C)3k=2k'

(D)-k/2=k'/3

37.2分(5203)

5203

气相反应A+2B─→2C,A和B的初始压力分别为pA和pB,反应开始时

并无C,若p为体系的总压力,当时间为t时,A的分压为:

()

(A)pA-pB

(B)p-2pA

(C)p-pB

(D)2(p-pA)-pB

38.2分(5204)

5204

对于反应2NO2=2NO+O2,当选用不同的反应物和产物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

相互关系为:

()

(A)-2d[NO2]/dt=2d[NO]/dt=d[O2]/dt

(B)-d[NO2]/2dt=d[NO]/2dt=d[O2]/dt=d/dt

(C)-d[NO2]/dt=d[NO]/dt=d[O2]/dt

(D)-d[NO2]/2dt=d[NO]/2dt=d[O2]/dt=1/Vd/dt

39.2分(5223)

5223

400K时,某气相反应的速率常数kp=10-3(kPa)-1·s-1,如速率常数用kC表

示,则kC应为:

()

(A)3.326(mol·dm-3)-1·s-1

(B)3.0×10-4(mol·dm-3)-1·s-1

(C)3326(mol·dm-3)-1·s-1

(D)3.0×10-7(mol·dm-3)-1·s-1

40.2分(5224)

5224

如果反应2A+B=2D的速率可表示为:

r=-

dcA/dt=-dcB/dt=

dcD/dt

则其反应分子数为:

()

(A)单分子

(B)双分子

(C)三分子

(D)不能确定

41.1分(5251)

5251

某反应,当反应物反应掉5/9所需时间是它反应掉1/3所需时间的2倍,则该

反应是:

()

(A)一级反应

(B)零级反应

(C)二级反应

(D)3/2级反应

42.1分(5253)

5253

反应2A→P为二级反应,其半衰期:

()

(A)与[A]0无关

(B)与[A]0成正比

(C)与[A]0成反比

(D)与[A]成反比

[A]0为反应物A的起始浓度。

43.2分(5254)

5254

对于一个一级反应,如其半衰期t

在0.01s以下,即称为快速反应,此时它的

速率常数k值在:

()

(A)69.32s-1以上

(B)6.932s-1以上

(C)0.06932s-1以上

(D)6.932s-1以下

44.2分(5256)

5256

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

()

(A)s-1

(B)dm6·mol-2·s-1

(C)s-1·mol-1

(D)dm3·s-1·mol-1

45.2分(5257)

5257

当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04mol·dm-3时,反应的半衰期为360s,初始浓度

为0.024mol·dm-3时,半衰期为600s,此反应为:

()

(A)0级反应

(B)1.5级反应

(C)2级反应

(D)1级反应

46.2分(5258)

5258

如果臭氧(O3)分解反应2O3→3O2的反应机理是:

O3→O+O2

(1)

O+O3→2O2

(2)

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O3而言可能是:

()

(A)0级反应

(B)1级反应

(C)2级反应

(D)1.5级反应

47.1分(5261)

5261

某反应无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如何,完成65%反应的时间都相同,则反应的级数

为:

()

(A)0级反应

(B)1级反应

(C)2级反应

(D)3级反应

48.1分(5262)

5262

半衰期为10d的某放射性元素净重8g,40d后其净重为:

()

(A)4g

(B)2g

(C)1g

(D)0.5g

49.2分(5266)

5266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是33kJ·mol-1,当T=300K时,温度每增加1K,反应速率常

数增加的百分数约是:

()

(A)4.5%

(B)90%

(C)11%

(D)50%

50.2分(7312)

7312

(1)在晴朗的白昼,天空呈蔚蓝色的原因是:

()

(2)日出和日落时,太阳呈鲜红色的原因是:

()

(A)蓝光波长短,透射作用显著

(B)蓝光波长短,散射作用显著

(C)红光波长长,透射作用显著

(D)红光波长长,散射作用显著

51.2分(5273)

5273

某反应的反应物消耗一半的时间正好是反应物消耗1/4的时间的2倍,则该反

应的级数是:

()

(A)0.5级反应

(B)0级反应

(C)1级反应

(D)2级反应

52.2分(5285)

5285

2A

产物

上述反应对A为二级,下列何者对时间作图可得一直线,且直线斜率等于速率常数

k?

()

(A)2[A]

(B)[A]2

(C)1/[A]

(D)1/[A]2

53.1分(5294)

5294

气固相催化反应

的速率方程是:

r=kp(o2)/p(co),其反应级数应为:

()

(A)一级反应

(B)二级反应

(C)对O2是一级,对CO是负一级

(D)级数不能确定

54.2分(5308)

5308

2M→P为二级反应,若M的起始浓度为1mol·dm-3,反应1h后,M的浓

度减少1/2,则反应2h后,M的浓度是:

()

(A)1/4mol·dm-3

(B)1/3mol·dm-3

(C)1/6mol·dm-3

(D)缺少k值无法求

55.2分(5554)

5554

两个一级平行反应A

B,A

C,下列哪个结论是不正确的:

()

(A)k总=k1+k2(B)k1/k2=[B]/[C]

(C)E总=E1+E2(D)t

=0.693/(k1+k2)

56.2分(5560)

5560

某气相1-1级平行反应M

R;M

S,其指前因子A1=A2,活化能E1≠E2,但均与温度无关,现测得298K时,k1/k2=100,则754K时k1/k2为:

()

(A)2500(B)2.5

(C)6.2(D)缺活化能数据,无法解

57.2分(5651)

5651

两个活化能不相同的反应,如E2>E1,且都在相同的升温度区间内升温,

则:

()

(A)

(B)

(C)

(D)

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