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2629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解析版)

1.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一瓶是盐酸,另一瓶是碳酸钠溶液.欲将其鉴别出来,最经济的方法是

A.加入BaCl2溶液B.加入石蕊试液

C.加入NaOH溶液和酚酞的混合溶液D.无需任何试剂

【答案】D

【解析】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进行蒸发操作时,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可停止加热

B.进行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进行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答案】D

【解析】略

3.下列两种物质混合、静置后,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B、碘和汽油

C、水和四氯化碳D、食盐和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水和四氯化碳互不相溶,故答案选C。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

4.下列实验最后结果与理论值相比,偏大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游码读数为0.3g,所得溶液的浓度

B.酸碱中和滴定时,滴定终点仰视标准液滴定管读数,所得待测液的浓度

C.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时,用铜质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所得的中和热的数值

D.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坩埚内有高温不分解的固体物质,所得到的结晶水的含量

【答案】B

【解析】坩埚中高温不分解的物质可以看作坩埚的一部分,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后,用分液漏斗分液

B.甲苯中混有苯甲酸,加入生石灰,再加热蒸馏

C.乙烷中混有乙烯,加入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D.乙醇中混有乙酸,加入NaOH溶液后,用分液漏斗分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不合理,溴苯中的溴与KI反应后,碘单质会溶于溴苯,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液;B项甲苯中混有苯甲酸,加入生石灰,与苯甲酸反应生成苯甲酸钠,再加热蒸馏可以得到甲苯;C项乙烯与氢气不能完全反应,同时引入新杂质氢气;D项乙醇与生成的乙酸钠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液。

考点:

考查有机物的除杂问题。

点评:

有机物的除杂要考虑不能引入新杂质,同时反应要完全,而且往往有机反应不完全,同时有副产物生成,一般除杂最好用无机反应。

本题难度中等。

6.可一次性鉴别氯化镁、氯化铝、碳酸钾等三种溶液的试剂是()

A.Ba(NO3)2溶液B.AgNO3溶液

C.NaOH溶液D.CH3COOH溶液

【答案】C

【解析】

7.下列做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纯棉织品B.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盐酸和稀硫酸

C.观察气体颜色区别氮气和氧气D.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和胶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A.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具有烧焦的羽毛气味,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错误;B.硫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可用氯化钡检验盐酸和硫酸,错误;C.氮气和氧气都为无色气体,不能观察颜色鉴别,正确;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错误。

考点: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8.无色溶液可能由K2CO3、MgCl2、NaHCO3、BaCl2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向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也出现白色沉淀并放出气体。

据此分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肯定有BaCl2②肯定有MgCl2③肯定有NaHCO3

④肯定有K2CO3或NaHCO3⑤肯定没有MgCl2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③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某无色溶液可能由K2CO3、MgCl2、NaHCO3、BaCl2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MgCl2或含有NaHCO3、BaCl2;或MgCl2、NaHCO3;另取溶液加入稀硫酸也出现白色沉淀并放出气体证明一定含有NaHCO3、BaCl2溶液,依据离子共存分析确定.溶液中一定不含K2CO3;可能含有MgCl2;综上所述:

一定含有NaHCO3、BaCl2溶液,一定不含K2CO3;可能含有MgCl2;故选①③,答案选C。

考点:

考查物质检验与推断

9.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A.可用水鉴别NH4Cl、NaOH、NaCl三种固体

B.可用铁粉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的CuCl2

C.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D.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必须相等

【答案】B

【解析】略

10.有四瓶溶液:

①BaCl2溶液②NaCl溶液③Na2SO4溶液④CuSO4溶液。

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A.①④③②B.①③④②C.④①③②D.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首先观察溶液颜色,④CuSO4溶液显蓝色,因此先鉴别出来,然后取另外三种试剂少量,置于试管中,滴加CuSO4溶液,出现沉淀的是①BaCl2溶液,然后另外两种试剂少量,置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沉淀的是③Na2SO4,剩下的则为NaCl,因此鉴别出的顺序是④①③②,故选项C正确。

考点:

11.不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乙二醇、四氯化碳B.苯酚溶液、2,4-己二烯、甲苯

C.己烷、3--己烯、甲苯D.苯酚溶液、硫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中可以用水鉴别,苯和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分别在上层和下层,乙二醇和水是互溶的,可以鉴别;B中可以用溴水鉴别,实验现象分别是白色沉淀、褪色和分层;C中至少用2种物质才能鉴别;D中可以用氯化铁溶液鉴别,实验现象分别是显紫色、显红色和产生红褐色沉淀,答案选C。

考点:

考查物质的鉴别

点评:

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12.下列所作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无色试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

该试液一定是碱溶液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C.无色试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

试液中一定含有Na+

D.无色试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

试液中含氢氧化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无色试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溶液呈碱性,可能为碱溶液或水解呈碱性的溶液,故A错误;B.无色试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BaSO4沉淀,不一定含有SO42-,故B错误;C.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一定含有Na+,故C正确;D.无色试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为碳酸钙或碳酸钡等,不一定为氢氧化钙,也可能为钙盐溶液,故D错误,故选:

C。

考点:

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13.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乙醛、乙醇,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B.新制的Cu(OH)2C.石蕊试液D.Na2CO3溶液

【答案】B

【解析】A不可以,NaOH溶液加入到乙酸中,虽会反应但无现象,不好判断,而NaOH溶液加入酸乙醛、乙醇中均无明显现象;B可以,新制的Cu(OH)2加入到乙酸,沉淀溶解;新制的Cu(OH)2加入到乙醛加热会产生砖红色沉淀;新制的Cu(OH)2加入到乙醇中无明显变化;三种溶液表现出三种不同的现象,所以正确的答案为B。

C不可以,石蕊试液加入到乙酸溶液变红,但加入到乙醛、乙醇中均无明显现象;

D不可以,Na2CO3溶液加入到乙酸有气体产生,但加入到乙醛、乙醇中均无明显现象;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装置①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

B.可用装置②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可用装置③从海水中蒸馏得到淡水

D.可用装置④把胶体粒子从分散系中分离出来

【答案】 D

【解析】 A项中,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为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B项中汽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C项中海水蒸馏可以得到淡水,可使用蒸馏的装置;D项中胶体粒子能够通过滤纸,故D项错误。

15.(5分)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A.蒸馏(分馏)B.萃取C.过滤D.重结晶E.分液。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最合适?

(填方法的标号.)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2)分离四氯化碳与水的混合物()

(3)分离汽油和煤油()

(4)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

(5)提纯氯化钠和硝酸钾混合物中的硝酸钾()

【答案】26、(5分)CEABD

【解析】

试题分析:

A.蒸馏法是把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的分离出来;B.萃取法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C.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D.重结晶法是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或者两种可溶性固体,有一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大)的一种方法E.分液法是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方法;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碳酸钙不溶于溶液,采用过滤法分离;

(2)分离四氯化碳与水的混合物,它们是互不相溶的液体,可采用分液法分离;(3)分离汽油和煤油,二者互溶且沸点不同,可采用蒸馏方法分离;(4)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可以利用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水和四氯化碳互不相溶的性质采用萃取然后分液的方法分离;(5)KNO3晶体中含有少量食盐,利用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先把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高温下的饱和液,然后降低温度,硝酸钾大部分结晶析出,杂质氯化钠仍然溶解在水中,用结晶、重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答案为;CEABD。

考点:

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6.为了回收利用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SO2,工业上采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脱硫同时制取硫酸锰技术,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

浸出液的pH接近4,其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Mn2+,还含有少量的Fe2+。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浸出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浸出过程的副反应之一是部分SO2被氧化为硫酸,致使浸出液的pH下降,这将(“有利”、“不利”)于软锰矿浆继续吸收SO2。

欲消除生成的硫酸,试剂A最好是。

a.MnCO3b.MnO2c.CaOd.CaCO3

(3)操作I的目的是除去浸出液中的Fe2+,MnO2在氧化Fe2+的同时还,使Fe3+沉淀。

检验过滤后溶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操作是。

(4)已知大于27℃时,MnSO4·H2O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明显下降,则操作II的过程为:

、、洗涤、干燥。

工业上为了充分利用锰元素,在流程中可循环使用。

(5)通过煅烧MnSO4·H2O可制得生产软磁铁氧体材料的MnxO4,如图是煅烧MnSO4·H2O时温度与剩余固体质量变化曲线。

该曲线中A段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MnxO4中x=。

【答案】

(1)MnO2+SO2→MnSO4(或SO2+H2O→H2SO3MnO2+H2SO3→MnSO4+H2O)(2分)

(2)不利(1分);a(1分)

(3)调节溶液pH,促进Fe3+水解生成Fe(OH)3(1分)

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若溶液不显血红色,则说明Fe3+已沉淀完全(1分)

(4)蒸发浓缩、趁热过滤(2分)操作II后剩余的母液(1分)

(5)MnSO4(1分)3(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低品位软锰矿浆的主要成分是MnO2,通入SO2浸出液其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Mn2+,则MnO2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

(2)溶液的pH下降,溶液的酸性增强,则不利于吸收SO2。

欲消除生成的硫酸,同时还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则试剂A最好是碳酸锰,二氧化锰与硫酸不反应,cd会引入钙离子,答案选a。

(3)由于在沉淀铁离子的同时而不能减少锰离子,所以根据沉淀时的pH值可知,MnO2在氧化Fe2+的同时还调节溶液pH,促进Fe3+水解生成Fe(OH)3。

铁离子能与KSCN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所以检验过滤后溶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操作是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若溶液不显血红色,则说明Fe3+已沉淀完全。

(4)由于大于27℃时,MnSO4·H2O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明显下降,因此操作II的过程为蒸发浓缩、趁热过滤;由于操作II后剩余的母液中还含有锰离子,所以工业上为了充分利用锰元素,在流程中操作II后剩余的母液可循环使用。

(5)A曲线时固体减少的质量为101.4mg-90.60mg=10.8mg,为原固体中结晶水的质量为

×18=10.8mg,所以A曲线对应的物质化学式为MnSO4。

MnxO4的质量是45.80mg,则根据锰元素守恒可知

×x,解得x=3。

考点:

考查硫酸锰制备工艺流程的有关判断与计算

17.工业上常用含少量SiO2、Al2O3的铬铁矿(FeO

Cr2O3)冶炼铬,简要流程如下:

(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在横线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及系数):

2FeO·Cr2O3+4Na2CO3+7NaNO3

高温

=

4Na2CrO4+Fe2O3+4CO2+______________。

(2)操作①包括过滤与洗涤,在实验室中进行洗涤沉淀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②可选用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是________(填序号)

(3)写出能够完成操作③的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需氧量(COD)可度量水遭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在强酸并加热的条件下,用K2Cr2O7做强氧化剂处理水样,并测定消耗的K2Cr2O7的量,然后换算成相当于O2的含量称为化学需氧量(以mg/L计)。

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水样的化学需氧量(COD)过程如下:

I.取amL水样置于锥形瓶,加入10.00mL0.2500mol/L的K2Cr2O7溶液;

II.……。

III.加指示剂,用cmol

的硫酸亚铁铵(NH4)2Fe(SO4)

]滴定,终点时消耗bmL(此步骤的目的是用Fe2+把多余的Cr2O72-转化为)Cr3+。

①I中量取K2Cr2O7溶液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②计算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时需用到下列关系:

要除去1molCr2O72-需消耗___molFe2+,1molCr2O72-相当于_______molO2。

【答案】

(1)7NaNO2(2分)

(2)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液体流下,重复操作2~3次(2分)D(2分)

(3)2C2O3

通电

=

4Cr+3O2↑或2Al+C2O3

高温

=

2Cr+Al2O3(2分,其它答案合理也给分)

(4)①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1分)②61.5(每空1分,共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反应前铁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3价,失去1个电子。

Cr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失去3个电子。

而O、Na、C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氮元素的化合价一定降低。

由于铁元素共失去2个电子,Cr元素共失去12个电子。

因此7个氮原子得到14个电子,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3价,所以还原产物是NaNO2。

(2)过滤后的沉淀洗涤是在过滤器中完成的,所以在实验室中进行洗涤沉淀的操作是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液体流下,重复操作2~3次;操作②是Cr(OH)3分解生成Cr2O3,固体加热分解在坩埚中进行。

A是蒸发,B是分液,C是过滤,因此答案选D。

(3)Cr元素是高熔点金属,可以通过铝热反应或电解法冶炼,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2C2O3

通电

=

4Cr+3O2↑或2Al+C2O3

高温

=

2Cr+Al2O3。

(4)①K2Cr2O7溶液显酸性且具有强氧化性,因此需要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

②K2Cr2O7在氧化还原反应中Cr元素的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3价,得到3个电子。

而亚铁离子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3价,失去3个电子。

因此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去1molCr2O72-需消耗6molFe2+。

由于1mol氧气做氧化剂得到4mol电子,所以molCr2O72-相当于

=1.5molO2。

考点:

以工艺流程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计算;沉淀洗涤、液体的量取;金属Cr的冶炼

18.为了将混有Na2SO4、NaHCO3的NaCl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溶液,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操作①盛放药品可选用(填仪器名称)。

操作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操作②为什么不用Ba(NO3)2溶液,其理由是。

(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杂质已除尽?

方法是。

(4)操作③的目的是;为何不先过滤后加Na2CO3溶液,其理由是。

(5)此设计方案是否严密?

请说明理由。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各2分,共15分)

(1)坩埚2NaHCO3

Na2CO3+H2O+CO2↑

(2)会引入NO3ˉ(3)用干净的试管取上层清液,向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说明SO42ˉ已除尽(4)除过量的Ba2+;可减少过滤次数

(5)不严密(1分),在操作③时加入的Na2CO3溶液煮沸并不能除去,因此在操作④之后应加入少量盐酸,然后再加热煮沸,除去HCl(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灼烧固体使用的是坩埚;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H2O+CO2↑。

(2)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不能除去的杂质离子,而使用Ba(NO3)2溶液,会引入除不去的NO3-,故不能使用硝酸钡溶液;

(3)检验硫酸根离子是否除尽可以采用反滴法: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BaCl2,若无沉淀生成,则证明硫酸根离子已除尽;

(4)操作③加入Na2CO3可以除去过量的Ba2+;先过滤后加Na2CO3溶液,则生成的BaCO3还需要过滤除去,会增加过滤的次数;

(5)此设计方案在加入Na2CO3后没加盐酸溶液即过滤并蒸发结晶,会导致有过量的CO32-未除去,因此在操作④之后应加入少量盐酸,然后再加热煮沸,除去HCl。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了粗盐提纯过程中的除杂试剂的选择和离子的检验

【名师点晴】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欲提纯NaCl,则需除去其中含有的杂质硫酸钠和碳酸氢钠。

根据转化关系知①主要是使碳酸氢钠分解;②中则是除去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但需要提纯NaCl,所以加入硝酸钡容易引入新的杂质离子硝酸根离子,应该选用氯化钡,所以熟悉操作流程和相关物质的性质是答题关键。

19.(14分)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木炭粉和浓硫酸的反应及其产物的检验。

已知:

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向酸性高

(1)组装好上述装置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2)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A中加入的试剂和作用是、;B中加入的试剂和作用是、。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什么现象,才可以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答案】(每空2分,共14分)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2H2SO4(浓)+C

2SO2↑+CO2↑+2H2O

【解析】

试题分析:

(1)在有关气体的实验中,组装好仪器之后均要进行气密性的检查;

(2)碳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3)检验产物先用无水硫酸铜粉末检验水;再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除去二氧化硫之后,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4)只有二氧化硫除干净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才能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根据装置图分析,只有酸性高锰酸钾颜色不褪尽才能说明二氧化硫已除干净。

考点:

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检验等知识。

2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10%的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34.4g

10g

141.1g

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参加反应10%的盐酸的质量。

【答案】

(1)75%

(2)54.75g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34.4g+10g-141.1g=3.3g

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消耗的盐酸溶质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7344

xy3.3g

=

,解得:

x=7.5g;

=

,解得:

y=5.475g,此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75%

(2)所消耗的10%的盐酸的质量:

5.475g÷10%=54.75g

答:

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所消耗10%的盐酸的质量是54.75g

考点:

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21.有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

阳离子

K+、Na+、Al3+、Cu2+

阴离子

OH-、HCO3-、NO3-、SO42-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

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完全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A、E为黄色;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无明显现象。

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1)写出B、C的化学式:

B;C。

(2)写出过量E滴人到C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将含1molA的溶液与含1mol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在A溶液中加澄清石灰水,其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

(1)KNO3(2分);KAl(SO4)2(带结晶水也同样给分)(2分)

(2)Al3++4OH-=AlO2-+2H2O(2分)

Na2CO3(2分)

(4)HCO3-+Ca2++OH-=CaCO3↓+H2O(或2HCO3-+Ca2++2OH-=CaCO3↓+CO32-+2H2O)(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说明D中含有离子Cu2+;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由以上离子可以看出,应为Al3+与OH-的反应,则E中含有OH-,C中含有Al3+;③进行焰色反应,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说明B、C中含有K+;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则A含有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