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四共同体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134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四共同体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四共同体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四共同体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四共同体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四共同体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四共同体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四共同体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四共同体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四共同体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四共同体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四共同体【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有一个词语描述的变化与其它描述的不是同一类变化的是

A.蜡炬成灰B.花香四溢C.木已成舟D.滴水成冰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清新的空气C.纯牛奶D.加碘食盐

3.氧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急救B.充气球C.气割D.炼钢

4.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液体的量取

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

5.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白烟

6.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不到总水量的1%,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

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是混合物,淡水是纯净物

B.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C.爱护水资源主要应从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措施

D.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

7.下列有关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

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会熄灭

被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无色液滴

结论

呼出气体是CO2

空气中不含CO2

呼出气体中不含O2

呼出气体中含有H2O

A.AB.BC.CD.D

8.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食物腐烂------分子停止运动

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分子在运动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隙

D.燃烧的木条伸入氧气中燃烧更旺,伸入二氧化碳中熄灭--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9.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原子结构图中X=8

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C.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

D.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

10.夏季驱蚊离不开的一种物品---花露水,花露水中有乙酸苄脂,其化学式为C9H10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类别上看:

乙酸苄脂属于氧化物

B.从变化上看:

乙酸苄脂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从宏观上看:

乙酸苄脂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从微观上看:

乙酸苄脂由9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可保护瓶底

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12.下表是2019年10月5日11点重庆部分监测点空气质量实时报告

测站点

AQI

空气质量状况

PM2.5浓度

PM10浓度

首要污染物

龙井湾

99

17

51

臭氧1小时

歇台子

51

25

52

颗粒物(PM10)

龙洲湾

25

17

23

茶园

55

21

59

颗粒物(PM10)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AIQ)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13.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A.AB.BC.CD.D

14.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D.倒入澄清石灰水

15.农夫山泉”矿泉水标鉴上印有物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6锌0.00162钙4.690等).这里的硒、锶、锌、钙是指()

A.元素B.原子C.单质D.分子

16.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A.AB.BC.CD.D

二、填空题

17.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交流化学信息。

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5价的氮元素形成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

(2)2个铝离子__________;

(3)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____。

18.请用文字或符号表达式表示符合要求的化学变化。

(1)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氧化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

(3)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

19.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所以人们要有关心水,爱护水,节约水的意识。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将水样经过沉淀、过滤、________________、杀菌消毒等步骤,可初步净化为自来水。

这几个步骤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

(2)自来水多为硬水,可用__________区分硬水与软水。

使用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经过这种方法处理过的自来水属于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0.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酒精易挥发,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

(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如图为初中化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

(1)实验I中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在该操作中起了______________作用。

(2)实验II所表示的净水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法可将硬水软化。

(3)实验III中,电解时时常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图III,甲试管收集的是_____________,E电极是_____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

22.实验室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来制氧气时,所发生的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试管中装药品--加热--收集氧气--把导管移出水面---停止加热。

a收集氧气选C装置,选择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收集方法收集的气体。

b最后的两步操作顺序颠倒,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再将上方空气分为五等分。

红磷熄灭并_____________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3)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水沿导管进入瓶中,进水体积约占瓶中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____。

(4)若红磷的加得过少,实验的结果会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5)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来进行实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4.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液,常用于灾区防疫,过氧乙酸化学式是C2H4O3,请回答:

(1)过氧乙酸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_____________(写元素名称)。

(2)计算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3)计算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1%)

(4)计算126克过氧乙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蜡炬成灰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花香四溢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木已成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A

【分析】

纯净物是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二者的本质区别时是否有一种物质组成;

【详解】

A.蒸馏水,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B.清新的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C.纯牛奶,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D.加碘食盐,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选择A。

3.B

【详解】

A、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故能用于急救,属于氧气用途;B、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用来制作升空气球,不属于氧气用途;C、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于气割,属于氧气用途;D、工业炼钢的过程需要氧气参与反应,属于氧气用途。

故本题选B。

4.D

【详解】

A、倾倒液体药品时,应该将细口瓶的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细口瓶和试管口紧挨着,并且标签朝向手心。

A正确;

B、量取液体时,细口瓶要紧挨着量筒,并且在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正确;

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正确;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应该将胶头滴管垂直于试管口的正上方逐滴滴加,若将胶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