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半生为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9810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晓半生为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徐晓半生为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徐晓半生为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徐晓半生为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徐晓半生为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徐晓半生为人.docx

《徐晓半生为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晓半生为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徐晓半生为人.docx

徐晓半生为人

高尔泰说:

“文学的领域是孤峰的森林,里面没有巨人的肩膀,只有或大或小永远并存的孤峰。

哪怕只是一首诗,一则寓言,一篇散文,作者佚名。

只要真好,且与众不同,都可不朽,成为永远的孤峰。

”文章要写得好,还须与众不同,读书亦如此。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仅需要广泛的阅读好书,还须结合自己的阅读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个性化阅读,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写作。

做最真的自己,做最真的文,只有遵循自己心灵的写作才是真正有价值和意义的写作。

不是自己的自画像

张雪莹

  

  这是一篇文字淡定、成熟的短文,从开头到结尾,其文字一路平静流淌,毫无阻碍,竟无一点生涩。

这样的文章出自一位高一学生之手不免使人感到惊讶。

这是一篇关于美与丑的辩证关系的叙事文字,却同时蕴涵了很深的意味,诗性与哲理在区区2000余字的篇幅中水乳交融,不着痕迹地成为了一体。

作者设计了一个很不错的故事,这个故事展开走向疑惑,最后归于余味悠然的明朗,有伏笔,有悬念,有首尾呼应,在炎热的夏天读这样一个安静的故事,很好。

  

不是自己的自画像

 那是很多年以前了。

我们家还没有搬家以前,住在一条古旧的小巷里。

巷尾住着一个老头儿,很古怪的样子,每次我在门前玩耍盯住他看时,他便微笑着冲我微微点下头。

有一次我故意在他出门散步的时候跑到巷尾,扒在台子上透过他家的窗玻璃往里看,家具很古旧简约,墙壁上挂满了人物肖像——都是同一个人,英姿勃发,很帅气干练的那种,每张的背景都是广阔蔚蓝的大海,那个我并不认识的年轻人在船上、沙滩上、海水中——挥舞着双臂,愉快而满足。

我知道这不是他,因为他没有腿,坐着轮椅。

  我跑回了家,问妈妈为什么巷尾老头儿家的墙壁上挂的并不是他自己的肖像,妈妈只是说你长大后会明白。

后来我们搬了家,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另一座城市。

在新城市我到了新学校,没有朋友。

我很安静,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一笔一画地抄着板书,想入非非。

起先,新同学用好奇但更多是不屑的眼光瞧着我,每次我都低下头避开这些眼光。

我站在镜子面前——现在让我为你描述描述我自己吧——很矮,很瘦,菜色的皮肤,戴牙齿矫正器。

还有,单眼皮的小眼睛,鼻子肥大得出奇,短短的弯曲的黑色头发。

总之是个有些奇怪且绝对很丑的女孩子。

站在镜子面前,我第一次出奇地想哭。

  后来,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艺术课,第一学期学素描,先画模特两个星期,之后每个人被要求画一幅自画像。

我在画夹上夹好素描纸,脑子一片空白。

很久之后我终于动笔了,我足足画了9个钟头——那是一个美女,很漂亮,奕奕生辉,神采飞扬。

  美术老师告诉我,那不是我。

我重新铺开白纸,对着镜子又画了一张。

画中的女孩子单薄瘦小,相貌平平,眼神奇怪无助。

我双手捧着它,平生第一次歇斯底里地嚎啕大哭,我把“我”撕成了碎片,扔进垃圾筒。

我倔强地把那张不像我的“我”用胶条贴在了书桌前的那面墙上,狠狠地说:

“这才是我。

  是的,我想像她。

我现在有点儿理解那个怪老头儿——那个退伍的海军军人。

  从那时起,我像变了一个人。

  我去书店买了教授如何使人漂亮起来的实用类书籍,挺厚的一本。

我还下决心成为成绩优异的上等生。

  我的心脏跳得厉害,咚咚咚的,牙神经也开始因为紧张痒痒地疼了。

我想把手举起来,但很犹豫。

我在心里一遍遍地重复那个我早已想好的答案,都快要背下来了。

我闭上眼睛,决定举起手。

“小Q!

”可是老师叫了别人。

如此一天,反反复复。

  晚上回家写完作业我开始按照书上说的去做,但好像短时间内没什么效果。

我有点沮丧,把台灯关上前瞄了一眼墙上的“我”的“自画像”。

  第二天,我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那不争气的手举起来。

我的心又跳得厉害,咚咚咚的,那感觉简直就是要吐出来。

我终于还是举了,齐胸高,我有点庆幸老师并没有看见。

晚上,墙上的“我”自信地冲我笑。

  有一次,我终于在第一时间把手“刷”地举了上去,老师有些迟疑地叫了我,我站起来,立在那儿,像只木鸡,什么都忘了,只听到仿佛来自遥远的地方的哄笑和飘渺的“请坐”。

晚上,墙上的“我”自信地冲我笑。

  再后来我就经常举手了,问题也答得上来。

由于我非常刻苦努力,成绩也逐渐地好了上去。

并且,感谢老天爷,我长高了,也漂亮了不少,而且有朋友围绕在我身边了。

我愈加频繁地看那幅“自画像”了——我真的是越来越像她了,曾经的怯懦变成了勇敢,往昔的执拗变成了坚持。

我的心在过去一段时间布满阴霾,但现在洒满了阳光。

  再后来我一直在走上坡路。

我以优秀的成绩从学院毕业,朋友很多,仍旧相貌平平但风姿翩翩。

我成了一名很有能力的女主播,蛮出名。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变化这么大,我总是笑笑,神秘地说:

“因为我的一幅自画像。

哦不,实际上那不是我的自画像。

  随着时间的缓缓移步,我成了很多人的前辈。

当很多迷惘无望的年轻人向我求助时,我总是说:

“画一个自己吧。

”自画像不是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晚年,我和老伴儿一起住在海滨。

每当傍晚,夕阳西下,一轮柔和的红日,将余晖洒在海面上,点点金光,粒粒银珠。

晚霞飘绕在高远的海空,几只黑色的海鸟盘旋而过。

老伴儿对我说:

“海是蓝的,因看着落日,泛起了醉人的红晕;海鸟是渺小的,因照着海洋,便渴求飞向无限远处。

  我突然想起了过去的我,想起了幽深古巷里的老头儿,很多事情。

“是呀,”我在一片柔和的灿烂中笑着,“我们需要不是自己的自画像——人和自然遵循的是共同的法则。

  几朵浪花翻腾着拍打过来,又收敛、退去。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高中组特等奖作品)

获奖感言

我一直坚持做最本真的自己,通过这次作文比赛我更觉如此。

写文章是给别人看的,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不是写给别人看的——写文章不能总想着你的读者爱看什么,这个社会崇尚什么,怎样写才能被认可,而是要问问自己的心到底想写什么,想要传达些什么。

只有遵循自己心灵的写作才是真正有价值和意义的写作,是人类最动听的乐音和呼唤;而那些看着别人的脸色或是无病呻吟出来的作品,则注定是社会机器的产物,是心灵沦陷的悲哀。

做最真的自己,做最真的文,这便是我对写作的一点自己的感悟。

——张雪莹

 

示子遹

   陆游

我初学诗日,   我最初学诗的时候,

但欲工藻绘;    只追求文辞的华美;

中年始少悟,    中年时开始有所体悟,

渐若窥宏大。

    逐渐窥察境界的宏大。

怪奇亦间出,    偶尔写出奇特不凡的作品,

如石漱湍濑。

    有如顽石被急流冲洗。

数仞李杜墙,    李、杜的堂奥有高墙数仞,

常恨欠领会。

    常恨自己没有更深的领会。

元白才倚门,    元、白只能说到达了门边,

温李真自郐。

    温、李显然还不值一提。

正令笔扛鼎,    即使是笔力足以扛鼎,

亦未造三昧。

    也未能领略其中真意。

诗为六艺一,    诗是儒学六艺之一,

岂用资狡狯?

    怎能被当作笔墨游戏?

汝果欲学诗,    你果真要学习写诗,

工夫在诗外。

    功力取决于诗外的天地。

关注与发现

因为关注

守望

  我是一个小说迷。

尽管英语课上,老师曾强调“fiction”一词代表着虚构,我却固执的认为在作者天马行空般的虚构中,呈现的其实是作家心中守望的家园。

  “鸽子从放飞者的视线消失,那么他可以迎着守望者的目光,回家。

”以色列作家梅厄·沙耶夫笔下的《耶路撒冷之鸽》中的那份对家园的执著守望令我感动。

看到这本小说的封面,相信你会同我一样久久不能忘怀:

一只信鸽正奋力前飞,在火红的夕霞中,它是那般渺小,但它奋力朝远方飞去,好像前面就是他的主人,正焦急的守望它归来。

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训鸽男孩因战争远离家园,离开了青梅竹马的同伴奔赴战场的故事。

二人依靠共同培育的信鸽来互通信息。

哪怕硝烟弥漫,男孩也要每天登上清真寺的高处,守候着信鸽的到来。

后来,男孩不幸负伤,但在临终的那一刻,他将笼里的最后一只信鸽放出,好让在故乡同样苦苦守望的她最后一次获知他的爱。

卡夫卡曾言“鸟笼出去了,去寻找鸟儿。

”细细品来,这句话并不吊诡。

一个人纵然出走,却将永远守望家园这片圣土。

在中东的沙漠中,在宗教的暴虐中,人们心中守望家园的梦想不会因子弹的呼啸而破灭,人们心中那份对家园的热望也不会因坦克的碾压而冷却。

  只要一息尚存,家园就是他们生命的全部。

对家园的守望,因天空有了纵飞的信鸽而有了寻找温暖的动力,而在阴暗的地下世界里,这份守望则更源于人性中对光明最本能的渴望。

俄国作家格鲁克夫斯基为我们描绘的《地铁2033》中,由于核战爆发,人类几乎灭亡。

仅存的幸存者被迫搬离地面——他们千年来居住的家园,委身于莫斯科的地铁中苟活。

主人公阿尔乔姆对阳光、雨露的印象不过是蹒跚学步时的浅影。

他守望着记忆中的家园——绝不是潮湿、阴暗、终日以煤油灯照明的地铁坑道。

披上防护服,无畏放射性尘埃、未知的生物,到地面上去!

当他被刺眼的阳光照耀,真切的触摸到每一幢建筑、望到克林姆林宫上方的红星时,他流泪了。

在暗无天日的地铁中,因着对阳光的守望,阿尔乔姆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家园,而作家格鲁克夫斯基也随同阿尔乔姆一同飞奔在阳光下。

当现实剥夺了作家们的理想,他们就会在作品里建构起自己的家园。

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虽痛感《百年孤独》的寂寥,仍在“很多年以后”守望着马贡多小村之为天堂般家园的初貌;土耳其的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的忧伤》中守望着他的伊斯坦布尔——她的废墟,她的“呼愁”(土耳其语“忧伤”),她曾经拥有而后失去的荣耀;苏联的帕斯捷尔纳克在《日瓦戈医生》中,借日瓦戈医生守护着“以善为善”的处事信念,守望着个性的自由、纯洁和尊严……当我们感到疲惫、彷徨时,是否也应该在我们的精神领域建造起一座家园,同那些众多作家们创作fiction一样,去守望那份熟悉,那份安宁,正如孩子跑开后会不断地转身张望母亲,我们远行时,也会转身,回望家园……

家园,永远的乡愁。

因为思考

“一朝治愈”了什么

  2012年10月11日,斯德哥尔摩传来了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中国大地轰动了。

苦苦追寻百年的诺奖梦圆,几代人的诺奖焦虑一朝治愈。

似乎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缺口,如今已被这枚沉甸甸的奖章填补。

  人们兴高采烈地带着“治愈”后的灵魂睡去,格外香甜。

幸福的鼾声中,我清晰的听到,一朝之间,被治愈的,不过是一份夸大的虚荣心。

  正如诺贝尔先生在初设诺贝尔文学奖时明确“要将荣誉授予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的最佳作品的人”,莫言的获奖,是对他所坚守的民间文学的肯定,而非对中华民族的集体褒奖。

我们有理由为莫言感到骄傲,也应清晰地意识到,这份荣誉不是人们虚荣心的填补剂。

追求名号而去,抱得空名而归,笑脸掩不住得意,背后藏不住虚荣。

一如中国近年的一些成就,只为名号倾心,落得后患无穷。

最大的水电站?

好,库区移民,垒坝筑堤,我们有宏伟的三峡,发电量大,库区面积广,深度深,却留得水体污染,生态破坏,故乡难归。

千年白帝庙如今葬身水底,孔明只得背上氧气瓶潜水听玄德托孤,试问如此大手笔目的何在?

最高的大楼?

好,钢筋水泥,层层浇筑,我们有直耸云天的国贸大厦。

高层电梯时而故障,玻璃幕墙清洗一次动辄数万。

试问,如此不差钱何由为之?

从出发时目的便偏离,冲着好大喜功而去,“成就”终将来到。

大坝合拢、高楼封顶,望着无实的成就,一瞬间,心中的虚荣被治愈。

面对领跑者的成就便自诩集体的胜利的人,看到了光辉,忽视了背后庞大的人群的落后。

聚光灯下的赢家高傲的接受着鲜花与掌声,一片祥和。

惨淡的月光阴影中,大批的流民却在饥寒中踽踽,光辉离他们太远太远。

我们要发展,要的是全面发展。

少数人的成功只属于少数人,只意味着前期努力的初步回报。

若任由少数胜利填补虚荣心,这项工程必定走不远。

一如中国体育届的部分辉煌,凭着少数人用大量资源换取的奖牌腆着脸宣告中国的体育已进步。

譬如女子冰壶在10年世锦赛一举折桂,以黑马的姿态傲视群雄。

纵使我从未耳闻冰壶这项运动,却也为这支组建不长、日以继日的突击训练出的队伍的胜利欢呼。

凄凉是,这项媒体大肆报道“中国领先世界”的项目,在国内只有屈指可数的运动场地,注册运动员更是只有几十。

相比较加拿大每个社区都有一只冰壶队伍的盛况,中国一只队伍的胜利能说明什么?

“皆中华之物力,讨外表之光鲜”,的现实下,运动只是一项挣取虚荣的机器,而非号召全民运动健身的途径。

少数人的胜利理应引起多数人向前的动力,而非虚荣的宣告所有人的胜利已经来到。

中国文学也是一样,莫言这位领头羊的成就摆在眼前,理应带动全民“悦读”热,而非全民振臂高呼“中国文学屹立世界之林”。

文学的发展也不应被一次成功减速,相反地,促进全民悦读、热爱文学,参与文学才是今后发展的康庄大道。

  革命尚未成功,一时被治愈的虚荣心快快恢复平常。

切莫让虚荣感把前进的脚步拉倒。

不然,莫言的诺贝尔奖将成为中国进步的绊脚石。

且继往开来,奋力前行,待到全民文学进步之时再做庆贺,让“一朝治愈”化作一世成功。

因为感动

一梁一木,是谁的笑靥

初识林徽因,是因为那首《你是人间四月天》。

那“夜夜的月圆”“水光浮动着的白莲”带我渐渐走近了这个集艺术与技术于一身的才女,走近了她的任性、她的才情、她一生中难以割舍的缠绵……引得几许遐思,几声叹息。

初识梁思成,是源于对古建筑的喜爱。

雕梁画栋、斗拱房檐,扑朔的木屑飘落,望断尘埃,不免心潮澎湃。

这位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始人,这位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带着他对中国古建筑的痴情,在我心底永驻不散。

如今每当触及古旧的廊柱,惊叹房屋的结构,不禁自问:

这一梁一木,皆是谁的笑靥?

【PartOne】

  他是梁启超之子,她是林长民之女。

  这无疑是两位极优秀的父亲,在当时的中国,能够做到如此开明实属不易。

他们以自己的心胸拥抱西学,以自己长远的眼光影响后代,这样的教育,足以令他们的孩子拥有整个世界。

从童年、少年到求学海外,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成长历程中相伴的是父亲的仁爱和责任。

  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梁思成在求学期间与其父梁启超的书信往来。

梁启超从不强迫孩子们去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事物,顺其自然,一切以兴趣出发。

在他面临事业选择、感情波折、人生困顿之时,父亲总是会最及时地,将自己的人生感悟用最温婉的方式传递给他。

这样的家长在现代社会恐怕也很难寻得。

如此至性至情的父亲,会与孩子们分享海外求学的见闻;会劝孩子多发展些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会用一封封家信、一张张相片表达自己深沉而又无微不至的父爱。

林长民曾说:

“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份,先做到友谊地了解才行。

”朋友般的父亲不幸身亡,林徽因没有来得及道一声再见。

彼时,梁启超在信中告诫自己的儿子:

“你自己要十分镇定,徽因遭此惨痛,唯一的伴侣,唯一的安慰,就只有你。

林叔的女儿,就是我的女儿。

  父亲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教会他们用心去发现自己之所爱,然后,勇敢地、痴情地去爱。

【PartTwo】

  作为“中国第一代才女”的林徽因,总是与另外三个名字联系在一起——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

  徐志摩爱她爱得神魂颠倒,为此还首开中国离婚之先河,与原配张幼仪离婚。

自伦敦的相识之后,林徽因便成为他日思夜想的女神,她的绝代风华照亮了他的心,也照亮了他诗歌的创作之路。

在那些赠与徽因的诗作中,最有名的便是这首《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情投意合的徐、林二人,若结合在一起,必然也是一段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

但这浪漫也令林徽因感到不安,难以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感性至极的徐志摩。

同时,张幼仪的身影也在林徽因脑海中挥之不去,最终,面对这炽热的爱慕,林徽因冷静地选择了退出。

  泰戈尔对这段美好而又不免遗憾的追求表示无奈:

“当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

‘唉’。

  钟情于历史的人,他们的爱是深沉的、含蓄的、宽容的,一如梁思成。

  共同留学的经历为他们的爱情增加了浓重的书香。

双足踏遍中华大地,双手抚过沧桑古建,一梁一木,映出他们的笑靥。

我一直认为古建筑考察、复原是最为幸福的职业,在那些民风淳朴的小镇,在或是火辣或是阴霾的天气里,拓一块数百年前的碑帖,临一幅数千年前的庙宇,擦一把汗,细细丈量,仿佛触及了千百年的痕迹,与那时的人们,站在一起。

中国建筑庄重优雅,极尽巧夺天工之势,其中木结构建筑更是令无数中外学者如痴如醉。

同样痴情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为了他们的事业,辗转各地。

苦,不知吃过多少,“梁上君子”与“林下美人”的良缘佳话,铸就了建筑史、文学史上的传奇。

  在加拿大渥太华,他郑重地牵起了她的手。

从此,美国留学的四年年少,营造学社的九年辛劳,李庄逃难的八年困苦,重回北平后的三年平淡……一生一世,一辈子,再不放手。

  早先,我是不知道金岳霖这个人的,看过片子后,却一发不可收拾地被他感动。

  同样丰富的留学经历,同样高雅的品位使金岳霖与梁思成夫妇交情颇深。

他对林徽因的爱是理性的,如兄长般呵护有加。

当得知梁思成忍痛让林徽因做出自己的选择,即使选择老金,他也会祝福她时,金岳霖被这高尚而又博大的爱情打动,自己默默退出,甘心只做一名好友。

相信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有一个男人可以为你终生不娶,哪怕终究得不到你,一生愿做你的蓝颜,这是何等的幸福!

林徽因去世后几年,金岳霖邀请了许多朋友一同吃饭,席间,他突然开口:

“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

”诸位宾客不禁纷纷落泪,为金岳霖的痴情,为他们对金岳霖的敬意。

  他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爱了一辈子,在自己的爱情面前他选择成全,成全了“梁上君子”和“林下美人”,成全了“万古人间四月天”,成全了他一生默默的爱恋。

  我想林徽因极是幸运的,因她有这么多因为爱,而尊重她的人。

【PartThree】

很难想象,没有这夫妇二人,今天的中国将是什么样。

是否世界古建筑研究早已以日本为尊,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是否鲜见古塔飞檐。

  梁思成在《整风一个月的体会》中曾说:

“在北京城市改建过程中,对于文物建筑的那样粗暴无情使我无比痛苦,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了我一层皮。

”他认为,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他爱那些绿荫斑驳的小巷、影壁、城墙,那些是他的灵魂,他生命的寄托。

  批判复古主义的浪潮彻底击垮了梁林夫妇,一生的信仰被无知的人们无情的批判。

这是两个多么纯粹的人,两个多么动情的学者,毕生的心血到晚年却不被人所认可,那么,他们还剩些什么呢?

被剥去了灵魂的肉体,还要忍受病痛的折磨,这般痛苦,谁能理解。

当我听到梁思成抱病写出的《大屋顶检讨》,真正心如刀绞。

开始时觉得有些可笑,继续听下去,唯有心酸。

我不知道亲自否认自己的成就是什么感受,我甚至不忍、不愿去想那种疼痛,一个学者一生的骄傲,就这样,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了。

没有屋顶的中国科学院大楼,如今看来,是如此孤独与苍凉。

  这件事的给梁思成的打击是难以言表的,曾经那个三尺讲台热情满腔的梁先生不见了,他开始变得不自信,对他的研究、对他自己都失去了信心。

彼时,林徽因已经去世,唯一陪伴自己的那个人也不在了,那份支持与关爱,那里去寻?

  对于中国古建筑,我也是十分喜欢的。

真的很想成为像梁思成和林徽因那样的人,不含一丝杂念的对待自己所爱之物。

他们用自己心灵的阳光驱散古庙的腐朽,用饱含爱意的清风,拂去窗格房梁上历史的尘埃,让那一梁一木,因他们而熠熠生辉,让东方美学,经过千年流转,亦经久不息。

  一梁一木,皆是谁的笑靥?

  是你,你们。

选材独特——关注、发现、喜欢……

守望

  寻找奇绝的风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展现给世人,这恐怕是每一个摄影师的理想吧?

不仅如此,在拍摄外景的同时,摄影师们也在守望着自己内心中的一片天空。

就像安塞尔·亚当斯守望着约塞密提国家公园十余载,只为将岩石的阳刚之美和溪流的阴柔之美纯粹地呈现;就像罗伯特·卡帕守着一个又一个最危险的战地,直到在印度支那战争中阵亡时还盼望着能将最真实的战况展现给世人。

或避世于山水,或迎击于战争,或奋斗于赛场,或奔波于旅途,摄影师们守望着心中的圣地,用温暖的目光远远地,深情注视着人间的悲欢。

十五年时间,报道战争二十五场;奔赴前线,零次。

与大多数摄影师将目光投向于战场的惨烈景象不同,洛里·格林科把注意力放在了战后退伍军人身上。

从世界大战到海湾战争,来自不同文化、地域和时代的军人在她的镜头前展现着类似的境况:

为国家出生入死后,默默被人们遗忘,承受着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后遗症却无所依靠——守望的镜头后,是无限的悲悯。

通过拍摄这些退伍军人,洛里清楚地传达着她的反战主张,她提醒人们那些曾经浴血奋战的英雄们战后却过着寒酸的生活,政府应当关注、帮助这些退伍军人。

“拍战争容易,拍和平则很难”,洛里坚守的这块战地没有鲜花和掌声,没有经济资助或出版保障,只有她对悲悯情怀的守望。

她说摄影无法停止战争,它只能改变一些人的想法。

随着十年如一日努力终成的影集的出版,她的守望给退伍军人们带来了温暖。

在她的努力下,现在美国大学人文系课本中加入了名为“我们的英雄”的新章节,退伍军人们也因此获得了更好的医疗保障。

与其说摄影师是在寻找生活中的艺术,不如说他们是在守望自己心中的梦想。

为了取得被摄者的信任,拍到自然真实的照片,阿特·伍德在监狱中生活了十年,守望着一群被禁闭的特殊群体,他希望这些人也能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爱德华·基廷往返于横贯美国的66号公路,守望着因经济不景气而前往美国中部工作的年轻人,他希望能借此唤起美国政府对失业群体的关注;罗伯特·弗兰克走遍美国,只为能拍到反映奢华下糜烂的真实的照片,希望人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垮掉的一代”……这些出色的摄影师们拍摄的是现实,冲印的却是他们心中守望的梦想。

恐怕没有谁会忘记1993年南非摄影记者凯文۰卡特来到战乱的苏丹拍摄饥民留下的那张《饥饿的小女孩》。

当时他拍完照,赶走了大鹰,目视着女孩爬远,心中叫着上帝的名字放声恸哭。

这幅照片虽然获1994年普利策摄影奖,但两个月后,卡特自杀,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出了欢乐的程度。

向世界倾诉也好,给世界真相也罢,优秀的摄影师们心中总守望着一块属于自己的圣地,那里是所有影像的来源和归宿。

反观如今火热的商业摄影,形式新颖,却丢了内容;技术高超,却没了灵魂。

在耀眼的镁光灯下,美艳的模特面前,摄影师们本该守望的这片洁净的天空早已蒙尘。

  何时,摄影师才能抛下名利的枷锁,勇敢地去守望洁净的天空,让照片中的风光呈现出更多灵性,让影像中的事件承载更多正义?

美,但放错了地方

阎博韬 高三

(2)班

  著名小提琴家在地铁中演奏了6首世界名曲,只收到32美元,与他在剧院中演奏会的一张门票相比,都有些少的可怜。

我想,这并非是因为他在地铁的演奏比在剧院里逊色,而是因为美放错了位置,原本出色的演出也因此黯然失色。

  原本在艺术大厅里演奏的名曲在地铁里演奏,在那些匆忙赶路的上班族耳中,可能就变成了噪音。

任何一个好东西,放对了地方,才能显出它应有的价值,否则就成了垃圾。

不要埋怨人们没有慧眼,好茶要有好水泡,茶才能香远益清;浊水一杯,糟蹋了茶叶不说,也坏了饮茶人的心情。

  同样,建筑要想绽放出动人心魄的美丽,也必须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契合。

安藤忠雄说:

“建筑必须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产物。

”于是他对每一栋出自己手的建筑都这般考量。

小筱邸的建设中,他打破了传统坐北朝南的建筑格局,顺着空地边树林的方向建筑宅体;神户六甲山集合住宅依山而建,楼层随山体展开,仿佛成为山的一部分。

安藤的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而倘若将建筑与环境割裂,或把他的建筑移到别处,就显得诡异而丑陋,难以让人接受了。

但这种灾难如今正接二连三地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

杭州修建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凡尔赛宫“三位一体”的山寨行为若暂且称为二三线城市的自娱自乐的话,修完广州歌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