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校本教材《地球面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9810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校本教材《地球面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校本教材《地球面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校本教材《地球面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校本教材《地球面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校本教材《地球面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校本教材《地球面貌》.docx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校本教材《地球面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校本教材《地球面貌》.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校本教材《地球面貌》.docx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校本教材《地球面貌》

1、我们的地球

阅读提示:

 

地球的形状:

人们公认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位提出地球是球体的人。

之后,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圆形地影,给出了地球是球形的第一个科学证据。

16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确实是球形的。

 

17世纪末,牛顿研究了自转对地球形态的影响,认为地球应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球体。

地球的质量:

地球的质量是无法用直接称量法来计算的。

由于地球由表面到核心的物质结构不同,其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大(这是地球的组成物质在重力作用下,重者下沉,轻者上浮,发生重力分异的结果;另外,深度增加,压力增大,密度也会相应加大),因此用体积和密度的乘积来计算地球质量行不通。

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什用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间接地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约为6×1024千克;并由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求出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5.5克/立方厘米。

这些数据直至今天一直被科学界所认可。

地球巨大的质量产生了强大的引力。

在强大引力的作用下,不仅地球表面的万物被紧紧地束缚在地球上,而且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大气也无法逃逸。

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形成以来,就在太阳及太阳系内其他天体的引力作用下沿着椭圆形轨道一刻不停地绕着太阳旋转,同时自身也在飞速地绕着地轴旋转。

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因为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

由于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就是白昼,背着太阳的那面就是黑夜,所以当地球不停地自转时,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关于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则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就是自转周期,即1日,由于观测周期采用的参照点不同,故有恒星日和太阳日之分。

恒星日是指天文学上以恒星为标准度量地球自转所得到的周期,是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

太阳日是指太阳连续两次出现在同一地中天所经历的时间。

由于地球既自转同时又公转,所以1个太阳日是地球自转360°59′所经历的时间。

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知道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为15°/小时。

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则因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来说,赤道处最大,为465米/秒,越往两极越小,至两极处为零。

地球自转

自20世纪以来,由于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地球自转并不是匀速的。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发现地球自转速度有3种变化:

长期减慢、不规则变化和周期变化。

地球自转的长期减慢,使日长每100年大约增长1~2毫秒,这也使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所计量的日长在2000年里累计慢了2个多小时。

地球自转速度除长期减慢外,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

地球自转还有季节性的周期变化,在一年中,8、9月自转速度最快,3、4月自转速度最慢。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以太阳为中心,自西向东地进行着公转运动。

从北极向下看,地球公转的方向是逆时针的,根据日出东方的习惯,也可以说是自西向东的。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产生的最显著自然现象是四季更替。

公转过程中,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因此在同一地点不同的时间,地球上获得热量的多少即冷暖的差异便出现了,四季也就形成了。

笼统地说,地球的公转周期是1年。

但具体地说,由于参照点的不同,天文上“年”的长度有恒星年、回归年、近点年和交点年4种。

地球公转的平均速度为29.79千米/秒。

根据开普勒三定律:

在公转轨道上,太阳和地球的连线在单位时间中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在近日点日地连线短,在单位时间中地球公转运动的弧线长,公转速度就快;反之,在远日点,公转速度就慢。

地磁场:

地球本身会在附近的空间产生磁场,即地磁场。

地磁场是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之一。

地磁场的南极大致指向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场的北极大致指向地理南极附近。

地磁场的分布特点是:

赤道附近磁场的方向是水平的,两极附近则与地表大致垂直;赤道附近磁场最小,两极最强。

人们可以根据地磁场在地面上分布的特征寻找矿藏。

此外,假如没有地磁场,从太阳发出的强大的带电粒子流(通常叫太阳风),就不会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发生偏移而直射地球。

在这种高能粒子的轰击下,地球生命将无法生存。

地磁场虽然看不见,但却保护着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使之免受宇宙辐射的侵害。

阅读思考:

2、原始地球

 

2、原始地球

阅读提示:

生命起源的假说

虽然关于生命起源的说法各不相同,但科学家对产生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认识基本是一致的。

他们认为,生命是从无机物合成有机小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等;再由有机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类脂、多糖等;生物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长期相互作用而构成由蛋白质、核酸等组成的多分子体系,进而演化成

为原始生命。

生‘

海洋出现:

地球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海洋覆盖。

人们一般将这些占地球很大面积的咸水水域称为“洋”,大陆边缘的水域称为“海”。

然而,地球在形成之初并没有海水,它们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贮存于矿物和岩石之中。

随着地球的演化,轻重物质的分异,它们逐渐从矿物、岩石中释放出来,成为原始海水。

譬如,在火山活动中总是有大量的水蒸气伴随岩浆喷发出来。

海水的水量便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经过数亿年的积累逐步形成的。

大气形成:

地球大气是指包围地球的气体层。

在通过聚集而形成地球的尘埃等物质中含有少量的挥发物,这些挥发物裹在尘埃和星子(即微行星)中一起被埋在地球内部。

后来由于地球逐步集结热量,温度升高,一些气体就从含挥发物的矿物中释放出来,在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

大气质量约6×1018千克,差不多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大气层最高大约延伸到离地面6400千米处。

生命出现:

一般认为,地球上最初形成的原始生命,是一些功能与现在病毒相类似的非细胞形态的生物,其躯体仅以一层“界膜”与水分开。

久而久之,“界膜”发展为“细胞膜”,从此原始单细胞生物——原核生物出现。

随着繁殖数量的增多,原核生物所需的物质日渐供不应求,随之而来的生存竞争便开始了。

约在30亿年前的太古代晚期,光合作用作为进化的一个早期成果,大大增加了大气的含氧量,由此加速了生命的进化过程。

约在18亿年前,原核细胞生物演化成了拥有真正细胞核的真核细胞生物。

这是生物进化史上的一次大飞跃,它导致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真核细胞生物中的一支渐渐发展成为多细胞生物,之后逐渐演变出了更高级的动植物。

世界因此变得多姿多彩。

原始地球的模样

原始地球

地球的年龄:

地球的年龄大约为46亿年。

目前对地球年龄的测量一般依据岩石中微量元素铀等的衰变情况。

放射性元素在发生核衰变时,速度很稳定,不受外界条件影响。

在一定时间内,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分裂多少、生成多少新物质都是固定的。

因此,科学家可以根据岩石中现有铀(或其他放射性元素)的含量算出岩石的年龄,因而得知整个地球至少有多少年的历史。

 

3化石

阅读提示:

 

化石的形成:

最常见的化石是由古代动物的牙齿和骨骼形成的。

动物死后,尸体的内脏、肌肉等柔软的组织很快便会腐烂,牙齿和骨骼因为有机质较少,无机质较多,就能保存较长的时间。

如果尸体恰好被泥沙掩埋,与空气隔绝,腐烂的过程便会放慢。

在泥沙空隙中有缓慢流动的地下水,水流一方面溶解岩石和泥沙内的矿物质,另一方面将水中过剩的矿物质沉淀下来成为晶体,随着水流逐渐渗进埋在泥沙中的骨内,填补牙齿和骨骼有机质腐烂后留下的空间。

如果条件合适,由外界渗进骨内的矿物质在牙齿和骨骼腐烂解体之前能有效地替代骨骼原有的有机质,牙齿和骨骼便可完好地保存下来,成为了化石。

各类化石:

 地层中的化石,从其保存特点看,可大致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4类。

标准化石是能够确定地层地质时代的化石,它具有生存期限短、演化速度快、地理分布广、特征显著的特点。

时限短则层位稳定,易于鉴别;分布广则易于发现,便于比较。

根据资料的丰富和认识的提高,标准化石有时也可改变。

例如,三叶虫化石就是古生代的重要标准化石。

菊石化石

菊石化石是中生代标准化石。

菊石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软体动物,属于运动器官在头部的头足类动物。

菊石类壳体的大小差别很大,最小的仅有1厘米,而大的可达3米。

菊石壳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三角形、锥形和旋转形,其中旋转形占绝大多数。

在菊石壳的表面有许多的壳饰(生长纹和生长线的总称)。

有的壳饰是与壳体的旋卷方向平行的纵纹,有的是与壳体旋卷方向垂直的横纹。

实体化石是指古生物在特别适宜的情况下,避开了空气的氧化和细菌的腐蚀,其硬体和软体均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化石。

不过,这种没有经过显著化石化作用或只是有一些轻微变化的生物遗体是很少被发现的。

绝大多数的生物化石仅仅保留的是其硬体部分,而且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化石化作用。

  遗迹化石主要是动物在生命活动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或遗物。

恐龙足迹和恐龙蛋就是著名的遗迹化石。

遗迹化石是研究动物生活习性及生命活动的重要证据。

常见的遗迹化石包括脊椎动物的足迹、蠕虫和节肢动物的爬迹、舌形贝和蠕虫钻洞留下的潜穴以及某些动物的觅食痕迹。

  模铸化石是古生物遗体在地层或围岩中留下的印痕、印模。

根据模铸化石与围岩的关系又可以将其分为印痕化石、印模化石、模核化石、铸型化石和复合模化石5种类型。

化学化石是古生物遗体分解后遗留在岩层中的化学分子。

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组成生物的有机成分分解后形成的氨基酸、脂肪酸等有机物可以继续保留在岩层里。

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有机化学分子结构,因此,科学家就把这类有机物称为化学化石。

某一些物种,经数千万年至今依然存在,其生物体的特征几乎没有进化和改变,这样的现生物种称为“活化石”,例如鹦鹉螺、鲎、龙宫贝等。

生物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栖息环境是成为活化石最主要的原因

  恐龙蛋化石是非常珍贵的古生物化石,对揭示恐龙的繁殖习性、行为、灭绝的原因以及当地的地质、气候变化和环境研究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恐龙蛋化石

 

4、地球的内部结构

阅读提示: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各层的物质组成和物理性质都有不同的变化。

地壳

地壳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两种主要类型。

  大陆地壳是指大陆部分的地壳,它覆盖地球表面45%的区域,具有双层地壳结构,即由上部硅铝层和下部的硅镁层组成。

硅铝层含硅和铝较多,主要由比重较小的花岗岩类组成;而硅镁层的硅、铝成分相对减少,镁、铁成分增多,主要由比重较大的玄武岩类组成。

硅铝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而硅镁层则在大洋地壳中普遍存在。

地壳厚度的不均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状态,是大陆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

  组成大陆地壳的岩石是地球形成以后逐渐形成的。

因受地壳运动影响,大部分岩层已发生变形,其中最老的岩石估计形成于40亿年以前。

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但各处厚度变化很大。

总体上来说,高山、高原地区的地壳厚度比平原区大。

  大洋地壳是洋盆部分的地壳,它在结构上与大陆地壳有很大的差异。

根据地震、重力及海底钻探资料,典型的洋壳结构除海水和沉积物外,只有硅镁层,没有双层地壳结构。

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1~12千米,最薄处不到5000米,最厚的地方也只有10~30千米。

大洋地壳在不断加厚、变老,但其年龄远远低于大陆地壳。

  地壳并不是静止不动和永久不变的。

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沧海桑田的巨变时有发生。

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火山爆发、地震等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地壳还受到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影响,形成各种不同形态和特征的地球表面。

  由于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而岩石又是由矿物组成的,因此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在流水、风、冰川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岩浆。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也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

地壳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的矿物就有3000多种,这些都是人类物质文明不可缺少的资源。

现在,地壳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92种,即元素周期表中1至92号元素。

地壳中不同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它占地壳物质总重量的48.6%;其次是硅,占26.3%;以下是铝、铁、钙、钠、钾、镁。

上述8种元素占地壳总重量的98.04%,其余80多种元素共占1.96%。

地壳

地壳位于地幔之上,就像浮在海面上的冰山。

地壳薄厚不均,山区较厚,而海底较薄。

地幔:

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地球内部体积和质量最大的结构,大部分由被称为“橄榄岩”的岩石构成,平均厚度为2800多千米。

整个地幔圈由上地幔、下地幔的D′层和下地幔的D″层组成。

  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约100千米的上地幔上部,有一个明显的地震波低速层,这是由古登堡在1926年最早提出的“软流层”。

坚硬的地壳就浮在这个软流层上。

一旦在地壳的浅薄地段产生裂缝,灼热的岩浆就会沿着裂缝喷出地面,引起火山爆发。

  上地幔D′层位于D″层上部。

随着地震波技术的进步,人们掌握了地震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分布状况,也发现了一个特别的D″层。

D″层是下地幔与地核边界附近一个极为复杂的构造。

研究表明,这里存在强烈的横向不均匀性,它不仅是地核热量传送到地幔的热边界层,而且极有可能具有与整体地幔不同的化学成分。

  在地幔中,水平方向最不均匀的地方在表层的软流层附近;另外,由于下地幔的大部分水平压力不变,所以有均匀的构造;然而D″层却有与地幔表层同样的不均匀性。

对D″层的成因有各种不同的假说,一种说法认为,地幔与地核各自运动,使热量从地核流到地幔储存热量的地方,即形成D″层;另有观点认为,D″层是地核与地幔的某些成分形成的化学边界层。

 

地球内部的温度变化

  地球内部是高温的,其热量不断地发散到地球表面。

一般每深入地表100米,温度则增高约3℃。

地核:

铀等放射性元素释放出的热使地球内部变热,易熔部分开始逐渐化解。

铁和镍等重金属开始在中心周围沉积。

轻元素成为岩浆,浮在距地表不远处。

向地心沉积的铁和镍开始形成地核。

地核在中心形成,地表冷却,大陆地壳开始形成。

  

 

5、大气圈、水圈

 

阅读提示:

 

大气圈:

在地球表面,包围着一层空气,称为大气层或大气圈。

大气圈的高度,随地球纬度而有所不同。

在赤道上空,大气层的高度约为4200千米,在两极则仅2800千米。

由于有了大气圈的存在,地球上的生命才能繁衍不息。

大气能让太阳发出的一部分光波自由通过,并且可以阻止地面和低层大气反射的光波能量逃出大气层。

由于大气具有这种保温作用,地球就好像是个大暖房,即使在夜晚,地球上的温度也不会降得过低,使生物得以生存。

大气成分:

组成大气的空气为一种混合气体,并且愈到高空,变得愈稀薄。

从地面到90千米的高度为止,空气成分的比例大致上是一样的。

地球大气由氮、氧、氩、氖、氪、氢、臭氧、水汽、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另外,大气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水和多种尘埃杂质。

大气成分

  氮,氩,二氧化碳,氖,氦,甲烷,氪,氢,氙,臭氧,其他,氧气

大气分层:

气象学家根据不同高度的大气特性把大气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逸层5个层次。

距地球表面最近的一层叫对流层,其主要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离地面愈远温度愈低。

风、霜、雨、雪、云、雾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内。

  从对流层往上到50千米的高空是平流层。

这里空气稀薄,水汽和尘埃很少,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而且很平稳,适宜于飞机飞行。

  从平流层再往上到85千米的高空是中间层。

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最高处气温低至-90℃左右。

中间层的顶部有少量水分,偶尔还能见到夜光云。

  从85千米到500千米这一层,称为热层或暖层。

这一层的特点是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在距地面400千米的高空,温度可达3000~4000℃。

这一层里的氧原子和氮原子处于电离状态,所以又被称为电离层。

来自地面的无线电波必须经过电离层的反射,才能传到世界各地。

  热层以上就是大气的外逸层了。

它的下限约在800~1000千米,上限可伸展到3000千米以上。

这里是地球大气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地带,空气非常稀薄,一些高速运动的空气分子和原子会逃逸到宇宙太空中去,所以,这一层又称散逸层。

大气圈的作用:

地球表面的大气既为生命所必需,又为其提供良好的保护,并且使各种天气现象产生。

因为有大气层保护,绝大部分陨石在尚未落地之前就已焚化消失。

由此所产生的细微粉尘,则恰恰使直射的日光受到一定程度的散射,使光照变得柔和均匀,令人获得均衡的视觉。

大气层还吸纳着生命必需的氧气、水汽,防止地球被阳光烤干。

高层大气对来自太空的电磁波有良好的屏蔽作用,否则过量的电磁波将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

另外还有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21.9%,这三类是损失比例比较大的,70%以上的损失是由这三方面造成的。

 

  

 

6、水圈

阅读提示:

 

清晨的露水

  

露是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的水珠。

由于地面上的草、木、土、石等物体在夜间放热而冷却,接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逐渐下降,使空气中所含水汽达到饱和后,就形成了露。

水圈的形成:

地球形成的早期,气温较高,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也比较快。

那时候,地球表面一片荒凉,地表也没有液态的水。

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水都以结晶水的形式存在于地球内部。

后来,地球内部的物质因高温分解产生了大量气体,这些气体随火山爆发释放出来。

频繁的火山活动也带出了大量的水蒸气。

大约在太古代初期,地球温度开始下降,水在大气中先浓缩成密度很大的蒸汽云,而在地球冷却以后便凝结成液态水,变成倾盆大雨,自天空降落到地表,聚积在原始的陆地中形成了最早的江、河、湖、海,这样形成了原始的水圈。

地球上的水分布:

地球拥有的总水量约为136亿亿吨,其中含盐的海水约为132.2亿亿吨。

地球上的水大致分布为:

海洋占97.2%,极地冰山占2.15%,地下水占0.632%,湖泊与河流占0.017%,云中的水蒸气占0.001%。

  陆地上的淡水来自天空。

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盐留在了海里,而淡水蒸发到天上形成云。

云被风吹到陆地的上空,凝结后降落到大地上。

如此,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湿地才得以形成,它们是陆地生命的淡水源。

  地球上的淡水总量约为3.8亿亿吨,是地球总水量的2.8%。

然而,如此有限的淡水量却以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几种形式存在于陆地的冰川、地下水、地表水和水蒸气中,其比例分布是:

极地冰川占有地球淡水总量的75%,而这些淡水资源人类几乎无法利用;地下水占地球淡水总量的22.6%,为8600万亿吨,但一半的地下水资源处于800米以下的深度,难以开采,而且过量开采地下水还会带来诸多问题;河流和湖泊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6%,为228万亿吨,是陆地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获得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大气中的水蒸气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03%,为11.4万亿吨,它以降雨的形式为陆地补充淡水。

  由于陆地上的淡水会因日晒而蒸发,或通过滔滔江流回归大海,地球可供陆地生命使用的淡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千分之三,因此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是很紧缺的

广阔的海水

  由于海水中含有盐,因此它不能被陆地上的生命作为水源利用。

水的存在形态:

在自然界中,水分在循环运动中不断地改变着它的状态,它们就是:

液态的水,固态的冰和气态的水汽。

液态的水可以凝结为固态的冰层和冰粒,也可以成为固态的冰霜雹雪;而固态的冰霜雹雪可以融化为液态的水或水滴,也可以升华为气态的水汽。

蒸发和凝结、升华和凝华,融解和凝固,水的这些状态转化过程,在自然界里是永不停息地进行着。

水循环

  阳光照射水域和陆地,使那里的一部分水变成蒸汽进入大气。

植物从土壤或水体中吸收的水,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进入大气,动物体内的一些水也通过体表蒸发进入大气。

大气中的水汽在高空变成水珠或冰结晶,以降水形式又回到地面。

如此循环往复。

 

7、海陆变迁、风化作用

阅读提示:

 

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海陆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观点。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大陆漂移假说的是德国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

魏格纳认为:

较轻的硅铝质大陆块就像一座冰山浮在较重的硅镁层之上,并在其上发生漂移;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连接成一体,称为“联合古大陆”或“泛大陆”,围绕其周围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

然而由于某种作用力的影响,自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的格局。

海底扩张学说: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首先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

这一学说认为:

大洋中脊轴部是地幔物质上升的涌出口,这些上升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壳,并推动先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扩张;随着热地幔物质源源不断地上升,先形成的老洋底也就不停地向大洋两边推移,并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扩张。

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板块相互作用示意图

板块构造学说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全球构造理论,它归纳了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其基本思想是:

地球上部的刚性岩石圈在下垫的塑性软流层上做大规模漂浮;刚性的岩石圈又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板块内部是相对稳定的,而边缘则是强烈的构造活动地带;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着各种地质作用的过程,同时也决定了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

  板块构造学说把地球分成了六大板块:

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

此后,在上述六大板块的基础上,人们将原来的美洲板块进一步划分为南美板块、北美板块及两者之间的加勒比板块;在原来的太平洋板块西侧划分出菲律宾板块;在非洲板块东北部划分出阿拉伯板块;在东太平洋中隆以东与秘鲁—智利海沟及中美洲之间(原属南极洲板块)划分出纳兹卡板块和可可板块。

  板块运动机制是引起板块运动的原因,但这一机制始终是尚未解决的难题。

一般认为,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可能由地幔中的物质对流引起。

新生的洋壳不断离开大洋中脊向两侧扩张,在海沟处,大部分洋壳变冷变致密,沿板块俯冲带潜没于地幔之中。

但由于地幔对流学说仍存在许多无法说明的疑问,因此有些人不赞成将地幔对流当作板块运动的驱动机制。

总体而言,板块构造学深刻地解释了地震、火山、地磁、岩浆活动、造山运动等地质作用和现象,阐明了全球性的大洋中脊、裂谷系、大陆漂移、洋壳起源等重大问题,更新了地质学中的许多概念,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一场革命

 

漂浮在软流层上的板块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是在地表环境中,矿物和岩石在阳光、空气、水和生物等外力作用下在原地发生分解、碎裂的作用。

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变得松软。

但这并不完全属于破坏性的,因为岩石受到强烈风化作用后所产生的土壤是地球上多数生物赖以生存的要素。

  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矿物绝大部分都是由离子型分子组成的,因此当它们遇水后,就会不同程度地被溶解,形成水溶液并随水流失。

矿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主要决定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组成矿物的各种元素的电价、离子半径、负电性、离子电位和化合键类型等;另一方面水的温度、压力、pH值和浓度等外界条件。

风化作用后的岩石

  坚硬的岩石长时间暴露于风雨里,就会成为岩片。

 

物理风化:

物理风化是由地表物理因素作用发生的风化,主要是指由气温、大气、水等因素的作用引起矿物、岩石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矿物、岩石的物质成分不发生变化,只是整体或大块崩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

物理风化包括热力风化、盐风化等几种类型。

化学风化:

化学风化是由地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