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教案鲁人版必修4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0998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教案鲁人版必修4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教案鲁人版必修4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教案鲁人版必修4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教案鲁人版必修4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教案鲁人版必修4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教案鲁人版必修41.docx

《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教案鲁人版必修4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教案鲁人版必修4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教案鲁人版必修41.docx

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教案鲁人版必修41

《富有的是精神》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领悟作品的内涵。

 

2.理解北大的精神,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学习重点】 

1.编写内容提要。

 

2.领会北大丰富的精神内涵。

 

【教学时间】 

一学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北大正门》、《未名湖》、《北大图书馆》、《博雅塔》、《鸣鹤园》、《北大百年纪念讲堂》、《塞万提斯雕像》等等 

看过图片,设问:

一提到北大,同学们会想到什么?

 

学生1:

美丽的校园,悠久的历史。

 

学生2:

最高学府,人才辈出。

 

学生3:

令人向往,北大是我的目标。

 

学生4:

北大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地方,因为五四运动就是在北大首先发起的。

 

学生5:

北大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之一。

 

学生6:

北大已经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 

教师: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可见北大对同学们的影响之深。

北大不仅感染着我们,可以说感染了全中国,因为北大富有的是精神。

今天,我们就带着崇敬之情一起学习谢冕先生的《富有的是精神》一文,领会北大丰富的精神内涵。

 

    二、文题解读 

教师:

同学们阅读课下注释①,了解本文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的。

 

学生:

本文是作者在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年迎新会上的演讲稿。

 

教师:

演讲稿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学生1:

针对性强。

演讲面向的是听众,演讲稿要本着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

 

学生2:

主题鲜明。

一篇演讲稿只有一个中心,全篇内容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去铺陈,才能使听众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

 

学生3:

材料典型。

材料力求丰富、生动、典型。

 

学生4:

语言通俗易懂,富有鼓动性,多用口语化的语言,多用比喻,能够深入浅出。

 

教师:

演讲语言是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语言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达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想,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是一种直接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教师:

下面让我们从演讲者的角度,以北大教授、知名学者的身份感受演讲的魅力。

在读课文之前,我先提两处要求:

第一、高声朗读课文,因为演讲的强大感召力只有通过高声朗读才能使我们感受到。

第二、节奏适当,有表情,有感染力。

好,开始朗读。

 

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

(大多数学生读完后)同学们读得非常好,作为听众,我已经受到感染。

演讲稿要围绕一个中心,这篇演讲稿的中心是什么?

 

学生:

北大物质条件贫乏,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

 

教师:

围绕这个中心,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为这篇演讲稿编写结构提纲。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学生展示结构提纲:

 

(一)激励与厚望(1——4)(祝贺、意义、责任) 

(二)谆谆的教诲(5——15)1.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 

                               2.抓紧时间读书 

                               3.学好语言 

                               4.不游戏文学 

(三)总结点题(16)       精神富有 

3.依据结构提纲,编写内容提要 

教师:

下面我们根据结构提纲编写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提炼和概括,内容提要有利于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依据结构提纲概括一段内容提要,要求200字左右。

 

学生自主概括,教师巡视指导。

时间把握在2-3分钟。

 

教师:

同学们基本上都概括好了,请一位同学展示一下你的内容提要。

 

学生(投影展示):

《富有的是精神》是谢冕先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级迎新会上的演讲。

在这篇演讲稿中,谢先生从现实、历史和未来等各个角度,对刚踏进北大这块圣地的莘莘学子阐述了来到北大的重要意义,阐明了他们将要肩负的建设世纪中国的重大责任,然后说明北大是个做学问的地方,强调“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的重要性,对学子们提出“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要重视本国语言的学习”,“不能游戏文学”等忠告。

最后指出物质的贫乏并不等于精神的贫乏,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

 

四、走进文本,探究内涵 

1.再读课文 

教师:

同学们再读文本,体味情感和语气,同时勾画出对你有启发意义的语句。

 

2.学生朗读课文 

(大多数学生读完后)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静静地思考一下:

文中哪些语段启示了你?

一会儿,同学们起来回答的时候,我希望你能告诉大家最能启发你的句子、语段在第几页、第几段,给你怎样的启发。

 

3.讨论、交流 

学生:

最能启发我的是90页第3自然段,这一段中讲同龄人以千万计,幸运的只是“极少数”,既让人欣喜又让人负重,这里作者进一步启发学子们要珍惜机会,增强责任感,我们虽然是中学生,也应从此得到启发,珍惜机会,增强责任感。

 

教师:

说得非常好,青年人肩负重任,珍惜现在,面向未来。

 

学生:

我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对我启发最大的是第1段,这一段是演讲开头,“伟大”、“无边无际”、“聪明才智”等词语,隐含着作者自豪、深沉、喜悦之情,包含了对跨世纪一代人的深切激励,勉励学子“珍惜这百年不遇的机会”。

 

学生:

第2自然段对我启发较大,我去过北大,北大给我的感染和震憾很大,所以这一段中“百年的沧桑,百年的奋斗,百年的期待”,三个“百年”形成排比,抓住了学子们刚刚踏入北大的心理状况,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发人深思,激发学子们的历史责任感。

 

教师:

责任感(板书)以天下为己任,任重而道远,古人为之,我们更需努力。

我们把前三段一起朗读一下,体会这种责任感。

注意感情的表达。

 

师生齐读前三段。

 

学生;给我启发和震憾的是第93页文章最后一段,北大物质贫乏,精神富有。

北大学者安于清贫,而以丰厚的学养和高尚的精神,构成北大的精神财富,为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继承和发扬下去。

 

教师:

北大,精神永驻。

这种精神具体有何表现呢?

同学们谈一谈。

 

学生:

我找的是91页第5—6段。

谢教授语重心长,在谈学习做学问之前,先阐述“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

每一个卓有成就的学问家,都同时是崇高人格的典范,其学问和成就正是其崇高人格的外化。

李大钊、鲁迅正是学问和人格的统一。

 

教师:

做人与做学问爱国和敬业(板书)古代,就有“文品如人品”之说;现代,“要学做事,先学做人”。

北大富有的是精神,谢先生讲到的“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主张做人和做学问的统一,爱国和敬业精神的统一,就是北大之精神。

请一位学生以演讲者的身份,朗读一下这两段。

 

学生朗读,声情并茂。

 

师生情不自禁地为这位同学鼓掌。

 

学生: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就是北大精神的体现。

你们看“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

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

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教师。

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

 

教师:

北大的许智宏校长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

 

学生:

我比较欣赏91—92页7—11自然段,这一部分,谢教授以现身说法,激励学子们抓紧一切宝贵时间读书。

在北大,要先做书呆子后做聪明人。

考入北大的学生都是学业上的佼佼者,谢先生这番话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教师:

做书呆子(板书)抓紧一切机会苦读,思考,以充实自己、塑造自己,做一个这样的书呆子,才会争取将来的大智慧。

读书需要这种精神。

我们读书学习当然也需要这种精神,让我们一起高声朗读一下这几段同时体悟读书之道。

 

师生共同朗读7——11段。

 

学生:

对我最有启发的是92—93页12—13自然段,学好本国语言学,好外国语言,既要有巩固的本国语也要与国际接轨,与时俱进,走向世界。

这里谢先生是针对97级中文系新生讲的,对于我自身,语言类科目较薄弱,所以谢先生讲的正中我心,给我很大启发。

 

教师:

学好语言(板书)语言庞杂,现在是个多语化的社会。

青年人,首先要掌握好母语,巩固强化外国语学习,走向世界,用好语言这座桥梁。

学好语言也需要精神。

 

五、拓展提升 

教师:

同学们谈得都很好。

同学们谈到的都离不开精神。

《富有的是精神》始终紧扣着“精神富有”这个中心。

北大富有的正是精神。

自古以来,从不缺少有精神的人。

鲁迅先生说过: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希望,就是因为每当艰难时,总有心系天下的先驱者掏出燃烧的心,照亮前行的路。

古今中外,有多少这样的人物让我们铭记至今?

 

学生:

屈原、杜甫、林则徐、鲁迅、李大钊、周恩来……还有汶川地震中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战士、温家宝总理…… 

教师:

我以屈原为例,同学们另选人物,仿照句式,抓住要点,每人仿写五句。

 

例:

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

 

学生仿写,教师巡视。

大部分同学仿写完毕,学生有感情朗读。

 

学生:

有奋不顾身文采表于后世的司马迁 

      有呕心历血匡扶两朝的诸葛亮 

      有坚持气节北海牧羊十九年的苏武 

      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 

      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学生:

有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马克思 

      有救亡图存以血明志的谭嗣同 

      有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读书的周恩来 

      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毛泽东 

      有亲临灾区贴近民众的温总理 

      有不抛弃不放弃全力救灾的解放军战士 

……    

教师:

同学们写得非常好,大家在感受北大精神的同时,也在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一个富有精神的人,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

下面,我把几所海内外知名大学的校训整理了一下,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多媒体展示) 

哈佛大学: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 

耶鲁大学:

真理和光明 

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 

西点军校:

职责、荣誉、国家 

清华大学: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复旦大学: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武汉大学: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南京大学: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山东大学:

气有浩然,学有止境 

教师:

(学生整理完毕)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这堂课较顺利完成,有所思考,与大家磋商。

 

1、立足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我所教班级学生为音美艺术生,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薄弱,所以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实际,不能刻意拔高。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我选择了以下做法:

 

(1)    重视诵读 

朗读的运用,极大地突出了演讲稿的文本特点,让学生通过自读、齐读等方式自行品味文本中含蓄隽永的语句,然后体味其中内涵,较好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讨、讨论升华的教学过程。

针对学生实际,反复朗读也不断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熟悉文本,就是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    师生共同交流 

     师生是平等的阅读主体,对于文本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自由交流感受。

教师除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还应该是交流的主体之一。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明确后,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感受,自己来表达,鼓励每个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理解。

同时也把自己融入交流中,不时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

 

2、根据学生特点,激发兴趣 

用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深入到问题中,深入到问题的思考中。

“只有不断把学生带进一个新的思想和感情的空间,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平时极少可能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的事物,掌握表达这样新的感受和体验的语言和语言形式。

”(王富仁) 

    3、注重学生差异,分层教学     

    首先要肯定学生有差异性。

这种差异有智力本身的,更多的是学生学习基础上的。

在这个基础上,教学中注重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发展,大胆肯定学生的每一处思维火花。

比如演讲稿的特点,学生都能说出一二,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要肯定,同时注意加以引导。

引导既有语言方面的也有思维方面的。

2

(1)课时

课题:

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

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

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

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

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

(2)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

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

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

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

(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

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

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

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

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

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

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

我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反思:

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

正确地书写“轻”字

难点:

“车”字旁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

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

“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

“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

书写:

斩、转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2、轻、斩、转

我的思考:

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课后反思:

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难点:

把握好字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

(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

(1)出示例字:

“宝”:

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

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

(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

我的思考:

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

课题:

怎样写好字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教学过程:

一、正确的学书之路

1.临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

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

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

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

①好帖;②喜欢。

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

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

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

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

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

姜夔《续书谱》中说:

“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

“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

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

“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

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

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

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

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先正楷,后行草。

苏轼说:

“真生行,行生草。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

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

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

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

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

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

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

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第(6)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皿”、“土”等做字底的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例字,进行讨论: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底?

(3)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二、教师示范小结

三、指导要点

盘:

上半部分宜瘦长,下面要宽扁。

皇:

“白”字头是方形结构的,要写的紧凑些,略小;“王”上两横短,下横长,略大。

至:

第一横不要太斜,撇折点也不要太斜;下面的“土”要端正,下横要长。

竖:

上半部分要摆好位置,左右不要分开;下面的“立”,点在正中,上横短,点撇要呼应,下横适当拉长。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七)、盘至竖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需要指导。

第(7)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八)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上下相同、左右相同这类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读课文中的一段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哥:

下面的部分要先写“口”再写竖钩,注意笔顺。

竹:

左竖回锋,有撇略高于和长于左撇。

羽:

左小右大,其中的4点要摆好位置,使其显得丰满些。

吕、昌:

口和曰要写成扁方形,上下重复,上小下大。

兢:

语文课文中还没有出现过,这个字可只让学生知道其书写方法,左边的竖弯钩改成竖提。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八)、哥羽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基本上能把握学生的字形,但在细节上还要加强指导。

第(8)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九)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右偏旁比例不等的特点,学习这些字的写法。

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