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9054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话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讲话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讲话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讲话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讲话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讲话1.docx

《讲话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话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讲话1.docx

讲话1

 

县长金明在开化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2月10日)

作者:

   来源:

开化县政府办公室

   日期:

2009年02月18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2月10日在开化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开化县人民政府县长金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

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兴县”战略,大力推进创业创新、富民强县,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努力克服严重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困难和挑战,顺利完成奥运安保维稳任务,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财政总收入4.88亿元,增长13.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亿元,增长1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55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6亿元,增长20.1%;外贸进出口总额1.44亿美元,增长33.9%,其中自营出口1.03亿美元,增长25.2%;农民人均纯收入6115元,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3.9%;人口自然增长率4‰。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完成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目标任务。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主攻工业、联动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及时把握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趋势性问题,着力强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工作措施,做到政府与企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部署开展“项目攻关月”和“企业服务月”活动,研究出台企业做实资产奖励办法,建立2000万元工业企业还贷周转金;兑现“工业36条”、硅产业发展、外贸发展等政策扶持奖励3455万元,减免各项税费2561万元,集中减征1个月企业统筹部分社会保险费421万元;规范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共取消、暂停征收、降低收费标准195项,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1007万元。

同时,积极引导企业采取挖潜革新、节能降耗、增收节支、拓展市场等手段,保持生产经营正常运行。

由于见事早、行动快、工作实,应对得当,我县经济良性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增速从10月份才开始回落,目前工业经济发展已有回暖趋势。

  工业经济提质扩量。

实现工业总产值83.05亿元,增长28.1%。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4.23亿元,增长38.4%;利税总额4.64亿元,增长3.7%;十一项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得分继续位居全市前列。

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投资13.7亿元,增长45.9%,增幅位列全市第一。

在万元产值能耗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工业用电量增长12.8%。

硅产业继续快速增长,“两硅”企业达到5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家,完成工业产值32.58亿元,增长62.7%,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1%。

骨干企业培育成效显著,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7家、亿元企业3家,元通硅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9亿元。

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工业园区茶场片区市政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已有20个项目落地,其中9家单晶硅企业建成投产;独山片区市政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关工业功能区、华埠有机硅基地分别完成首期1138亩和2500亩土地征收,土地平整工作全面启动。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实现农业总产值12.71亿元,增长17.7%。

稳定粮油生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2万亩,总产量11.6万吨。

成功举办开化龙顶首届开茶节、斗茶会,在上海、北京等地开展宣传推介活动,被命名为“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

名优茶产量1324吨,产值2.41亿元。

完成206只灭菌灶改造,食用菌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食用菌栽培1.6亿袋,产值4.1亿元,菇农获净利2.3亿元,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建成一批标准化山地蔬菜基地,新增蔬菜面积6000亩。

完成毛竹低改8000亩,新造毛竹林和“杉改竹”6560亩。

生猪、清水鱼养殖呈现出增产增效的良好势头。

推进林权流转交易平台和抵押贷款投融资平台建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流转土地3.2万亩,农业规模经营不断扩大。

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被列入首批省级试点县。

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

建立全市首家农信担保公司,“四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产经济活力增强。

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8.13亿元,增长13.1%。

根博园二期工程加快推进,森博园完成土地征收工作,新创建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6个。

钱江源景区通过AAA级景区评审验收,被评为全省首批生态旅游区。

全年接待游客人次增长20.7%,旅游收入增长26.2%。

继续推进“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利群物流配送中心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

规范住房公积金管理。

保持房地产供求基本平衡,房地产投资增长26%,住房销售面积增长9%,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完成电信业务重组工作,新建73个通讯基站,实现无线通信“村村通”。

  

(二)坚持创业创新、项目推进,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自主创新力度加大。

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举办“硅产业科技论坛”,畅通科企合作渠道,科技支撑不断增强。

我县被列为“全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被命名为“开化硅材料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硅产业被列入全省“十大”块状产业质量提升计划。

新获专利授权49件,比上年增长40%。

新增省级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12个,比上年翻了一番;新产品产值率13.3%,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万向硅峰被评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100强”。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完成开化龙顶证明商标注册,万向硅峰“601”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坚持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全县上下抓项目的合力不断增强,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50个年度“510工程”项目完成投资25.8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2%。

33个政府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5.06亿元,其中16个项目全面完工。

1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中,9个全面完成,城北农贸市场开工建设。

首次安排13个“510工程”和16个政府性投资前期预备项目,保持了项目建设的有序滚动势头。

项目资金争取工作成效显著,上级补助项目资金达到4.75亿元,比上年增长24.6%。

中央出台扩大投资的政策措施后,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部署,抢时间,争速度,快速完成65个项目上报。

重大战略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突破,杭新景高速公路开化段进行土地预审,九景衢铁路开化段预可研通过审查。

城白线省际公路改建工程被列入省重点计划盘子,初步设计通过审查。

  招商引资取得实效。

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建立县领导联系招商信息制度,强化考核奖励,开展企业招商引资争先竞赛活动,评选表彰百名“创业明星”,全民招商氛围日趋浓厚。

积极参加“浙商大会”、“义博会”等节会,突出产业招商,注重以企招商、异地商会招商,深化山海协作,主攻台宁温、杭嘉湖等重点区域,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新签约项目72个,协议引资21.66亿元。

实际到位县外资金12.9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29.1%,其中,工业项目10.25亿元,占到位资金的79.4%;5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

成功引进普润得、嘉毅电子两个25兆瓦太阳能电池片项目。

要素保障切实加强。

推进金融平台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吸储方式,尽量扩大资金盘子;促进银企对接,推进银企合作,有效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局面。

12月末,全县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3.58亿元,比年初增加8.62亿元;贷款余额34.5亿元,比年初增加5.83亿元。

高度重视土地要素保障,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编制,开展规划局部修改工作,加大土地开发和建设用地复垦力度,做好土地报批,共获批建设用地2339亩,争取各类用地指标1853亩。

认真落实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鼓励工业企业节约集约用地,工业园区投资强度达到每亩230万元,位居全市前列。

完成220千伏古田变电所2号主变等电网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电力保障。

  (三)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

  生态创建成效显著。

实施“811”环保新三年行动方案,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加快生态县创建七项工程建设,乡镇和生态示范村污水处理工程全面完工。

县城污水主干管网接通,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

完成造林更新3.82万亩,建成生物防火林带51公里,实施环县城周边山体彩化工程。

加大退耕还林力度,新建杨梅基地1180亩。

8个乡镇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15个乡镇获“省级生态乡镇”称号,9个村获“省级绿化示范村”称号,合成材料有限公司被命名为“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单位”,我县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县”、“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县”。

交通建设快速推进。

着力做好工程施工与土地整理、生态保护、新农村建设的项目整合,全力化解矛盾纠纷,基本实现交通重点工程无障碍施工。

12月末,黄衢南高速公路开化段完成直接投资11.29亿元,形象进度49.1%。

淳开公路建成通车。

实施主干道大中修工程,完成农村联网公路项目107个226公里,公路网络更加完善。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完成县域总体规划编制,城市建设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

江滨南路、桃溪路综合改造工程全面完工,玉屏公园改造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工程结顶,城市供水工程加快推进,岙滩财富广场开工建设,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桃坑溪治理一期工程全面完工,城区防洪能力明显增强。

岙滩新村建设有序推进,135户新房土建完工,部分农户春节前喜迁新居;东城下山脱贫小区加快推进,龙顶西子城、凤凰盛世等房地产项目全面铺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管理进一步加强。

巩固扩大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强化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城市形象明显提升。

华埠镇被列为“浙江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获“全国文明镇”、“浙江省十大特色乡镇”称号。

  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全面完成48个整治村的四项工程建设,6个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通过验收,20个整治提升村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新实施95个村的垃圾集中处理,在全市率先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896户。

解决和改善了8.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完成山区小流域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1万亩。

整治河道45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6平方公里,完成7座水库的千库保安、除险加固工程。

启动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下山脱贫713户2750人。

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共培训1.76万人次,培训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2825人。

  (四)坚持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和谐局面进一步巩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开化中学迁建等一批教育重点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开化一中、培智学校组建完成,城关片、池淮片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有序推进,17个乡镇获“省教育强乡镇”称号,职业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考上重点线人数取得较大突破,教育创强目标基本实现。

全面推行门诊报销制度,提高补偿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参保率分别达到90.2%和70.3%,合作医疗财政补助增长72.3%,受益人次增长16倍。

扎实做好血吸虫病、手足口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积极处置“问题奶粉”等公共安全事件。

完成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疾控中心迁建工程建成投入使用,获“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县”称号。

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政策,人口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

成功举办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四军在开化集结整编70周年纪念活动,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中秋节标志地宣传活动,协助承办省政协文化体育卫生“三下乡”活动。

实行电影巡回放映制度,开通“三农直通车”电视节目,提前一年完成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

苏庄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何田乡获“省体育强乡”称号,9个乡镇获“省小康型老年体育乡镇”称号。

完成开化年鉴和县志送审稿,省民情档案信息系统在我县率先启用。

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全面推进。

国防教育不断深入,兵员征集质量不断提升,双拥氛围更加浓厚,民兵队伍作用发挥明显,人民防空工作稳步推进。

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外事、妇女、儿童、老龄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实行社会保险“五费合征”,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573人。

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434个,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消零。

建立困难救助对象信息平台,实施分层分类救助。

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新建、扩建敬老院5所,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5.4%,城镇三无对象全部实现集中供养。

全面落实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应保尽保3959人。

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开展“慈善一日捐”和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

做好困难群众物价上涨动态补贴工作。

全面推行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达到95.8%。

实施452户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开工建设100套经济适用房,第一批60套廉租房建成投入使用。

  社会管理有效加强。

紧紧抓住奥运安保这个重点,全力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强化普法宣传,认真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开展各级领导干部联动接访下访和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信访形势平稳有序。

建成城区治安视频防控系统,开展“迎奥运、反侵财、保民安”专项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被评为全省“平安浙江”建设暨奥运安保工作先进县。

完成村级组织和社区换届选举,深化村规民约修订和推广工作,村民(居民)自治水平进一步提高。

开展“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连续三年实现安全生产“三项指标”零增长。

平安畅通县创建顺利推进。

全面落实防火、防疫、防汛工作,气象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水平稳步提升。

  抗灾救灾取得重大胜利。

面对历史罕见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和百年未遇的“5.28”等三次特大洪灾,我们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全县上下不等不靠,全力投入抗灾救灾工作,有效保障受灾群众吃饭、保暖、饮用水等基本生活,有力保障以17省道、205国道为主干道的交通运输网络畅通,迅速修复中断的电力、通讯、广电等线路,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生产生活秩序得到较快恢复。

扎实推进灾后重建,完成因灾受损的1022间民房修缮和385户重建工作,完成水毁水利设施修复计划的85%。

强化雪压木采伐管理,清理雪压木15.6万立方米,林区生产秩序保持稳定。

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心系灾区、迅速行动,累计捐赠款物764万元;派出3批医疗卫生小分队;主动做好县内400多名川籍务工人员安抚工作,全力支援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开化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情谊。

  (五)坚持转变作风、优化环境,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开展蹲点调研、结对帮扶、“三服务”等专项活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解决了一大批实际问题。

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深化行政审批、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性项目投资管理等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土地征收和使用权出让程序,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健全部门预算、绩效评价、收支两条线等财政管理体制。

加快审计工作转型,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全覆盖。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认真贯彻监督法,进一步健全完善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等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和保障县政协履行职能,全面完成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

加强依法行政,切实规范行政行为。

完成电子政务外网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政府门户网站成功改版,政府信息公开全面推进,政府运行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

这是全县人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克难攻坚、艰苦奋斗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开化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开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经济总量偏小,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集群程度还不够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部分经济指标增速趋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工资性增收难度加大;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城市化进程还不够快;社会矛盾日趋复杂,维护稳定的任务艰巨;少数单位片面追求部门利益,全局观念有待加强,一些干部在困难面前信心不足、办法不多,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工作作风有待改进。

对此,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2009年,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严峻挑战年,更是推进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年。

从宏观背景看,国家、省市出台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为我县应对危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央明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大措施,制定出台重点产业扶持政策,将直接助推我县的跨越式发展。

全县人民盼望已久、事关发展全局、具有根本性战略性意义的一些重大项目,如杭新景高速公路、九景衢铁路等项目均被列入国家加快公路、铁路建设计划,有望在今年开工建设。

“三农”、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产业提升、环境保护等一大批项目,可以获得上级更大支持,我县将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高峰期。

国家、省里正在酝酿出台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和对光伏产业的财政补贴等政策,将更加有利于我县硅电子产业的加快发展。

从我县实际看,近年来奠定的坚实发展基础,为应对危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我县较早开始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主导产业完全符合政策导向,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相对充裕,经济主体抗风险能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具有较强的特色竞争优势。

特别是“两硅”已经初步形成产业集群,面对金融危机中的行业洗牌,只要我们积极有为、主动出击,完全可以成为一次扩大市场份额,引进资金、先进技术装备和高端人才,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单晶硅产业,市场行情已从去年12月份起开始回暖,目前生产销售形势趋好。

总而言之,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正是我县发挥后发优势,抢占新一轮发展周期制高点,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为开化长远发展夯实基础的大好时机。

面对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奋发有为,牢牢抓住工作的主动权,把当前的危机当作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向新的目标快速迈进。

  综合考虑宏观环境和自身发展阶段要求,按照加快发展和自我加压的需要,建议2009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定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坚定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兴县”战略,坚持创业创新、富民强县,坚持借力发展、投资拉动,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坚持改善民生、促进和谐,致力打造百亿硅产业,着力发展生态旅游等服务业,扎实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善交通区位条件,全面建设国家级生态县,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具体工作中要着重把握以下五点:

  ——坚定不移增强信心。

引导各级干部深刻领会中央保增长的坚强决心,坚持以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凝聚人心,推进工作,切实增强各级干部的发展信心。

加大企业扶持政策宣传落实力度,引导企业趋利避害、顺势而为,把握投资节奏,抢抓市场机遇,切实增强企业家的投资信心。

加大就业指导和援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把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

  ——毫不动摇借力发展。

充分利用处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县的特殊地位,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借上级之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民生保障;充分利用地处长三角的地理优势,借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之力,推进招商引资;充分利用“科工会”等载体,借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之力,推进科技创新;充分利用外出务工创业人员众多的优势,借寓外开化人士自主创业自我扩张冲动不断增强之力,推进回乡创业。

  ——不失时机转型升级。

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坚定打造百亿硅产业目标不动摇,更加突出主攻工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提升综合实力。

加快结构调整,着力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努力促进三次产业联动协调发展。

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鼓励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速提升产业层次。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继续抓好节能减排,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

  ——着眼长远夯实基础。

要立足当前解决难题,更要着眼长远多做谋全局、强基础的工作。

深入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和宏观形势变化对我县的影响,及早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定好位、布好局。

认真做好各专项规划的深化、细化和衔接文章,优化规划布局,努力形成整体合力。

高度重视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全力争取杭新景高速公路、九景衢铁路等战略性项目早日落地。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坚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民生,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在加快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为保增长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2009年主要任务

  根据上述目标和总体要求,今年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促进工业持续较快发展

  工业是民生之基,必须把促进工业持续较快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全力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亿元企业5家,工业增加值增长15%。

  提升工业平台。

加快工业园区独山片区市政设施建设,进一步挖掘工业园区供地潜力。

抓紧推进城关工业功能区、华埠有机硅基地首期土地平整和水、路、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尽快形成供地能力。

启动城关工业功能区二期土地征收工作。

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扩大管理权限,形成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实施强镇扩权,加快经济强镇发展。

立足盘活存量资源,推进城关镇工业小区和马金、池淮、桐村等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引导产业合理集聚,加快构建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定位明晰、功能设施完善的工业平台体系。

力争完成工业平台基础设施投入1.4亿元,确保新增可供熟地1000亩。

  做大特色工业。

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建立“四个一”培育机制,即每个重点产业建立一个工作机构、编制一项产业专项规划、研究一套产业扶持政策、谋划引进一批产业龙头项目。

依托“浙江省硅产业基地”,加快构建产业集群支撑体系,全力做大做强“两硅”产业。

壮大领军企业,鼓励万向硅峰、合成材料、元通硅业等龙头企业进行后续系列产品开发;扶持骨干企业,引导现有企业扩张规模、提升层次;培育增量型企业,加快已落地硅产业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投产。

加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