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2396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XX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XX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XX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XX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1-

1.1项目概况...-1-

1.1.1项目名称...-1-

1.1.2项目业主单位...-1-

1.1.3项目建设性质...-1-

1.1.4建设内容...-1-

1.1.5建设工期...-1-

1.1.6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1-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及范围...-2-

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2-

1.2.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2-

1.3项目背景及提出理由...-3-

1.4建议...-4-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5-

2.1项目建设的背景...-5-

2.1.1国家十分重视特殊教育...-5-

2.1.2xx县十分重视特殊教育发展...-5-

2.1.3三残”儿童入学业率有待提高...-6-

2.1.4项目业主方简介...-6-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

2.2.1项目建设是国家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7-

2.2.2现有的特殊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实际需要...-8-

2.2.3项目建设是改善特殊教育硬件设施的需要...-8-

第三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10-

3.1项目建设地址...-10-

3.2项目建设条件...-10-

3.2.1区位条件...-10-

3.2.2自然条件...-10-

3.2.3社会经济条件...-11-

3.2.4交通运输条件...-12-

3.2.5项目建设地的条件...-12-

第四章建设内容与规模...-14-

4.1建设依据...-14-

4.2建设内容及规模...-14-

第五章  主要工程技术方案...-15-

5.1建筑设计...-15-

5.1.1工程概况...-15-

5.1.2设计依据...-15-

5.1.3总平面设计...-15-

5.1.4功能布局...-16-

5.1.5无障碍设计...-17-

5.2结构设计...-17-

5.3电气设计...-18-

5.4给排水设计...-19-

5.5采光与通风...-21-

第六章 建筑节能...-22-

6.1设计依据...-22-

6.2节能措施...-22-

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24-

7.1进度计划编制依据...-24-

7.2项目进度计划...-24-

7.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24-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6-

8.1投资估算...-26-

8.1.1投资估算依据...-26-

8.1.2投资估算...-26-

8.2资金筹措...-28-

第九章 项目的组织与管理...-29-

9.1组织机构...-29-

9.2项目管理...-29-

9.2.1工程建设管理...-29-

9.2.2资金管理...-30-

第十章 工程招标方案...-32-

10.1招标范围...-32-

10.2招标组织形式...-32-

10.3招标方式...-32-

10.4发包方案...-32-

10.5项目招标基本情况表...-32-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消防安全..-34-

11.1环境保护...-34-

11.1.1环境现状...-34-

11.1.2项目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34-

11.1.3施工期环境污染影响...-35-

11.1.4环境保护措施...-36-

11.1.5环境影响评价...-36-

11.1.6项目使用时的环境保护...-37-

11.2消防安全...-37-

第十二章 社会效益...-38-

12.1将改善xx县特殊教育学校基础设施条件...-38-

12.2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38-

12.3项目建设将有利于残疾人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39-

第十四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40-

14.1结论...-40-

14.2建议...-40-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xx县特殊教育学校项目

1.1.2项目业主单位

业主单位:

xx县特殊教育学校

单位地址:

四川省xx市xx县xx镇烟街29号

单位性质:

事业单位

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4建设内容

1、拆除原特教楼502平方米,拆除厕所和教辅用房357平方米;

2、新建特教综合楼1500㎡及其附属工程;

3、改建旧教学楼300平方米;

4、设备购置。

1.1.5建设工期

本项目建设工期为11个月。

其中:

前期工作5个月,工程建设6个月,即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

1.1.6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表1-1

序号

投资项目名称

投资规模及工程量

单位指标

投资额

(万元)

备注

 

1

总投资

 

 

380.00

 

 

1.1

工程费用

 

 

260.48

 

 

1.2

设备设施购置

 

 

80.00

 

 

1.3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6.50

  

 

1.4

预备费

 

 

13.02

 

 

2

资金来源

 

 

 

 

 

 

中央特殊教育项目资金

 

 

380.00

 

 

3

项目建设工期

11个月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及范围

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国家有关投资项目管理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面的法律、法规、方法与参数等;

2、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

3、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

4、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5、项目委托单位提供的项目相关资料。

1.2.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国家及省、市人民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及方案、建设条件、建设投资及资金来源、消防安全等方面逐一研究论证,以论证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为建设单位、政府投资主体提供决策与参考。

1.3项目背景及提出理由

经普查,全县有盲、聋、智障适龄儿童少年520人,现在该校就读55人,在实验学校随班就读66人。

“三残”儿童入学业率还不高,为了保障“三残”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使其健康快乐成长,xx县采取措施,推进特殊教育发展。

一是建立了“三残”儿童少年保障机制,狠抓“特教”入学率,确保“三残”儿童少年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二是建立特教工作人员津贴保障机制。

从2007年起,将从事特教工作的教职工特教津贴由原来的15%提高到30%,并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2007年县财政还划拨10万元特教专项经费,支持特教发展。

三是加强了师资配备,在乐山幼师特教专业引进8名专业教师从事特教工作,并配齐了正副校长、后勤主任等管理人员。

四是强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特教方式。

努力开发校本课程,满足不同学生教育需求;注重劳动技能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强化文明礼仪教育,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训;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融入、立足、服务社会能力,打造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

五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特殊教育、关心残疾儿童、支持特殊学校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xx市xx县特殊教育学校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

1.4建议

1.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为了避免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要做好材料采购计划及资金使用计划。

2.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3.应抓紧项目实施,尽量缩短建设周期,使项目早日建成,早日投入使用,力争达到投资省、质量好、见效快的投资效果。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2.1.1国家十分重视特殊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不断丰富,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特殊教育事业也愈来愈受到关注。

“关心特殊教育”的字句首次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新的《义务教育法》中有五处涉及特殊教育,2008年3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部署,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的文件,并把发展残疾人教育摆在了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的首要位置。

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修订了《残疾人保障法》并于2008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有九个条款对残疾人教育作了明确表述;从2008年起,国家开始组织实施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

由此可见,发展特殊教育尤其是发展贫困地区特殊教育意义重大,我们理应抢抓机遇,不断探索特殊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策略。

2.1.2xx县十分重视特殊教育发展

为了保障“三残”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使其健康快乐成长,xx县采取措施,推进特殊教育发展。

一是建立了“三残”儿童少年保障机制,狠抓“特教”入学率,确保“三残”儿童少年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二是建立特教工作人员津贴保障机制。

从2007年起,将从事特教工作的教职工特教津贴由原来的15%提高到30%,并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2007年县财政还划拨10万元特教专项经费,支持特教发展。

三是加强了师资配备,在乐山幼师特教专业引进8名专业教师从事特教工作,并配齐了正副校长、后勤主任等管理人员。

四是强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特教方式。

努力开发校本课程,满足不同学生教育需求;注重劳动技能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强化文明礼仪教育,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训;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融入、立足、服务社会能力,打造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

五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特殊教育、关心残疾儿童、支持特殊学校发展。

2.1.3“三残”儿童入学业率有待提高

经普查,xx县有盲、聋、智障适龄儿童少年520人,现在该校就读55人,在实验学校随班就读66人。

“三残”儿童入学业率还不高,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的政策,不断提高特殊教育的覆盖率,不断提高和完善特殊教育相关基础设施和教学水平,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保障特殊教育的教学水平,已达到相关教学要求。

2.1.4项目业主简介

2008年3月11日,xx县举行特殊教育学校授牌仪式,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贾晓玲、副县长邓益平分别为县特殊教育学校授牌、授印。

特殊教育学校挂牌成立,标志着该县特殊教育体系的逐步健全,该县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填补了xx作为拥有67万人口的大县无特教学校的空白,为更多适龄“三残”儿童少年提供了接受教育、学习技能、改变人生的广阔舞台。

xx县特殊教育学校前身为xx县特殊教育中心(创办于1995年)。

因条件限制,县教育局采用“一所学校(实验学校)、两块牌子(xx县实验学校、xx县特殊教育中心)”的办学模式,县特殊教育中心设在实验学校内,实行特教和普教共同发展。

2006年秋季教育局进行布局调整后,特殊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现有在校学生93人,在岗专业教师12人,形成了盲、聋、弱三教齐全的办学新格局。

近年来,县特教中心先后送出三届毕业生,让30多名听力残疾和语言残疾儿童顺利投身社会,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教育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国家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原则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努力普及和巩固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xx县特殊教育学校项目是国家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2.2现有的特殊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5月28日发布的公报称:

全国有残疾人8300多万,涉及2.6亿家庭人口,其中,0至14岁、6至14岁的残疾儿童分别为387万、246万,分别占残疾人口总数的4.66%和2.96%。

经普查,xx县有盲、聋、智障适龄儿童少年520人,现在该校就读55人,在实验学校随班就读66人。

现有的特殊教育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

2.2.3项目建设是改善特殊教育硬件设施的需要

xx县特殊教育学校自1995年附属于实验学校建立特教中心至2008年3月xx县特殊教育学校挂牌成立到现在,已经历了15个春秋,15年来,我们秉承“普特并重,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共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取得了特教规模扩大、特教学生融入社会能力增强的突出成绩,但也存在教学用房紧张、设备紧缺等诸多困难,急需新建特教综合楼一栋和改建旧教学楼并增添教学和技能培训设备,以适应现代特殊教育形势和进一步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3.1项目建设地址

该项目位于xx县特殊教育学校(实验学校)内。

3.2项目建设条件

3.2.1区位条件

xx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属长江上游嘉陵江水系,位于东经105°09′至105°49′和北纬31°31′与32°17′之间,总面积3204平方公里。

xx县东邻苍溪县、元坝区,西界梓潼县、江油市、青川县,南连阆中市、南部县,北接xx市利州区。

全县辖57个乡镇,538个行政村,32个居委会。

3.2.2自然条件

xx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地貌特点显著。

地貌形态差异悬殊,海拔500米至700米的宽谷低山区占总面积的50.34%;海拔700米至1000米的窄谷低山区占40.23%。

地貌类型以低山区为主。

xx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比较适宜,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明显。

剑门山境内各季气候特征表现是:

春季气温回升快,多春旱,寒潮,风沙;夏季天气较炎热,常有夏旱、洪涝;秋季气温下降快,常有秋绵雨,雨雾日多;冬季冷冻明显,高山多雪,气候干燥。

由于地理位置和多变地貌影响,垂直气候明显,小区域气候差异大,出现海拔高程不同,气候各异,高山顶和漕谷地气温相差大。

气候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xx县一般年平均气温约16.2℃,年均降水量728毫米,境内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上半年盛行偏南风,下半年盛行偏北风。

全年无霜期约270天。

秋冬两季多雾,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28.3小时。

3.2.3社会经济条件

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实现4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较上年加快8.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0.17亿元,增长31.3%;第三产业增加值15.73亿元,增长13.4%。

人均生产总值(GDP)7388元,增长12.0%。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6%、48.6%和39.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6个、6.6个、5.4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2.7:

21.1:

36.2调整变化为39.7:

23.7:

36.6。

民营经济发展良好。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占GDP的49.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1.0%。

民营经济贡献税金4620万元,占全县税收的47.5%。

当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459户、95户,年末累计分别达到11223户和449户,从业人员分别达到14583人和4679人。

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 全县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257万元,增长173.5%,其中:

税收收入9736万元,增长208.0%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77230万元,增长2.3%。

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年末城镇常住人口14.53万人,城市化率24.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县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快;产业结构不优,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比重低,实力弱;农业生产条件仍然较差,农民增收渠道不多;支柱产业还未形成,人才、资金、原材料制约因素突出。

3.2.4交通运输条件

xx县守剑门关险,是连接四川与陕西、甘肃的通道,108国道、绵广高速、宝成铁路纵贯境内,即将建设的兰海高速公路途经境内金仙、香沉等乡镇,兰渝铁路邻近境内鹤龄、羊岭两镇。

县城下寺镇位于xx县北部,距xx市区35公里,剑门关风景区仅10公里,xx飞机场仅21公里。

绵广高速公路、宝成铁路、国道108线穿城而过,县城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素有川北“金三角”之美誉。

嘉陵江依县东而流,交通快捷方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3.2.5项目建设地的条件

1.供水

项目建设用水直接取于城镇供水管网。

2.供电

项目建设用电直接取于城镇供电管网。

3.交通运输

xx县境内交通便捷,能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4.抗震设防

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xx县境内基本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

第四章建设内容与规模

4.1建设依据

xx县特殊教育学校挂牌成立于2008年3月,位于xx镇烟街29号,占地6357平方米,建筑面积5684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9个(其中特教班6个,普教班23个),在校学生1371人(其中特教学生121人,普教学生1250人),在岗教职工94人(其中特教教职工12人)。

按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2009征求意见稿)的规定,该校建设规模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项目实施后可达到200人的办学规模,并预计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二年后可达到250人的办学规模。

4.2建设内容及规模

1、拆除原特教楼502平方米,拆除厕所和教辅用房357平方米;

2、新建特教综合楼1500㎡及其附属工程;

3、改建旧教学楼300平方米;

4、设备购置(见表8-1)。

第五章  主要工程技术方案

   

5.1建筑设计

5.1.1工程概况

(1)新建面积:

1500㎡

(2)建筑层数和结构形式:

五层,框架结构。

(3)建筑耐火等级:

二级

(4)抗震设防标准:

学校建筑为乙类建筑,8度构造,7度设防。

5.1.2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032-2005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5)《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

(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

(7)《办公用房建设标准》JGJ67-2006(J556-2006)

(8)《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2009征求意见稿)

(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

5.1.3总平面设计

校园总平面宜按教学、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合理布局、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教学楼应布置在校园的静区,保证良好的朝向。

教学楼与体育活动场地之间,既有一定分隔,也要便于联系。

学校道路网的布置应便捷,校园内的主要交通道路应根据学校人流、车流、消防要求布置。

路线要通畅便捷,道路的高差处宜设坡道。

路上的地下管线井盖,应与路面标高一致。

路中的地下管线井盖宜与路面取平。

招收盲生的学校的路面应铺设盲人行走导向和止步的触感标志。

学校的主出入口不宜设在主要交通干道边上,校门外侧应设置人流缓冲区。

校园应有围墙(或安全隔离设施),校门。

校园、校舍应整体性强。

建筑组合应紧凑、集中,学校的主要建筑之间宜有廊联系。

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要力求体现教育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

具有优秀历史文化重大价值的校园及校舍应依法保护,并合理保持其特色。

校园绿化、美化应结合建筑景观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以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

设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球类场地,其长轴宜为南北方向。

学校应设置旗杆、旗台,并宜位于校园中心广场或主要运动场区的显要位置。

5.1.4功能布局

1.新建特教综合楼:

1500㎡,五层,其中包括教学、教学辅助用房,康复用房等,具体所用情况,请设计单位严格按照《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进行设计。

5.1.5无障碍设计

校园、教学与生活用房应为无障碍通行环境,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规定。

并应确保平时的安全顺畅及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校园内的道路应创造无障碍通行环境,道路有高差变化时,应设坡度不超过1:

12的坡道;高差超过0.60m时,坡道两侧应设高度为0.60~0.65m的扶手。

各类学校应设有无障碍卫生间,学生厕所应符合无障碍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规定,还应留有护理人指导或协助所需空间。

5.2结构设计

1.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6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3.基本风压:

0.30KN/㎡

4.抗震设防标准: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

5.荷载:

卫生间:

2.5KN/㎡;

走道、楼梯:

2.5KN/㎡;

上人屋面:

2.0KN/㎡。

5.3电气设计

1.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200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年;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8;

2.电气设计范围:

室内强弱电及防雷;

3.照明电线全部暗敷;低压供电采用放射-树干式

4.本建筑用电负荷为三级;

5.照明配电系统:

(1)教学用房的灯具应配有保护灯罩或灯栅,不得用裸灯。

如使用荧光灯,灯具(长轴)应垂直于黑板面布置(黑板灯除外),悬挂高度距桌面宜为1700mm。

各种教室、实验室的桌面照度不应低于:

盲校400Lx,盲校为适应于低视力学生的教学,教室课桌上宜配置局部照明灯具。

聋校300Lx,培智学校150-200Lx,黑板面的照度不得低于250Lx。

各类用房的平均照度应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

(2)教学办公楼、宿舍、食堂等均应设有能分幢分层(或分部门)控制的照明线路。

(3)各种教室,实验室的进门处宜装设门铃,聋校应加设信号灯。

   

(4)照明、动力电源插座、开关的选型和安装应保证学生使用安全。

(5)信息网络系统应结合残疾人特点,分别设置相应的系统,并应通向每个教室、实验室、活动室、办公室、宿舍等残疾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房间。

1800mm以下必须采用暗敷,保障学生通行安全。

(6)食堂、手工教室用房内除照明电源外,还应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