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4138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x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x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永安三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政治半期考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停车难是各大中城市共同的难题,在“创意点亮北京”活动中,解决胡同停车难这件事也成了创意活动。

由胡同的居民通过微信报名方式“奉献”出自己的车位一整天,停车人只需贡献出后备箱,以供摆放工艺品等各种小物件,便于人们直接换取还有用处的东西,满足换客们的交易需要。

材料反映的这种交易行为

①是社会发展催生的新的商品流通形式

②能够充分实现物品的多元使用价值

③使换客同时兼得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④本质上是在交换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这种交易行为本质上是在交换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能够充分实现物品的多元使用价值,做到物尽其用,②④项符合题意;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材料中的交换方式是以物换物,不属于商品流通,①项说法错误;换客在得到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时,必须让渡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者不能同时兼得,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什么是商品流通?

商品流通的公式是什么?

什么是价格?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如何?

商品流通: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的公式:

商品—货币—商品。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2.十九大报告中,党和国家把“绿色发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必将继续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也会进一步加大对传统燃油车的影响,进而导致燃油车价格的变化(E为变化前供求交叉点,E′为变化后供求交叉点)。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下列曲线能够正确反映这一经济现象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供求曲线变动的影响因素和考生的读图能力。

E为政策前供求交叉点,E′为政策后的供求交叉点,能够正确反映这一经济现象的是C,因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对传统燃油车的需求数量减少,价格随之下降,将造成传统燃油汽车减产,E向E′移动。

选项A反映的是供给减少,价格上升,故不正确;选项B反映的是供给增加,价格下降,需求增加,故不正确;选项D反映的是需求数量增加,价格上升,供给增加,故不正确。

点睛:

全面理解和把握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法则(同一商品):

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

如图:

(2)需求变动曲线(同一商品):

在相同价格水平下,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动,从而导致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平移。

如国家对家电下乡产品实行财政补贴,从而导致家电需求量增多,需求曲线右移。

如图:

(3)需求弹性曲线(不同商品):

一般情况下,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需求弹性大)。

(4)需求相关论(相关商品):

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商品关系

价格

需求量

本商品

相关商品

互为替代品

上升

减少

增加

下降

增加

减少

互补商品

上升

减少

减少

下降

增加

增加

3.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1、D2是需求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哪些情形可能导致W商品需求曲线由D1向D2方向移动

①W是茶叶,春季茶叶价格上涨

②W是汽车,城市汽车限号限行 

③W是纸质书,电子书价格下降 

④W是手机,取消国内长途及漫游费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价格变化的影响。

纸质书与电子书是互为替代品,电子书价格下降会导致纸质书的需求量减少,①项正确实;汽车限号限行会导致对汽车需求量的减少,②项正确;房子装修的价格下降,会增加对房子的需求量,③项错误;取消国内长途及漫游会增加手机的需求量,④项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①需求定律:

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②需求弹性: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要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相关商品:

互为替代品:

商品A价格上升,商品B销量增加。

互补商品:

商品A价格上升,商品B销量减少。

4.“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就能看电影”、“衣服一沾污渍,便可即时清洗”,这虽然只是用户的一个念头,一句无心之语,可一经海尔创客的手,很快就成为“亮瞎眼”的新产品,比如:

“可360度投影的智能微型投影电脑”、“可手持的便携式咕咚洗衣机”。

这体现了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节、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A.①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这虽然只是用户的一个念头,一句无心之语,可一经海尔“创客”的手,很快就成为“亮瞎眼”的新产品,这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调节、升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而未体现生产决定消费,排除③④。

故本题答案选B。

5.某商家拟开展让利促销活动,制定了三种方案。

甲方案:

全场商品六折促销;乙方案:

全场每满100元减30元,满200元减70元,300元减120元,满500元减225元,500以上按500满减比例返现;丙方案:

全场每满100元返40元现金券(再次购物可抵现金使用)。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下列对三种促销方案评价正确的是

①甲方案让利幅度最大,在合理范围内,折扣率越高销量越多

②乙方案采用现金折扣,随着消费额增加,打折力度不断增加

③丙方案采取购物返券,能诱发消费者的二次消费,增加销量

④甲方案和丙方案的折扣方式尽管不同,但二者让利幅度一样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价格对生活的影响的相关知识。

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材料中甲商店为6折销售;乙商店全场每满100元减30元,满200元减70元,300元减120元,满500元减225元,500以上按500满减比例返现;丙商店为每满100返40元代金券,乙、丙商店均比6折合算,所以乙方案采用现金折扣,随着消费额增加,打折力度不断增加;丙方案采取购物返券,能诱发消费者二次消费,增加销量,故②③分符合题意;甲方案的让利幅度并没有乙方案和并方案大,①排除;甲方案和丙方案折扣方式不同,但二者让利幅度一样,故排除④。

故选C。

6.“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下列做法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①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②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所占比重

④实施政府定价政策,稳定物价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

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均体现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观点,①②正确;劳动报酬属于初次分配的范畴,不属于再分配的范围,③错误;政府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价格由市场形成,政府不定价,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点睛】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不同,初次分配主要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其依据主要是效率原则,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

再次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

7.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

2017年我国财政工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

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①加大公共财政支出一→生产规模扩大一→扩大内需一→拉动经济增长

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一→扩大国债发行规模一→投资增加一→刺激经济增长

③下调增值税税率一→增加财政收入一→刺激总需求增长一→促进经济发展

④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一→消费扩大一→经济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

③选项错误,“下调增值税税率”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④选项错误,“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货币政策。

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支出,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使内需扩大,拉动经济增长以及实施积极财政政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等均符合题目中的“挤进效应”;故①②入选。

选A。

点睛:

快速区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当考生看到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关键词的时候可以判断出是货币政策,当考生看到财政支出和税收(细分有:

税收、补贴、赤字、国债、收入分配和转移支付)等可以判断出是财政政策。

8.“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在全方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道路上大胆探路、勇敢创新。

从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到印尼高铁再到英国核电,我国与各国的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业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这表明我国

①经济发展空间得以拓展,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

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正在主导世界市场发展 

③坚持开放、合作、共赢,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不断优化对外开放结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

材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得以拓展,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①正确;“主导”世界市场发展的说法错误,②不选;材料中我国加强与它国的合作发展,体现了我国坚持开放、合作、共赢,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③正确;材料体现了我国“走出去”,不是强调“引进来”,“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

9.如今,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上半年在国有企业工作的王先生一家收入中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

①购买基金获利8000元 ②单位发奖金3000元 

③大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收入10万元 

④大女儿领取失业保险金4000元 

⑤出租房屋获得租金2万元 

⑥二儿子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获利2万元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⑤⑥D.③④⑥

【答案】C

【解析】

财产性收入是指凭借财产所获得的收入,王先生购买基金、出租房屋、通过商标使用权所获得的收入,是凭借本身所具有的财产所获得的收入,均属于财产性收入,故①⑤⑥符合题意;单位所发的奖金、外企获得的工资收入均属于劳动性收入,女儿领取的失业保险收入属于社会福利性收入,故排除②③④。

答案选择C。

【考点定位】收入的分配。

【知识拓展】财产性收入,也称资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

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10.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将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

缩小政府定价范围意在

①降低商品价格,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②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③尊重市场规律,进一步促进市场的竞争力

④取消政府价格干预,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A.①②B.②③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