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配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9290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配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配套K12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配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配套K12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配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配套K12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配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配套K12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配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配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

《配套K12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配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配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K12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配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

配套K12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隆中对》配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22课

隆中对

陈寿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朗读

2、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

课时安排:

2课时

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隆中对视频欣赏

文学常识简介

《隆中对》选自: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三国志》的作者是:

陈寿

陈寿(233——297),字承祚(zuò),晋朝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220——280)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

,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的名相,写了为人称道的《出师表》。

现在,“诸葛亮”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智慧的象征”。

文学常识当堂检测

《隆中对》的作者是:

______________历史学家______________,著有《三国志》。

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安汉人______________家,所著《__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____卷,记载三国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西晋

陈寿

陈寿

承祚

史学

三国志

65

魏蜀吴

关于《三国志》:

《三国志》是历史散文。

《三国志》叙事从东汉末年开始,主要记述魏、蜀、吴三国时期六十年的历史,分为《魏书》、《蜀书》、《吴书》属纪传体的分国史。

它善于叙事,总是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情节,进行简洁描述和重点刻划,从而突出中心,表现人物性格物征,文学价值很高。

《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起被称为“四史”(前四史)

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朝廷政治日趋黑暗,官府摇役繁重、刑罚极其苛刻,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

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

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

公元207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

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

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曹操:

汉室丞相,挟天子而令诸侯(200年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基本统一黄河流域;207年北征乌桓,取得胜利,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孙权:

据有江东,已历三世(牢固地占有长江下游南部地区。

刘备:

出身于贩屦织席之辈

(相继投靠孙瓒、陶谦、曹操,一度任豫州刺史;199年起兵攻打曹操失败,依附袁绍;次年因袁绍全军覆没,逃往荆州依附刘表,受排挤被送到新野小县屯兵——虽号称“帝室之胄”而二十余年流亡各地。

下面的对联是什么意思?

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

一对:

《隆中对》;

二表:

前、后《出师表》;

三分:

分为魏蜀吴三国;

六出:

六出祁山北伐;

七纵:

七擒七纵孟获;

八阵图:

孔明所设军阵。

诸葛亮一生功绩,隆中对第一!

填歇后语(这也是知识积累)

诸葛亮用兵——

诸葛亮当军师——

诸葛亮的锦囊——

诸葛亮隆中对策——

诸葛亮弹琴——

诸葛亮的鹅毛扇——

诸葛亮三气周瑜——

诸葛亮草船借箭——

神出鬼没

名副其实

神机妙算

有先见之明

计上心来

神妙莫测

略施小技

用的是疑兵计

问题:

为什么有那么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他是我国人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

各地有许多关于他的纪念建筑

请欣赏——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

湖北襄阳古隆中武侯祠

湖北襄阳古隆中武侯祠三顾堂

湖北襄阳古隆中诸葛草庐

湖北襄阳

诸葛亮铜像

河南南阳卧龙冈武侯祠

河南南阳卧龙冈武侯祠

陕西汉中诸葛亮墓

隆中对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lóng

地名,在现在湖北襄樊

回答,应对

诸葛亮的“建国方略”

“隆中”所在位置

隆中

听读课文

注意:

1、字音、语气及感情。

2、句中的停顿和重音。

3、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的名字和地名。

《隆中对》朗读1

《隆中对》朗读2

朗读,正音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lǒng

hào

wéi

zhòng

yuè

yǐng

shù

tún

wǎng

朗读,正音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日: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suì

bǐng

duó

shēn

qīngtuí

chāngjué

朗读,正音

亮答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shèng

xié

朗读,正音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miǎn

kuài

dài

朗读,正音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

“善!

sài

zhāng

yīn

zhòu

lǎn

róng

jiàngjiàng

dān

jiāng

朗读,正音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解释词语疏通文意

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亲自

耕作

田地

喜爱

常常

自己

相比

与,和,跟

当时

没有

P194③

只有

P194⑥

当时

停驻

去见

器重,重视。

代词,他,指徐庶。

告诉,对……说。

指在深渊中潜伏还没有乘云飞天的龙。

同“其”,句中语气词,表疑问。

P194(12)

P194(13)

应当

委曲

车马

拜访,看望

代词,他,指诸葛亮

关于“时人莫之许”

按现代汉语语序应是:

时人莫许之——当时的人们没有谁赞同他(这种说法)。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可以提前。

三国地图

请找出新野

新野

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由是先主遂诣yì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duó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因此

拜访

总共

于是、就此

避开

崩溃,衰落

盗用皇上的政令

蒙受风尘

估计

伸,通“伸”,伸张

介词,在

于是,就

因此

失败

停止

认为

计策

怎么

产生

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亮答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郡者不可胜数shŭ。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xié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通“以,表示时间的限制

一起

相比

与,和

全,尽

名声

而且,并且

但是

最终

战胜

凭借

战胜

不仅仅

而且

人的谋划

已经

挟持,控制

号令

的确,确实

争强,争胜

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kuaì,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dài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占据

地势

归附

德高望重的人

有才能的人

介,被

利用

作为,当作

谋取

占据

物资

全部取得

连接

通往

地方

可是

大概

用来

资助,给予

同“其”,句中语气词,表疑问。

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益州险塞sè,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

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xù,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地势险要

凭借

创建,成就。

昏庸懦弱

兴旺富裕

连词,表转折,却

爱抚;爱惜

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将军既帝室之胄zhòu,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jiàng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dān食壶浆以迎将军乎?

诚如是,则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后代

诚信仁义

传扬

广泛地罗致

如果

代,指荆益两州

形势险要的地方

和好

众,各

各个少数民族

安抚

国外

国内

修理;整顿

政治

变化

大将

带领

亲自

出征

用箪盛

用壶盛

果真

这样

那么

复兴

三国地图

请找出荆州、益州

新野

益州

荆州

汉代十三州地图

知道荆、益二州的位置了吗?

“天下有变”进军路线图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先主曰:

“善!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从此

情意

一天天

高兴

劝解

他们

如同,犹如,好像

希望

从,各

不要

停止

巩固字词,翻译课文

翻译课文

原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躬:

亲自。

好为:

喜爱吟唱。

译文: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里耕作,喜欢唱《梁父吟》。

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们没有谁赞同他(这种说法)。

原文: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友善:

友好。

惟:

只有。

译文:

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徐庶元直与诸葛亮友好,说是确实这样。

原文: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

先主器之。

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屯:

停驻。

时:

当时。

岂:

相当于“其”,句中语气词,表疑问。

译文:

当时刘备停驻在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十分器重他。

徐庶对刘备说:

“诸葛孔明是一条卧龙,您想见他吗?

原文: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屈致:

委屈(他),招(他上门)来。

致,招致,引来。

枉驾:

屈尊

译文:

刘备说:

“你和他一起来。

”徐庶说:

“这个人只可以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您应该亲自去拜访他。

原文: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由是:

因此。

译文:

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原文:

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信:

通“伸”,伸张。

智术:

智谋方法。

谓:

认为。

安:

怎么。

译文:

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

“汉朝的统治崩溃了,奸臣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上遭难出奔。

我不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要想在天下伸张正义,但是缺乏智谋,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看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原文:

亮答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并:

一起。

于:

与。

遂:

最终。

克:

战胜。

诚:

确实。

译文:

诸葛亮回答说:

“自从董卓杀死少帝刘辩,独掌大权以来,英雄豪杰纷纷起兵,占领州郡的人数也数不清。

曹操与袁绍相比,名气低微并且兵力薄弱。

但是曹操最终能战胜袁绍,从弱者成为强者的原因,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的兵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可以跟他争强争胜。

原文: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为:

被。

以为:

以(之)为,把(他)作为。

图:

图谋,谋取。

译文:

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地方,已经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

有才能的人被他利用,(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以谋取他。

原文: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所以:

用来……

国:

地方。

译文:

荆州北面占据汉水中下游一带,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会,西面通往巴蜀,这是兵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不能守住,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您的,您愿意得到它吗?

原文: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险塞:

地势险要。

因:

凭借。

以:

表结果,而

译文:

益州地势险要,肥沃的田野十分广大,这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的地方,高祖刘邦凭借它创建了汉朝的基业。

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占据北方,人民兴旺国家富裕却不懂得爱惜。

有智慧有才能的人想得到贤明的君主来治理。

原文: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信义:

诚信仁义。

著:

显明。

和:

和好。

抚:

安抚。

修:

修明。

跨:

占据。

译文:

将军您是皇家的后代,诚信仁义传扬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人物,思慕贤人如饥似渴,如果占据荆、益两个州,守住形势险要的地方,西面和好各个少数民族,南面安抚各族人民,国外与孙权友好往来,国内修明政治;

原文: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上将:

上将军。

将荆州之军:

率领。

身:

亲自。

如是:

如此,像这样。

译文:

等到天下有变,就命令一个上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宛、洛进攻,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部队,出征到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用壶盛着浆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呢?

果真像这样,那么您称霸的理想就可以实现,汉代就可以复兴了。

原文:

先主曰:

“善!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解:

劝解。

犹:

好像。

愿:

希望。

译文:

刘备说:

“好啊!

”从此跟诸葛亮的感情一天天亲密起来。

关羽、张飞等不高兴,刘备劝解他们说:

“我有孔明,就好像鱼有水一样。

希望各位不要再说了。

”关羽、张飞才停止(不说了)。

 

理清思路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第2段):

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

写刘备三顾草庐,着重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

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

理解文本:

1、请用原文回答问题:

1)诸葛亮的谋略中最终目标是什么?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2)他提出的内政外交方针是什么?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3)占据荆州的必要性是什么?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4)占据荆州的可能性是什么?

其主不能守。

5)占据益州的必要性是什么?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6)占据益州的可能性是什么?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7)曹操军事集团的政治优势是什么?

挟天子而令诸侯

8)军事优势是什么?

已拥百万之众

9)诸葛亮对付曹操军事集团的前期策略是什么?

此诚不可与争锋

10)曹操能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谋也

2、请概括诸葛亮计谋的核心内容

联吴抗曹占据荆益北伐中原

3、你认为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诸葛亮

具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见解才能

深入理解回答问题

1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是否太狂?

作者这样写是什么意图?

并不“狂”。

实际上诸葛亮的才能远高于管仲、乐毅。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诸葛亮才能非凡。

2为什么“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将军宜枉驾顾之”

暗示诸葛亮有大才,不会轻易投靠刘备;

“就见”才能表现出刘备的诚意,才有可能感动诸葛亮并赢得他的信任。

3先主“凡三往”,透露出什么信息?

表现刘备的求贤若渴;

从侧面烘托诸葛亮才能非凡。

4“奸臣窃命,主上蒙尘”的

“奸臣”是谁?

“主上”是谁?

这句话指的是什么事?

“奸臣”——曹操;

“主上”——汉献帝。

这句话指曹操逼迫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

5刘备的“信大义于天下”具体是指什么?

兴复汉室,统一中国。

6对曹操为什么“不可与争锋”?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或:

曹操占有“以弱为强”的“天时”与“人谋”。

7对孙权,为什么“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8为什么要先“跨有荆益二州”?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有“地利”和“天时”两方面的有利因素。

“其主不能守”、“刘璋暗弱”属“天时”。

9“孤之有孔明,犹鱼有水也”属于什么描写方法?

起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

烘托诸葛亮对于刘备的重要性。

10史家称《隆中对》为“千古奇策”,老师认为这是诸葛亮制定的“建国方略”,请指出这一“建国方略”分为哪几个步骤。

跨有荆、益两州——建立根据地,形成鼎足之势。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积蓄力量,做好战略准备。

从宛洛、秦川二路伐曹——发起攻击,兴复汉室。

11诸葛亮的“对策”可分为哪几个层?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分析形势——总说,以下分述。

1.曹操比于袁绍,……此诚不可与争锋。

2.孙权据有江东……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荆州北据汉、沔……将军岂有意乎?

4.益州险塞,……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5.将军既帝室之胄……若跨有荆、益……汉室可兴矣。

(提出方略)

条分缕析,层次井然

12你怎样评价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千古奇策;

高瞻远瞩,高屋建瓴;

切实可行的建国方略。

……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这文字,

在了解大意的础上回答文后的问题

亮少有逸群(超众)之才,英霸(英雄)之器。

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表示诚意),厚相结纳(结交)。

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听命)而备失势,众寡(兵力少)无立锥之地。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权既宿(一向)服仰刘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军三万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后备又西取益州。

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

将军备称尊号(称帝),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节选自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1这段文字中哪几句话是写隆中对策的过程?

它的写法跟《隆中对》有什么不同?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详略不同。

2从这段文字看,“跨有荆、益”的方针是怎样实现的?

亮……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权既宿(一向)服仰刘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军三万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后备又西取益州。

文言现象积累

⒈一词多义

谓为信然说

谓先主曰对……说。

君谓计将安出认为

然志犹未已停止。

自董卓已来通“以”,表示时间的限制。

已历三世已经。

谓为信然确实。

信义著于四海诚信,信用。

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

谓为信然这样。

然志犹未已但是,然而。

遂用猖蹶因此。

贤能为之用利用。

此用武之国运用。

此用武之国地方

国险而民附地势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国家

去国怀乡国都

好为梁父吟唱,呤唱。

谓为信然是

以弱为强者战胜

贤能为之用介词,被

此可以为援作为,当作

以弱为强者凭借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表结果,而

以向宛、洛来

以迎将军者表目的,以便。

因屏人曰于是,就此

因之以成帝业依靠,凭借

好为《梁父吟》喜爱

外结好孙权友好

情好日密友好

然志犹未已还

犹鱼之有水也好像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大将率领

君谓计将安出将要

出郭相扶将挟持

⒉古今词义

古义,拜访。

“将军宜枉驾顾之”

今义,照顾。

古义,总共。

“凡三往”

今义,平常的。

有意

古义,有某种打算,想法,故意。

今义,故意。

古义,我,古代王侯的自称。

孤不度德量力

今义,孤立。

古义,大概。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今义,危险。

古义,一天天。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今义,太阳。

遂用猖獗

古义:

失败

今义:

猖狂,凶猛而放肆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古义:

可以把

今义:

表可能,能够

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古义:

南方近海地方

今义:

南中国海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古义: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⒊词类活用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食),用箪盛(饭)。

名词作动词。

壶(浆),用壶盛(浆)。

名词作动词。

⒋通假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

自董卓已来

信,通“伸”,伸张。

已,通“以”,表示时间的限制。

⒌句式

⑴判断句。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⑵省略句。

君与(之)俱来。

⑶倒装句。

时人莫之许也。

宾语前置,相当于“时人莫许之也”

(4)被动句。

贤能为之用

(5)欲信大义于天下。

状语后置(相当于:

欲于天下信大义)

《隆中对》调查研究考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