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40198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docx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docx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

高台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业务学习资料

二00七年一月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

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实际上就是传统的经验鉴别,是用人的感官,采用看、尝、嗅、听、手摸及水试和火试等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形状、规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颜色、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气味,主要工具有放大镜,紫外光灯等。

它简便易行,在药房柜台即可进行,鉴别时可运用植物分类学、解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鉴别。

1、形状

中药饮片因其来源不同,植物器官不同及炮制方法不同,饮片的类型有多种,如圆片,有白芷、白芍、泽泻等,长方形片,如葛根、杜仲等,斜片如黄芪等,条片状,多为皮类药材及叶类药材,如丹皮、厚朴、枇杷叶等,段状片,多为草本类及细长枝条根,如荆芥、紫苏、党参、牛膝等,果实、种子一般为类圆球形,如五味子饮片,扁圆形如酸枣仁饮片,心形如苦杏仁饮片等,大者常切成类圆形片状等,如木瓜饮片、槟榔饮片。

中药饮片片型的长短厚薄,是饮片规格、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指标,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的规定,片:

0.5mm以下为极薄片,1~2mm为薄片,2~4mm为厚片;段长:

10~15mm;块:

8~12mm的方块;皮类丝宽2~3mm,叶类丝宽5~10mm。

有的地方中药炮制规范有补充。

如2~4mm为中片,4~5mm为厚片,5~10mm为短段,10~15mm为中段,长约30mm为长段等,各地中药炮制规范具体尺寸略有不同。

2、表面

是饮片最具特征的地方,切片的饮片可分为周边(即外表面)和切面(即横切面)。

外表面属植物的保护组织,切面是植物分生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的综合反映。

如白芷的周边具纵皱纹,木香的周边具网状皱纹,即双子叶植物根、根茎、茎、皮的最外层常由木栓细胞组成,因此饮片外表面显得较为粗糙,有时呈鳞片状剥落,单子叶植物根、根茎外表无木栓层,外表面较为光滑,如麦冬、天冬。

饮片的切面大多为横切面,特征非常重要,可通过观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分布,油点的多少等特征区别不同的品种及易混淆的饮片。

观察饮片横切面应注意区分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及蕨类植物,一般说来,双子叶植物根、根茎等,形成层成环,呈放射状纹理,根茎、茎中央有髓。

单子叶植物根为内皮层环,皮部宽、中央有髓,中柱一般较皮部小,如百部、麦冬等。

单子叶植物根茎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布。

如白及。

蕨类植物根茎、叶柄基部的中柱有一定形状或分体中柱环列,如狗脊根茎饮片中柱呈圆形环,紫萁贯众饮片叶柄基部中柱“U”字形,绵马贯众饮片叶柄基部分体中柱环列等。

有的中药饮片具异常构造如牛膝、川牛膝,具同心多层异型锥管束环,商陆饮片切面上显“罗盘纹”;何首乌饮片切面上显“云锦状花纹”,大黄根茎饮片髓部具多数“星点”等。

木质藤本植物导管较粗大,饮片切面上呈小孔洞,如川木通饮片。

皮类中药有的干皮组织中纤维束和薄壁组织相间排列,折断面显层状结构,如黄柏饮片、秦皮饮片。

分泌组织在切面上也是重要的识别特征,如人参、西洋参、五加皮具树脂道,饮片皮部具棕黄色小点;苍术具大型油室,饮片显“朱砂点”;鸡血藤具分泌细胞,饮片皮部有树脂样红棕色分泌物等。

中药饮片表面的颜色与药材质量有关,如黄芩变绿后质量降低,所以黄芩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紫草色要紫,乌梅色黑,黄连断面以红黄色为佳。

3、质地

中药饮片的质地与细胞组织的结构、细胞中所含的成分有一定的关系,常有硬、脆、实、轻、重、松、粘、粉、韧、角质等区别,以薄壁组织为主,结构较疏松的饮片一般较脆,如丹参饮片、甘松饮片;以薄壁组织为主,结构较酥松,空隙大的饮片一般较松泡,如南沙参饮片、生晒山参饮片;淀粉多的饮片呈粉性,如山药饮片、半夏饮片;淀粉多、结构紧密的饮片一般较重实,如大黄饮片、川芎饮片;纤维多的饮片则韧性强,如葛根饮片、桑白皮饮片;含糖、黏液多的饮片一般粘性大,如地黄饮片、黄精饮片;富含淀粉、多糖成分的饮片经蒸煮糊化干燥后呈角质状,如红参饮片、延胡索饮片、天麻饮片等。

4、折断面

指中药饮片折断时的现象,常有平坦、纤维性、颗粒性、分层、刺状、粉尘飞扬、胶丝、海绵状等,以薄壁组织、淀粉为主的饮片折断面一般较平坦,如牡丹皮饮片、太子参饮片;含纤维多的饮片具纤维性,如黄芪饮片、厚朴饮片;含石细胞多的饮片呈颗粒性,如肉桂饮片、木瓜饮片;纤维束或石细胞群与薄壁组织相间排列,即有硬韧与软韧之分,饮片常现层状裂隙,可层层剥离,如秦皮、黄柏;木类中药主要由木纤维组成,质硬,饮片折断面常呈刺状,如沉香饮片、苏木饮片;含胶质的饮片折断时有白色胶丝,如杜仲饮片;薄壁组织结构疏松的饮片有的呈海绵状,如陈皮的内表面饮片等。

5、气味

饮片中所含的不同化学成分能反映出不同中药饮片的气和味,如木兰科、伞形科、唇形科、菊科、樟科等植物都含有挥发油,有明显而特殊的香气如辛夷、白芷、当归、防风、羌活、川芎、北柴胡、薄荷、紫苏、荆芥等。

有的饮片含有某种特异成分使其有特有的香气,如香加皮含有甲氧基水杨醛,牡丹皮含牡丹酚等。

味是由口尝而感觉,常有酸、甜、苦、辣、咸、涩、淡等。

木瓜、乌梅饮片含有机酸而味酸;枸杞子含糖、甘草含甘草甜素而味甜;穿心莲含穿心莲内酯而味苦;干姜含姜辣素而味辣;海藻饮片含钾盐而味咸;槟榔饮片含鞣质而味涩。

有特殊的气味,如黄芪和山豆根均有豆腥气,每种药材的味感是比较固定的,所以中药饮片的气味也是衡量中药饮片品质的标准之一。

对有毒性的药材口尝时要特别小心,取样少,尝后立即吐出并漱口、洗手,以免中毒。

6、水试

有的中药饮片在水中或遇水发生颜色变化,膨胀性、粘性、沉浮等特殊现象,如西红花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金黄色,本身不退色,苏木投热水中,水染成红色,加酸变成黄色,再加碱液,仍变成红色。

又如车前子、葶苈子,遇水粘滑性加强。

7、火试

有的饮片用火烧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可作为鉴别手段之一,如麝香少许用火烧之香气四溢,起油点如珠,灰白色,海金沙,易点燃有爆鸣声并闪光,而蒲黄、松花粉无此现象以此区别。

中药饮片及其常见易混淆品、伪品的鉴别

易混淆品一般指两种以上的饮片在形态、颜色、质地等方面相似而易发生相互混淆的品种,如人参饮片与西洋参饮片、天花粉饮片与葛根饮片等。

伪品指用其他的植物或人为加工后来冒充正品,如用小的天南星块根饮片冒充半夏饮片、小的浙贝母冒充川贝母、桔梗片冒充人参片、玉米须或纸丝染色冒充西红花等。

1、巴戟天

[饮片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

[成品特征]为扁圆柱形筒状或不规则形段片,直径0.5~2cm。

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及横裂纹,有的外皮横向断离露出木部,形似连珠。

质坚韧,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坚硬,黄棕色或黄白色,直径1~5mm。

无臭,味甘而微涩。

盐水巴戟天,形如巴戟天,略具黄色,味微咸。

[常见伪品]

(1)建巴戟为茜草科植物羊角藤的根,皮薄,木部大,质脆,易折断,微甘。

横切面显微特征,韧皮部石细胞散在,木质部薄壁细胞全部木化。

(2)香巴戟为木兰科植物铁箍散的根及茎滕。

呈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木质部占80%以上。

显微特征,淀粉粒众多,嵌晶纤维较多,并有黏液质块。

(3)假巴戟为茜草科植物假巴戟的根。

不呈念珠状,根皮菲薄、松脆,揉之易落。

木心粗,约占根直径的80%。

2、大黄

[饮片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成品特征]生大黄为不规则横厚片或薄片,直径3~10cm。

外表面棕黄色;切面有的可见明显“星点”。

质坚脆。

气清香,味苦而微涩。

酒炒大黄形如生大黄,微有酒香气。

熟大黄形如生大黄,黑褐色,微有酒香气。

大黄炭形如生大黄,表面黑褐色,内呈褐色,有焦香气,味苦、涩。

[常见伪品]为同属波叶组植物藏边大黄R.、河套大黄(波叶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等的根和根茎,在部分地区和民间称山大黄或土大黄。

药材根茎直径多在5cm以下,横切面均无星点。

虽然也含有蒽醌衍生物成分,但不含或仅含痕量双蒽酮番泻苷类,故泻下作用很差。

药材一般均含土大黄苷(为二苯乙烯苷类物质)。

药材新鲜折断面在紫外光灯下显蓝紫色荧光。

3、三棱

[饮片来源]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块茎干燥饮片。

药材商品称荆三棱。

[成品特征]三棱为类圆形薄片,直径2~4cm。

外表面棕黄色,切面黄白色,粗糙。

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

醋制三棱,形如三棱,颜色加深,微有醋气。

[混淆品]黑三棱

为莎草科植物荆三棱的干燥块茎。

块茎近圆形,长2-3cm,直径2-2.5cm,表面黑褐色或黑棕色,削去外皮呈黄白色,体轻而坚硬,入水中多漂浮水面。

气味淡薄。

4、川芎

[饮片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干燥饮片。

[成品特征]川芎为不规则蝴蝶形薄片,长2.5-5cm,厚0.15-0.2cm。

外表黄褐色;切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可见波状环纹或不规则纹理,并散有多数黄棕色小油点,切面光滑,周边粗糙不整齐。

质坚而脆。

香气浓而特异,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酒炒川芎形如川芎,色泽加深,略有酒香气。

[习用品种]茶芎为伞形科茶芎的干燥根茎。

主要栽培于江西九江地区的武宁、瑞昌、德安一带。

江西民间用其和茶叶一起泡开水饮用治疗感冒头痛,故名“茶芎”。

茶芎与川芎性状类似,惟顶端的茎痕呈乳头状,不具凹窝,香气浓,味辛辣,微苦、麻舌。

5、川贝母

[饮片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鳞茎的切片。

[饮片特征]松贝为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型,匀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

炉贝为长圆锥形,味微苦。

高0.7~2.5cm,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

“虎皮斑”,不能站立。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

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青贝为类扁球形,外层二鳞片大小相似。

两者均可站立。

混淆品:

1、平贝母(百合科)。

常以一年生小鳞茎混充。

呈扁球形,“怀中抱月”界线不清晰,剥离小鳞片易碎。

味稍苦。

2、浙贝(百合科)。

以鳞茎切割繁殖作“松贝”。

“怀中抱月”较大,部分“怀抱二月”。

多不能站立。

味苦。

3、老雅瓣(百合科)。

鳞茎卵圆锥形,顶尖。

表面有1条纵沟。

内面有一圆锥形心芽。

味淡。

6、人参

[饮片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根的切片。

[饮片特征]生晒参为圆形、类圆形或为斜薄片,直径0.1~2cm。

外表皮黄色至灰黄色,具明显纵皱纹、纵沟纹,有的可见突起的横长皮孔或断续的横环纹。

切面类白色,形成层环棕黄色,皮层有放射状裂隙,质脆。

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7、西洋参

[饮片来源]为五加科植西洋参根的切片。

[饮片特征]为圆形、类圆形的薄片,直径0.8~2cm。

外表皮灰黄色至淡黄褐色,具细密纵皱纹,可见突起的横长皮孔或横环纹。

切面类白色或淡黄白色,略显粉性,可见1灰棕环纹,皮部散有黄棕色小点。

质硬。

气微而特异,味微苦、甘。

8、白头翁

[饮片来源]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

[饮片特征]为不规则形薄片,直径0.5~2cm。

外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时可见纵皱纹及白色茸毛。

切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网状裂纹或裂隙。

气微,味微苦、涩。

[常见伪品]

(1)翻白草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块根或带根全草。

块根呈纺垂形或圆锥状,表面黄棕色或暗棕色,根头部有叶柄残基及幼叶,密被白色毛茸。

断面黄白色。

(2)萎陵菜的根或带根金草。

根呈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红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栓皮易呈片状剥落。

根头部有叶柄残基及茎基,有白色毛茸。

折断面红棕色。

以上二种伪品组织中均含草酸钙簇晶和方晶。

9、射干

[饮片来源]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

[饮片特征]为不规则形的薄片,边缘不整齐。

外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具环纹;切面黄色。

质硬。

气微,味苦,微辛。

[常见伪品]鸢尾为鸢尾料植物鸢尾的根茎。

四川称其“川射干”。

根茎不规则扁圆柱形,结节分枝状,节间部分一端臌大,一端缩小。

表面灰棕色,质韧,断面黄白色,味苦、辛。

其组织中草酸钙柱晶较射干少,且小。

10、三七

[饮片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三七根的切片。

[成品特征]为类圆锥形,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质坚硬,体重断面灰黑色,俗称“铜皮铁骨”,味苦回甜。

[易混淆品]菊三七菊科植物菊三七的根茎.。

外表皮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瘤状突起,顶端有茎痕或芽痕。

切面黄色,显菊花心。

质坚硬。

气微香,味甘淡而后苦。

1、莪术(姜科)。

为根茎雕刻品。

断面筋脉点(维管束)散生;内皮层环纹靠外方;具姜辣气,味微苦、辛。

2、藤三七(落葵科)。

珠芽或块茎呈不规则块状。

质轻,断面黄棕色,味微甘,具粘性。

3、树脂伪制品。

为压模品,不具正品的固有特征。

4、往年曾有在三七内置入铁钉增重;或趁鲜剖开塞入三七筋条,再粘合,以小充大,要注意鉴别。

11、莪术

[饮片来源]为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根茎的切片。

[成品特征]为圆形、类圆形的薄片,直径1.5~5.5cm。

外表面灰黄色至灰褐色,并有残留的须根及须根痕,有的可见环节。

切面黄褐色至棕褐色,可见灰黄色环及众多散在的筋脉小点。

质坚硬。

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鉴别要点]三七菊三七名称相近,容易混淆,三七药用部位为根,周围有瘤状突起,击碎后皮部与木部易分离,菊三七为根茎,表面突起的顶端有茎痕或芽痕,切面色黄,环纹不明显,皮部与木部不易分离,莪术形、色似三七,曾伪充三七,属单子叶植物的根茎,表面有环节,切面为内皮层环纹,环内维管束散列,有辛香气。

12、龙胆

[饮片来源]为龙胆科植物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成品特征]龙胆为细圆柱形或不规则形段片。

根茎直径0.3~1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

根圆柱形,略扭曲,长10~20cm,直径0.2~0.5c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

质脆,易吸潮变软,断面略平坦,切断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

气微,味极苦。

坚龙胆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色或黄棕色,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

[常见伪品]

(1)鬼臼为小檗科植物鬼臼的干燥根及根茎。

根茎呈不规则块状,上端可见凹陷的茎痕。

根圆柱形,表面棕褐色,平坦或显纵皱纹。

断面显粉性,白色,木部黄色。

气微,味苦。

(2)六角莲为小檗科植桃儿七的干燥根及根茎。

根横切面显微特征可见皮层木化纤维众多,初生木质部五原型。

13、天麻

[饮片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块茎的切片。

[饮片特征]天麻有冬麻春麻之分,冬麻有鹦哥嘴,质佳。

春麻无鹦哥嘴,有时可见空心。

天麻呈长椭圆形,扁缩稍弯曲,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孢,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或为残留茎基;另一端有自母体(母麻)脱落后的圆形疤痕,习称肚脐眼。

表面黄白或淡黄棕色,具环节,节上有点状退化淡根痕或膜质鳞叶。

质坚实,半透明,断面较平坦,角质样。

气微,味甘、淡、微麻、久嚼微有粘性。

具尿臊臭。

[常见伪品]

(1)紫茉莉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根的切片。

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薄片。

外表面黄白色至灰棕黄色。

切面黄白色或灰棕色,角质,半透明,可见同心环纹。

质硬。

断面纤维性。

气微,味淡,有刺喉感。

(2)大丽菊菊科植物大丽菊根的切片。

为扁圆形薄片。

块根饮片边缘多呈波浪形,外表面灰白色。

切面黄白色,角质样,半透明,中央有木心或中空。

质硬。

气微,味淡,嚼之略粘牙。

无尿臊臭。

(3)芭蕉芋为美人蕉科植物芭蕉芋块茎的切片。

形似天麻,块茎饮片无潜伏芽,筋脉点多,内皮层环纹稍靠外侧,外表可见纤维状物,质韧。

有焦糖气,味甜。

无尿臊臭。

(4)近来发现以盐水浸泡天麻片增重,味稍咸

[鉴别要点]天麻为单子叶植物,中柱内维管束散列。

紫茉莉、大丽菊、芭蕉芋为天麻的伪品。

紫茉莉、大丽菊均为双子叶植物,切面维管束放射状排列,紫茉莉有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型维管束,大丽菊中央有木心或中空。

芭蕉芋与天麻极相似,但外表因残留叶鞘而纤维外露,质韧,有焦糖气。

14、牛膝

[饮片来源]为苋科植物牛膝根的切片。

[饮片特征]为圆柱形的段片,直径0.2~1cm。

外表皮灰黄色至淡棕色,具细纵皱纹及侧根痕。

切面皮部淡黄色,角质样,有众多筋脉小点,断续排列成同心性环纹,木部细小。

质硬,易受潮变软。

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15、川牛膝

[饮片来源]为苋科植物川牛膝根的切片。

[饮片特征]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直径0.5~3cm。

外表皮黄棕色或灰褐色,具明显纵皱纹,有时可见横向突起的皮孔。

切面黄棕色或黄色,可见众多筋脉小点排列成多轮同心环。

质坚韧。

气微,味微甜。

[易混淆品]土牛膝(红牛膝)苋科植物柳叶牛膝根的切片。

为圆柱形厚片或斜薄片,直径2-5mm。

外表皮灰棕色,具纵纹。

切面黄棕色或红棕色,筋脉小点排列成数环。

质柔韧。

气微,味微甜。

[鉴别要点]牛膝、川牛膝和土牛膝为同科植物,三种牛膝组织中维管束均具异常构造而显筋脉小点同心环状排列,牛膝2~4轮,川牛膝4~11轮,土牛膝,主根粗短分枝多,新鲜断面带紫红色,亦有点状维管束数轮。

16、西红花

[饮片来源]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

[成品特征]干红花由多数柱头集合成松散状,柱头三分枝,长约3cm,暗红色。

上部较宽略扁平,顶端边缘呈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

体轻,质松软,无油润光泽。

入水后可见橙黄色垂直下沉,并逐渐扩散。

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柱头喇叭状。

具特殊香气,微有刺激性,味微苦。

湿红花为疏松团块,红棕色,有油润光泽。

17、白附子(禹白附)

[饮片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块茎的切片。

[饮片特征]制白附子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直径1~3cm。

周边淡棕色,切面黄色,半透明,质硬。

味淡、微有麻舌感。

[易混淆品]关白附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块根的切片。

制关白附为不规则形或类圆形的薄片,直径0.4~1.5cm。

外表皮黑褐色,具皱纹,有的尚可见茎基及突起的根痕。

切面淡黄褐色至黑褐色,略呈角质状,常具放射状裂隙,可见成环的筋脉点(即维管束群),质硬。

气微,微有麻舌感。

[鉴别要点]白附子为单子叶植物,表面较光滑,环节处常有须根痕;关白附为双子叶植物,表面有皱纹,切面常具放射状裂隙,麻点由数个小维管束环列形成。

18、重楼

[饮片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根茎的切片。

[饮片特征]为类圆形、椭圆形薄片,直径1.5~3.5cm。

外表皮黄棕色至棕褐色,密生层状凸起的粗环纹,切面类白色至黄白色,质坚脆,粉性,气微,味微苦、麻。

19、拳参

[饮片来源]为蓼科植物拳参.根茎的切片。

[饮片特征]为类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的薄片,直径1~2.5cm。

外表皮褐棕色至黑棕色,粗糙,可见多数残留短须根或须根痕及较密的横环纹。

切面淡棕红色至棕红色,黄白色筋脉小点排列成环。

质硬。

无臭,味苦、涩。

[易混淆品]白河车百合科植物万年青Roth根茎的切片。

为圆形或类圆形薄片,直径1~2.5cm。

外表皮灰黄色至灰棕褐色,具突起的横环纹及须根痕。

切面类白色至淡棕黄色,有稍突起的环纹及散在的筋脉小点。

质硬脆,气微,味苦而辛。

20、金荞麦

[饮片来源]为蓼科植物金荞麦根茎的切片。

[饮片特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薄片,有的边缘具深凹陷,直径1~4cm。

外表皮棕褐色,有的略见纵皱纹及须根痕。

切面皮部菲薄,棕褐色,木部淡黄色至淡棕红色,具放射状纹理与裂隙,髓部小,色较深。

质坚硬。

气微,味微涩。

[鉴别要点]重楼为单子叶植物,表面有环节,断面类白色,维管束散在,不明显。

拳参为子双叶植物,切面棕红色,具环状排列的黄白色小点。

金荞麦与拳参是同科植物,切面木质部束具明显的放射状纹理,髓极小。

拳参的别名为草河车,与白河车名称相近,容易混淆,白河车切面内皮层环纹明显,环内有维管束散在。

21、黄芪

[饮片来源]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根的切片。

[饮片特征]为圆形或圆形斜片,直径1~3.5cm。

外表皮淡棕黄色或黄褐色,具不规则纵皱。

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显放射状纹理及裂隙。

俗称“金井玉栏”质硬略韧。

断面纤维性。

气微,味微甜,有豆腥气。

[常见伪品]豆科锦鸡儿根的切片。

为类圆形薄片,周边淡黄色,有的可见棕色,横长皮孔,切面皮部淡黄色,木部淡黄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气微,味淡。

22、红芪

[饮片来源]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根的切片。

[饮片特征]为类圆形厚片,直径0.6~2cm。

外表皮灰红棕色,具有不规则纵纹。

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棕色,有淡棕色环纹及放射状纹理。

质韧。

断面纤维性,粉性。

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

[鉴别要点]黄芪、红芪,同科植物,名称相近,形态相近,特征相似,主要区别在表面颜色和气味上。

黄芪与红芪味均微甜,有豆腥气,黄芪外表皮灰黄色;红芪外表皮灰红棕色;锦鸡儿味淡、无豆腥气。

23、当归

[饮片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当归根的切片。

[饮片特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的薄片,直径0.3~2cm。

外表皮黄褐色至黄棕色,具纵皱纹。

切面环纹明显,散有众多棕色油点,皮部厚外侧黄白色,近环纹处淡黄棕色或浅褐色,木部色较淡,有放射状纹理,质柔韧。

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24、独活

[饮片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重齿当归n根的切片。

[饮片特征]为类圆形的薄片,直径1.5~3cm。

外表皮棕褐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

切面皮部灰白色,散有众多棕色油点,质较硬,有特异香气,味苦、辛、微麻舌。

[鉴别要点]当归与独活为同科植物,形态极相似,皮部近环纹处色略深是两者共同的特征,当归皮木比约1:

1,质柔韧,香气浓郁而舒适,味甜而后微苦辛;独活皮木比约2:

3,香气浓郁而沉浊,味苦、辛,略有麻舌感。

25、柴胡

[饮片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根的切片。

[饮片特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厚片。

外表皮黑褐色或红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横长皮孔,有的可见茎基及纤维状叶基。

切面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折断面纤维状,气微香,或具败油气,味微苦。

[常见伪品]大叶柴胡伞形科植物大叶柴胡根茎及根的切片。

为类圆形厚片,直径0.6~1.2cm。

外表皮黄褐色,有的具明显的环节。

切面黄白色,纤维性,常中空。

质坚硬。

具芹菜样香气,味微苦,有麻舌感。

26、防风

[饮片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根的切片。

[饮片特征]为类圆形厚片。

外表皮灰棕黄色,粗糙,根头片有密集环纹及毛状叶基,又称“蚯蚓头”,栓皮完整。

有的可见致密的横环纹或纤维状叶柄残基。

切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浅黄色,有放射状纹理,习称“红眼圈”为鉴别之要点。

可见散在的黄棕色油点,体轻,质松软。

气特异,味微甘。

[鉴别要点]柴胡、防风、大叶柴胡均为伞形科植物,柴胡外表皮色深,皮孔和支根痕突出,北柴胡质硬,显微观察可见木质部中纤维束分层而显数轮环纹,南柴胡中木纤维少,而散列。

防风灰棕黄色,头部根茎段环纹密而明显,习称“蚯蚓头”,叶柄残基纤维状,切面皮部较宽,裂隙多,放射状,体轻质松,气香特异。

大叶柴胡是柴胡的伪品,有毒性,药用部位主要为根茎,外表皮有明显的环节,切面髓腔大而中空,具芹菜样香气。

伪品主要有陕西水防风、云防风、竹节防风等,其饮片直径较真品防风要小,仅0.2~1.2cm,根下处分枝多,故饮片中可见较多小片,切面色较浅,无防风“红眼圈”或不明显。

27、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