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渡中学131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9037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渡中学131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渡中学131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渡中学131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渡中学131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渡中学131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渡中学131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渡中学131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渡中学131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渡中学131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渡中学131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

(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句子里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潜行(qián)谚语(yàn)凸出(āo)澄澈(céng)

B、踉跄(liàng)旷野(guǎng)孪生(luán)顷刻(qīnɡ)

C、沉淀(diàn)喑哑(àn)绫纱(líng)纳罕(hǎn)

D、险象迭(dié)生颤动(chàn)庇护(bì)狩猎(shòu)

2、下面句子中有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B、那猴王使个身法,让过神峰,掣出那绣花针,晃一晃,碗来粗细,赶到前,对面相还。

C、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

D、“萤火虫?

就像很汤很汤的小火星吗?

3、找出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B、在南京大屠杀中,侵略者犯下了骇人听闻的暴行。

C、听到这个好消息,他高兴的惊慌失措,不知怎么办才好。

D、看到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同学们都忍俊不禁的哭了。

二、阅读《塞翁失马》选段,完成4—6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4、下面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马无故亡而入胡:

死掉B、引弦而战:

拉开弓弦

C、居数月:

经过D、此何遽不为福乎:

怎么就,表示反问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此独以跛之故

A、人皆贺之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篇寓言用来说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两句话的,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

B、这则寓言首尾完整,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突出了塞翁“善术者”的形象。

C、这则寓言用一连串的事实,形象地说明了福祸之间没有什么差别,是可以随意转化的。

D、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地浓缩成了一句成语: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它说明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有两面性。

第Ⅱ卷(其他类题型共82分)

三、翻译,默写(10分)

7、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⑴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⑵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6分)

(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两句)(2分)

①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2)默写朱熹《观书有感》整首诗。

(4分)

▲▲

▲▲

四、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魏巍的《我的老师》的选段,完成9—12题。

(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2)

(2)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3)(3)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

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4)(4)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5)圆天盖着大海,

(6)黑水托着孤舟,

(7)远看不见山,

(8)那天边只有云头,

(9)也看不见树,

(10)那水上只有海鸥……

(11)(5)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

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12)(6)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

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

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

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

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

“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

”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

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

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

(7)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蔡老师!

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8)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9)“找蔡老师……”

(10)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11)“不是放暑假了么?

(12)哦,我才醒了。

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

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

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13)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9、作者回忆了蔡芸芝先生的哪些事例?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3分)

10、阅读下面句子,结合带点字词体会句子的意思。

(4分)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分)

(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2分)

1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12)段中的画线句。

(3分)

12、文章结尾写道: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谈谈你对这句话理解?

(2分)

五、作文(60分)

在我们的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的呵护,也有风霜雨雪的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大财富。

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

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

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请你以“在___________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

横线上可以填上“逆境”、“苦难”、“呵护”、“奋斗”、“磨练”、“关爱”等词语,也可以填上其他的词语。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

②文体为记叙文。

③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B卷(共50分)

一、根据《论语》的学习,完善下面的句子。

(4分)

1、▲,思而不学则殆。

2、三军可夺帅也,▲。

3、▲,不舍昼夜。

4、▲,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王著教帝学书

太宗①朝,有王著者学右军②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③。

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④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

“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⑥益也。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太宗:

宋太宗赵匡义。

②右军:

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③翰林: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④内侍:

此指太监。

⑤遽:

匆忙。

⑥规:

勉励。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

(4分)

数遣内侍▲ 持书示著▲ 

或询其意▲ 若遽称善▲

4、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6分)

⑴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⑵又以问著,对如初。

5、这则故事中的太宗或王著的角度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请联系自己实际情况谈谈。

(2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伊索》《繁星春水》

6、下面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冰心的《繁星春水》是受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飞鸟集》的影响而写成的。

B、《繁星春水》主要表现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C、《伊索寓言》大多是神的故事,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少部分以动物或人为主。

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D、《伊索寓言》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人民的经验和智慧,二是借动物动物讽刺人类的缺点,三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残暴。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2分)

“乌龟请求老鹰教它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

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它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

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

这则故事出自《伊索寓言》,请写出它的寓意。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风吹起蒲公英顾晓蕊

①十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他一把红棉吉它。

母亲是位乡村音乐老师,她轻轻拨动琴弦,流淌出美妙的乐曲。

他听得着了迷,缠着母亲教他识谱,教他弹唱。

  

②过了一段时间,他的指尖也能如蝴蝶般在琴弦间飞舞。

那时日子虽然清苦,却有无数小快乐。

可是,两年后,母亲因病去世。

想念母亲时,他就抱着吉它轻轻弹唱,让琴声带走内心的悲伤。

  

③有一天,他放学回家,父亲指着位个子瘦高的女人,说是他的继母。

女人身后站着个年龄与他相仿的男孩,父亲说这是弟弟。

他的心猛得一疼,难道父亲忘记母亲了吗?

  

④周未,父亲进家,从包里掏出两个苹果。

红红的苹果又大又圆,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馋得他直咽口水。

父亲当着继母的面,把苹果都递给弟弟,扭身想对他说些什么,他赌气跑开了。

他觉得父亲果然变了心,心里更觉悲凉。

⑤他躺在床上,想起刚才的一幕,泪水悄然滑落。

这时,有人推门进来,是继母。

他合

上眼,假装睡着。

继母在床边坐了会儿,给他掖掖被,随后,轻轻地离开。

他侧过身,碰到凉凉的东西,一看,是个苹果。

他心头一暖,委屈消散了许多。

自那以后,每每父亲捎回些好吃的,继母总给他留上一些。

  

⑥继母无声的关爱,为他孤独的心灵,打开一扇亮窗。

他和弟弟的感情日渐融洽起来,弟弟的成绩好得出奇,让他这个做哥哥的自愧弗如。

  

⑦那天,他和弟弟并排躺在田野上,周围丛生着一片片蒲公英,风轻轻地吹着,吹起了一柄柄汢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飘飘悠悠,随风远逝。

他们聊起各自的梦想,他说将来想当一名歌手,弟弟说愿化作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向广袤的天地。

  

⑧就在他对未来充满憧憬时,不幸再次降临。

父亲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病危之际,拉着他的手说:

“孩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

”多年的误会和责怨,顷刻间烟消云散。

他悲恸地呼唤,最终没能留住父亲。

父亲走后,继母一下子苍老许多,她常坐在那里发愣,任忧愁爬满脸庞。

  

⑨他想了又想,做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他对继母说要到外边打工,挣钱供弟弟读大学。

继母低声说:

“我一个妇道人家,没啥能耐,让你跟着受苦了。

”她用手指绞着衣角,泪水落了下来。

  

⑩第二天清晨,他留下一封短信,背起心爱的吉它,悄悄地离开家。

他来到一家建筑工地,干着又脏又累的活,在飞扬的尘土里,抛洒辛勤的汗水。

最困难的时候,他住廉价的出租屋,被成群的蚊子叮咬。

为了省钱,他甚至连着一个月,每顿只吃盐水煮面条。

他把节约下来的钱,寄往家里。

  

偶然的一个夜晚,他看到有人在街头弹唱,生意似乎还挺火,心中一阵暗喜。

弟正读高中,购买复习资料,需要更多的钱。

他把吉它擦试一遍,调好弦,对着乐谱苦练了几十首曲子。

  

他穿行在繁华的夜市,用心弹奏每一个音符。

有的听众被他的歌声吸引,拍手叫好;也有的听众拿他取乐,推搡中将他撞翻在地。

他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转身离去。

 

来到城市这些年,他学会了隐忍。

不管人生的际遇多么黯淡,他从没有忘记当初的梦想,并用自身微弱的光芒,去照亮弟弟前行的路。

  

就这样,他白天在工地干活,晚上到街头弹唱。

终于盼到这一天,他收到弟弟的来信,弟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

他接着往下读,读着读着,泪水浸湿了纸页。

  原来,弟弟曾到工地上找过他,工友们说,他下班后,到街头唱歌去了。

弟弟转过几条街巷,看到抱着吉它弹唱的他。

弟弟听得泪流满面,忍了又忍,没有喊出声来。

弟弟说,当时就下定决心,要用最好的成绩回报哥哥。

考上大学后,可以边学习边做兼职,这样哥哥就不用那么辛苦。

弟弟还说,母亲很挂念他,让他有空多回家看看。

  

那天晚上,他破天荒地买了酒,跟几位工友一起庆祝。

大声地说:

“我弟弟考上重点大学了!

”他的语气是那么骄傲,那么自豪,仿佛考上大学的是他。

  

他生平第一次喝醉,倒在床边,微闭着眼,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就在半梦半醒之际,他感觉自己化作一缕清风,吹起洁白的蒲公英,飘向那不知名的远方。

(选自《2012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改动)

8.根据情节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在序号处把“他”的心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每处不超过4个字)(4分)

母亲教学吉他,

(1)——继母弟弟进家,

(2)——父亡外出打工,悲恸隐忍——弟弟考上大学,(3)

(1)▲

(2)▲(3)▲

9.第⑦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10.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6分)

(1)过了一段时问,他的指尖也能如蝴蝶般在琴弦间飞舞。

(结合语境,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不管人生的际遇多么黯谈,他从没有忘记当初的梦想,并用自身微弱的光芒,去照亮弟弟前行的路。

(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的含义。

11.从表达效果和内容两方面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4分)

四、语言运用,完成12-14题。

(12分)

12、仿照下面的句子写话。

(4分)

中国梦,我的梦。

它是红色的,她如迎风招展的国旗令人崇敬

它是▲,她如▲令人▲。

它是▲,她如▲令人▲。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

学校每年都要开展感恩周活动。

(1)学校向全校征集宣传语,请你就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

(4分)

(2)情景对话。

(4分)

在感恩周活动中,学校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家能帮助父母承担一些家务劳动。

你和你的朋友们正积极地商量着回家要做的事情,这时你们班级一位成绩非常优秀的同学小林却说:

“学习成绩优秀就是孝敬父母,其他都是多余的。

”面对这样的情境,你该怎样劝说小林呢?

2016级七(上)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20分钟)

A卷(共100分)

一、二题:

选择题(18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C

B

A

C

C

三、翻译,默写(10分)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6分)

(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两句)(2分)

①但余钟磬音②隔江犹唱后庭花③却话巴山夜雨时

(2)(4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4、现代文阅读(12分)

(3分)本文并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七件事: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老师教我们跳舞;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老师写字;⑥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⑦我梦里寻师。

五、作文

B卷(共50分)

一、(4分)

1、学而不思则罔2、匹夫不可夺志也

3、逝者如斯夫4、博学而笃志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3、(2分)

数多次 示给……看 或有的人 善好

4、(6分)

⑴译文:

王著每次都认为还未学好,太宗更加专心临摹。

⑵译文:

又拿了写的书法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像当初的一样。

5、(2分)太宗:

专心致志,刻苦向学,总会有成就。

王著:

严格要求,才会实现更高远的目标。

(意思近即可,学生需联系自己的学习情况)

【参考译文】

宋太宗当政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著的人学王羲之的书法,深得他的精髓,在翰林苑当侍书。

皇帝处理政事之余,还注重练书法,好几次派太监拿自己写的书法给王著看,王著每次都说还未学好,太宗就更加专心临摹。

又拿了写的书法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像当初的一样。

有人问他的意图,王著说:

“虽然写得好,但是如果那么快就说好,恐怕圣上就不再(对书法)用心。

”从那之后,皇帝的书法精妙绝伦,超越前古,世人都认为这是王著勉励他的得益。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C)。

(2分)

7、(2分)

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律性,决不可违背这个规律。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8.(4分)

(1)小快乐

(2)委屈(悲凉)(3)骄傲(自豪)

9.(4分)通过环境描写,营造(渲染)了优美温馨的氛围;推动情节的发屉,为下文引出弟弟的梦把和他为弟弟的梦想而奋斗的情节作铺垫;与标题、结尾相呼应,突出文章主题。

10.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6分)

(1)运用比喻的修群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琴拉的熟练,表达了他内心的快乐。

(修辞方法l分,分析2分,意对即可)

(2)“微弱’是指他身份低微,工贤微薄;“光芒“是指他以自身微弱的力量支持着弟弟,供弟弟读书,给弟弟带来希望,照亮弟弟前行的道路;表现了他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3分,意对即可)

11.(4分)

“风吹起蒲公英”既实指他们在田野中所见到的自然中的蒲公英,更喻指他帮助弟弟实现人生梦想。

标题含蓄新颖,形象生动,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令人回味无穷。

四、语言运用,完成12-14题。

(12分)

12、仿照下面的句子写话。

(4分)例句:

例句

(1)中国梦,是白色的,她如银装素裹的雪景令人赞叹

中国梦,是蓝色的,她如浩瀚宽广的大海令人向往

例句

(2)中国梦,是绿色的,她如翠色欲流的草原令人陶醉

中国梦,是彩色的,她如云开雨散的虹光令人愉悦

13、

(1)(4分)

例句一:

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

     例句二:

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

     例句三:

常怀感动之情,常为感恩之行

(2)(4分)

答题要点:

一、称呼;二、抓住感恩的实质意义(精神的感恩更重要,学会了感恩才是真正的成长);三、说说感恩的一些小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