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5394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9043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539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539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539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539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539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5394篇.docx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539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5394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5394篇.docx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5394篇

2019年国家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的目的在于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A、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

C、巩固新教材

D、布置课外作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检查复习的目的在于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对学业的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2.学校应当把()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A、知识教育

B、德育教育

C、能力教育

D、美育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课程结构方面,强调要体现()。

A、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B、均衡性、系统性和发展性

C、科学性、综合性和发展性

D、科学性、系统性和选择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具体目标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4.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的认识。

A、精神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神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个人本位论盛行于18~19世纪上半叶,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5.裴斯泰洛齐认为:

“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

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这观点反映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A、生活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裴斯泰洛齐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6.歌德痛苦时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这属于防御机制中的()

A、压抑

B、置换

C、升华

D、投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升华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

7.下列中哪一项是基本的情绪分类?

()

A、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B、快乐、悲哀、愤怒、嫉妒

C、心境、激情、应激

D、快乐、悲哀、愤怒、惭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一般将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

这也是情绪的基本分类。

8.教师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

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

持上述教学观的理论流派是()。

A、行为主义

B、存在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

9.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指明了方向。

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作用。

A、导向

B、激励

C、评价

D、调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10.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以下不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世界观尚未形成

B、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不断深化的过程

C、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

D、学生的思想很不稳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C项体现了德育过程的长期性特点。

11.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D、完善学生的人格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智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

12.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综合课程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代表。

结构主义课程论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教材必须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来组织,以便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精华。

13.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学生低年级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五年级以上开设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须实施的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利用学科知识综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D、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三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自小学生一年级开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4.我国教育目的中关于社会性质的规定是()。

A、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

B、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

D、教育必须为人的发展服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15.下列不属于我国学校德育基本内容的是()。

A、爱国主义教育

B、革命理想和传统教育

C、集体主义教育

D、生命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多个方面。

生命教育不属于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16.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

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学生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

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闾休息时干脆乱作一团……我应该()。

A、了解教师的权利与责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B、了解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熟悉中学生建构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

C、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学会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D、了解中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了解中学生交往的特点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该教师应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班级管理基本方法,掌握学生自我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善于引导中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从而规范学生的言谈举止和纪律意识,维护课堂秩序,促进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

所以本题选C项。

17.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

A、明末

B、清初

C、清末

D、建国初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分设上院、中院、师范院和外院。

其中的师范院即中国最早的师范教育。

18.()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学校应高度重视,分科组织落实。

A、体育活动

B、学科活动

C、科技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略。

19.“学生如同泥坯,他能否成型,依赖于教师的雕塑。

”这个说法忽视了学生的()

A、可塑性

B、发展性

C、能动性

D、向师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题干所述内容强调了学生的可塑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0.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

B、行政

C、安全

D、后勤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

21.某小学为了创建学校特色,组织本校教师开设了一门动漫课程。

该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隐性课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2.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是由()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斯腾豪斯

D、泰勒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针对目标模式过分强调预期行为结果即“目标”而忽视“过程”的缺陷,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提出了“过程模式”。

23.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

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

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

C、教师和学生

D、教育领导和教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

24.下列关于班级授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集体作用

B、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C、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D、能较好地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班级授课制的不足是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所以“能较好地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的说法有误。

2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

A、收学费,不收杂费

B、不收学费、杂费

C、不收书本费、杂费

D、收书本费、杂费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26.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取决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掌握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来的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

它代表着一种非常乐观的教学方法,它假设只要给以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相应的教学,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学会学校里的科目。

27.()的教育目的观强调教育目的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A、社会本位论

B、生活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文化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强调教育目的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最终目的在于:

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其具有自动追求理想价值的意志,并使文化有所创造,形成与发展新的文化。

28.针对小学生常见的“言行不一”的问题,德育应()

A、从“知”开始

B、从“行”开始

C、从“意”开始

D、从“情”开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由于小学生道德意志薄弱、坚持性差,因而常“明知故犯”“言行不一”。

有时无法抵制诱惑,有时因战胜不了困难,时常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

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应从“意”开始。

29.维持课堂纪律对保障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下列维持课堂纪律的方法中,不适宜的是()

A、由教师建立严格的课堂规则,并强制实施

B、做好课堂监控,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

C、保持紧凑的教学节奏,合理布置学业任务

D、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有以下特点:

(1)由教师和学生充分讨论,共同制定;

(2)尽量少而精,内容表述多以正面引导为主。

30.下列选项中,能够激起学生内在动机的因素是()

A、父母的奖赏

B、教师的表扬

C、学习材料的趣味性

D、竞争情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内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因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

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活动本身就能使其得到满足,无需外力的作用,如报酬和奖赏,也能产生荣誉感。

31.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

B、实际锻炼法

C、品德评价法

D、陶冶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品德评价法,即班主任依据学生守则、德育大纲等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做出评判,以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巩固,纠正不良品德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班主任工作目标的方法。

32.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各方面的差异很大,为了使教学不脱离实际,就要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这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内涵。

33.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

习惯于“三七二十一”这一记忆顺序.如果问他们“几乘以三等于二十一”,很多人一时间都反应不出来,这是一种()现象消极作用的表现。

A、发散思维

B、定势

C、逻辑思维

D、启发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重复性地背乘法口诀表使人的思维形成定势,因此在问题顺序发生改变时,人们一时间往往反应不出来。

34.教学策略中尤其适用于教授那些学生必须掌握的、有良好结构的信息或技能的是()

A、发现学习

B、掌握学习

C、独立学习

D、直接教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直接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策略。

在直接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清楚地说明教学目标,在充足而连续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监控学生的表现,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方面的反馈。

由于在这种教学策略中,由教师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材料,控制教学进度,设计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所以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直接教学尤其适用于教授那些学生必须掌握的、有良好结构的信息或技能。

当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深层次的概念转变、探究、发现,或者是开放的教学目标时,直接教学就不太适用了。

本题选D。

3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A、学术影响力

B、个性影响力

C、年龄影响力

D、职称影响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特征与人格魅力,这些构成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36.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通过儿童的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被称为()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校本课程

D、活动课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37.为加强班级管理,班主任王老师经常查阅学生日记,侵犯学生的权利是()。

A、隐私权

B、名誉权

C、财产权

D、受教育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38.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学评价类型分为()。

A、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

C、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与错误评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按照评价基准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按照评价方法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

39.“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

”这句话的表述属于()目标。

A、情感与态度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价值观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从题干中的“科学知识”与“科学技能”可知,题干描述的是知识与技能目标。

40.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哪几个字概括()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班级授课制可用班、课、时三个字来概括,具体表现为:

(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

(2)按课教学。

“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3)按时授课。

把每一“课”规定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个单位时间称为“课时”。

二、多选题

1.我国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包括()。

A、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B、掌握较宽广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

D、具有正确的劳动关系观点、职业观念和初步的择业能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我国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

①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②掌握较宽广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③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相应的审美能力;④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职业观念和初步的择业能力。

2.“慢养孩子,静待花开。

”从学生观来看,这体现了()

A、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B、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C、学生是完善的人

D、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E、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D

【解析】: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身上或许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所以学生不是完善的人,C项说法错误。

E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3.意志总是和行动紧密联系着,通常称之为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自觉的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前提

B、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

C、自由是意志行动的体现

D、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必要条件

E、意志对行动有支配和调节作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D,E

【解析】:

意志的特征是:

(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4.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

A、多样性

B、全面性

C、综合性

D、可操作性

E、灵活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D,E

【解析】: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

它具有对教学行为的指向性、结构功能的整合性、策略制订的可操作性、应用实施的灵活性、教学策略的调控性、策略制订的层次性。

故正确答案为CDE。

5.教学相长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共同的相互关系。

以下哪些是对“教学相长”的正确理解?

()

A、相互制衡

B、相互促进

C、相互学习

D、相互发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C,D

【解析】:

“教学相长”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选项中的相互制衡不是对教学相长的正确理解。

6.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用于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A、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

C、校园资源

D、网络资源

E、科技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D,E

【解析】:

校外课程资源即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

C项属于校内课程资源。

7.课程目标取向的分类包括()

A、普遍性目标取向

B、预成性目标取向

C、行为性目标取向

D、生成性目标取向

E、表现性目标取向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C,D,E

【解析】:

课程目标取向基本包括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性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四种。

8.综合课的结构包括()

A、组织教学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布置课外作业

E、检查复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E

【解析】:

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9.教育目的具有层次性.其结构包括()。

A、国家教育目的

B、学校培养目标

C、教师教学目标

D、课程教学目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但它不能代替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各级各类学校还有各自的具体工作方针,这便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层次性:

①国家的教育目的;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③教师的教学目标。

10.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E、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E

【解析】:

教学工作主要包括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作业的布置与反馈、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五个基本环节。

11.总结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有()

A、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B、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

C、强化学生的学习

D、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E、为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E

【解析】:

C项属于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功能,D项属于诊断性评价的主要功能。

12.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的是()。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D、初中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C,D

【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的课程结构:

①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