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综合专项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1173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产综合专项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资产综合专项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资产综合专项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产综合专项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资产综合专项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产综合专项及答案解析.docx

《资产综合专项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产综合专项及答案解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产综合专项及答案解析.docx

资产综合专项及答案解析

资产综合专项及答案解析

一、计算题(本大题19小题.每题5.0分,共95.0分。

第1题

甲公司2008年3月份固定资产增减业务如下:

(1)购买一台设备供一车间使用,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该设备原价60万元,预计总工作时数为20万小时,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

该设备2008年4月份工作量为4000小时。

(2)厂部新办公楼交付使用,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该办公楼原价6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20年,预计净残值20万元。

(3)公司总部的一辆轿车使用期满予以报废。

该轿车原价37万元,预计使用年限6年,净残值1万元,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假定2008年4月份未发生固定资产增减业务,不考虑其他固定资产的折旧。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08年4月份应计提的折旧额;

(2)编制甲公司2008年4月份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1)设备月折旧额

=[(60-5)÷20]×0.4

=1.1(万元)

办公楼月折旧额

=[(620-20)÷20]/12

=2.5(万元)

2008年4月份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

=1.1+2.5

=3.6(万元)

(2)借:

制造费用1.1

管理费用2.5

贷:

累计折旧3.6

第2题

甲上市公司发生下列长期股权投资业务:

(1)20×8年1月3日,购入乙公司股票500万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5%,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采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每股买入价9元。

每股价格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元,另外支付相关税费8万元。

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当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不存在差异)为15000万元。

(2)20×8年3月8日,收到乙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

(3)20×8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

(4)20×9年2月1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8年度股利,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20元。

(5)20×9年3月18日,甲上市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20×8年度的现金股利。

(6)2×10年1月3日,甲上市公司出售所持有的全部乙公司的股票,共取得价款5100万元(不考虑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及相关税费)。

要求:

编制甲上市公司上述

(1)~(6)各项业务的会计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1)借: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4008

应收股利500

贷:

银行存款

4508(500×9+8)

因为甲上市公司享有的份额为3750(15000×25%)万元,投资成本大于享有的份额,所以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2)借:

银行存款500

贷:

应收股利500

(3)借: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750(3000×25%)

贷:

投资收益750

(4)借:

应收股利100(0.2×500)

贷: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00

(5)借:

银行存款100

贷:

应收股利100

(6)借:

银行存款5100

贷: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4008

—损益调整

650(750-100)

投资收益442

第3题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07年7月1日库存A材料100吨,价值77905元,当月购入A材料4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800元,增值税额为544000元。

另发生运输费用50000元(假定运费不考虑增值税),装卸费用12000元,途中保险费用13900元。

上述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原材料验收入库时发现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5吨。

本月生产甲产品领用A材料2000吨,生产乙产品领用A材料1600吨,本企业在建工程领用400吨。

要求:

(1)计算购入A材料的入账价值及单位采购成本;

(2)编制购入A材料的会计分录;

(3)计算A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价;

(4)编制领用A材料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A材料的入账价值

=800×4000+50000+12000+13900

=3275900(元)

A材料的单位采购成本

=3275900÷(4000-5)

=820(元/吨)

(2)购入A材料的会计分录

借:

原材料3275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44000

贷:

银行存款3819900

(3)A原材料加权平均单价

=(77905+3275900)÷(100+3995)

=819(元/吨)

(4)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

借: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638000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310400

在建工程327600

贷:

原材料3276000

[解析]存货购入成本应包括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在计算购入成本时并不减去合理损耗部分,存货的入账价值=购入单价×购入数量+各项采购费用=3275900(元)。

但入库后,需要重新计算单价,入库后的原材料单位成本=购入成本÷(购入数量-合理损耗数量)=3275900÷(4000-5)=820(元/吨)。

第4题

甲公司按先进先出法计算材料的发出成本。

2008年3月1日结存A材料1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50元。

本月发生如下有关业务:

(1)3日,购入A材料5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52.5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2)5日,发出A材料80公斤。

(3)7日,购入A材料7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49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4)12日,发出A材料130公斤。

(5)20日,购入A材料8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55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6)25日,发出A材料30公斤。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A材料下列成本:

(1)5日发出的成本;

(2)12日发出的成本;

(3)25日发出的成本;

(4)期末结存的成本。

【正确答案】:

(1)5日发出存货的成本

=80×50=4000(元)

(2)12日发出存货的成本

=20×50+50×52.5+60×49

=6565(元)

(3)25日发出存货的成本

=10×49+20×55

=1590(元)

(4)期末结存的成本

=(100+50-80+70-130+80-30)×55

=3300(元)

或=(80-20)×55=3300(元)

第5题

甲公司原材料日常收发及结存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该公司2008年5月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0000元,实际成本为830000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700000元,实际成本为1620000元。

当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情况如下:

基本生产车间领用630000元在建工程领用500000元(假设不考虑材料的进项税额转出问题)车间管理部门领用10000元公司行政管理部门领用27000元

要求:

(1)计算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2)编制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

(3)编制月末结转本期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计算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

=(30000-80000)÷(800000+1700000)×100%

=-2%

(1)编制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

借:

生产成本630000

在建工程500000

制造费用10000

管理费用27000

贷:

原材料1167000

(3)编制月末结转本期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借:

材料成本差异23340

贷:

生产成本12600

在建工程10000

制造费用200

管理费用540

第6题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丙材料计划成本每吨为15元。

本期购进丙材料4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总额为53000元,增值税额为9010元,款项已用银行汇票支付,另用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用1400元,途中保险费用490元。

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3997吨,运输途中合理损耗3吨。

要求:

编制材料购入及入库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购入材料时的会计分录:

①支付货款

借:

材料采购62010

贷:

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62010

②支付运杂费、保险费

借:

材料采购1890

贷:

银行存款1890

③验收入库

验收入库时的材料成本

=计划单价×实际入库数量

=15×3997=59955(元)

借:

原材料59955

贷:

材料采购59955

④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

材料成本差异3945

贷:

材料采购3945

第7题

甲企业发出A材料委托乙企业加工成B商品直接用于销售。

A材料计划成本30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甲企业发生往返运杂费4200元,向乙企业支付不含税加工费20000元。

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为一般纳税人,B商品适用增值税税率17%,消费税税率10%。

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结算完毕。

要求:

(1)编制甲企业发出A材料的分录;

(2)根据乙企业收取的加工费计算乙企业代收代缴应交消费税额和应纳增值税额,并根据所收款项编制分录;(保留两位小数)

(3)编制甲企业支付运杂费、加工费及税金等款项的分录;

(4)计算甲企业B商品成本并编制验收入库的分录。

【正确答案】:

(1)甲企业发出A材料的分录:

借:

委托加工物资294000

材料成本差异6000

贷;原材料300000

(2)乙企业代收代缴消费税额

=(294000+20000)÷(1-10%)×10%

=34888.89(元)

应纳增值税

=20000×17%

=3400(元)

所收款项

=20000+3400+34888.89

=58288.89(元)

会计分录:

借:

银行存款58288.89

贷:

主营业务收入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项税额)340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34888.89

(3)甲企业支付运杂费、加工费和税金等款项的分录:

借:

委托加工物资59088.89

(4200+20000+34888.8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额)3400

贷:

银行存款62488.89

(4)甲企业B商品成本

=59088.89+294000

=353088.89(元)

借:

库存商品353088.89

贷:

委托加工物资353088.89

第8题

甲公司发生下列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业务:

(1)2005年1月7日,购入乙公司有表决权的股票100万股,占乙公司股份的10%。

该股票每股买入价为8元,其中每股含已宣告分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0.20元;另外,甲公司在购买股票时还支付相关税费10000元,款项均由银行存款支付。

(2)2005年2月15日,收到乙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

(3)2005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000元。

(4)2006年1月6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05年度股利,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10元(属于投资后产生)(5)2006年2月15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2005年度的现金股利(不考虑相关税费)。

(6)2006年度,乙公司发生亏损200000元。

(7)2007年1月7日,甲公司出售所持有的乙公司的股票10万股,每股销售价格为10元。

要求:

假定不考虑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因素,根据上述

(1)~(7)项业务,逐笔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2005年1月7日购入股票成本为:

1000000×(8-0.20)+10000=781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