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全面资料集 8.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0959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辅导员全面资料集 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校辅导员全面资料集 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校辅导员全面资料集 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校辅导员全面资料集 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校辅导员全面资料集 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辅导员全面资料集 8.docx

《高校辅导员全面资料集 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辅导员全面资料集 8.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校辅导员全面资料集 8.docx

高校辅导员全面资料集8

辅导员常识

一、最新辅导员焦点问题

1.关键词:

90后个性网络

    自2008年起,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青年步入大学殿堂,正在成为大学校园的主角。

武汉科技学院学生处的孙杰等设置问卷,调查该院近两年进校的300余名“90后”大学生发现,受到素质教育熏染的这代人“知识上已进入较高层次,智力上有了更高发展,思维能力增强”;他们更易于接受最新出现的、直观性强、浅显直白的音乐、图片、图像;网络游戏、网络电视剧、卡通漫画、FLASH动画是他们休闲娱乐方式的首选,只有15%的学生喜欢80后大哥大姐普遍爱读的武侠、言情小说。

   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让部分“90后”产生片面化、功利化、娱乐化思想。

在崇尚自由、不拘传统、追逐个性的“90后”面前,辅导员有时甚至不知道如何讲述“理想”、“信念”、“信仰”之类的大道理。

    三峡大学的教师李新、王承新等同样关注到这个群体。

他们撰文认为,空泛的说教难以打动“90后”,可尝试引导他们熟悉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和爱国情感,促使他们尽快承担起这代人肩负的社会责任。

2.关键词:

高危人群突发事件安全

    雪灾、地震、海啸、金融危机、甲感……转型期的中国近年来经历了许多难以预料的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

大学生作为高知识、高聚集、思想活跃的特殊群体,总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却往往因失之于度被称为高危人群。

“年轻、有激情、容易冲动、大局观不强。

”湖北师范学院教师彭舟深有感触,“学校如果在事件发生之后处理稍慢,便有可能导致无法预见的后果。

    他认为,具有较大影响的公共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要尽早公开真相,尽早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耐心细致做好疏导。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陈斌认为,建立应对公共事件的平台,优化公共事件的信息载体,健全学生当中的信息网络等等措施,基本能保证尚还处在学习、思考、探索和成长过程之中的大学生们,能够在辅导员的正确引导下应对各类事件和危机,从而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学生的安全。

3.关键词:

学生党员动机奉献

    一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新发展的共产党员中,高校学生占总人数的36.7%,超过102万人。

    湖北工业大学教师黄建雄等探讨的问题是:

大学生为什么入党?

    不容回避的现状是,部分学生入党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而是或多或少把这个政治面貌当作日后找工作、考公务员、留校任教的砝码。

    即使少数学生带有功利目的,也不能将他们积极争取入党完全视为“亵渎”,追求美好和幸福毕竟不是一件坏事,党组织可以通过教育和感染纠正某些不良动机。

    研究者指出,大学生的入党行为需要正确引导,明确责任义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各级组织应经常组织党员活动,吸纳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用党员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入党可以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引导学生把入党当作提升境界、学会奉献的新台阶。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之“疏”与“导”

摘要: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大学生群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高校专职辅导员创新工作方式,积累工作方法,充分利用“疏”与“导”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开展工作。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疏;导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给人的印象都是比较“高调”的,工作方法也大多从宣讲、灌输开始,侧重于用政治理论武装人、塑造人和改造人,关注宣讲内容往往多于关注宣讲对象。

当前的在校大学生多为80后学生,甚至是90后学生,他们更易接受新生事物,更易受到社会新生事务、多元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对平等、尊重、个性等的个人需求和友好、互助、和谐的社会环境需求更加强烈,所以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已不适应各种新形势的要求[1]。

作为高校辅导员,应该与时俱进,逐步掌握新的适应新形势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方法。

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心理疏导”的新名词,为当代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亮点【2】。

一、“疏”与“导”的由来

所谓“疏”,可以理解为“疏通”,就是指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所谓“导”,可以理解为“引导”,就是指循循善诱,说服教育,把学生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疏导最早见于大禹治水的典故,禹因为吸取了鲧的教训,改变方法,“疏浚河道,导水以行”,从而使治水获得成功。

后来人们把大禹治水的成功经验引入对人们思想的治理,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疏导方针【3】。

二、疏与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疏为导,导为疏,疏中有导,导中有疏。

疏通是为了正确的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是引导的前提,没有及时和正确的疏通,大学生的思想就无法彻底敞开,看不到他们真实的心理和行为,也就无法正确引导。

引导是疏通的继续。

不引导,只疏通,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在大学生群体中放任自流,甚至泛滥成灾,成为盲目空洞的说教。

疏通是引导的基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疏通开始,离开了疏通这个基础,就无法进行引导。

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归宿。

疏通是手段,引导是目的,离开了引导,疏通不但失去了意义,还会走向疏通的反面。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果我们只强调广开言路而忽略正确的引导,对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和言行,不是主动地去加以正确引导,而是听其自然,不敢实事求是地对大学生表现出来的错误言行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对一些公开的违反学校规章制度也熟视无睹,听之任之。

这样就会让更多的违纪行为发生,从而走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的的反面[4]。

三、疏与导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及案例分析

下面笔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疏”与“导”工作方法的应用进行举例说明。

案例一:

“疏导”的工作方法与突发事件的解决

辽宁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曲建武曾担任辽宁某高校辅导员,当时发生了美国轰炸我国驻兰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学生中有12名同学听闻此事件后立马决定去上街游行示威,曲建武老师立即上前挡住他们,并通过疏导式的思想政治工作,说服了这12名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的学生。

事后,他认为:

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是一种正常的积极的情感,大学生们的爱国情绪是需要一定的宣泄途径的,不用老是隐瞒,甚至是欺骗,现在大学生很关注社会焦点问题,瞒是瞒不住的。

其次就是给予其合适的宣泄途径,比如通过开展校内班级与班级间的辩论赛,讨论当今世界大事发展的前因后果,讨论我们怎么样理性爱国,怎样理性看待这些国际局势。

因势利导,将学生的爱国情绪的宣泄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要通过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告诉学生,去上街游行并不是唯一的爱国方式,上街游行示威可能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甚至被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导演”成社会骚乱,从而走向爱国的反面。

案例二:

“疏导”的工作方法与学生心理问题

小吴,女,今年21岁,某高职院校大二学生,来自贫困山区,家境贫寒,父母多病,学费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大二学年开学的那天,她带着五千块钱的学费在来校的路上被一个自称港商的骗子骗走,空着手来到学校,报到的时候她只对辅导员老师说了一句话:

我要退学。

辅导员老师马上单独约谈了小吴,这才真相大白。

可问题是小吴同学已经下定决心要退学了,家里本来经济条件差,还发生这样的事情,她觉得愧对父母,也不和任何同学交流,心理问题比较严重。

辅导员老师让小吴同学说说自己对父母的感受,小吴同学说得泪流满面,得到了很好的宣泄,然后辅导员老师向小吴同学强调:

事情虽然到了这个份上,并不是没有办法来补救,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要振作起来,你不振作,其他人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然后要补救的办法还是有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奖学金、助学金;还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兼职赚取一定的费用。

通过辅导员老师耐心细致的心理疏通工作,几天后,小吴同学情绪基本稳定了,并放弃了退学的念头。

在以后的时间里,辅导员重点关注了小吴,提醒她学习要用功,不能辜负家人的辛劳。

一学期后,小吴同学成绩良好,且没有任何违纪记录,顺利地拿到了国家助学金,加上自己兼职赚的钱已经够交学费了,今后小吴同学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也多了一分坚强和从容。

综上所述,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大学生群体,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合理的应用“疏”与“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对处理各种学生问题和提高自身业务能力都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辅导员考试--案例分析答题模式

突发事件,宗旨是使学生,学校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使事件能及时得到解决.具体有以下几点:

1.及时感到事发现场,防止事情进一步恶化

2.通过内部学生或现场人士了解事件情况

3.向领导及时回报相关情况

4.协助领导处理事件

5.注意当事人的心理状况,进行跟踪了解

6.事件处理完毕后及时进行后续教育,防止类似突发事件的再次发生

四、新时期辅导员素质的要求与培养

教育改革要求有高素质的辅导员,为此,新时期的辅导员应做好以下几个观念的转换。

第一,辅导员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传统观念下,辅导员的角色只是学科教师的一种自然延伸,似乎任何教师只要在自身专业方面有所长,都可担任。

这种观念今天看来显然是片面的。

新时期意义上的辅导员,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

他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组织者”、“管理者”、“模范公民”、“学生保护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服务者”等等,而所有这些内涵对新时期辅导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辅导员角色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

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教师为中心。

权威型辅导员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亦步亦趋,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新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

新时代呼唤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这就要求辅导员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代之以“对话者”、“引导者”角色,提高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树立起新时期的“生活导师”的形象。

第三,辅导员角色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

传统教育意义上的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经常要求学生“不能……”、“不要……”往往用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

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矫正不良习惯固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新时期的辅导员则不能满足于此,而是要着眼于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

评价一个学生好坏不仅看其有没有过错,而更应看其发展与创造的程度。

创造是与失误密切联系的,人类正是在不断失败中才不断进步的。

新时期的辅导员不应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而是与学生一起商讨如何改进与发展,进而去创造,他们鼓励学生的发展与创造。

第四,辅导员角色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

传统意义上的辅导员信奉的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厌其烦“年年讲、月月讲、时时讲”。

把辅导员本来极富创造性的工作简化成为简单的重复劳动,结果适得其反,导致学生逆反心理,耗费了很多精力与时间,但收效甚微。

现代意义上的辅导员则应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创造性与复杂性,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解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富有创造性的德育方法上,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去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实现德育过程的最优化。

这些是当今社会时效的一种反映。

第五,辅导员角色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

传统教育意义上的辅导员往往是满足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充当上传下达的“通讯员”,因而工作往往是被动服从,缺乏自身的独立性,甚至带有一种盲从性。

而新时期意义上的辅导员则是积极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他们应积极贯彻落实学校提出的教育要求,不断寻求新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根据自身优势和学生的特点,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形成风格鲜明的班集体,并对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六,辅导员角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

传统教育意义上的辅导员倾向于把自己的班级看作是一个单元,并把它与外界隔绝开来,管理班级自己一人包干,其范围只局限于学生在班在校的时候,结果往往导致“狭隘的集体本位主义”。

新时期教育意义上的辅导员则应认识到自己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联结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家长的一个重要纽带,能主动联合任课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商讨班级管理的教育对策,以便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发展教育系统的整体功效。

第七,辅导员角色由时代型向未来型转换。

德育过程就是把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教育使之成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这种社会性特点,客观上容易导致教育者侧重为当前时代的需要服务,强调对时代的适应性,而忽略了德育功效的未来性,进而忽略了个体素质发展的可持续性。

新时期的辅导员首先要有高瞻远瞩的意识,培养人才要着眼于社会未来以及个体发展的要求,这就必须大力加强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道德素质、意志素质,使他们具有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性,从而培养能适应变化,有自主能力的未来人。

如何来实现这几个转换?

重要的是抓好辅导员自身教育和素质的提高。

1、思想素质

教师的素质,辅导员的素质,直接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因此,进入21世纪,对教师、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1)辅导员要增强党的观念,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对学生的政治方向进行引导。

(2)辅导员要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学校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辅导员更是责无旁贷。

辅导员自身是否具有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是能否实施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

(3)辅导员要有良好的师德,且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

教师工作是一项事业,不是一门职业,职业计报酬,讲代价,事业则要讲意义,讲奉献。

社会对教师爱心、责任的要求之高,恐怕是任何其它工作所不能相比的。

2、业务素质

(1)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辅导员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课要上得好。

这就要求我们大胆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在探索中要取他人之长,创自身之新,逐渐形成带有个性色彩的教学风格。

(2)提高教育水平。

辅导员要不断学习,辅导员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学习者。

我们要更好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要更主动地去寻找学习机会,采取多种方法学习。

我们的学习应是主动的,有兴趣的,丰富多彩的,具有选择性和个性化的,且是可持续的。

辅导员凡事要多动脑筋,要虚心求教,还要注意与任课教师多通气,以便形成教育合力。

辅导员还要善于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3、综合素质

跨世纪的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这意味着要求我们具备相当程度的综合素质,具备多种知识技能,成为一个复合型辅导员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作为新时期的少先队工作者,要了解现代科技,运用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善于精心设计并指导少先队员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使之成为勤于动脑,敢于质疑的“小问号”,勤于探索,独具慧眼的“小发明”,勤于动手,乐于实践的“小能手”,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世纪的接班人。

五、谈辅导员素质与班级管理

【摘要】班级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和活动为基础,以师生间、学生间的交往为纽带而构建起来的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基层组织。

辅导员是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班级能否很好地发挥其整体效应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和管理能力。

本文着重从辅导员最具素质特色的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这两方面来探讨它们在班级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辅导员素质班级管理

  辅导员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行为和能力素质等几个方面。

一般情况下,辅导员的素质越全面、水平越高,其管理效能就越好。

反之,管理效能则差。

由此可见,辅导员素质水平的高低与班级管理效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起着直接的、决定性的作用。

  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

(1)广泛健康的兴趣爱好;

(2)高尚的道德情感;(3)坚强的意志品质;(4)良好的性格特征。

  多方面的能力素质主要表现在:

(1)敏锐的观察力;

(2)多方位立体思维能力;(3)利用信息进行教育的能力;(4)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5)多种表达沟通能力;(6)自我调控能力;(7)较强的创新能力。

  辅导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能力素质。

因为良好的教师素质是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素质教育成功的保证。

辅导员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可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热爱教育事业和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这是辅导员的核心素质。

只有对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教育质量。

同样,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是实施教育的手段,它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

  1、辅导员的爱心是班级的凝聚力

  辅导员工作的成就不仅取决于他的教育才干技巧,更重要的还取决于他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热爱。

胸怀对教育工作和学生的热爱,就能使辅导员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搞好班级管理工作,能够为培养学生呕心沥血,尽职尽责,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

  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如果辅导员能够经常地深入到班级、宿舍和学生当中,全面掌握和认真研究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日常表现、思想品德以及生活、学习等情况,对学生处处关心、爱护,为他们排忧解难,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就会把班主任当成可以信赖的人、亲密的朋友。

只有辅导员把爱心通过言传身教注入学生心里时,才会赢得学生对他的敬重和信任,学生也才会乐意接受他的教导,才会将他提出的各项要求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树立起辅导员崇高的威信。

这样就使全班同学紧密团结在以辅导员和班干部为核心的班集体中,互助互学,团结友爱,开拓进取,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充满生机的班集体。

  2、辅导员的爱心可以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一个班级中有先进生也有后进生,如何抓好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辅导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育实践证明,辅导员如果对“差班”、“差生”感到厌烦,戴着有色眼睛看他们,那么他的任何严厉批评和苦心的教导都不容易引起学生改正错误的愿望。

但如果辅导员能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以情导人,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班集体特点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那么学生就容易被感动,就会发生良好的情感效应,学生就会乐于向他谈论自己的问题和接受老师的教导,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记》)。

  对于学生存在的缺点错误或某方面表现不足的地方,要及时点拨,指明方向。

俗话说“灯不拨不亮,话不说不明”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有进步的后进生,辅导员要善于用热情洋溢的话语表扬和鼓励他们,只有信任学生,才会给学生提供机会。

平时要多与学生沟通,加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这样,就可以架起师生间互相了解、互相信赖的桥梁。

因此,只有辅导员用博大的胸怀、高尚的人格塑造自己,用崭新的慈母般的爱来关心和爱护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就会把一个“乱班”、“差班”变成模范班集体,把一个大家都认为不可救药的顽童和后进生,改变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许多曾受过辅导员耐心教育和关怀的学生,成长之后还亲昵地对老师说:

“老师呀,您当年对我们就象父母一样!

”这虽然是一句非常普通的话,但这句话蕴涵着学生多么深切的感情啊!

  二、辅导员良好的性格对学生的影响

  辅导员自身具有良好的性格、稳定的情绪这是获得班级管理效能的重要条件。

性格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辅导员的性格优劣将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有效或无效。

国外有人调查了4.7万个学生的意见,归纳出有效能教师与无效能教师的特性,如下面表格所示:

有效与无效教师的特性

  

有效能教师的特性

无效能教师的特性

  1、合作、民主

  1、脾气坏、无耐心

  2、仁慈、体谅

  2、不公平、偏爱

  3、忍耐

  3、不愿帮助学生

  4、兴趣广泛

  4、对学生要求不合理

  5、和蔼可亲

  5、忧郁、不友善

  6、公正

  6、讽刺、挖苦学生

  7、有幽默感

  7、外表讨厌

  8、言行稳定一致

  8、顽固

  9、有兴趣研究学生

  9、罗嗦不停

  10、处事有伸缩性

  10、言行霸道

  11、了解学生,给予鼓励

  11、骄矜自负

  12、精通教学技术

  12、无幽默感

  *见郑燕祥《教育的功能与效能》第84页。

  从上述表格可见,有效能的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情投入,对学生多关心、多帮助、多理解、不挖苦、不讽刺、不乱发脾气、少批评、多鼓励,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公平对待学生。

当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无益的激情和冲动。

  在教育实践中,辅导员也常常会因学生不好好学习,不守纪律而苦恼,这时特别需要自制力。

如果教师不能控制自己,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反感,他可能暂时被压服,表面上似乎在遵守纪律和学习,但不能保持长久。

因此,辅导员应以宁静而又具耐心说服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知道辅导员是一位具有坚定信念、不会放弃原则的人,故意捣乱和违反纪律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从而收到行之有效的教育效果。

  三、更新育人观念,加强班集体建设

  辅导员要不断吸收新信息,新观点,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把“听话”、“老实”当作是思想品德好的片面看法,树立良好的、有特色的育人管理意识,发挥辅导员主观能动作用和教育导向职能,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手段,按照教育要“四个面向”的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又具有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班级管理要与社会化管理相接轨,就要从“封闭型”、“强制型”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开放型”、“自主型”的管理模式。

如果还用管、卡、压的方法,学生不服气、不配合,你即使再如何苦口婆心也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辅导员应选拔和培养一支得力的、团结奋进的学生干部队伍,组成班集体的核心,让学生干部参与日常生活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三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搞好班集体建设,形成一个具有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先进班集体。

  四、辅导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辅导员工作是否成功,在于其班级管理的能力和对学生的影响力。

下面用图表形式来表示辅导员的影响力。

  

  附图示意

从上面图表可以看出,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有自然性影响力的管理者。

学生一般喜欢多才多艺、具有多种才能、感情细腻、品格高尚的老师。

往往辅导员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广泛的兴趣爱好,不倦的学习态度,执着的敬业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端庄的仪容仪表,优雅的举止,富于情感的表情和幽默的语言,都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辅导员的人格、言行和形象等是重要的教育影响和教育手段,而且这种影响力在塑造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是其他方面的影响力所无法代替的。

由此可见,辅导员素质本身就具有教育职能,直接充当素质教育的工具,发挥出巨大的教育功能。

  五、辅导员的能力素质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辅导员的能力素质主要表现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创新能力。

  1、辅导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它是有才干的辅导员所具备的基本特征。

具有这种能力的辅导员,可根据学生的外在表现迅速了解学生的个性和他们的心理状态,既能找出某类学生共同具有的典型特点,又能发现某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影响学生。

因为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许多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学生,随时都可以发生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