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9475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

2018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1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课题

古诗二首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学会认读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8个汉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①理解古诗内容;

②感受诗句所描绘的风景,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能力目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及重点诗句。

重点

1.识字、写字。

2.让学生感受古诗文字的意境,感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难点

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诗句的意思并领悟诗句文字的意境和韵味。

学法

问题学习、探究学习

教法

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课时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它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

(演示第2张幻灯片)

你们喜欢古诗的这种表达方式吗?

2.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二首》。

(演示第3张幻灯片)

李白。

诗人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

喜欢。

读课题《夜宿山寺》。

以诗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明白要学的内容是什么。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演示第4-6张幻灯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指导生字的笔顺。

危、敢、惊。

2.学习组词。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

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危(危险)(危害)敢(勇敢)(果敢)

惊(惊动)(惊呆)

3.认识了生字宝宝,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插入音频素材1)(演示第7张幻灯片)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相关链接(演示第8张幻灯片)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

二、精读课文

1.古诗题目解读。

(演示第9-10张幻灯片)

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

宿:

住的意思。

诗人住在什么地方呢?

写作背景:

诗人夜晚住在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里,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他登了上去。

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写景的短诗。

2.接下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诗的前两句。

(演示第11-16张幻灯片)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重点词语解释:

危楼:

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危:

高。

百尺:

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尺:

长度单位,三尺等于一米。

星辰:

天上星星的统称。

(2)“危楼高百尺”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说的是山寺的高楼好像有一百尺那么高。

这句诗说明了什么?

 

“危”字有什么样的好处?

确切、形象、生动地将山寺上楼的高凸显了出来。

这句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这句诗从正面描绘了山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

(3)这座山寺的楼这么高,那到底有多高呢?

手可摘星辰。

手:

伸手的意思。

同学们,你觉得天上的星星高不高?

那山寺上的楼又有多高呢?

(4)这句诗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有什么样的作用?

用夸张的手法烘托出山寺的楼高入云霄,将人们的视角引入到灿烂的夜空,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山寺高楼的向往。

(5)谁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串起来说一说呢?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3.在看到这高耸入云的“危楼”后,诗人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演示第17-21张幻灯片)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重点词语解析:

高:

大。

语:

说话。

恐:

唯恐,害怕。

惊:

惊动。

(2)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3)同学们,你们说诗人为什么不敢大声说话呢?

是真的害怕吗?

“不敢”写出了作者夜晚去“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恐”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距离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这是诗人心理活动的体现,不是真的害怕。

这是诗人对什么景物的描写?

虚景,是诗人想象出来的场景。

(4)这首诗这样写有什么样的效果?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站在楼上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而且不敢在楼上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却十分生动形象。

全诗释义:

(演示第22张幻灯片)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三、归纳总结(演示第23张幻灯片)

《夜宿山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再现了山寺的宏伟,以可摘星辰的魅力表达了对高楼的向往与喜爱。

 

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输出字的读音。

同学之间交流,互相提问,识记生字。

 

宿。

山寺。

 

用虚的数字(百尺)说明了山寺楼很高。

 

高。

非常非常高,伸手就可以摘到星星。

夸张。

 

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认知生字词。

 

熟悉古诗及朗读节奏。

认识作者。

 

解读题目。

 

了解写作背景。

 

品读诗句。

了解重点词语。

 

精读诗句。

 

体会字的意思。

 

发挥想象。

 

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了解词语的意思。

 

了解诗意。

 

体会诗人心理。

 

理解全诗意思。

 

归纳总结本诗所抒发的情感。

新课导入

第2课时

前边我们学习了杜甫的《夜宿山寺》,感受到了山寺的雄伟壮丽。

现在,我们来学习另一篇描写草原景物的古诗《敕勒歌》。

板书课题《敕勒歌》。

(演示第24张幻灯片)

 

读课题《敕勒歌》。

 

让学生知道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演示第25-30张幻灯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

“阴”的偏旁是“阝”

“似”的偏旁是“亻”

“苍”的偏旁是“艹”

“野”的偏旁是“里”

(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似”、“苍”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

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阴(阴天)(阴暗)似(似乎)(相似)

野(田野)(原野)苍(苍白)(苍生)

茫(迷茫)(茫然)

3.认识了生字宝宝,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插入音频素材2)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5.相关链接

北朝民歌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方文人所创作的作品,其内容丰富,语言质朴,风格豪迈,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今存60多首。

其代表作有《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等。

二、精读课文

1.古诗题目解读。

(演示第31张幻灯片)

敕勒:

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歌:

相传这是北齐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

这首歌原为卑语,后被翻译成汉语。

敕勒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一带。

2.接下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诗的前四句。

(演示第32-38张幻灯片)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1)重点词语解释:

敕勒川:

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川:

平川、平原。

阴山:

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起于河套西北,横贯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

穹庐:

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笼盖:

笼罩。

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2)在这几句诗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3)这几句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呢?

(4)天空是什么样的呢?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这两句用的是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把什么比作什么?

这个“穹庐”有多大呢?

(5)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当我们站在草原上,极目远眺,你们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

在辽阔的草原上,远远望去,会看到天空和草原连在了一起,天空好像是一个大的帐篷将草原笼罩了起来。

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6)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是从什么视角来写的?

写出了什么?

(7)这四句是什么意思呢?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脚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3.接下来,你们在草原上又看到了什么?

(演示第39-43张幻灯片)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重点词语解析:

苍苍:

青色。

天苍苍:

天蓝蓝的。

茫茫:

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xiàn):

同“现”,显露。

(2)这时候你们看到了哪些景物?

(3)这里的“天”和“野”有什么作用?

这两个字在这里承接上句诗中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作者采用叠词的方式,突显了草原的辽阔。

(4)这几句,作者是从什么视角来描写什么?

(5)此时,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下头去,这时,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出现了。

(6)这里写草原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情景说明了什么?

(7)这几句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展现了一幅辽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

(8)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敕勒人对自己美丽富饶的家园的赞美与自豪之情。

(9)这几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呢?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4.全诗释义:

(演示第44张幻灯片)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脚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三、归纳总结(演示第45张幻灯片)

《敕勒歌》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歌,通过阴山、天空、草原、牛羊等意象,歌颂了家乡大草原的苍茫辽阔、美丽富饶,歌颂了草原人民悠闲富足、恬静美好的生活,流露出敕勒人对自己家乡大草原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输出字的读音。

同学之间交流,互相提问,识记生字。

 

敕勒川、阴山、天空、蒙古包、草原。

阴山脚下。

 

比喻。

把天空比作穹庐。

笼盖四野。

 

生动形象地把草原的辽阔描绘了出来。

仰视。

写出了草原的辽阔。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草原、无数的牛羊。

 

从俯视的角度描写草地。

 

说明了敕勒川的美丽富饶。

 

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认读生字词。

 

熟读诗句。

 

了解北朝民歌。

 

解读题目。

 

品读诗句,欣赏美景。

 

领悟修辞手法的妙用。

展开想象,领略美景。

 

了解诗意。

 

展开想象,领略美景。

 

感悟全诗意思。

 

归纳总结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四、课堂练习(演示第46张幻灯片)

1.我会背诗句。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五、作业布置(演示第47张幻灯片)

1.朗读古诗并背诵。

2.完成课后习题。

课堂小结

这两首诗都是写景的诗句。

《夜宿山寺》中,诗人用了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敕勒歌》是一首民歌,歌颂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生活的豪情。

板书设计

夜宿山寺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比喻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

教学反思

《夜宿山寺》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书生夜宿山顶寺院的情景,集中突出了寺庙高的特点。

诗的第一句“危楼高百尺”就点出了寺庙的高,“危”并不是危险的意思,“危楼”不能理解为危险的楼,而是指很高的楼,“百尺”不能理解为高一百尺,而是虚指很高的高度,是一种夸张的写法。

这时,可让学生回忆一下,学过的李白的诗歌中也运用了夸张手法的,比如,《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夜宿山寺》的第三、第四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突出了诗人的浪漫和无穷的想象力,而《望庐山瀑布》中的“疑是银河落九天”也突出了诗人的浪漫和无穷的想象力。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

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敕勒川,阴山下”,这两句诗交待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诗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三句诗的意思是:

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

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民对草原风光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及时反思,总结收获,发现不足。

《夜宿山寺》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记游写景短诗。

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前二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从视觉感受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之高耸人云霄。

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一句可以想象到“山寺”与 “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发挥大胆而惊人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认“百、尺、声、语”四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

借助拼音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感受到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宿危摘辰敢;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寺院的藏经楼之高。

多媒体课件、字卡、挂图。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中间有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

能试着背一首吗?

2、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写下了使人惊叹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出示课题:

夜宿山寺

3、介绍李白。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百、尺、声、语。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4、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声”字的读音。

5、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6、猜字游戏:

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7、学生自由读诗。

8、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9、指名朗读全诗。

10、规范书写汉字。

摘:

左窄右宽,同字框里是“古”。

敢:

左右宽窄,高低一样,右边是四笔写成。

寺:

第三笔横要长一些。

惊:

左窄右宽。

恐:

上下结构,上面的“巩”字要写得紧凑些。

“宿、危、辰”三个字让学生说说应注意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

相机出示诗歌。

2、自己读,看看能读懂多少。

不懂的地方可以结合书上的插图认真思考,还可以求助同桌同学,实在不懂的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3、解释“危楼”、“百尺”、“星辰”。

问:

(看图)是一座什么样的楼?

(很高)从哪儿能看出它很高?

(楼周围云雾缭绕,直冲云霄;楼上的人很渺小。

)(平地而起的大楼看起来已经很高了,何况这是一座建在山上的楼,就更高了。

)板书:

楼高

齐读“危楼高百尺”,体会这一行诗还有哪儿表现了楼很高。

(高百尺。

真的有一百尺吗?

这是李白在夸楼高。

李白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人,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喜欢用夸张的方法。

比如他在赞美庐山瀑布时,曾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出示课件: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千古佳句。

在他的眼中庐山瀑布有三千尺高,可以想见他性格中的大气和豪爽。

4、带领学生翻译诗歌:

夜晚住在山上的寺院之中高耸的楼房有百尺高,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晚上不敢大声地讲话,是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5、想一想:

从哪里可以看出山寺很高呢?

6、带领学生理解诗歌中各个字词的含义。

7、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8、依次赏析诗句。

四、课堂总结:

1、(看课件图1)背诵这首古诗。

2、回家我们可以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谁想背给爸爸听,老师来当爸爸。

想想怎么说?

六、布置作业: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略。

《敕勒歌》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

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

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

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乐府;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

2、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

“天似穹庐”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诗歌配乐朗诵音频、字卡、图片。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谈话引入:

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有数不清的美丽景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参观雄伟壮观的北国风光。

腾格尔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

同样在古代也流传着一首明朗豪爽的草原民歌,它更是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唱出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大草原,对游牧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直到今天它的旋律依旧让人为之陶醉。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2、利用多媒体或教学挂图,展示北国风光。

(教师板书诗题:

敕勒歌)

3、简介介绍一下这首诗歌: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杂歌谣辞》。

这首诗内容歌唱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写出了西北大草原的特殊景色。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习生字词;

2、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朗读古诗。

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读准诗中“见”的音。

4、全班齐读古诗。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民歌写了那些景物?

作者站在什么位置?

2、那些词语表现了敕勒川辽阔雄伟的气魄?

3、跟随课件依次学习诗歌每一句,并欣赏每一句对应的景象。

4、带领学生翻译诗歌。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

”交代敕勒川位于苍茫美丽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辽阔。

接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说天空如一顶巨大的圆顶毡制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2、读一读,想一想:

这首诗的最后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最后三句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

“天苍苍,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

“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草原上水草茂盛和牛羊肥壮的景象。

3、你能讲一讲这首诗好在哪里吗?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意境开阔,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

全诗仅用27字,就勾勒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山川势壮,原野辽阔,牧草丰茂,牛羊繁盛,表达了人们热爱祖国,热爱乡土的思想感情。

4、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仔细阅读诗歌,将是个划分为三个层次。

5、填空:

《敕勒歌》是一首民歌,描绘了,抒写了,这首诗的写景特点是。

6、找一找诗中运用比喻的句子是哪一句?

有什么作用?

7、你能讲一讲“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话好在哪里吗?

8、诗中为什么不写人?

是否无人?

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9、在浩瀚苍茫的自然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五、课堂总结:

1、齐读诗歌。

2、这是一首草原的赞歌,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且背诵默写。

七、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     茫茫    静

                (辽阔无边)

           草低     见牛羊   动

                (茂盛肥壮)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