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0608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城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城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城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城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表.docx

《城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表.docx

城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表

附件2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检查表

(施工单位)

单位名称:

工程名称:

检查项目

序号

检查子项

督查内容

评价等级

较好

一般

(一)

自查

整改

1

动员

部署

召开自查整改动员会议,制定工作方案,部署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工作。

2

组织

实施

企业对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和隐患,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及时落实。

3

总结

报告

认真完成自查工作总结,总结数据准确,问题分析透彻,工作建议富有建设性。

(二)

组织机构

4

单位资质

在单位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承揽工程,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5

人员资格

“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项目负责人任职符合规定。

6

机构设置

按规定设置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专职质量安全管理人员,人员专业、数量满足相关规定和项目管理需要,人员到岗履职。

(三)

制度建设

7

责任

制度

项目部建立了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人员职责明确,考核机制完善。

8

管理

制度

按规定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四)

制度执行

9

技术交底

项目技术人员向施工班组、作业人员进行了施工质量安全技术交底。

10

隐患排查

按企业、项目部定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11

专项方案

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后实施。

12

施工监测

按要求对监测点进行埋设和保护;对工程围护结构、围岩以及工程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并反馈监测数据和巡视信息;发现异常时,及时通知建设、设计和监理单位并采取应对措施。

13

安全费用

制定安全施工措施费的使用计划,并有效执行。

14

分包管理

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签订了合同,明确质量安全责任;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实施有效管理及施工现场控制。

(五)

标准执行

15

地基

基础

地基基础承载力、桩基检测方法等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16

开挖

支护

按施工方案进行土方开挖,基坑围护结构、支撑体系、隧道支护、管片拼装、注浆加固等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17

主体结构

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等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18

安全

防护

各类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措施符合规范要求。

(六)

应急管理

19

应急预案

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急预案,储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20

应急处置

事故、险情上报及时,原因分析透彻,抢险及时有效。

结果统计(项)

好的做法、存在问题和建议: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检查表

(监理单位)

单位名称:

工程名称:

检查项目

序号

检查子项

检查内容

评价等级

较好

一般

(一)

自查

整改

1

动员部署

召开自查整改动员会议,制定工作方案,部署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工作。

2

组织实施

企业对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和隐患,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及时落实。

3

总结报告

认真完成自查工作总结,总结数据准确,问题分析透彻,工作建议富有建设性。

(二)

组织

机构

4

单位资质

在单位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承揽业务。

5

人员资格

总监理工程师、总监代表符合任职资格,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满足任职要求。

6

机构设置

按合同组建项目监理组织机构,并明确安全监理人员;监理人员在岗履职,变动有合法手续。

(三)

规划

细则

7

监理规划

监理规划编制、审批符合程序,监理范围、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和措施明确,质量安全管理内容具有完整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8

监理细则

按规定编制、审批质量监理细则、专项安全生产监理细则,施工关键部位、重要工序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明确。

(四)

审查

审批

9

合同审查

审查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与施工合同的符合性,审查分包合同、租赁合同中质量安全责任条款。

10

方案审批

按规定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监测方案等。

11

费用

审查

审查施工单位安全措施费使用计划,核查安全措施费的拨付与使用情况。

(五)

工作

检查

12

隐患排查

开展质量安全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发出整改通知,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及时向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报告。

13

监理旁站

按照监理细则对重要部位、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

14

监测复核

检查施工监测点的布设和保护情况,比对、分析、复核施工监测及第三方监测数据及巡视信息,监测数据异常时及时报告。

(六)

组织

验收

15

材料设备查验

按规定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进场、使用前审查并签字;对涉及结构安全与重要使用功能的材料进行见证取样送检。

16

验收

按规定组织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及关键节点施工前条件验收。

结果统计(项)

好的做法、存在问题和建议: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检查表

(第三方监测单位)

单位名称:

工程名称:

检查项目

序号

检查子项

检查内容

评价等级

较好

一般

(一)

自查

整改

1

动员

部署

召开自查整改动员会议,制定工作方案,部署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工作。

2

组织

实施

企业对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和隐患,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及时落实。

3

总结

报告

认真完成自查工作总结,总结数据准确,问题分析透彻,工作建议富有建设性。

(二)

组织

机构

4

单位

资质

在单位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承揽业务,与所监测工程项目相关的施工单位无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

5

人员

资格

监测项目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资格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工作经验,现场监测人员满足任职要求。

6

机构

设置

按合同组建项目监测组织机构,现场监测人员专业、数量满足监测工作需要,监测仪器设备、各类测试元件符合要求。

(三)

监控

量测

7

监测

方案

编制的监测方案符合要求,并经过专家论证。

8

监测

实施

按规定读取监测初始值,对监测基准点进行复核联测;按监测方案进行监测和巡视观察。

9

监测

成果

按规定形成监测成果报告,结合监测数据及巡视信息对工程安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10

信息

反馈

按规定及时反馈监测数据和巡视信息,发现工程安全状况异常时,立即报告。

结果统计(项)

好的做法、存在问题和建议: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检查表

(建设单位)

单位名称:

检查

项目

序号

检查子项

检查内容

评价等级

较好

一般

(一)

自查

整改

1

动员部署

召开自查整改动员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部署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工作。

2

组织实施

组织本单位自查,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记录齐全,对发现的问题或隐患督促整改。

3

总结报告

认真完成自查工作总结,总结数据准确,问题分析透彻,工作建议富有建设性。

(二)

组织

机构

4

机构人员

设置安全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与建设规模相适应的、专业配套的安全质量专职管理人员(现有人)。

5

内部管理

工作职责明确,责任体系完善,考核机制健全。

(三)

制度

标准

6

管理制度

建立了风险评估、施工前条件验收、周边环境调查、第三方监测等主要制度,具有可操作性。

7

企业标准

编制了企业标准,能够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四)

制度

执行

8

许可办理

按规定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施工图审查。

9

周边环境

调查

组织开展工程周边环境调查,向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提供工程周边环境调查资料和现状评估报告。

10

风险管理

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对特殊地质条件委托进行专项勘察,对高风险工程委托进行专项设计。

11

技术交底

组织勘察、设计交底,地下管线现场交底,形成交底记录。

12

监测检测

按规定委托有资质单位开展第三方监测和质量检测。

13

现场协调

对两个以上施工单位在同一施工场地内同时作业进行协调管理,明确各自安全质量责任。

14

履约管理

对相关主体的履约行为进行检查,发现质量安全隐患,督促整改。

15

费用支付

按合同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和安全措施费用。

(五)

应急

管理

16

应急预案

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17

应急保障

明确或组建了轨道交通工程应急抢险队伍,抢险设备、人员、物资满足轨道交通工程抢险需要。

18

应急处置

建立健全预警指标体系和响应机制,事故、险情原因分析透彻,抢险及时有效。

结果统计(项)

好的做法、存在问题和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