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一中国小说教师用卷.docx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一中国小说教师用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一中国小说教师用卷.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十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一中国小说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十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中国小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刻碑名手
聂鑫森
范玉成是古城的刻碑名手,已是古稀之年了。
他长得高大魁梧,两只手掌伸开来,小蒲扇一样;指骨节很突出,只要轻轻一握,便咔吧吧一阵脆响,让人觉得那手非常有力气。
范玉成十四岁起拜师学艺,一生中刻过多少碑?
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他从刻石社退休十多年了,可一直没闲着。
儿子还在刻石社,一接下什么重要工程,总得请老爷子把把关。
他也乐意,范家手艺代代传承,绝不能让世人说闲话。
儿子范致远也到知天命之年了。
他对父亲说:
“邻市的望江楼重修一新,有块《重修望江楼记》碑要刻哩。
”
范玉成显得特别高兴。
他记得四十多年前,也就是1966年春节过后,他与一些同行应邀到望江楼公园刻一条诗碑长廊。
一直刻到冬天,眼看就要完工了。
有天傍晚,突然来了很多戴红袖章的学生和工人,把望江楼的门窗卸了,楼梯拆了,把里面的文物烧了,一座清乾隆时的楼阁刹那间被当做“四旧”毁掉了。
他只能远远地看着,泪水纵横。
第二天,那些刻好的诗碑,也被一一砸碎,并把他们这些刻碑人驱赶回了老家。
他后来听说,在望江楼原址,竖起一座巨大的工农兵“造反有理”群雕像。
再后来,雕塑拆了,改建成了一个大花坛。
现在又在原址重建了望江楼。
他渴望旧地重游,那楼可还是往日模样?
儿子说:
“现在天太热,您暂时别去。
等我在那里阅好了稿,选好了石,‘上墨’、‘过朱’、‘打样’后,准备刻碑了,您再来,一边指点我,一边看看风景,好吗?
”
范玉成答应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
范玉成在心里计算着:
儿子该阅稿了,那文章是谁撰写的呢?
又是哪个书法家书写的墨本呢?
选什么石头,汉白玉石还是大理石?
选好石,先要用砂石打磨平整,再用细刀砖磨光,直至腻滑方可。
接下来儿子该“上墨”了:
用磨浓研匀的上等墨汁刷在石上;墨汁干后,再用烙铁烫上白蜡,薄薄地在墨上覆盖一层。
下一道工序是“过朱”:
把透明拷版纸覆在墨本上,双钩临描,然后再用银朱做红线双钩。
待做完这些,就该“打样”了:
把“过朱”的双钩拷版纸,平铺在上过蜡的碑石上,用木榔头垫着羊毛毡,敲击钩本字样,让双钩红线清晰地印下去。
范玉成赶到邻市找到儿子,儿子正好完成了“打样”。
“爹,我正准备打电话哩。
”
“爹知道你的功夫,该用多少时间,我心里有数。
”
儿子笑了:
“知子莫若父啊。
”
范玉成开始阅稿,文章是本市华市长撰写的,情文并茂;墨本是请北京一位老书法家书写的,那老书法家写好寄来后因心肌梗塞竟鹤归道山了。
字真好,行书,有《兰亭序》帖的味道。
再看文章,范玉成头上冒出了一层热汗,文中说望江楼毁于1967年春,这就失实了,分明是1966年冬!
听说市长还年轻,又不是本地人,恐怕没细细考察,就作了结论。
范玉成说:
“这碑暂不能下刀,一定要改过来。
”
儿子急了:
“爹,我们只管刻就是了,这不是我们的错。
再说,人家市长会改吗?
再说书写的人都死了,谁能把墨稿改正过来,而且风格丝毫不差呢?
”
“若市长不肯改,这个活儿我们退了!
碑者,史也,是留给后人看的,不能以讹传讹。
”
儿子不做声了。
顿了一阵,儿子说:
“爹,您还没去望江楼吧,我陪您去。
”
范玉成一甩手,说:
“不去!
”
第二天一早,范玉成让儿子把公园负责人找来,当面说明了情况。
陈主任听后说:
“我就去找市长,谢谢范老的提醒。
”
中午快吃饭时,陈主任兴冲冲地回来了,说:
“华市长让我转达对您的敬意,而且交代一定要改!
”
范玉成呵呵地笑了。
“文章好改,只是这墨本上的字怎么改写过来呢?
”陈主任问。
“你放心。
这位老书法家的字,我熟悉,要改的字,我可以补写得和他分毫不差。
”
一个月后,《重修望江楼记》碑刻好了,看过的人都啧啧称赞。
父子俩走之前,登上了望江楼,看古色古香的横梁直柱、飞檐翘角,抚红漆栏杆、雕花门窗,品匾额、楹联的内容和书法,确实可称之为杰构。
他们登到顶楼,骋目远望:
湘江如带,白帆点点;远山似簇,村镇笼烟。
范玉成对儿子说:
“刻碑的人,责任重大,历史是不能作假的。
否则,我不敢登上这望江楼,我怕前人责怪,后人唾骂!
”
(选自《21世纪中国最佳小小说》,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篇对范玉成的肖像描写,尤其突出他的手指。
这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也暗示这双手雕琢了无数碑刻。
B.工农兵“造反有理”,将一座古建筑当做“四旧”刹那间毁掉,作者如此写是为了批判那些无知愚昧的学生和工人。
C.“字真好,行书,有《兰亭序》帖的味道”这句话正面表明了那位老书法家和范玉成书法艺术有魅力、非同寻常。
D.望江楼重建后,范玉成渴望登上这座楼,但儿子打算陪他去时,他却拒绝了。
这是因为他儿子惹他生气了。
E.本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刻碑名手的形象,范玉成不但刻碑技艺精湛,而且还有拥有崇高的艺术情操。
解析:
C分析不准确,应该是从侧面赞美了范玉成的书法造诣。
B分析错误,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交代望江楼被毁掉的历史,从而突出范玉成的历史责任感。
D表述不正确。
不是儿子惹他生气,是他不能还历史真相,无心情去登临望江楼。
答案:
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
2.小说中范玉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概括。
答:
答案:
①刻碑名手,技艺精湛;②坚持原则,尊重历史。
3.分析文中两处画线语句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答:
答案:
都运用了神态描写,前者表现范玉成看到文物被毁内心的痛苦,后者表现范玉成争取到了碑刻还历史真相后的欢喜。
一“哭”一“笑”突出表现了范玉成做事坚持原则、尊重历史的性情。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最后一段画蛇添足,有人却认为此结尾画龙点睛,你怎么看呢?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
答案:
观点一:
我认为是画龙点睛。
理由:
①该结尾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范玉成对儿子说的一番话,突出了他尊重历史、对历史负责的性格特点。
②使小说主题更加鲜明。
小说结尾点明了小说的主旨:
刻碑人责任重大,对历史不能作假。
③使情节结构更加完整。
情节从“范家手艺代代传承,绝不能让世人说闲话”始,到“我怕前人责怪,后人唾骂”止。
情节结构严谨,更好地表现了人物和主题。
观点二:
我认为是画蛇添足。
理由:
①使人物形象有些格式化。
前文已多次突出表现范玉成对碑刻艺术负责的态度,结尾再强调,有些赘余之感。
②使主题显得过于直白,没有韵味。
如果去掉这一段,以望江楼景色描写结尾,反而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引起人们深思的艺术效果。
③从情节上来看,范玉成对碑刻失实坚持更改的做法在故事中交代得很清楚了,结构已经完整;添上这一段反给人画蛇添足之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乡长禁码
韩少功
乡政府召开村组干部大会,宣布禁止“买码”——一种类似六合彩的私彩。
贺乡长此次禁码当然是吃了豹子胆,冒天下之大不韪,几成人民公敌。
他话还没说完,台下便抗议纷起。
有人站起来大叫:
“禁码?
笑话,我已经亏了2000元,你们赔给我?
我不去赢回来,拿什么买化肥?
”
另一个跟着站起来:
“你们早不禁迟不禁,等我亏了三四千就禁,安的是什么心?
这就是你们执政为民啊?
你们给群众造成了损害,就要负责到底。
”
还有更多的人在拍桌子:
“贺麻子,你不能做缺德的事。
我们又没有拿你的钱买码,你狗咬烂布巾啊?
贺麻子,我们从没亏待过你,要茶有茶,要饭有饭,你今天要下这样的毒手?
贺麻子,贺麻子……”
会场已经无法控制,台上的人也束手无策。
但贺乡长耳尖,突然怒气冲冲地一拍桌子:
“哪个骂娘?
”
下面安静了,大家面面相觑,好像刚才是有人骂娘,好像也没有人骂,但没有人说得清楚。
“嗯?
哪个骂娘?
”乡长迅速掌握了话题优势,脸色一沉,“禁码是为了你们好。
你们禁不禁,看着办,关我卵事。
但骂娘做什么?
我娘妨碍了你们的事码?
我娘什么时候得罪过你们?
她今年65岁了,脚痛了十几年,在家里从不出门。
喂一头猪,养几只鸡,一餐吃不下二两米,连皮鞋都没穿过,连火车也没坐过,连城里的动物园也没有看过。
哪一样得罪了你们?
”
众人都觉得无话可说,站着的人都坐了下去。
乡长说到愤怒处,又猛拍一下桌子:
“我娘离这里一百多里,清清白白一世人,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凭什么被你们骂?
她到长沙去治病,欠了几万元的账不说,病还没治好。
医院说,顶多也就是两三年的寿。
你们还嫌她命不苦?
她是吃过你们八溪峒一碗饭,还是烧过你们八溪峒一根柴,还是喝过你们八溪峒的一口水?
你们自己就没有娘?
你们的娘也是茅厕板子,可以屎一脚尿一脚随便踩吗?
好笑。
我贺麻子前后在五个乡镇当干部,没碰到这种事。
动不动就骂娘。
好啊,骂,骂啊,跳起来骂……”
这一番话,证据充分,逻辑严密,高风亮节,大义凛然,震得全场鸦雀无声,引来无数同情的目光。
接下来的事情当然就好办了。
大概人们觉得乡长他娘确实无辜,确实委屈,确实可怜,不该无缘无故地挨骂,那么,天地良心,将心比心,禁码当然也就……
贺麻子不满足于禁码,继续保持着孝子的雄壮声威,斜横着眼,勾缩着鼻子,怒气冲冲,气呼呼,把笔记本重重地拍来甩去,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从禁码说到封山育林,再说到计划生育和宅基地收费,把所有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统统扫荡。
他现在不用担心台下的反对了。
他的娘已经使大家心服口服,不给他鼓掌是不可能的,看到他最后横来一眼,大家鼓掌更为热烈。
散会的时候,大家纷纷把“贺麻子”改称“贺乡长”:
“唉,贺乡长也没讲错,这个码是不禁不行的啊……”“贺乡长说的好,再不禁,过年钱都没有了。
”“今天中午好歹吃了顿肉饭,总不能白吃吧?
”还有的人拍着胸口,好像自己早就是贺乡长的铁哥们儿,早就同乡政府心连心了:
“你以为买码是脑白金啊?
我早说过,到头来都是钾铵磷(剧毒农药),不闹出几条人命,不会收场的。
哼。
”人们一路上七嘴八舌,对禁码令基本上表示拥护。
我没想到会开成了这样,对贺麻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可以肯定,一个没在农民堆里几十年混出点道道的人,断不可能有他那样的非凡手段,能在今天这个闹哄哄的会上乱中取胜。
(选自《今晚报》)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篇描绘宣布禁码时的村民众生相,是为了展现农民素质低下,从而批判农民的无知与愚昧,不可理喻。
B.贺乡长冒天下之大不韪来禁码,遭到了村民的强烈反对。
文中众人对禁码的反应足见完成这项工作的难度之大。
C.会场上,贺乡长拿母亲来说事,得到了众人的同情,这表明贺乡长是一个孝子,不允许别人践踏母亲的尊严。
D.村民将“贺麻子”改称为“贺乡长”,是因为有的屈于贺乡长的声威震慑,有的已经成了贺乡长的铁哥们儿。
E.这篇农村题材的文章,塑造了一个具有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乡长形象,他采取非凡手段,达到了禁码目的。
解析:
C理解不全面,在反映贺乡长是孝子的同时,也表现贺乡长是一个有谋略的领导干部。
A分析有误。
不是为了批判农民,而是交代当时会场的乱象,从而突出主人公。
D分析有误。
这个称呼的改变,是反映村民已接受了贺乡长的观点,禁码令得到了众人的拥护。
答案:
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
6.小说中三次写到“拍桌子”,各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还有更多的人在拍桌子”第一次写众村民“拍桌子”,交代乡长禁码遭到大家反对,渲染了会场闹哄哄,无法控制的局面;②“突然怒气冲冲地一拍桌子”第一次写乡长“拍桌子”,表现贺乡长抓住了转移矛盾的契机,突出他的机智;③“又猛拍一下桌子”,第二次乡长“拍桌子”,是乘胜追击,占据道德优势来化解难题。
7.贺乡长不讲政策讲母亲,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
答案:
①表现贺乡长巧妙地利用中国农民的孝道来化解难题;②通过介绍母亲,侧面烘托贺乡长是个孝心、正直、清廉的乡村干部;③突出了贺乡长作为农村基层工作者具有的工作经验与智慧。
8.如何禁码在我们看来这个没办法解决的难题,贺乡长却能在闹哄哄的会上乱中取胜。
他靠的是什么?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
示例:
①他靠的是“母亲的力量”。
贺乡长用了一个农村价值观里比天大的理由——你不能骂我娘,占据道德优势,以伦理纲常来治乡。
②他靠的是农村基层最实际的日常工作经验。
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他了解农村及农民心理,以此来解决难题。
③他靠的是机敏与智慧。
他表面上讲歪理,实际上歪中有正,抓住话语主动权,讲小理来解决大难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大漠里的旗帜
刘建超
她来看他,是为了离开他。
他不知道,兴奋紧张搓着一双皲裂粗壮的手,这么远,天啊,你怎么来了?
她看着他,看着相恋10年,那个曾经帅气充满诗意的小哥,如今粗犷得像工地上的装卸工,她还是没有忍住泪水,晶莹的泪珠在白嫩的脸颊冰冷地滑落。
她下了火车乘汽车,走了三天三夜,又搭乘过往的大货车颠簸了一天,才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中看到了他居住的那个小屋。
西部边陲的一个养路站,只有一个人的养路站,养护着近百公里的国道。
她和他在大学相识,他们都是学校野草诗社的,酸不拉叽的诗常常让他们自己骄傲得忘乎所以。
他俩相恋了,就因为都喜欢泰戈尔的诗,生如夏花,死如秋叶,还在乎拥有什么?
在校园的雁鸣湖边,他轻轻地吻了她,说过不了几年,我将成为中国诗坛的一面旗帜。
浪漫似乎只在校园里才蓬勃畸形疯狂地蔓延。
当毕业走上社会,才知道校园的美好都被现实的无情的铁锤砸得粉碎。
为了寻找工作,他和她早把诗意冲进了马桶。
他的父亲是养路工,在西北。
父亲生病期间,他去了父亲生活的城市照顾父亲,父亲去世后,他竟然接过了父亲手中的工具成为了一名养路工。
大漠荒烟,千里戈壁,他给她写信,描绘着他眼前的风景,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我真的感受到泰戈尔这句话的含意了。
她感受不到那些诗意,没有他在身边的日子寂寞无聊。
家里人给她介绍男朋友,她都拒绝了。
可是,她也不确定自己究竟能等到个什么样的结果。
一年一年的春花秋月,把他们推向了大龄的边缘。
经不住妈妈的哭闹哀求,她妥协了,去见了妈妈公司领导的儿子,小伙子很精干,谈吐也很睿智。
她就模棱两可地处着,心中还是牵挂着远方的他。
她要了断同他的情缘,这样下去对谁都不公平。
她给他带了大包的物品。
他笑着说,我这啥都不缺,啥都不缺。
她环顾四周,煤气炉,木板床,米面油,咸菜。
他笑了,似乎恢复了校园里的碎片,玩笑说,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这些我都具备了,就等着天降大任了。
晚饭,稀饭,馒头,她带来的熟制品。
他居然端出了一盘鲜绿的青菜。
在这一抹黄的沙丘,见到鲜绿的青菜,她都舍不得动筷子。
你一个人不寂寞吗?
她说。
不寂寞,白天养路,晚上看书,看你的信。
我能背下来泰戈尔诗集,也能背下来你写的每一封信。
夜晚,她躺在床上,他躺在地上。
荒漠的风狼一样嚎。
我明天就走吧,看看你,我也就放心了。
她说。
嗯,谢谢你来看我。
好好生活吧。
他说。
她伸出手,他也伸手,细嫩的手被粗糙的手握住。
她哭了,翻下床卧在他怀里哭了。
第二天风和日丽,天蓝如洗。
她搭上了一辆过路的货车。
司机是个很健谈的小伙子,踩上油门也打开了话匣子。
小伙子说,这个养路站就像是他们跑长途车的司机的驿站,加油加水,填饱肚子。
养路站就他一个人,他还学会了修车补胎。
几千公里的路段,就他养护的这段路最好。
在一个大拐弯处,司机停下车,提着一只袋子下了车。
她伸头望去,路基的远处是一个低洼带,竟然有一片十几平方米的小菜地。
菜地里的绿色格外养眼。
怕菜苗被飞鸟或小动物侵害,菜地的四周插满了树干,树干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像是挂满了万国旗。
司机把袋子里的土倒在菜地边,回到车上说,经常走这里的司机都知道给这块菜地带点土。
这地方风沙大,就这一块是个避风的港湾。
他每天都要骑车几十里来这里种菜浇水。
来场大风暴,菜地就没了,风暴过去后,他重新再开。
我们司机每次经过这里都要鸣笛致意,我们把它称为大漠里的旗帜。
那些布条上都写着一些字,有人说是诗,我也不懂。
反正我记得其中一个上面写着,生如夏花。
她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的名字就叫夏花。
她回到家,眼前总是飘舞着大漠里那五颜六色的旗帜。
她又准备动身去看他,她带了一挎包土。
她要告诉他,大漠里的旗帜下不该少了家乡的泥土。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3期)
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情节相对简单,叙事略带波澜,在平淡的叙述中包含着作者对主人公由衷的礼赞之情。
B.没有“他”的陪伴,“她”感觉到寂寞;而“他”一个人生活在荒漠,并没有寂寞之感,对比中突出他们之间的隔阂。
C.文中两次引用泰戈尔的诗,是为了表现夏花与养路工都喜欢泰戈尔的诗,用诗歌来表达他们彼此心中的情感。
D.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夏花对养路工难以割舍的情感,就是通过一些细节展现出来的。
E.小说运用了大量笔墨直接描写了养路站生活环境的恶劣,风沙大,生活单调,这样写更能突出养路工的可贵品质。
解析:
C分析不全面。
除了这些以外,还能丰富文章的内涵。
B分析有误。
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之间的隔阂。
E分析有误,没用大量笔墨直接描写,主要是侧面描写。
答案:
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B、E不给分。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答:
答案:
她为了断情缘去荒漠看他,他的荒漠生活令她感动,大漠里的旗帜使她震撼,她改变初衷支持他的工作。
11.文中的养路工“他”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概括。
答:
答案:
①恪尽职守,执着坚忍;②乐观淡泊,甘于奉献;③憧憬美好爱情,能诗意栖居。
12.有人认为,小说是歌颂夏花与养路工之间纯真的爱情的;也有人认为,它歌颂了西部边陲养路工人的优秀品质,是一曲奉献者之歌。
你赞同哪种观点?
并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由。
答:
答案:
观点一:
小说以夏花与养路工的爱情为主线,为我们展现了一段纯真爱情。
她与他相恋10年,彼此有很深的情感基础。
她牵挂着他:
①她为了离开他去看他,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他的工作;②她在母亲施压下妥协,模棱两可处着对象,但心里还是牵挂远方的他;③她看到荒漠中他的生活,几次落泪,为之难过,为之感动。
他深爱着她:
①他给她写信,看她的信,将其作为荒漠生活的精神寄托;②大漠里的旗帜上写着她的名字,象征对美好爱情的期待。
观点二:
小说通过夏花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西北边陲养路工人的乐观淡泊、执着坚忍等可贵品质。
①他的养路站地处边陲,荒凉偏僻,一个人忍受恶劣的环境与寂寞,乐观坚忍地生活着;②他恪尽职守,几千公里的路段,他的路段养护得最好;③他的“荒漠旗帜”温暖着过往的司机,带给人一种希望、生机和美好。
(答案只是示例,只要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就可酌情给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药匠
廖玉群
拉卡山坳往西而下,是一片草塘地,再过去,是密麻的原始山林,林幽山险,加上草塘作屏障,山林里游勇强盗常年出没。
入秋,草塘里苇花扯天扯地的白,在一早一晚的斜风里,苇花飘飘悠悠,把九月的天搅成了絮白的世界。
每到芦花飞雪时,抢秋的山匪,说来就来。
往时,收了秋的大户人家,粮食归仓,当即运送到山洞秘藏,带家携口,翻过拉卡山东边的坳口,有下德桑镇的,也有上镇西圩的,躲过一阵是一阵,在这一带,叫逃秋。
这年,芦花又飞白。
山匪没有过草塘来——持枪杆的剿匪工作队八月已开进坳里来,山林里的匪徒,能不闻风夹尾?
人们估摸,一场恶战,迟早要来。
然而,工作队在草塘边的村里扎下来后,只是按兵不动。
工作队的队长,一个有着长臂猿一样手臂的细高个儿汉子,这天甩着长臂,大步流星地走向药匠德文家的院里。
熟门熟路的,进了院子,队长也不招呼,拉过一团稻草编的凳子,坐在药匠身边,陪着看他忙碌。
药匠自顾拿过铁夹,手指一弹就从竹筒里夹起一条雷公虫。
雷公虫在夹子中扭成个“S”,药匠的眼光就粘在“S”上,头埋着,眼皮也没给队长抬一下。
“上山那事,先生可否再思量?
”队长看着药匠忙碌的手,说。
药匠把雷公虫一松,丢进酒罐里。
雷公虫在罐里跌跌撞撞地爬游,药匠出神地看着雷公虫在罐里一圈又一圈地转。
末了,才把罐子旋上盖,自言自语似的说,这雷公虫,毒。
经过酒泡,就是好方子,解毒、治痛的良药。
一番答非所问的话,算是搭了队长的腔。
“先生,上山那事……”
“不上!
”药匠的脸,扭成了苦瓜。
看队长的眼,仿佛能滋滋地冒出冷气。
山匪头目的细娃,据说得了什么怪病,一日日下来,人形都变了样。
头目放出话来,谁上山治好细娃的病,重金赏。
药匠行医多年,心中自有数,病状虽怪,无非是瘴疠,乃山林里瘴气弥漫,温热蒸郁所致。
用他的验方,三五副见效。
别说重金,请大轿来抬,药匠的心也不会动一下的。
药匠的冷眼里仿佛看见那年秋后的火。
山匪抢劫后,烧火断路,草塘成了火海。
火舔着苇草,蔓延开来,火烧连营,药匠家里的药坛药罐在毕毕剥剥的燃烧中爆起来,娘在火海中颤着的那一声“文儿啊——”,还撕裂在他的心里头。
要上山,除非娘能复活过来,药匠的心已铁定。
工作队却要拿上山治病的事,大做文章。
为了请动药匠德文,队长每天来院子里打坐,这已经是第七天了。
队长软磨硬泡,药匠软硬不吃:
“给杀我娘的人救娃,我做不来!
”
队长听了药匠的话,知道又碰了钉子。
站起来,和几个小兵把苇秆一捆一捆地扎了,靠在院墙上。
墙根下,苇秆堆成小山包似的。
队长堆好了柴,井边挑水去了。
药匠看在眼里,嘴上还是那句话:
“绝不上山!
”
“上一趟山,救人,也救得一方乡土的安宁啊。
”队长说着,眼光掠过草塘。
草塘的芦花正在扯絮,一只如豆的鸟儿,在苇叶上轻点一下,惊起,又飞到别的苇子上了。
队长看得出神,喃喃自语:
“明天,明天就是最后的时限了。
这片草塘,又要滚过隆隆的枪炮声。
你娘在那一头,也不忍看到这样的唉。
”
药匠的娘,就安葬在草塘那一头的山坡上。
那片草塘,像天地间一张宽大无比的白床,轻轻地,将安睡了的娘托在上面。
药匠的眼睛濡湿了,说:
“我……我只是个药匠。
没用的药匠,连娘都保不住。
”
队长说:
“先生,你若肯和我们上山,救了人,我们甚至不费一枪一弹,就能救一方的人,保一方的平安啊!
”
“土匪的话,能当话?
”药匠望着队长,问。
队长轻轻地点了点头,他的目光越过草塘,悠长,悠长。
午后的草塘,躺在阳光的怀抱里的,显得和平安详。
蓦地,药匠看到了安睡的娘,宁静,祥和,如草塘上空的一朵轻云。
药匠的眼里滚出泪水,转身,默然,把药坛药罐,装进木箱里。
几天后,山林里面走出大队人马,走在最前头的,是队长,还有挎着药箱的德文。
他们的面前,偌大的草塘里芦花正飞雪,一团团,一簇簇,泼泼洒洒的一大片,和巍峨苍翠的拉卡山,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选自《小小说选刊》)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这篇小说通过药匠的故事表现了一种人性美。
本对山匪有杀母之仇的药匠,在队长的开导下,为保一方安宁,上山救人,冰释前嫌。
B.“药匠的眼光就粘在‘S’上,头埋着,眼皮也没给队长抬一下。
”文中通过“粘”“埋”“抬”这些动作描写,表现了药匠的傲慢。
C.文中插入药匠对山匪秋后抢劫、火烧草塘、母亲无辜死去的回忆,就是为了说明药匠对山匪怀有深仇大恨的原因。
D.小说中诗意的环境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读者在字里行间更多的是读到了一种诗情画意,一种自然与人性交织之美。
E.工作队长是小说的线索性人物,山匪每年下山抢秋、药匠对山匪充满仇恨、说服药匠和平剿匪等情节都是通过他展现出来的。
解析:
C分析不全面。
同时为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保一方安宁,药匠最终放下了私仇。
B分析有误。
不是傲慢,只能说是对队长态度冷淡,因为他不理解队长提出上山救人的想法。
E分析有误。
“山匪每年下山抢秋”这个情节在小说的开篇,自然叙述,不是通过队长展现的。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