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选择题针对训练知识点+练习+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0869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选择题针对训练知识点+练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选择题针对训练知识点+练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选择题针对训练知识点+练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选择题针对训练知识点+练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选择题针对训练知识点+练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选择题针对训练知识点+练习+答案.docx

《高考化学选择题针对训练知识点+练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选择题针对训练知识点+练习+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选择题针对训练知识点+练习+答案.docx

高考化学选择题针对训练知识点+练习+答案

高考化学选择题针对训练(知识点+练习+答案)

考点1:

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计算。

【常用公式】

n、N、NA之间的关系:

n、m、M之间的关系:

n=

n=

标准状况(0℃,101Pa)下,气体:

溶液中n(B)、c(B)、V的关系:

n=

Vm=22.4L/molc(B)=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R为气体摩尔常数)

【习题】

1、(单选)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6gCH4含有CH4分子数为nAB、常温常压下,22.4LCO2含有CO2分子数为nA

C、1molNa燃烧生成Na2O2失去的电子数为2nAD、0.5mol·L-1的CaCl2溶液中含Cl-数为nA

2、(单选)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1Mg(NO3)2溶液中含有0.2nA个NO3—B、8gCH4中含有10nA个电子

C、常温常压下,22.4LO3中含有3nA个氧原子D、28gC2H4中含有2nA个碳原子

3、(单选)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

H1C12)

A.常温下,30gC2H6中含有6nA个C-H键,含有7nA个极性共价键

B.1mo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C.0.1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0.2nA个Na+

D.标准状况下,22.4L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A个碳原子

4、(单选)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

C12O16)

A.常温下,22gCO2含有nA个氧原子B.2molNa与足量水反应,转移nA个电子

C.1L0.1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0.1nA个H+D.1mol的羟基与1mol的氢氧根所含电子数均为9nA

5、(单选)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L1.0mo1·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氢原子4nA

C.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nA个HCl分子D.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0.1nA

6、(单选)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CH3OH中含有C-H键1.5NAB.18克

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C.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2NAD.1molCu与足量S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7、(单选)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1.5mol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B.2L0.3mol·L-1CH3COONa溶液中,CH3COO-离子数是0.6NA个

C.常温下,1molC3H8含有C-H共价键数为8NA个

D.NA个CO2分子和NA个O2分子的体积一定相同

8、(单选)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mol·L-1FeCl3溶液,含有Fe3+的数目为NA个

B.标准状况下,22.4L辛烷中分子数目为NA个

C.0.1molFe与0.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个

D.氧气和臭氧组成的4.8g混合气体中含有0.3NA个氧原子

考点2:

离子大量共存判断(或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离子共存的判断】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有气体产生——如:

H+与CO32-、HCO3-、S2-、HS-、SO32-、HSO3-等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发生CO32-+2H+=CO2↑+H2O、HS-+H+=H2S↑等。

②有沉淀生成——如:

Ca2+、Mg2+、Ba2+等与SO42-、SO32-、C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主要是由于Ba2++CO32-=BaCO3↓、Ca2++SO42-=CaSO4↓(微溶);

Mg2+、Al3+、Cu2+、Fe2+、Fe3+等与OH-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

Cu2++2OH-=Cu(OH)2↓,Fe3++3OH-=Fe(OH)3↓等;

③有弱电解质生成——如:

OH-、ClO-、F-、CH3COO-、PO43-、HPO42-、H2PO4-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由于OH-+H+=H2O、CH3COO-+H+=CH3COOH等;

一些弱酸的酸式根或NH4+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

HCO3-+OH-=CO32-+H2O、HPO42-+OH-=PO43-+H2O、NH4++OH-=NH3·H2O

2.注意题目要求:

①看清“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等要求。

②若溶液无色——则Cu2+(蓝)、Fe3+(棕黄)、Fe2+(浅绿)、MnO4-(紫)等有色离子不能存在。

③溶液中有H+——溶液呈酸性;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溶液PH<7。

溶液中有OH———溶液呈碱性;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溶液PH>7。

【归纳】

(1)H+不能与、、共存;

(2)Cl-不能与共存;

(3)CO32-不能与、、、共存;

(4)OH--不能与、、、、共存;

(5)Ba2+不能与共存;(6)Ca2+不能与共存;

(7)SO42-不能与共存;(8)Ag+不能与共存;

(10)Fe3+不能与共存;(11)Cu2+不能与共存;

溶液中离子颜色Cu2+Fe3+Fe2+MnO4-

注意题干暗示条件:

pH>7意为性溶液,含有大量的

pH<7意为性溶液,含有大量的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

I-、、S2-、HS-和Fe3+不能大量共存是由于:

2I-+2Fe3+=I2+2Fe2+、2Fe3++S2-=S↓+2Fe2+、2Fe3++3S2-=S↓+2FeS↓。

②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

NO3-和I-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存在下不能共存。

3.注意题目要求:

①看清“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等要求。

②若溶液无色——则Cu2+(蓝)、Fe3+(棕黄)、Fe2+(浅绿)、MnO4-(紫)等有色离子不能存在。

③溶液中有H+——溶液呈酸性;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溶液PH<7;加入铝粉后放出H2等。

溶液中有OH———溶液呈碱性;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溶液PH>7;加入铝粉后放出H2等。

【习题】

9、(单选)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H+、Na+、AlO2─、Cl─B.Al3+、NH4+、CO32-、Cl─

C.K+、Na+、ClO─、SO32─D.Na+、Ba2+、OH─、NO3─

10、(单选)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H+、Fe3+、I-、SO42-B.H+、Na+、Fe2+、MnO4-

C.K+、Ag+、Ca2+、NO3-D.NH4+、Na+、OH-、MnO4-

11、(单选)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NH4+、CO32-、Br-B.Fe2+、H+、ClO-、Cl-

C.H+、I―、NO3―、SiO32―D.Fe3+、Cu2+、NO3-、OH-

12、(单选)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H+、Fe3+、I-、SO42-B.Al3+、Mg2+、HCO3-、Cl-

C.H+、Ca2+、NO3-、SiO32-D.K+、Na+、OH-、AlO2-

13、(单选)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A.Ba2+Cl-SO42-K+B.Mg2+SO42-Na+Cl-

C.H+CO32-Al3+Cl-D.K+Fe2+NO3-H+

14、(单选)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透明的溶液中:

Cu2+、Fe3+、NO3-、Cl-

B.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

NH4+、Na+、SO42-、Cl-

C.含有大量ClO-的溶液中:

K+、Na+、I-、SO32-

D.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

Na+、NH4+、AlO2-、SO42-

15、(单选)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

NH4+、Na+、Cl-、SCN-B.在强碱溶液中:

Na+、K+、AlO2-、CO32-

C.在c(H+)=10-13mol/L的溶液中:

NH4+、Al3+、SO42-、NO3-D.在PH=1的溶液中:

K+、Fe2+、Cl-、NO3-

考点3: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1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2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3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4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5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6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7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

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

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

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

稀有气体

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1)电子排布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2)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3)主要化合价

+1

+2

+3

+4

-4

+5

-3

+6

-2

+7

-1

(4)金属性、非金属性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

(5)单质与水或酸置换难易

冷水

剧烈

热水与

酸快

与酸反

应慢

——

(6)氢化物的化学式

——

SiH4

PH3

H2S

HCl

(7)与H2化合的难易

——

由难到易

(8)氢化物的稳定性

——

稳定性增强

(9)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Na2O

MgO

Al2O3

SiO2

P2O5

SO3

Cl2O7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10)化学式

NaOH

Mg(OH)2

Al(OH)3

H2SiO3

H3PO4

H2SO4

HClO4

(11)酸碱性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

氧化物

弱酸

中强

强酸

很强

的酸

(12)变化规律

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

LiNaKRbCsFr(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第ⅦA族卤族元素:

FClBrIAt(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2)非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2NaCl+Br2。

(Ⅰ)同周期比较:

金属性:

Na>Mg>Al

与酸或水反应:

从易→难

碱性:

NaOH>Mg(OH)2>Al(OH)3

非金属性:

Si<P<S<Cl

单质与氢气反应:

从难→易

氢化物稳定性:

SiH4<PH3<H2S<HCl

酸性(含氧酸):

H2SiO3<H3PO4<H2SO4<HClO4

(Ⅱ)同主族比较:

金属性:

Li<Na<K<Rb<Cs(碱金属元素)

与酸或水反应:

从难→易

碱性:

LiOH<NaOH<KOH<RbOH<CsOH

非金属性:

F>Cl>Br>I(卤族元素)

单质与氢气反应:

从易→难

氢化物稳定:

HF>HCl>HBr>HI

(Ⅲ)

金属性:

Li<Na<K<Rb<Cs

还原性(失电子能力):

Li<Na<K<Rb<Cs

氧化性(得电子能力):

Li+>Na+>K+>Rb+>Cs+

非金属性:

F>Cl>Br>I

氧化性:

F2>Cl2>Br2>I2

还原性:

F-<Cl-<Br-<I-

酸性(无氧酸):

HF<HCl<HBr<HI

比较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

(1)先比较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大。

(2)电子层数相同时,再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多的半径反而小。

除稀有气体元素原子以外的任何原子或离子的半径进行比较要“三看”:

1.首先看层,层少半径小;

2.同层看核,核大半径小;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如:

F->Na+>Mg2+>Al3+

3.同核看价,价高半径小.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如Fe>Fe2+>Fe3+

 

【习题】

16、(双选)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

Z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R

T>Q

17、(单选)甲、乙、丙、丁四种元素位于同一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甲<乙<丙B、最外层电子数:

丙>丁

C、若甲、乙、丙均是金属,则氢氧化物碱性:

甲<乙<丙

D、若乙的最高价含氧酸为强酸,则丙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18、(单选)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甲的最髙价氧化物与乙的氢化物同时通入水中.得到的生成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

丙位于IA族,丁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乙<丁

B.原子半径:

甲<乙

C.丙的两种氧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甲、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

19、(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和S属于第三周期元素,P原子半径比S小B.Na和Rb属于第IA族元素,Rb失电子能力比Na强

C.C和Si属于第IVA族元素,SiH4比CH4稳定D.Cl和Br属于第VIIA族元素,HClO4酸性比HBrO4弱

20、(双选)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位于第VA族,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甲原子多1,乙与丁同族,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

A.原子半径:

丙>丁>乙B.甲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C.丙与乙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D.同周期元素中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21、(双选)X是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该原子如果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数小于其次外层和最内层的电子数之差,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整数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一定是强酸 B.X元素的氢化物化学式一定为H2X  

C.X的单质一定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D.X元素的氧化物一定能与烧碱反应

22、(双选)图7是部分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R>W

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23、(双选)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

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

A、原子半径:

丙>丁>乙B、单质的还原性:

丁>丙>甲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24、(单选)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

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丙<丁<戊B金属性:

甲>丙

C.氢氧化物碱性:

丙>丁>戊D.最外层电子数:

甲>乙

25、(单选)

X、Y、Z是三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如图,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Y>Z>X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X

C.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

D.若z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也一定为+m

考点4:

常见有机物的性质的用途。

26、(单选)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液化气,汽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B.1,2—二氯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乙炔

C.由CH2==CH—COOCH3合成的聚合物为

D.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一定是羧酸

27、(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乙醇和乙醛均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

C、淀粉和油脂都是天然髙分子化合物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28、(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B.乙醇和乙酸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淀粉和蛋白质水解产物都是氨基酸D.葡萄糖和蔗糖都可发生银镜反应

29、(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发生反应B.溴乙烷和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C.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D.乙酸乙酯和纤维素乙酸酯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30、(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和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B.苯酚和甲苯遇FeCl3均显紫色

C.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生成乙烯D.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31、(单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B.日常生活中常用无水乙醇进行杀菌消毒

C.纤维素、蛋白质、塑料袋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32、(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裂化属于物理变化B.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C.淀粉、蛋白质、脂肪和葡萄糖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D.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Al与浓硝酸不反应

33、(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炔和苯均为不饱和烃,都只能发生加成反应

B.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可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C.油脂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Na2SO4或CuSO4溶液均可使蛋白质盐析而分离提纯

34、(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棉花、羊毛和淀粉分别属于纤维素、蛋白质和多糖

B.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属于碱性食物

C.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分别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D.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质量相同

考点5:

常用仪器的使用和化学实验操作(物质的制取、除杂或检验)。

35、(单选)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B用铜片和稀硝酸制NO

C用锌粒和稀硫酸制H2

D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O2

A用氯化铵和

氢氧化钙制NH3

 

36、(单选)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干燥氨气B稀释浓硫酸C实验室制氨气D测定盐酸浓度

37、(双选)对实验I-IV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I试管中无色溶液逐渐变成红色溶液B.实验II试管中出现淡黄色浑浊

C.实验III碳棒上有无色气泡产生D.实验IV中酸性KMn0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38、(双选)对于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I:

试管中先出现白色胶状物质,后溶解B.实验II:

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C.实验III:

抽去中间玻璃片,瓶内产生白烟D.实验IV:

BaCl2溶液变浑浊,品红溶液褪色

39、(单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证明CH3CH2OH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

C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制取乙酸乙酯

 

考点6:

电化学基础(原电池、电解池原理的应用或金属的腐蚀和保护方法)。

一、原电池

(1)原电池的定义──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电极

当把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一同浸入稀硫酸中时,由于锌比铜活泼,容易失去电子,锌被氧化成Zn2+而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H+从铜片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原子,氢原子再结合成氢分子从铜片上逸出。

这一变化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锌片:

Zn-2e-=Zn2+(氧化反应)

铜片:

2H++2e-=H2↑(还原反应)

总反应:

Zn+2H+=Zn2++H2↑

负极:

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出(流向正极)的一极。

正极:

发生还原反应,电子流入(来自负极)的一极

(3)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4)原电池的原理:

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正极)

二、电解池: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1.电解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如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电极反应式:

  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电解方程式为:

CuCl2

Cu+Cl2↑

2.构成电解池(电解槽)的条件:

(1)有外加直流电源.

(2)有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离子化合物.

(3)有两个电极(材料为金属或石墨两极材料可相同或不同):

阴极:

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直接相连的一极.阳极:

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直接相连的一极.

(4)两个电极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并形成回路.

注意电解池的阴、阳极完全由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正极确定,与电极材料本身的性质无关.而原电池的正、负极则由构成电极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

例题.下列有关电解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电解池中阴离子向阴极移动,阳离子向阳极移动。

C.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