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论解读.docx
《人地关系论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地关系论解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地关系论解读
人文地理学
第3讲人地关系论
基本概念
v人地关系:
并非仅指一般的人口与土地的关系,而是有着更广阔的内涵,它是指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同地理环境的关系(金其铭,1993)。
v作为地理学研究的“人地关系”:
“人”,指社会性的人,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活动的人;“地”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无机与有机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地理环境,指在空间上存在着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也是指在人的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即经济、文化、社会地理环境;“人地关系”指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加深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李振泉,1984)。
v人地关系论:
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
v拉采尔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学界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创始人。
❑他1868年毕业于海德尔堡大学,学习动物学、地质学和比较解剖学,作为动物学家的拉氏在研究地理学时,往往从人类分布的共变因子出发;他对自然环境对人类身心的直接影响感兴趣(进取性与扩张性的人类集团和退缩性人类集团之间的接触所形成的地理类型),甚至认为“自然环境会盲目而野蛮地支配着人类的命运”。
❑拉氏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人生地理学》一书中,《政治地理学》一书对前书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
❑《人生地理学》探讨了3个方面的问题:
●地球表面的分布和群组;
●作为人类迁移结果的这些分布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
●自然环境对个人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认为只有注意自然环境这一人生活动的基础,才能真正了解经济生活。
❑把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归结为4个方面:
直接的生理影响;心理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支配人类的迁移及其最后分布的影响。
❑《政治地理学》:
把国家比作有机体,是地球上特殊空间的组合,是附着在地球上的一种有机物。
一个国家必然和一些简单的有机体一样地生长、衰老、死亡,不可能停止不前。
当一个国家向别国侵占领土时,就是它内部生长力的反映。
强大的国家为了生存必须要有生长的空间。
v辛普森的地理环境影响论
❑拉氏的美国学生,在传播拉氏观点上起到很大作用。
❑《美国的历史及其地理条件》,《地理环境的影响》
❑认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条件是地理条件,即地理位置、边界、大洋的出口、内陆海的出口、河流、地形、气候等。
影响社会发展的不仅仅是某一单一的地理条件(如气候),而是地理条件的总体。
❑在阐述拉氏观点时采取谨慎态度,指出环境并不能控制而是影响人类活动。
采用文学化的写作风格。
不赞成拉氏国家有机体的说法。
。
●人是地球的孩子,十分渺小……在高山上,它给人铁打的腿肌去攀登陡坡;在海边,它给人留下了弱软的腿,却给人以发达有力的胸膛和手臂去掌握舵桨。
在河谷中,它让人接触肥沃的土壤,但单调、平静而按时作息的生活限制了他的思想与雄心,农社狭小的天地封闭了他的胸襟。
在风尘飞扬的高原上,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干燥的荒漠中,人们放牧牛羊,逐水草而居,生活虽然艰苦,却避免了起居单调的折磨;与牛羊为伴时,可以闲情逸致地思索,而天地广阔、生活多样,他的思想博大而单纯……游牧生活所形成的广大空间思想,使他远离乡土,在广泛的征服中获得合法的果实。
v亨丁顿的人生地理学原理
❑辛氏的继承者,以地理学的逻辑方法和实例进行大量的佐证。
❑在《人生地理学原理》一书中,强调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作用。
认为在地理环境中-位置、土地类型、水体、土壤与矿物、气候5要素中,气候是最重要的。
气候是经济文化地理分布的决定因素。
是典型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观点举证
●[人的精力取决于气候]在北极附近,气候条件导致爱斯基摩人营养不良,长期的寒冷使其头脑和身体僵化,从而阻止进步。
在森林地带,气候通过引起疟疾和其它致命疾病而阻止进步。
只能在象英国这样的国家,气候变化而冷热又不极端,人类才能处于最佳状态。
●[效率对地理环境的依赖]荷兰人拥有杰出的头脑和巨大的精力,但他们来到象婆罗洲(属马来西亚和印尼,气候酷热)这样的地方,不久就会停止完成他们在祖国土地上完成的任务,因为受气候的影响其健康和精力受到损害,在热天觉得烦闷和无精打采。
●[气候影响人的性格]在有气候变化刺激的地方,人们易于勤劳,当他们早晨起来,经常渴望工作。
在一个令人精力充沛的天气,诚实、理智以及自我控制,比在令人萎靡不振的天气里容易得多。
当人们感到健康时,讲真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比人在衰弱时容易。
●[宗教受环境的影响,崇拜对象常取决于发源地的地理环境]在印度,雨的到来不同寻常,故雨神是主要的神之一。
在中安第斯山脉的高平原,人们感受不到温暖,除非在阳光之下,故太阳神盛行。
在埃及,尼罗河是宗教崇拜对象之一,因为埃及人知道他们的生命正是依赖于它。
犹太教和基督教都出现在以养羊为主要职业的干旱地区,所以《圣经》上有“牧羊人把生命献给他的羊群”、“上帝是我们的牧羊人;我将什么不想,他使我躺在绿草地上,他在静静的河边上领着我”。
●[用气候解释人类文明分布]人类文明水平高低与气旋气候分布基本一致,它们包括美国大部分地区、南加拿大、欧洲大部分、日本、东南澳大利亚及南美。
(这与事实不符,其许多观点未必正确)
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评价
v地理环境决定论强调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决定因素,一切人类活动都是自然环境的必然结果。
v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种因果观,是一种典型的必然论的人地观。
v地理环境决定论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因为在人类社会的某些方面,的确是地理环境在起主导作用;但是在很多方面,地理环境并不起主导作用,而且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故有过于武断、以偏代全之嫌。
●气候决定战争的例子。
1812年,拿破仑率48万法国大军远征俄国。
在此之前,其在欧洲所向披靡,因此欧洲盛传拿破仑是不可战胜的。
7月炎热,士兵大批病倒;9月寒冬,进入莫斯科,忍受不了严寒。
12月不得不撤离可怕的冰雪弥漫的原野,只剩下七零八落的3万人。
正是俄罗斯辽阔的草原和冰雪导致了法军的失败。
●气候决定人种的例子。
◆尼格罗人,长期生活在热带地区,形成一系列的适应性生理特征:
黑色的肤色可保护皮肤免受日光的灼伤;浓密的卷发可防止头被日光晒昏;宽厚的鼻子、嘴唇扩大了粘膜面积,可促进蒸发散热。
◆北欧地域的人种,长期生活在较寒冷地区,亦有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特征:
鼻子高而狭窄,使冷空气经过预热处理后再进入气管和肺部;肤色浅白,可使皮肤少受冻伤;身材高壮,储存大量的体能。
v地理环境决定论在因果上忽视了随机变化,没有概率论的思想。
认为一个原因只有一个必然的结果,而且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二者是不能转化的。
因而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人地相关论
v又称或然论、可能论,代表人物是法国地理学先驱白兰士和白吕纳。
v白兰士的主要观点:
❑他反对拉采尔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也不同意佩舍尔的二元论,而是提出或然论来说明人文地理。
❑认为地理学以研究地球表面各种相关现象的因果关系为其目的;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除了地理环境的直接作用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因此人类生活方式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社会的、历史的和心理的)复合体。
❑人是一个积极因素,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应把人地关系的重心从自然转移到人这个积极因素上来。
❑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拉采尔则相反,认为有机体处处居于被动地位,有机体对环境不过是盲目地适应而已,故无法说明一切生物现象。
❑同样的环境可以伴以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包含着许多可能性,其被利用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
“世界并无必然,而到处都存在着或然,人类作为机遇的主人,正是利用机遇的评判员。
”
v白吕纳,是白兰士的学生和女婿,使或然论的人地观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和传播,并形成为欧洲地理界的一个权威学派。
其主要观点有(人地学原理):
●提出“相关原理”,提出各种地理事实彼此都有密切的关系,必须把其复杂的关系研究清楚。
●认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人生活动和自然现象复杂的相互关系。
认为要精密研究地理事实,非注重相互关系不可。
不能满足于对一件事实或一组事实的研究。
●认为当时“现代地理学”的目的在于比较现象,研究现象的分类,关探求其广义的解释。
他强调“寻求现象的解释”,认为人地学中的因果关系并非处处明显,故不必勉强应用因果律,而应用软性的解释方法。
●认为研究人文地理学必须从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事物入手,从而去解释各地存在的杂乱的人地相关现象,即“人地学基本事实分类”。
认为分类原则是:
由简单而至于复杂,由生活必需品地理(衣食住行)至政治地理、历史地理。
●提出“三纲六目”,“三纲”是地面上留着实迹的人生现象的3个方面,“六目”是6项人地基本事实。
1.地面上建设事业的不能生产者(①房屋,②道路);2.动植物的利用事业(③耕田,④家畜);3.经济上的破坏事业(⑤开矿,⑥动植物的采取事业)。
●心理因素被强调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认为心理因素是自然现象与人生活动之间的媒介。
人地关系本来是无定的,它全视人类的需要与欲望而定,心理因素常常变化,因此人地关系也就变异无常。
对人地相关论的评价
v或然论仍然属于因果观。
它认为一个原因可以产生多种结果,一个结果也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原因和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因此与地理环境决定论相比,它具有一定的折衷色彩。
v把人地关系的重心从自然转移到人这个积极因素上来,是这个学派的一大贡献。
但它对人地关系中心理因素作用的强调有失偏颇,有唯心论之嫌。
因为如果心理因素是原因、地理事实是结果,而不再有决定心理因素的原因了,则导致唯意志论;如果心理因素的原因要从地理环境中去寻找,则又回到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因此有学者认为它并没有与地理环境决定论划清界线。
v这个学派的理论似乎“无懈可击”,但也暗示了其最大的缺陷,即没有找到人地关系的决定因素。
适应论
v英国地理学家罗士培,在1930年英国科协地理组年会主席致辞中首次提出“适应论”的概念。
v他对人文地理学的范畴和目的进行了概括,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向:
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包括对区域经验的分析;二是地域间的关系,指居住在区域内的人群的适应和地理方向的条件。
v罗士培的“适应论”不仅用来概括自然环境对人群活动的“控制”,也包括人群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v适应论包括了调节人类与其生存环境关系的观点。
他批评了拉采尔学派武断地强调人类活动受制于自然环境的一面,认为人地关系不是单一的“控制”,还有相互的关系,还有联系的诸方面。
v适应论与人地相关论有一定渊源。
如如白吕纳的《人地学原理》中提出过“人类若继续生活,其社会活动的方式就不能不完全适应地理环境”、“人们必须迅速地、正确地适应环境”。
当然,两“适应”概念不同。
人类生态论
v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于1923年提出“人类生态学”。
v主张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即地理学应致力于研究人类的生态。
v认为地理学的范围太广,应当把某些专业如地貌学、气候学和生物地理学分立出来,他希望能找到一个统一的主旨,以便使地理研究结成整体,他极力主张这一主旨就产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类生态研究。
v人类生态,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v巴罗斯认为对地理学而言,人是中心论题,一切其它现象只是当它们涉及到人和它们的适应时才予以说明。
他坚决主张自然条件只能是联系着人来研究。
二元论(非决定论)
v二元论(非决定论)是人地关系研究中否定或贬低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的一派观点。
v以19世纪下半叶德国的佩舍尔为代表人物(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间共20年)。
v反对地理学的一元论,主张地理学只能是对地球表面形态的研究,也就是只研究自然环境,而人类活动不在其研究范畴之内。
v反对地理学的人文方向,反对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因果关系的研究,人地关系研究被彻底抛弃。
v在20世纪,前苏联长期出现二元论倾向。
30年代以来,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同时把人地关系研究同地理环境决定论混同起来,摒弃了人文地理研究,在人文地理学中仅保留生产配置即经济地理学的研究。
v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经济科学,它受社会经济规律制约,与受制于自然规律的自然地理学截然不同。
因此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彻底分开,产生了二元论倾向。
认为人类社会及其环境只能分开来研究,它们不存在什么有机联系。
不再强调人地关系。
v前苏联的二元论倾向传播到受苏联影响的有关国家,包括中国在内。
v1960年,阿努钦《地理学的理论问题》,强烈批判了这种自然与经济间的分裂做法,驳斥了非人文的自然地理学和非自然的经济地理学,引入“非决定论”一词来表达二元论的人地观。
把地理界否定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把自然和经济分割的人称为“非决定论者”。
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
v生产关系决定论:
在人地关系研究中,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忽视生产力的作用,甚至认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持虚无主义态度,是与地理环境决定论对立的另一极端。
●斯大林:
“地理环境当然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它无疑能够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但它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地理环境决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决定原因……决定社会面貌、社会制度性质的力量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v唯意志论:
过分强调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主动作用。
认为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已大大减弱甚至微不足道。
人类征服自然的巨大胜利使他们陶醉,忘掉了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忘掉了自然可能产生反作用和报复。
v中国在五、六十年代的“浮夸风”是典型的“唯意志论”的表现。
在这种人地观的作用下,人可以随心所欲地破坏自然、劫夺自然。
●“人定胜天”。
●“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土地的生产能力几乎是无限的,亩产粮食三、四千斤完全可能”。
人地协调论
v协调论:
主张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人地关系应以谋求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和谐为目标。
是在人们看到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越来越阻碍人类生存发展的形势下,对人地关系认识的一个新提高。
v6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剧增、各种资源日益减少和匮乏,人类丰富的物质文化追求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愈发尖锐,“救救地球”、“拯救人类”的呼声日益响亮。
v《联合国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提出“如果不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秩序,不控制人口,不通过一项新的环境法,则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将继续恶化”。
v1972、1979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资源、环境、人口相互关系座谈会上,主张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
地理学者也意识到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类似呼吁。
v1980年,在东京举行的第24界国际地理学会议上,大会主席伦敦大学怀斯在开幕式中指出“在今日世界人口日增、环境变化急剧、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处境中,如何去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v“协调论”与“适应论”有所不同。
人类去适应环境,多少带有一定的被动意义,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界的消极适应;而协调人地关系,则带有主动意义,反映出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积极作用。
v吴传钧(1982)认为协调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当务之急。
v李旭旦(1985)认为,人地关系协调论奠定了现代地理学的统一性与综合性,已成为人文地理学理论的一大革新。
70年代以来,分析并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正成为人文地理学的新课题。
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v可持续发展的缘起
❑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
❑1982年,联合国内罗毕会议《内罗毕宣言》,强调重视环境、开发、人口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实现不损害环境的、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
●全球的挑战,发展的失败和人类环境管理的失败:
世界上挨饿的人比任何时候都要多,且人数仍在继续增加;文盲的数字、无安全饮用水和安全房屋的人以及无足够柴火做饭和取暖的人数目也在增加;富国和穷国的鸿沟在扩大。
●急剧改变地球的威胁:
每年有600万公顷具有生产力的旱地变成无用的沙漠,其总面积在30年内将大致等于沙特阿拉伯的面积;每年有11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破坏,在30年内相当于印度的面积(约1/3个中国)。
●人们认识到:
许多发展形式损害了其所立足的环境资源,环境恶化可以破坏经济发展。
贫穷是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后果。
v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既需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包括:
●“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优先的地位来考虑;
●“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可持续发展的层次:
部门可持续发展,如工业、农业、旅游业及其他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如全球的、国家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PRED系统:
指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四个问题为中心,由形成它们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
v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保证公民有效地参与决策的政治体系;
●在自力更生和持久的基础上能够产生剩余物资和技术知识的经济体系;
●为不和谐发展的紧张局面提供解决方法的社会体系;
●尊重保护发展的生态基础义务的生产体系;
●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法的技术体系;
●促进可持续性方式的贸易和金融的国际体系;
●具有自身调整能力的灵活的管理体系。
v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发展:
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持续。
●协调:
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经济增长与资源存量、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协调,注重区域之间的协调。
不协调就谈不上持续。
注重“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持续:
时间上的持续。
v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及指标体系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1996年)
●包括134个指标,分为社会指标(41)、经济指标(23)、环境指标(55)、机构指标(15)四类。
每类都包括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3种。
其中驱动力指标用于检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活动;状态指标用于检测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系统的状态;响应指标用于检测政策选择和其它人类活动响应。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文发展指数(HDI)(1990)
●主要衡量人类社会发展状况,由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组成的综合指标。
预期寿命采用出生时的估计寿命,代表着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教育水准采用一个国家的文盲率,代表着发展的基础能力、科技进步能力、信息扩散能力和自然保护能力;生活质量采用扣除购买力因素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代表资源的分配状况及国内财富的平均水平。
❑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
●由社会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构成。
其中社会指标包括了失业指数、贫困指数、居住指数和人力资本投资;经济指标包括了经济增长、存款率、收支平衡和国家债务;环境指标包括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自然生态系统和对人类福利的影响。
❑中科院地理所的一个指标体系
●提出一套包括基础系统、协调系统与潜力系统在内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旨在以基础-过程-潜能为主线,以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为基本要素单元,并结合外部介入因素对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力求反映区域综合的、动态的、真实的发展情况。
图1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刘玉、刘毅,2003)
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结果(1999)
v良好状态类型区:
包括北京、上海和天津。
基础雄厚,经济和科技发达,管理先进;基础系统、协调系统和潜力系统均位于全国前列,总体状态呈现良好趋势。
v较好状态类型区:
全部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位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深,地区发展活力充沛。
基础系统比较薄弱,但协调系统和潜力系统发展状态较好。
v一般状态类型区:
多数位为中部省份。
基础系统、协调系统和潜力系统基本都位于全国中等水平。
v较差状态类型区:
多数为西部省份。
有的发展基础较好但协调性与潜力很差,如贵州、新疆、青海、西藏;有的发展潜力尚好但协调性较差,如黑龙江和四川;有的基础、协调和潜力均较差,如宁夏、山西和重庆。
图2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平价(1999)
区域案例:
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态势与对策
v状态评价:
差异明显,自上游至下游状况越来越好。
图3长江流域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1999)
v问题:
❑长江流域区域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不符合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除了上海和江苏外,其它9个省区市均属于一般或较差状态类型区。
❑内部差异大,不利于综合开发和区域合作。
●上海和江苏:
人均资源拥有量很低;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三废排放量高,但污染治理水平也较高,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较好。
生态系统压力仍是影响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的主要因素。
●安徽、湖南、湖北和江西:
地处内陆,缺少发展活力,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地区和创新能力不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不够,主要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和技术存在差距。
●四川、云南、青海、西藏和重庆均位于上游地区,人均资源拥有量和环境污染程度比中下游稍好,但开发程度低,经济发展落后,可用于改善环境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短缺,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地区科研创新能力比较低下,未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撑与管理调控能力都面临危机。
●重庆状态低的原因:
经济不及东中部一些地区发达,生态环境质量不及西部一些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优越,区位上远离沿海限制了其对外开放程度,利用区外资源与资金的能力很低。
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调控能力也不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状态较差(当然也与1999年的状态有关)。
❑长江流域整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不容乐观,要建设成为全国新世纪第二条重要的国土开发主轴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v对策:
❑家层次上,应加强区域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
●下游在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开发区政策中获得长足发展,好的经验应在中上游推广。
下游以环境治理和恢复为主;中游以大规模采用不破坏环境的技术为主;上游以环境保护为主。
加大对中上游贫困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避免贫困引起的盲目开发。
❑流域层次上,应加强统一规划与管理。
●成立专门机构、制定流域经济总体规划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变区域竞争关系为协作关系,制定流域资源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整体方案,加强上下游之间的对口支援与智力扶持。
❑省市层次上,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找出自身优势与不足,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
上海和江苏,创建可持续人居环境。
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解决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优化地区投资环境,东引西联,减少人才流失。
●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龙头作用。
应扩大对外联系、吸引投资,改善地区环境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