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0509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设计.docx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设计.docx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尝、诸、竞、唯”等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

3.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4.理解全文,背诵全文。

5.通过讨论等体会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

2.理解全文,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他们智慧及美德。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当你看到路旁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的时候,你会怎样做?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的王戎是怎样做的?

出示课文题目。

二、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róngzhūjìng

戎诸竞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

3.理性识字

“戎”甲骨文“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武器、军队的意思。

减一减:

绒-纟=戎

4.多音字

zhē(折腾)

折zhé(打折)

shé(折本)

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é)出售,严重折(shé)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zhē)腾了。

5.词语释义(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尝:

曾经。

诸:

众多

游:

嬉戏玩耍

子:

李子。

折枝:

压弯树枝

竞:

争相地跑过去。

竞:

争逐。

走:

跑。

唯:

只有。

信然:

确实这样。

6.翻译课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们一道玩耍。

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7.划分好节奏,朗读课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

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介绍人物:

王戎,字浚冲,晋初任荆州刺史。

因平吴有功,封为安丰侯。

王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

“竹林七贤”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魏氏春秋》说,此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他们常在竹林之中肆意酣畅,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

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

2.简介《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逸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4.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5.带着问题读课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子必然是苦的。

(三)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

戎、尝、诸、竞、唯

1.记生字:

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生字归类

游戏:

送字宝宝回家

左右结构:

诸、唯

上下结构:

尝竞

半包围:

(2)加一加:

熟字加偏旁

讠+者=诸口+佳=唯

立+兄=竞

(3)换一换:

熟字换偏旁

尝-云+兄=党唯-口+氵=淮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戎、尝、诸、竞、唯”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出示生字:

戎:

“戈”的左边没有撇,斜钩要长。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尝:

上边三笔写紧凑,“冖”的横要长,“云”上横短下横稍长,撇折的折稍长,点有力。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诸:

“讠”窄小,上边“土”扁宽,一撇要长,“日”要窄小。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竞:

“立”要扁,下横要长,中间是“口”,稍扁小,不要写成“日”。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唯:

左小右大。

“亻”要窄长,右上边有一点,下边四横下横稍长。

组词、造句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三)课堂练习

1.一锤定音。

(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王戎(rúnróng)诸(zhūzhǔ)子

答曰(yuērì)竞(jìnjìng)走

唯(weíwéi)一尝(chángchǎng)

2.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大声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

戎、尝、诸、竞、唯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复习检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王戎不取道旁李》,看看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回顾一下课文,说说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子必然是苦的。

今天我们再次深入课文,细细品味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

出示课题。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

1.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问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诸”一词说明什么?

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

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

诸小儿在游玩的时候看见了什么?

诸儿看到满树的李子是怎样做的?

写出相关的词语。

王戎与诸儿的做法一样吗?

为什么王戎不摘李子?

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你觉得王戎是个什么样的人?

2.讨论,回答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诸”一词说明什么?

“诸”说明当时一起游玩的小孩很多,不是一两个。

(2)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

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

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鹰捉小鸡、捉蝴蝶、跳绳、抓蛐蛐儿、爬树……

(3)诸小儿在游玩的时候看见了什么?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4)诸儿看到满树的李子是怎样做的?

写出相关的词语。

诸儿竞走取之

(5)王戎与诸儿的做法一样吗?

唯戎不动

(6)为什么王戎不摘李子?

因为王戎根据“路边、多子折枝”就判断出李子树在路边,如果是甜的,树上的果子早就被别人摘光了。

(7)王戎的判断正确吗?

取之,信然。

(8)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①遇到事情要多想一想,多思考其中的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②不能盲目的跟从。

(9)你觉得王戎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戎是个有主见不盲从、聪明的人。

(二)全班探讨学习:

(1)默读朗读课文。

(2)交流探讨:

说一说,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归纳课文的写作特点。

2.讨论,回答

(1)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讲了王戎和其他孩子在路边看到李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着跑过去摘李子,王戎却认为这必是苦李,结果不出王戎所料的故事。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王戎观察仔细,准确推理判断的赞赏之情。

(2)归纳写作特点

借助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是由人物的活动组成的,人物形象是在情节发展中逐步丰满完善的。

因此,抓住情节即抓住了关键。

本文就是通过写王戎与其他孩子对“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的不同表现,表现了王戎具有观察细致入微、据实大胆推测的能力。

(三)拓展延伸

文彦博洞中取球

文彦博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他小时候爱踢球。

一天,文彦博与村里的小朋友在打谷场上踢球。

大家你争我夺,正踢得兴高采烈时,那只球被不歪不斜地踢进了一棵古树的树洞里。

洞里黑的,什么也看不见。

一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捋起衣袖,身子趴在洞口,将手臂伸进深深的洞里。

摸呀,摸呀,够不到底。

怎么办呢?

思考:

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四)课堂练习

1.解释加点词语。

(1)竞走取之

(2)唯戎不动

2.解释下列语句。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三、课堂小结

智者自有惊人之举。

历史的长河里,有一些少年,小小年纪却聪明智慧,令大人望尘莫及,除了称象的曹冲,让梨的孔融,还有今天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王戎。

他们还真是不一般的孩子!

就《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被古人用短短49个字记录了下来,我想记录这个故事的人也很不一般!

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小故事,不妨去读一读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那里的人物,历经千年,依然鲜活生动,通过文字,你定能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

四、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课文。

五、板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

起因:

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仔细观察

经过: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善于动脑

结果:

取之,信然推理判断

 

《口语交际:

我们与环境》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顺序说话、说完整话的能力。

2.说的方面,主要是训练学生能把自己做手工的过程大致情况说清楚。

说的时候,态度自然大方,普通话准确、流利,有一定的感情,达到训练和别人交流的目的。

3.听的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并能对自己想了解的情况,大胆地向说话的人提出问题。

4.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观察图片:

世界如此美好、人类肆意破坏。

我们的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触。

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我们与环境”的讨论会,说一说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二、明确交际要求

读教材11页,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本次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认识到:

现在由于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而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却遭到了人为极大的破坏,我们人类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危机,从而弄明白什么是环境保护,为什么要进行环境保护,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然后以“怎样保护环境”为话题,展开想象,说一说。

通过这次“口语交际”训练,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有关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环境,树立起保护环境使命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号召人们: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三、交际方法

1.说一说。

情境一:

你和同学吃饭时,他随手拿了几双一次性木筷,多的就扔在旁边,请你劝劝他。

情境二:

学校门口的餐馆老板一直未停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你打算怎样去劝阻他?

示例:

有些木筷并不卫生,因为每一双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加工都要经过树木的砍伐、切断、冲坯等十几道工序,而且为了让筷子看起来洁白干净,成型的筷子还要经过硫磺熏,熏不白的就用双氧水和硫酸钠再次浸泡漂白,然后用滑石粉抛光。

2.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3.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如果堵车时间长,我们可以提醒爸爸妈妈将汽车熄灭。

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也可以节省燃料。

最后离开教室的同学要注意关灯,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不开“无人灯”。

(一)必须做到

①不要到处乱丢垃圾,要把它们丢进果皮箱里,如果附近没有果皮箱,也不要乱扔,你可以在身边带一个小垃圾袋,用它来盛放垃圾,再一起丢进果皮箱。

②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或学校已进行了垃圾分类,你要积极参与对垃圾进行分类。

③不要浪费,你应拒绝过度包装的商品,双面使用纸张,并且买你必需的东西,因为在你买不必要的商品时,不仅浪费了钱,还浪费了资源。

最重要的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米、一分钱。

④积极使用可再利用物品。

如:

你应把你读过的课本或健康的书籍送给穷苦的孩子们;把自己完好的衣服送给弟弟或妹妹穿。

⑤如果你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你应提醒他(她),说服他(她)不要再这样做。

⑥爱护野生动植物。

不要吃野生的动物或植物,并提醒他人也不要这样做。

保护环境小建议:

1.小组根据生活中常见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写出保护环境的小建议;

2.讨论:

选出十项保护环境简单易行的做法;

3.分小组汇报十条小建议,师生共同评议;

4.以小组为单位印成“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课下张贴在学校或社区的布告栏里。

四、教师总结

做环保小卫士,共同捍卫我们的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