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889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

春季星空

认知目标:

1、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态特征;能应用已有经验对星座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在长期的观察活动中培养记录、分析资料并对科学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

2、能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做到尊重科学、尊重证据。

3、了解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北斗星、猎户座的具体位置及变化规律;了解不同季节、不同时刻星座变化是有规律的。

拓展性目标:

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星座。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观星记录表、搜集有关星空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 有关四季星空的音像资料、图片。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谈话引出问题:

四季星空中闪烁的星星有没有变化?

活动一:

1、学生交流各自的观察记录,谈谈自己观察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2、引导学生将北斗七星的样子画下来。

要求:

在画图的时候要注意用方向标进行标示。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者自由组合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整理。

3、观察结果进行初步整理。

4、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

从东到春,星座在“一天之内”和“从东到春”是怎样变化的?

5、学生交流、表达。

形式可以多样。

活动二:

1、提出问题:

无限的宇宙蕴藏着无数的奥妙,让我们继续将观察活动进行下去。

在继续观察中,你有什么问题吗?

2、 引导学生汇报实际情况。

3、 问题:

你有兴趣研究一下别的星星吗?

让我们选定新目标进行探索好吗?

请同学们预测:

从春天到夏天,北斗七星会发生什么变化?

春季其他星座会发生什么变化?

将预测的结果画出来。

展示学生画的预测图案。

自由活动:

1、让学生进行寻找北极星的活动。

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只要找到就可以。

2、评价:

让学生对自己的一系列探索活动进行评价。

拓展活动:

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

17夏季星空

认知目标

1.能观察、探究夏季星空及典型星座;能与学生交流、介绍自己在四季星空中观察到的星座及方法。

2.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星座,并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北斗七星及其他星座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规律;了解四季星空及其星座。

  拓展性目标:

  继续观察星空,发现有关星空的更多的秘密。

活动准备:

引导、鼓励学生观察夏季星空及星座;并搜集整理自己在四季星空中的典型星座和有关资料。

准备夏季星空的资料,如银河、夏日大三角的图片资料或录像资料等。

活动时间:

一课时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

夏天来临,美丽的星空更加灿烂,我们不仅可以观察到雄伟壮关的银河,而且还可以看到夏日大三角中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情景。

如果准备了有关星空的录像资料,可先播放录像,让学生感知星空的美丽与神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

活动一:

1、让学生在全班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交流课前的观察和发现,如学生展示介绍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在春天、夏天的变化。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所观察探究的星座和夏季星空发生了哪些变化,让学生把自己观察的方法、观察的时间、观察的地点、观察的感受、搜集到的有关星座的传说等问题充分地说出来,可以是图片,可以是文字资料,可以是观察记录等。

3、教师要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让每个参与者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4、通过教科书上的资料卡及银河两张正面、侧面的图片进行展示,或者展示自己、学生搜集到的有关银河的图片、文字资料。

5、最后通过星空全图和相关资料、课件,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所观察的星座在从春季到夏季所发生的变化及夏季星空的典型星座。

还可以以此为依托交流有关夏季星空、星座的知识,及有关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其他星座的传说,从而让学生对夏季星空及星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活动二:

1、学生在小组内共同交流、整理自己一年来对星空及相关星座观察、记录、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包括观察的方法、自己的感觉、发现等方面的内容。

(1)   让学生展示和交流自己在一年中所观察的有关北斗七星的问题,画出北斗七星在秋、冬、春、夏四季中的四幅简图。

(2)   秋季的仙后座、飞马座,冬季的猎户座、大熊座。

(3)   春季的巨蟹座、金牛座,夏季的天鹅座、夏日大三角等。

2、引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和相关资料,来讨论、总结星空变化的规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选定的星座在天空中的四季变化记录,并给学生留有整理和展示的空间。

3、进行全班形式的大讨论与交流,展示学生整理、总结出的星空和星座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借鉴他人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发现与认识,以求全班同学认识到星空及星座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规律。

自由活动:

1、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推测、猜想星空、观察过的星座及自己感兴趣的其他星座在新的一年轮回中还会发生什么变化。

做出合理的判断和猜测。

1、引导学生在原来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新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问题的科学性。

要求小组同学共同制定出方案并探讨方案的可行性。

2、证实总结的规律是否正确,坚持观察看能否有更多更有价值的发现。

评价:

让小组同学从“坚持长期认真观察”、“观察记录”“发现问题”等方面对自己和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继续对星空和星座进行中长期的观察,力争有新的发现。

拓展活动: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星空及自己感兴趣的星座。

定期开展一些交流、展示活动,比一比谁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看谁的发现多,谁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人人争当“小天文学家”,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种子发芽了

认知目标:

1.能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能设计简单的二维图表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

2.在探究过程中能大胆猜想,养成认真细致、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3.知道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

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

拓展性目标:

记录种子发芽及生长过程,仔细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用水浸泡一天以后的植物种子、放大镜、刀片、镊子、瓷盘、纱布等。

观察现象,做好观察记录。

让学生自己确定要准备的材料。

相关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

包括三个活动:

活动一:

认识种子的结构

1、提出问题:

种子什么会发芽?

它有哪些结构特点?

2、组织学生观察、讨论、运用工具进行研究。

在观察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也可以在教室里利用音像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猜想。

提出问题:

“春天来了,种子落在土壤里开始发芽,说明什么?

”只是对探究方向的一种提示。

组织活动是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启发学生积极动脑,通过观察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并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

3、画出种子的结构,猜测种子哪一部分能发芽?

   活动二:

依据猜想制定实验方案。

1、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猜想提出问题:

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

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办?

2、引导学生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

种子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芽?

3、定研究计划,展开探究。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三:

实验验证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究,设计对比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种子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指导学生掌握切割的方法,并提醒学生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全班交流,从而充分展示学生的不同认识,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认识。

自由活动:

评价时,从“我对研究活动的兴趣”“我提出的研究问题”“我的观察、实验”三方面的内容反思自己的表现,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并讲出评价的理由。

拓展活动:

 记录种子发芽及生长过程,仔细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记录。

8.潜望镜的秘密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通过对潜望镜内部结构的研究,使学生能利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通过课前搜集和整理有关潜望镜的资料,使学生学会利用书籍及其他信息源获取信息。

2.通过制作潜望镜的活动,使学生学会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交流;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

3.认识平面镜反光性质的应用;会制作简易潜望镜。

学生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潜望镜的文字、图片资料。

2.制作简易潜望镜的材料:

条形纸盒、粘纸或双面胶、美工刀、镜子或镜片等。

教师准备:

1.有关潜望镜的图片、文字资料。

2.自制简易潜望镜。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玩镜子玩出了好多有趣的科学道理,还记得是怎么玩的吗?

生(齐):

记得!

师:

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小组内交流)

师:

哪个小组用两面镜子看到了窗外用眼睛直接看不到的景物?

生:

我们小组做到了。

师:

上来说说你们的做法,演示给大家看一看。

生:

(边演示)我们是这样做的:

两个镜片,一个斜对着窗外要观察的景物,不断调整另一个镜片的角度,最后就看到了窗外的景物。

现在看到了,大家过来看看吧!

(教师指派几个同学观看)

师:

看到了吗?

生:

看到了。

师:

从刚才这个小组的做法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1:

我想到了我们做的“传光游戏”,当时我们用了4面镜子。

生2:

我想到了潜艇上用的潜望镜。

我从百科全书上看到潜望镜就是利用两个平面镜做成的。

师:

你知道的真多!

(竖起大拇指)他说得很有道理,潜望镜就是利用镜子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反光)原理制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潜望镜的秘密。

(板书课题)

2.交流资料,整体感知。

师: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关于潜望镜的资料,结合自己对潜望镜的认识,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资料的情况。

师:

哪个小组先说一说通过交流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

我们知道潜望镜开始只是用在潜水艇上,后来又发展到陆地上,主要在军事上用的多,这是我们小组找到的一张潜望镜的图片。

(学生到实物展台上展示图片——一张潜望镜实物照片)

生2:

我们小组找到了潜望镜的发明过程,我读给大家听:

潜水艇通过调节浮力达到潜浮的目的。

1897年,莱克建造了一艘采用双壳设计的潜艇。

当时所有的潜艇潜水后只能盲目地行驶,只有当潜艇升到接近水面时,才能够通过舷窗看到水面的情况。

莱克设想制造出一种既不易让敌人发现,又可以在水下看到水上情况的仪器安在潜艇上。

他买来一大堆各式镜子,试着制造。

1902年某一天,他偶然地找到了正确的组合。

他希望看到的街道和海港清晰地展现在他眼前。

后来,他又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找一位光学教授合作,终于找到了正确的组装方法。

他把它装在他制造的潜艇上,这就是后来固定的和可旋转的潜望镜的前身。

至此,潜艇才第一次有了眼睛,再也不用在水下的黑暗中盲目游动了。

师:

通过听这个小组找的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生2:

我知道原来潜水艇上没有潜望镜,后来是一个叫莱克的人发明了潜望镜。

生3:

我还知道莱克从1897年制造了潜水艇后就研究潜望镜,直到1902年才制造成功,用了五年时间,说明他很有毅力。

师:

你体会得很深刻,很多科学研究和成果需要科学家用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科学研究就需要这种毅力和精神。

生4:

我从中知道了潜望镜是用很多镜子做成的,而且必须正确的组装才行。

师:

还有关于潜望镜的其他信息吗?

生5:

我们组还有,是在陆地上用的潜望镜,还有夜视功能。

师:

有图片吗?

生5:

有!

师:

到实物展台上展示一下。

生5:

(边展示)这是陆地上用的潜望镜,是潜艇用潜望镜的发展,士兵可以利用它侦察敌人阵地上的情况。

这个潜望镜还有夜视功能,可以在漆黑的晚上使用,而且非常轻便,利于携带。

…  …

3.拆解模型,深入研究。

师:

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侦察的仪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