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止出国的件国宝级文物.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40058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禁止出国的件国宝级文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禁止出国的件国宝级文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禁止出国的件国宝级文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禁止出国的件国宝级文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禁止出国的件国宝级文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禁止出国的件国宝级文物.docx

《中国禁止出国的件国宝级文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禁止出国的件国宝级文物.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禁止出国的件国宝级文物.docx

中国禁止出国的件国宝级文物

中国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级文物

国宝名                 所属年代          出土年份和地点                      现藏馆所           

1、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新石器时代       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              中国国家博物馆

陶质彩绘,器高47cm、口径32.7cm。

仰韶文化,陶缸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缸外壁绘出鹳、鱼、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绘画具有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

2、陶鹰鼎                  新石器时代       1957年陕西省华县太平庄              中国国家博物馆

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显得威武而雄壮。

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

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

鹰鼎整体结构简洁,体积感很强,鹰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稳定地撑柱于地,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配上鹰头部的大眼、利喙,使这只鹰显得威风凛凛,桀骜雄猛的气势。

3、司母戊铜鼎              商后期           1939年河南安阳市武官村              中国国家博物馆

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纹。

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

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

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

耳侧以鱼纹为饰。

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

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

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一说为商王文丁为其母而作;另一说为商王且庚、且甲为其母而作。

此鼎型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商周青铜器。

4、利簋                    西周早期         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为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

圆形,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庄重稳定。

以云雷纹为地,腹及方座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兽面巨睛凝视,森严可怖。

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述及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星当空,与《尚书·武成》、《淮南子·兵略训》等古代文献所记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5、大盂鼎                  西周康王时期     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              中国国家博物馆

鼎高100.8厘米,口径78.3厘米,重153.3斤,鼎身为立耳、圆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饰以饕餮纹带,三足上饰以兽面纹,并饰以扉棱,下加两道弦纹,使整个造型显得雄伟凝重,威仪万端,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内容为周王告盂,殷代因酗酒而亡国,周代忌酒面与,要盂一定要很好地辅助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

同时记载给盂的赏赐相传此鼎於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出土,为该地郭氏所得,后归周雨樵。

同治间左宗棠以重金购得,又归苏州潘祖荫。

解放后,1951年潘氏后人捐献国家。

为上海博物馆所收藏,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

这件周康王时的大盂鼎,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

造型端庄稳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

西周早期的金文有瑰异凝重、雄奇恣放质朴平宝等数类。

大盂鼎属於瑰凝重这一类,铭文大字,字体庄严凝重而美观,故在成、康时代金文中,以书法的成就而言,当以大盂鼎居首位。

  大盂鼎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其内容为:

周王告诫盂,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

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

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

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6、虢季子白盘              西周             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镇虢川司        中国国家博物馆

虢季子白盘铸于周宣王时期,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重器。

此盘造型奇伟,原器高39.5厘米,上口呈长方形,口长137.2厘米,腹下敛,平底,曲尺形四足。

四壁各有含环兽首两个,腹上部为窃曲纹,下部为环带纹,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

虢季子白盘被誉为西周三大青铜重器之首。

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

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

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

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

7、凤冠                    明代             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              中国国家博物馆

定陵出土的凤冠共四件,三龙二凤冠、九龙九凤冠、十二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各一顶,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各2顶。

冠上饰件以龙凤为主,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呈镂空状,富有立体感;凤用翠鸟毛粘贴,色彩经久艳丽。

冠上所饰珍珠、宝石及重量各不相等,最多的一顶上有宝石128块,最少的95块;珍珠最多5,449颗,最少的3,426颗,最重者2,905克,最轻者2,165克。

冠上嵌饰龙、凤、珠宝花、翠云、翠叶及博鬓,这些部件都是先单独作成,然后插嵌在冠上的插管内,组合成一顶凤冠。

凤冠造型庄重,制作精美,其工艺有花丝、镶嵌、錾雕、点翠、穿系等项。

点翠面积大(四顶凤冠上有翠凤23只,翠云翠叶翠花多达数百片),宝石镶嵌多达400余颗,大小珠花及珠宝串饰的制作也不少。

最后的组装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序,各饰件的放置,几千颗珍珠的穿系,几百颗宝石的镶嵌,诸多饰物于一冠,安排合理。

凤冠口衔珠宝串饰,金龙、翠凤、珠光宝气交相辉映,富丽堂皇,非一般工匠所能达到。

凤冠上金龙升腾奔跃在翠云之上,翠凤展翅飞翔在珠宝花叶之中。

凤冠是皇后的礼冠,在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

8、嵌绿松石象牙杯          商代             1976年安阳市殷墟妇好墓              中国国家博物馆

高30.5厘米,这件象牙杯是用象牙根段制成,形似现侈口薄唇,中腰微束。

杯身一侧有与杯身等高的夔龙形把手。

杯身有雕刻精细的花纹且具有相当的装饰性,上下边口为两条素地宽边,中间由绿松石的条带间隔为四段,第一段为饕餮纹三组,两侧有身有尾,眼、眉、鼻镶嵌绿松石。

第二段是杯身纹饰的上体部分,二组饕餮纹面部结构清晰,兽口下面为一个大三角纹,三角纹两侧有对称的夔纹,头朝下尾向上。

饕餮的口、眼、鼻及三角纹都镶嵌绿松石。

第三段刻三个变形夔纹,眼部镶嵌绿松石,第三、第四段是用三道绿松石带相隔。

第四段的三组饕餮纹眼鼻同样是镶嵌绿松石。

一、二、四段都是饰以三组饕餮纹,但形态却各异。

这件象牙杯,采用了浮雕、线刻、镶嵌等多种手法,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9、晋侯苏钟(一套14件)    西周厉王时期     1992年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八号墓被盗    上海博物馆

编钟为成组的青铜乐器。

该组编钟大小不一,大的高52厘米,小的高22厘米,都是甬钟。

钟上都刻有规整的文字,共刻铭文355字,最后两钟为2行11字。

铭文都是用利器刻凿,刀痕非常明显,铭文可以连缀起来,完整地记载了周厉王三十三年正月八日,晋侯苏受命伐夙夷的全过程。

1992年12月,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古玩肆中发现此套编钟14件,并抢救回.1993年初,山西晋侯墓考古发掘出土了残存的2件小编钟,形制与14件晋侯苏钟相同,大小和文字完全可以连缀起来,证实上博从香港抢救回归的14件钟与此次发掘出土的2件钟原出同墓,此套完整的编钟数目应是16件。

10、大克鼎                 西周晚期         1890年陕西扶风法门镇任村            上海博物馆

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

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与此鼎同出的还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钟六件、鎛一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

因此称此鼎为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

西周孝王时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

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

纹饰是三组对称的变体夔纹和宽阔的窃曲纹,线条雄浑流畅。

由于窃曲纹如同浪峰波谷环绕器身,因此又叫波曲纹。

鼎腹内壁上铭文共28行290字,为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

内容分为两段:

第一段是克对祖父师华父的颂扬与怀念,赞美他有谦虚的品格、美好的德行,能辅协王室,仁爱万民,管理国家。

英明的周天子铭记着师华父的伟绩,提拔他的孙子克担任王室的重要职务膳夫,负责传达周天子的命令;第二段是册命辞,周天子重申对克官职的任命,还赏赐给克许多礼服、田地、男女奴隶、下层官吏和乐队,克跪拜叩首,愉快地接受了任命和赏赐,乃铸造大鼎歌颂天子的美德,祭祀祖父的在天之灵。

此鼎系周孝王时期铸器,历见著录,流传有绪,是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珍贵资料。

11、太保鼎                 西周初期         传清道光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        天津博物馆

通高50.7厘米,口径23×36厘米,方形,二直耳,耳上各有两个立虎,器身上有棱脊与纹饰,腹内有“太保铸”三字。

传系清季山东梁山出土,此太保系辅佐周成王的召公奭。

12、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新石器时代       1977年浙江河姆渡遗址T231            浙江省博物馆

食器,口径10.6×9.2、高5.7、底径7.6×7.2厘米。

木质、敛口,呈椭圆瓜棱形,圈足略外撇。

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有光泽。

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为生漆。

朱漆碗的发现,说明至少在六、七千年之前,我们的先民已将天然漆用于装饰生活器具的表面。

13、良渚出土玉琮王         新石器时代       1986年余杭反山12号墓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高8.8厘米,射径17.1---17.6厘米孔径4.9厘米。

黄白色,有规则紫红色瑕斑。

器形呈扁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射,中有对钻圆孔,俯视如玉璧形。

琮体四面中间由约5厘米宽的直槽一分为二,由横槽分为四节。

这件玉琮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称"琮王"。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注:

“琮,瑞玉,大八寸形似车车工两字合成一字。

这是对琮的最早定名。

根据《周礼》记载,“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

琮是一种用来祭祀地神的礼器。

看良渚文化的玉琮,它的形状内圆外方,中间为圆孔。

专家们推测,它可能是原始先民“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方象征着地,圆象征着天,琮具有方圆,正是象征天地的贯穿。

在当时,每当丰收或祭日时,就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良渚先民就用它来与天地神灵沟通。

因此,玉琮是良渚人所用的宗教法器。

出土时平正地放置在反山第十二号墓墓主关骨的左下方,是一件神圣崇高的玉制礼器。

这件玉琮的制作,技术高超,可称神工鬼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宝。

14、水晶杯                 战国             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高15.4厘米,敞口,斜壁,圆底,圈足外撇。

素面无纹饰,透明,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

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宝用器皿,国内罕见,其制作技巧和工艺水平令人惊叹。

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

15、淅川出土铜禁           春秋中期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                  河南博物院

通高28.8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

禁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

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17、齐王墓青铜方镜         西汉             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乡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      淄博市博物馆

镜长115.1厘米,宽57.5厘米,重56.5公斤。

背部有五个环形弦纹钮,两短边又各铸二钮。

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

背又饰有夔龙纠结图案,卷曲交错自如。

这件大型铜镜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撑,镜背面和边上的钮可能就是与柱子和座子固定时用的。

18、铸客大铜鼎             战国             193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      安徽省博物馆

又名楚大鼎或大铸客鼎。

楚国青铜炊器,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耳高36.5厘米,腹深52厘米,腹围290厘米,足高67厘米,重约400公斤。

圆口,方唇,鼓腹,圆底,三蹄足。

颈侧附双耳,耳的上部外侈。

腹饰一周突起的圆箍。

箍上饰模印花纹,双耳和颈部外壁饰模印菱形几何纹,足根部饰浮雕旋涡纹。

鼎口平沿刻铭文12字,刻铭开头即是“铸客”二字,故依惯例以开始二字名之,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语,又因此鼎在数千件楚器中最为雄伟,堪称楚王重器,特冠一“大’字,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

19、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三国(吴)       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              马鞍山市博物馆

漆木屐前面是有一个孔栓绳子,后面有两个孔作成木屐的形态。

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漆木屐,年。

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中日之间就有了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朱然墓漆木屐没有出土以前,一般认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发明的,通过朱然墓漆木屐的发现,木屐在中国通过唐文化东传到日本,最后被日本逐渐使用。

20、朱然墓贵族生活图漆盘三国(吴)       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              马鞍山市博物馆

盛食器,直径24.8厘米、高3.5厘米,木胎,盘内壁及底髹红漆,外壁及底髹黑红漆,内外颜色有区别。

漆盘内的画面分为三部分:

上面为宴宾图;下面为出游图;中间部分又包括三个画面:

右侧为驯鹰图、中间为对弈图、左侧为梳妆图。

21、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     北魏             1965年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            大同市博物馆

每块长约8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2.5厘米。

漆屏风用木板制成,出土时较完整的有五块,遍读朱漆然后作画,有黄色墨书榜题和题记。

屏风两面原皆有画,入葬时朝下的一面腐蚀严重,原貌难以辨别,向上一面保存较完好。

图中所示为尚能拼合的第一、第二块向上的一面。

第一、二块屏风画用栏界分为四层。

第一层六个人物,为帝舜格守孝道的故事;第二层三个人物为周太王妃太姜、周武王母大姐、周文王母太任的立像;第三层两个人物,为鲁师春姜及春姜女像;第四层六个人物,为班捷仔辞成帝同乘辇故事。

以上故事多出自西汉刘向所著《列女传》,帝舜事迹见《史记·五帝本纪》。

所画内容与汉代以历史人物故事喻世教民的传统相承袭所画人物用黑线作铁线描,脸、手涂铅白,服饰器具用黄白、青绿、橙红、灰蓝等色渲染,画风与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十分相似,面相则已见南朝“秀骨清相”之端倪。

而以漆或油彩作画比在纸、帛上作画更为不易,可见漆工技艺高超。

这件屏风不但在当时属于上品,在现存北朝文物中也是难得的精品。

与屏风同出的还有四个石雕屏趺,当初是插立屏风用的,每件边长约32厘米,高6.5厘米。

屏趺雕刻极精,但内容与屏风画没有联系,均与佛教有关,说明当时北魏佛教十分兴盛。

22、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北齐             1979年山西太原娄睿墓                山西省博物馆

《鞍马出行图》位于墓道西壁中栏、作长卷式展开,整个画面层次分明,构图新颖,人物生动,表情逼真,生活气息浓厚,表现技法娴熟,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的精绝之作。

23、涅盘变相碑             唐代             山西省临猗县大云寺遗物              山西省博物馆

涅槃变相碑为螭首龟趺,高302厘米,宽97厘米。

天授二年(公元591年)题铭。

碑额部雕众神将护持之须弥山。

全碑以涅槃故事为主。

有难陀供养、双树涅槃、为母说法、双足显圣、送葬、焚棺和天界起塔。

下层刻施主姓名。

碑身满饰浮雕,规模宏丽,构图紧凑,雕工细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4、常阳太尊石像           唐代             山西省运城盐湖区安邑镇道观遗物      山西省博物馆

像高一点五米,以白石雕造,形象丰颐,神态和穆。

右手持扇,左手扶几,盘坐于长方石座上。

座的四面刻有铭文及供养人姓名。

其形像优美,技法娴熟。

李唐王朝崇奉道教,奉老子为玄元傲帝,在各地建道教宫观,道教造像也得到很大发展。

这时的道教造像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唐代造像,人物形象丰满圆润,多用流畅的园线条,衣纹伸曲自如。

25、大玉戈                 商代前期         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        湖北省博物馆

玉质仪仗器,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堪称“玉戈之王”。

26、曾侯乙编钟             战国早期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        湖北省博物馆

这套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由6个佩剑武士形铜柱和8根圆柱承托,构成上、中、下三层。

钟架及挂钩(含可以拆装的构件)达246个。

短架(左)长335、高273、长架(中、右)长748、高265厘米编钟是古代打击乐器,也是象征拥有者权位的礼器。

主要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曾侯乙编钟共65件,分为八组:

上层3组为钮钟,19件;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12件,另有搏l件。

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

钟体总重2,567公斤,加上钟架(含挂钩)铜质部分,合计4,421.48公斤。

编钟的悬挂有三种方式:

下层钟用环挂式,挂钩为爬虎套环和双杆套环两种中层钟用钩挂式,挂钩为框架钩和焊钩两种;上层钟用插挂式,是以插销入挥、串钩钟钮。

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

铭文多数错金。

全部甬钟的记事铭文均为“曾候乙作持”5字,标明钟的制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

搏钟的铭文则记载楚王熊章为曾侯乙铸宗彝一事。

标音明文标示了钟的悬技位置或敲击部位及其所发音的名称,它们构成了十二半音称谓体系。

乐律理论记述了曾国与楚、晋、齐、申、周等国的律名对应关系。

钟铭所见律名28个、阶名66个,绝大多数都是前所未知的新材料。

这套编钟的铭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国古代乐律理论专著。

全套编钟音域宽广,音列充实,音色优美。

每件钟均有呈三度音程的两个乐音,可以分别击发而互不干扰,亦可同时击发构成悦耳的和声,证实了中国古编钟每钟双音的规律。

全套编钟具有深沉浑厚的低音、圆润淳朴的中音和清脆明快的高音。

其音域自C2至D7,中心音域内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七声音阶的多种乐曲。

钟及钟架铜构件是铜、锡、铅合金,合金比例因用途而异。

用挥铸、分铸、锡焊、铜焊、铸镶、错金、磨砺制作而成,工艺精湛。

编钟的装配、布局,从力学、美学、实际操作上,都显得十分合理。

全套钟的装饰,有人、兽、龙、花和几何形纹,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彩绘等多种技法,以赤、黑、黄色与青铜本色相映衬,显得庄重肃穆,精美壮观。

有6个丁字形彩绘木极和2根彩绘撞钟木棒与钟同出。

据此并经实验判定,这套钟的使用共需5人:

3人双手执小模,掌奏中、上层钟;2人各持撞钟木棒,掌奏下层钟。

(木架和部分挂钩系复制,其余均为原件)。

27、曾侯乙墓外棺           战国早期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        湖北省博物馆

外棺采用透雕、浮雕、圆雕等技法,彩绘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用笔自然流畅,文饰有云纹、三角形纹等,尤其以龙纹变化复杂,最具特色,系铜框架里嵌厚木板构成,重七吨半外棺的装饰并不华丽,但设计者十分细心:

外棺一侧的下方,还开了一个门洞,有人猜测,这也许是为了让主人的灵魂能够自由出入。

此外馆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器形最大、体量最重,并与金工结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

28、曾侯乙青铜尊盘         战国早期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        湖北省博物馆

尊高33.1厘米,口宽62厘米,盘高24厘米,宽57.6厘米,深12厘米。

尊敞口,呈喇叭状,宽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饰玲珑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纹,形似朵朵云彩上下叠置。

尊颈部饰蕉叶形蟠虺纹,蕉叶向上舒展,与颈顶微微外张的弧线相搭配,和谐又统一。

在尊颈与腹之间加饰四条圆雕豹形伏兽,躯体由透雕的蟠螭纹构成,兽沿尊颈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长舌垂卷如钩。

尊腹、高足皆饰细密的蟠虺纹,其上加饰高浮雕虬龙四条,层次丰富,主次分明。

盘直壁平底,四龙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只方耳,皆饰蟠虺纹,与尊口风格相同。

四耳下各有两条扁形镂空夔龙,龙首下垂。

四龙之间各有一圆雕式蟠龙,首伏于口沿,与盘腹蟠虺纹相互呼应,从而突破了满饰蟠螭纹常有的滞塞、僵硬感。

出土时尊置于盘内,两件器物放在一起浑然一体。

尊是盛酒器,盘一般作水器用,二者合为一器,尊内盛掺有香草汁的酒,祭祀时酌以献尸,宾礼时酌以饮客。

整套器物纹饰繁缛,穷极富丽,其精巧达到先秦青铜器的极点。

尤其是器上镂空装饰,透视有若干层次,系用失蜡法铸造,即先用蜡做模,模外做范,加热烘烤使蜡模融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一个空壳,再将青铜溶液浇灌至空壳内,就可铸成所需的器物。

这一发现,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

尊和盘均铸有“曾候乙作持用终”铭文。

29、彩漆木雕小座屏         战国             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墓           湖北省博物馆

通高15、长51、座宽12、屏厚3厘米。

此座屏为木质,周身髹黑漆,用朱红、灰绿、金、银等色漆彩绘。

外框长方形,其中透雕和浮雕了五十一只动物,包括大蟒二十条,小蛇十七条,蛙二只,鹿、凤、雀各四只。

透雕部分由两约对称的图形组成,两组图形完全相同,构图十分稳定。

每组图形都以双凤。

双鹿围绕着一个中心——鸷鸟搏蛇。

底部浮雕以纠结的蛇、蟒和蛇吞蛙为主要内容。

除边框为直线外,鹿。

凤和蛇的轮廓均为曲线,形成有动感的韵律。

各种鸟。

兽、蛇、蛙都以写实方法表现,但它们的动态和身上的羽毛、斑纹毕竟是理想化的,因此比自然更具有规律,也更美。

如左右两只鸷鸟各衔蛇两条,我们可以想像在乌嘴下挣扎的蛇是如何丑陋,但这两条蛇都盘成对称的花结,委婉自由、玲珑剔透,是座屏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这件座屏在艺术上极为成功,历来被艺术史家看成是楚国漆工艺品的代表作。

30、红山文化女神像         新石器晚期       1983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主室西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头部真人大小,面涂红彩,双眼镶嵌青色玉片。

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

31、鸭形玻璃注             北燕             1965年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