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讲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0292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讲解.docx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讲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讲解.docx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讲解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解读

同学们是否听过这样一首歌(《归去来》片段)。

这首歌是电视剧《神雕侠侣》的片尾主题曲《归去来》(学生答),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杨过和小龙女厌倦了江湖的恩怨情仇腥风血雨,甘愿淡漠人世繁华,抛开人世的纷纷扰扰,退隐山林,寻一个自由自在的世外桃源。

小说如此,生活也如此,1600年前,我国最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看透黑暗官场,不满于污浊的世俗社会,毅然拂袖归隐,躬耕田园。

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陶渊明诀别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书。

简析:

本文的叙事线索:

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如何度过余生

本文的抒情线索:

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

余家贫,耕植①不足以自给②。

(我家境贫穷,靠种地不能够养家糊口。

①耕植:

耕田植桑,泛指农事。

②自给:

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给,jǐ,供给,供应。

)幼稚①盈室②,瓶③无储粟④,生生⑤所资⑥,未见其术⑦。

(孩子又多,米缸里没有余粮,如何才能得到生活所需的东西,我实在没有办法。

①幼稚:

小孩。

稚,zhì,幼小。

②盈室:

满屋。

③瓶:

瓦瓮,这里指盛米的陶器。

④粟:

本指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⑤生生:

使生者生,即维持生计。

前一个“生”为动词,后一个“生”为名词。

⑥所资:

所凭借的办法,即下句的“术”。

资,凭借。

⑦术:

途径,方法。

这里指谋生的手段。

)亲故①多劝余为长吏②,脱然③有怀④,求之靡途⑤。

(亲戚朋友大多劝我去谋个官职,我内心也动了这个念头,只是求取官职又没有门路。

①亲故,亲戚朋友。

②长吏,指地位较高的县级官吏。

《汉书·百官公师表》:

“县令、长皆秦官……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担,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

”这里泛指做官。

长,zhǎnɡ。

③脱然,犹“霍然”,轻快的样子④有怀,有所思念,有了想法。

⑤靡途:

没有途径,即没有门路。

靡,mǐ,无,没有。

)会①有四方之事,诸侯②以惠爱为德,家叔③以余贫苦,遂见④用于小邑。

(碰巧各地发生战乱,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我的贫苦境况就把我举荐上去,于是我被任命在小城做官吏。

①会:

遇,适逢。

②诸侯:

指州郡长官。

③家叔:

指陶夔,作者叔父,曾任太常卿,掌国家祭祀礼乐之职。

④见:

表被动的句式。

邑,城。

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即公元393年起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八月任彭泽县县令,不久辞官归隐。

其间共计十三年,先后数次出仕任地方官吏。

这个句子当是对这段生活的概括,不是专指某一具体事件。

)[以上交代自己出仕的原因。

这段文字,陶渊明字面上讲出仕是因为家贫,为了养家糊口,实际上他有难言之隐。

陶渊明少有大志,但仕途并不顺利。

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安帝隆安四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

桓玄窥伺着东晋政权阴谋篡位,渊明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于隆安五年冬天,因母丧辞职。

元兴三年,刘裕起兵讨伐篡位的桓玄,渊明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

但不久,便对刘裕剪除异己,培植亲信,杀殷仲文,觊觎晋室的行为不满,于是又辞职隐居。

义熙元年转入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

三月,刘敬宣离职,他也随着去职。

从上述经历看出,陶渊明仕途不顺,每次出仕都只是“见用于小邑”,不得重用,宏大志向无从施展。

他内心的这些苦衷都浓缩在“四方之事……见用于小邑”这个句子里。

]于时风波未静①,心惮②远役③,彭泽④去⑤家⑥百里,公田⑦之利⑧,足以为酒⑨。

(当时战乱未息,时局不定,心里害怕到远处做官,彭泽县离我家仅有一百里地,作为俸禄的官地收获的粮食,足够用来酿酒饮用。

①风波未静:

战事未已,时局不定。

这里指刘裕讨伐桓玄。

②惮:

dàn,害怕。

③远役:

指到远处做官。

④彭泽:

县名。

在今江西湖口东。

⑤去:

距,距离。

⑥家:

陶渊明家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

⑦公田:

指供俸禄的官地。

⑧利:

收益。

⑨足以为酒:

萧统《陶渊明传》:

渊明“公田悉令吏种秫,曰:

‘吾尝得醉于酒足矣。

’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秫,shú,黏高粱。

秔,jīng,同“粳”。

)故便求之①。

(所以我才请求做了彭泽县令。

①之:

指彭泽县令。

)[这里说明他最后一次出仕彭泽县令的原因。

]

序的第一节,主要是说明他当日出任彭泽令的原因.

包括:

1.家境清贫

(耕种不足以维生/家中孩子众多,而无多余粮食/未有其它维持生计的方法)

2.亲友规劝,长官求才,叔父推荐

3.时局动荡,战争未息,彭泽离家不远

4.官田收入可以造酒

及①少日②,眷然③有归欤④之情。

(到任后不久,因思念家乡便产生了归隐的念头。

①及:

到,指到任。

②少日:

不久。

③眷然:

眷恋思念的样子。

④欤:

语助词,无意义。

)何则?

质性自然①,非矫励②所得。

(为什么呢?

我生性真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得来的。

①质性自然:

本性真率。

②矫励,违背本心,勉强做事,这里引申为“做作”。

)饥冻虽切①,违己②交病③。

(挨饿受冻虽然来得急迫,但违背本心做事身心都很痛苦。

①切:

切迫、急迫。

②违己:

指违背自己的本性与志向。

③交病:

指身、心同时遭受痛苦。

病,忧苦。

)尝从人事①,皆口腹自役②。

(以前也曾出仕为官,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填饱肚皮而自我驱使。

①人事:

指出仕为官。

②口腹自役:

为生计所迫而役使自己去做所不愿做的事情。

役,役使,驱使。

)于是怅然①慷慨,深愧平生之志②。

(于是惆怅感慨,内心激动不平,为有负于平生之志而深感惭愧。

①怅然:

失意的样子。

②平生之志:

指过不为官场所羁绊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犹望一稔①,当敛裳②宵逝③。

(本指望干满一年之后,便应该收拾行装乘夜悄然离去。

①一稔:

庄稼收获一次,即一年。

稔,rěn,谷物成熟。

②敛裳:

指收拾行装。

敛,liǎn,聚集。

③宵逝:

犹宵遁,指乘夜悄然离去。

)寻①程氏妹②丧于武昌③,情在④骏奔⑤,自免去职。

(不久,我那位嫁给程氏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按情理应当疾速奔赴那里,所以我也就自己免官离职。

①寻:

不久。

②程氏妹:

渊明同父异母的妹妹,嫁于程氏。

见《祭程氏妹文》。

③武昌:

地名,在今湖北省鄂州市。

④情在:

按照情理应当。

⑤骏奔:

急赴,骑快马飞奔。

)仲秋①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从仲秋到入冬,在任八十多天。

①仲秋:

古人将每个季度三个月依次称孟、仲、季。

仲秋,指农历八月。

)[这里交代辞官归隐的两点理由:

一、“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思想斗争,因为毕竟“饥冻虽切”,但这样“违已交病”,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比挨冻受饿更加难以忍受。

二、“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奔丧。

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第二条是催化剂。

自己本性使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官场有违自我性情与志趣,所以才最终弃官归隐。

]因事顺心,命篇①曰《归去来兮》。

(因辞官归隐这件事顺遂了我的心意,所以写了这篇文章,题目叫做《归去来兮》。

①命篇:

给文章命题。

)乙巳岁①十一月也。

(时乙巳年十一月。

①乙巳岁:

晋安帝义熙元年,即公元405年。

)[最后交代写作《归去来兮辞》的原因和“序”的写作时间。

从文中看出,作者先写辞,后写序。

]

 

序的第二节主要讲述作者后来辞去彭泽令的原因.包括:

1.天性喜爱自然,而为官有违本性,令精神痛苦

2.为官不能实现平生的志趣

3.奔丧

综合来说,这段序言主要有以下作用:

1.说明本文的写作动机

2.补充正文的内容(说明出仕及辞官的原因)

句式方面,它是用一般的散文句式,不用押韵,不讲对偶,形式自由

序是对前半生出仕道路的省思,以实录之笔叙之。

辞则是在脱离官场之际,对新生活的想象和向往,以虚拟之笔出之。

 

 

归去来兮①,田园将芜②胡不归③?

(归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

①来兮:

助词。

②芜:

田地荒废。

③胡不归:

为何不归去。

《诗经·邶风·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胡,何。

)[开篇一声长啸,直抒胸臆,惊天动地,劈空而来,这是作者对人生大彻大悟之后作出的果敢决断。

在诗人的深层意识中,田园,是生命的根,是自由生活的象征。

田园将芜,意味着根的失落,自由的失落。

归去来兮,是田园的召唤,也是诗人本性的回归。

在结构上,此句有振起全篇的作用,清林云铭云:

“篇首‘田园’二字是通篇纲领”,“‘涉园’一段,了却园事,而园不就芜矣”,“‘西畴’一段,了却田事,而田不就芜矣”。

《归去来兮辞》行文之法,正以“归园田”三字为中心,将“归去”之事“历历”想来,一一写出。

]既自以心为形役①,奚②惆怅③而独悲?

(既然自己认识到出仕不是出于本心,而让内心被形体所役使,为什么现在一旦辞官归隐却又怅然若失而独自悲伤?

①心为形役:

让内心被形体所役使。

形,身体。

役,奴役、左右。

②奚:

为何。

③惆怅:

感伤失意的样子。

)[长啸之后,作者回过头来描写作出这个人生重大决断时所走过的心理历程。

心为形役,是对出仕原因的概括,照应了“序”中所说“口腹自役”,即出仕不是出于作者本心,而是为生活所迫。

“惆怅独悲”描写了作者辞官时的心情。

既然自己认识到出仕不是本心,照理说,辞官应该欢欣鼓舞,但真的一旦辞官归隐却又感到失意而独自悲伤。

对这种矛盾的心态,作者自己也感到奇怪,禁不住向心灵拷问:

这是为什么?

其实,出现这种矛盾心态的原因是,作者出仕的本心并不只是为了“口腹之役”,而是为了济天下苍生酬报国救民。

但因不甘被黑暗的现实、污浊的社会所左右,不得不违背本心辞官归田。

实际上辞官也是“心为形役”,不得已而为之,怎么不会“惆怅而独悲”?

那么作者怎样解脱这种困惑呢?

]悟已往之不谏①,知来者之可追②。

(认识到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知道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补救。

①谏:

止,犹纠正、挽救。

②追:

补救。

)实迷途①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②。

(误入了迷路好在走得还不太远,觉悟到今天辞官才是正确,昨日出仕大错特错。

①迷途,指出仕做官。

②今是而昨非:

以今之退隐为是,以昨之出仕为非。

)[这四个句子是作者从“心为形役”中自我解脱之辞。

一“悟”、一“觉”,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于是从出仕与归隐的“惆怅而独悲”中解脱出来,毅然选择了归隐。

]

辞的第一段,写出了作者对以往任官生涯的看法:

1.心为形役

迷途

昨非

2.奚惆怅而独悲:

认为不必为此事而悲伤,因为往事不可以改变,希望未来可以作出弥补

3.故此,辞官之决定并不是一时意气,而是经过再三思量,希望可以由迷路返回正路,是正确的做法.

这番自白与反思,表现了作者以下的心态:

1.对以往的追悔

2.对未来的盼望

3.归隐的坚决意志

舟遥遥①以轻飏②,风飘飘而吹衣。

(归舟在水上轻快漂荡,寒风飘飘吹拂衣裳。

①遥遥:

漂摇放流的样子。

②轻飏:

轻疾,形容船行驶轻快的样子。

飏,yáng,飞扬,飘扬。

)[这两句似写景实写情,船行顺风,轻快如飞,心情愉快亦尽在其中,见得弃官如释重负。

]问征夫①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②。

(向行人打听前程还有多远,遗憾天未亮晨光暗昧朦胧。

①征夫:

远行之人。

②恨,遗憾。

熹微:

天色微明。

熹,xī,放光明。

 

以上四句写的是作者归家的心情.

首两句写小舟在水面轻摇,清风轻吹,吹起衣裳,

可见作者当时的心情轻松(无官一身轻)

后两句写作者上岸后急忙向路人打听路程,又埋怨阳光微弱,不能尽快赶路,可见作者归家心切之情(归心似箭)

作者是通过两种抒情手法写这两种心情的:

1.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从写景中反映出自己的感情

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2.直接抒情:

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①瞻②衡宇③,载欣载奔④。

(一眼望见我简陋的家门,心中欢快向前飞奔。

①乃:

于是、然后。

②瞻:

望见。

③衡宇:

横木为门的房子。

衡,同“横”。

宇,屋檐。

古代常用“衡门”、“衡宇”指贫贱者的居处。

④载欣载奔:

一边高兴,一边奔跑。

载……载,又……又。

)[写初见家门时的欢欣雀跃之态。

]僮仆①欢迎,稚子②候门。

(年轻童仆上前欢迎,年幼儿子候望在家门。

①僮仆:

尚未成年的仆人。

僮,“童”的本字,古称未成年的男子。

②稚子:

幼小的儿子。

渊明此时共有五子,长子十三岁,幼子五岁。

)[家人欢迎,使作者感到丢官的快慰。

]三径①就②荒,松菊犹存。

(家园萧条近于荒废,青松秋菊凌风傲雪,尚喜犹存。

①三径:

用东汉蒋诩于王莽时免官归家的故事。

汉代赵歧《三辅决录》卷一:

“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

”后因以“三径”指归隐后所住的田园。

②就:

接近。

)[这里是说出仕之后,庭院的小路都快要荒芜了。

惋叹之余,大有恨不早归之感。

所喜手植松菊依然无恙。

松菊犹存,以喻坚芳之节仍在。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①。

(领着幼儿进入室内,备有美酒斟满酒樽。

①樽:

盛酒器。

)[儿女在侧,享天伦之乐,有酒盈樽,享口福之乐,示平生之愿已足。

“乃瞻衡宇”起八句想象抵家时欣喜若狂之态,作者变六字长句为四字短句,以表达其欢欣畅快的心情。

]引①壶觞②以自酌,眄③庭柯④以怡颜⑤。

(取来酒壶举杯自斟自饮,悠闲地观赏庭中的树木心旷神怡,喜笑开颜。

①引:

取来。

②壶觞:

酒壶与酒杯。

觞,shāng。

③眄:

miǎn,斜视。

这里是悠闲观赏的意思。

④柯:

树枝,代指树。

⑤怡颜:

使脸上露出愉快颜色。

怡,愉快喜悦,这里用如动词,使动用法。

)倚①南窗②以寄傲③,审④容膝⑤之易安。

(靠在南窗寄托傲世之情,深知居室狭小易得安闲。

①倚:

靠。

②南窗:

居室南面之窗,窗外可见葱秀俊伟的庐山。

③寄傲:

寄托傲然自得的情怀。

④审:

明白,深知。

⑤容膝:

仅能容下双膝的小屋,极言居室狭小。

表示自己宁安容膝之贫居,而不愿出去做官。

)[这四句想象归舍。

饮酒开怀,陋室易安,写出作者知足长乐;斜视庭柯,傲倚南窗,写作者孤介傲岸。

]园日涉①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②。

(每天漫步家园兴味无穷,院中虽有柴门常闭关。

①涉:

涉足、散步。

②常关:

经常是关闭着的,意谓不常与人往来。

)策①扶老②以流憩③,时矫首④而遐观⑤。

(拄着拐杖漫步休息,时尔抬头远眺闲观。

①策:

杖,这里用如动词,拄着。

②扶老:

手杖的别名。

③流憩:

指无目的地漫步和随时随地地休息。

流,周游。

④矫首:

抬头。

矫,举,抬起。

⑤遐观:

远望。

)[这四句由居室移到庭园,写涉园之乐。

作者日日园中散步,其乐无穷;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

作者望到了什么?

“遐观”二字引起下文。

]云无心①以出岫①,鸟倦飞而知还。

(闲云悠悠飘出山间,鸟儿疲倦也知飞还。

①无心:

无意,形容云随意飘荡的样子。

①岫:

xiù,有洞穴的山,这里泛指山峰。

)景①翳翳②以将入③,抚孤松④而盘桓⑤。

(夕阳渐暗日将落山,我抚摸孤松流连忘返。

①景:

同“影”,指日光。

②翳翳:

yíyí,昏暗。

③入:

指太阳落山。

④孤松:

独立挺拔之松,是卓然高节的象征。

⑤盘桓:

徘徊、逗留。

)[此四句寄托深远,作者“矫首而遐观”,望见云、鸟、日、松,触景生情,于是“抚孤松而盘桓”,又产生“惆怅而独悲”之情。

  

第二段叙述返抵家门、归家后的生活及时间转移都很有层次:

1.写返抵家门:

由远至近(衡宇→门→三径→室)

2.写归家生活:

由室内→室外

3.时间:

由早→晚(晨光熹微→景翳翳)

作者归隐后的生活,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乐趣:

1.可以重聚天伦(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2.以酒相娱(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

3.乐享悠闲(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4.漫步园中,浏览自然美景(园日涉以成趣…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这是一种悠闲、宁静、安逸的家居生活.

第二段最后四句,作者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这两句写白云自自然然地随风飘出山岫之外;傍晚时鸟倦了便飞回来.

(情)作者以云、鸟自喻(借喻),

写自己本来无心出仕,现在厌倦了官场生活,便如倦鸟归隐还乡.

2.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景)这两句写黄昏时天色阴暗,太阳快要下山,作者自己仍然抚摸着孤松不想返回屋内.

(情)作者以景翳翳来比喻东晋国运(借喻),一如夕阳将要下山;作者又以孤松比喻自己,以松的经冬长绿比喻自己的坚贞志节.

作者见东晋将亡而自己无力挽救,只好坚守志节,洁身自爱.

归去来兮,请息交①以绝游②。

(归回去吧,让我与世俗之人断绝交游。

①息交:

断绝与世俗的交往。

②绝游:

与“息交”同义。

)[再以“归去来兮”领头,表示要谢绝交游,与世相忘。

这是作者在心灵再次激烈碰撞之后又一次作出果敢决断,不仅返归田园,而且永远与官场诀别。

]世与我而相违①,复②驾言③兮焉求④?

(世俗与我互不相容,还驾车出游求仕做什么?

①相违:

相互背逆,互不相容。

②复:

再,还。

③驾言:

“驾言出游”的省略,驾车外出交游,代指出仕。

《诗经·邶风·泉水》: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言,语助词,无意义。

④焉求:

何求,求什么。

)[这是作者的自我解脱之辞。

既然世俗与我格格不入,世人抛弃了我,官场容不下我,还出游求仕做什么?

]悦亲戚之情话①,乐琴书以消忧。

(亲朋故友的知心话语令我喜悦,琴棋书画带来的快乐可消除忧愁。

①情话,知心话。

)[“忧”字照应“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作者想象在田耕生活中在琴棋书画中找到的快乐,可以使自己从国事之“忧”中解脱出来。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①于西畴②。

(农民告诉我春天来到,我将到西边田头从事春耕。

①事:

指耕种之农事。

②畴:

chóu,田地。

)或①命巾车②,或棹③孤舟。

(有时驾着有帷帐的马车,有时划起一叶小舟。

①或:

时或,有时。

②巾车:

有布蓬的车。

③棹:

zhào,桨,划船用具,这里作动词用。

)既窈窕①以寻②壑③,亦崎岖④而经丘⑤。

(沿着深远幽深的山沟,经历高高低低的山丘。

①窈窕:

深远曲折的样子。

②寻:

沿着。

③壑:

hè,山沟。

④崎岖:

高低不平的样子。

⑤丘:

丘陵,小山。

既……亦……,表示并列关系。

)[这是对田园农事的描写。

诗人想象中的田耕生活,驾车乘舟,登山泛溪,好比是寻胜探幽,乘兴出游。

“崎岖经丘”承“或命巾车”,指陆行;“窈窕寻壑”承“或棹孤舟”,指水路。

作者用合叙的手法,造成一种整齐的音韵美;“崎岖”双声,“窈窕”迭韵,造成音节和谐美,读来优游从容,通过这样的语言,诗化了理想中的田园生活。

]木欣欣①以向荣,泉涓涓②而始流。

(草木茂盛欣欣向荣,泉流涓涓细水慢流。

①欣欣:

草木茂盛的样子。

②涓涓:

细水慢流的样子。

)善①万物之得时②,感吾生之行休③。

(羡慕天地万物皆得其时,感慨自身生命行将结束。

①善:

欣喜,羡慕。

②得时:

适时,顺应天时、适合时令。

③行休:

行将结束。

指生命将要完结。

)[这四句写作者触景而生的感慨。

草木欣欣,泉流涓涓,天地万物,适逢其时,对比自己,仕途乖舛,功名无望,光阴白白流逝,生命行将结束,那么,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作者又禁不住伤感不已,“惆怅而独悲”。

]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两句写的是在春回大地的日子,作者会坐车,或坐船,到田园里去,享受大自然的生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写大自然生机盎然,作者悠然自得,乐在其中.

作者以四十一之年,而感吾生之行休,原因是:

1.抒发生不逢时之叹,与得时相对(误入尘网,耽误了大好年华)

2.本有抱负,只可惜时局动荡,才华不得伸,只好选择归隐一途,余下的日子已无可作为.

第三段写的是作者归隐后的交游及田园生活:

断绝世俗交往,享受闲适生活:

1.闲时,亲友相娱,琴书消忧

2.忙时,命巾棹舟,寻壑经丘,漫步田园山林,欣赏田园美景

生活充实,心境舒畅.流露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显示隐居生不仕的决心.

 

已①矣乎②!

寓形③宇内④复几时?

(算了吧,人生在世能有几时!

①已:

止。

②矣乎:

助词“矣”“乎”连用,加强感叹语气。

③寓形:

寄身,托身。

④宇内:

天地间。

)曷①不委心②任去留③?

(为什么不随顺心意听任生命自然地生死去留?

①曷:

何,为什么。

②委心:

随顺心意。

委,随从、顺从。

③去留:

指生死。

)胡为①乎遑遑②欲何之③?

(为什么还是忧心忡忡,心神不安,你到底想要追求什么?

①胡为:

为何。

②遑遑:

心神不定的样子。

③何之:

到哪里去,这里是“追求什么”的意思。

此句照应“感吾生之行休”句。

)[这里三个问句,前两个是反问,光阴荏冉,人生无常,还是听天由命吧!

这是作者面对浩渺宇宙,纷纭人生发出的无可奈何的感叹。

但是作者不甘沉沦,不屑颓唐,因此,他拷问自己心灵:

你究竟想追求什么?

由此引入了下面的回答。

]富贵非吾愿,帝乡①不可期②。

(荣华富贵不是我的愿望,神仙世界不可希冀。

①帝乡:

神话中天帝住的地方,这里指仙界,成仙。

《庄子·天地》:

“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

”②期:

期望、期求。

)[富贵功名,求仙不老,可以说这是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两大追求,但作者说“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既否定了世俗的政治社会,亦摒弃了宗教的彼岸世界,那么作者的人生追求,精神家园又在哪里呢?

]怀①良辰②以孤往③,或植杖而耘耔④。

(爱惜那美好时光我或者独自出外欣赏,或者扶杖除草助苗生长。

①怀:

留恋、爱惜。

②良辰:

美好的时节,指上文所说万物得时的春天。

③孤往:

独自外出。

④植杖而耘耔:

指隐耕的行为。

植杖,拄着木棍。

《论语?

荷蓧丈人》:

“植其杖而芸。

”植,立、扶。

杖,小木棍,南方农民中耕耘田时拿在手中以支撑身体的用具,俗称“踩田棍”。

耘,除草。

耔,zǐ,培苗。

《诗经·小雅·甫田》:

“今适南亩,或耘或耔。

”)登东皋以舒啸①,临清流而赋诗②。

(登上东面高岗纵情长啸,面对清澈溪流吟诵新诗。

①登东皋以舒啸:

似用苏门山隐士孙登长啸的故事。

《晋书?

阮籍传》:

“(阮)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

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

”皋,ɡāo,水边高地。

舒,放。

啸,高声叫。

②赋诗:

作诗。

)[这是作者对“欲何之”的正面回答,他所向往的是: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原来作者是要做一个地地道道的田园诗人,良辰胜景,独自出游;除草培土,躬亲农桑;登山长啸,临水赋诗;一生志愿,于此已足。

]聊①乘化②以归尽③,乐夫天命④复奚⑤疑!

(姑且顺应自然变化了却此生,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怀疑!

①聊:

姑且。

②乘化:

顺从大自然的运转变化。

化,造化,指自然。

③归尽:

到死。

尽,指死亡。

④乐夫天命:

以顺从天命为乐,即乐天安命。

《周易·系辞上》:

“乐天知命,故不忧。

”⑤奚:

何。

)[在作者看来,这是上天的有意安排,是人生的最佳选择,是心灵理想的归宿,是人生价值的所在,乐在其中,还有什么疑虑犹豫:

“归去来兮,田园将将芜胡不归?

”作者在大彻大悟之后,终于发出了这千古永恒的长啸!

]

 

辞的最后一段,写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1.认为人生短促,人只是暂时寄居于天地中,故此应该但求心之所安,不做违反心意的事.

2.人生在世,并非为了追求富贵,也不要羡慕神仙,不求长生,因为这些都是渺茫不实在的事.

3.应该享受自然美景,逍遥山水田园,过着闲适自由的生活,到田里干活,登上高地仰天高歌,或到清溪旁吟咏诗篇.

4.顺应自然,乐天知命,渡过余生.

 

综观全文,《归去来兮辞》叙写了作者在决定辞官归隐之时自我解脱的心理历程,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

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家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