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苏相机的使用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8880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苏相机的使用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哈苏相机的使用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哈苏相机的使用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哈苏相机的使用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哈苏相机的使用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苏相机的使用方法.docx

《哈苏相机的使用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苏相机的使用方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苏相机的使用方法.docx

哈苏相机的使用方法

哈苏相机的使用方法

胶卷安装需要感光层对镜头方向(这句话听上去别扭,但是由于120胶卷是有防光纸,倒过来卷看上去有点别扭)!

黑面朝上

胶卷安装好以后,看到计数器为0,先上弦(前面一个摇把)!

否则第一张就会空卷!

然后摇后面那个卷片把手直到出现数字1(不摇到数字1出现,边上小孔没有呈现白色,快门是没法释放的),这时数字孔边上的小孔出现白色(快门释放后为红色,以提醒你需要上弦),抽出遮光板(这是给你换后盖时用的)才能释放快门,然后不需要再装上遮光板,连续拍摄(不要卷卷片把手!

直接上弦),直到第12张拍完(快门释放完),这时不能再卷上弦把手(卷了快门也无法释放,显得快门被卡住,需要把后盖取下才能释放,所以第13张应该是不能拍)!

这时需要用卷片把手把胶卷后面的防护纸都卷完(卷到手感空了为止),取出胶卷即可。

所以一旦多上了一次弦也不要惊慌,需要做的就是插上遮光板,取下后盖(不插上遮光板不能取下后盖),就可以释放快门,然后再安装胶卷开始第二卷的拍摄。

有些限制必须知道:

装胶卷盒子的旋钮没对准会推不进!

装好后需要对准才到位。

快门没有上弦镜头不能取下(反光板没有抬起)!

甚至于不能装镜头(取下时),这时需要上一次弦,才能对准位置装上。

遮光板没有取出不能释放快门!

没有上弦时,取景框内看不出任何东西,因为反光板没有抬起。

快门边上的小扳手也许是保险,太细不要动(经实验是控制后面帘布的,可以使帘布常开,由于位置没对准是会引起快门无法释放)!

取景框里的放大镜机关在上面那个塑料件,往右侧推就可以释放放大镜。

后盖必须要装上遮光板才能取下,开关在顶上那个数字12的按钮(往右侧推)。

由于相机使用的是镜间快门,但是他有具有帘布来遮挡取景时的光线,所以当快门释放时听到帘布释放的声音比镜间快门声音响,而快门按钮按下后不抬起时帘布没有关闭,这样就会给人以快门还没有关闭的错觉(快门键边上那个小把手就是操控帘布是否常开)。

今天的哈苏系列有6种型号构成,机戒的C系列,电子的F系列,内置马达的E系列,超广角S系列,可移轴的A系列,真正可拍宽硬幕的Xpan135系列。

V、H、P、I、C、T、U、R、E、S

代表1、2、3、4、5、6、7、8、9、0。

反光板预升是可靠的,除非你用力推挤,使里面的限为位装置移位,就会在预升反光板的同时释放快门,当然,如果你预升了反光板后,没有释放快门而又去卷片,那么相机一定出故障,轻则卡死,重则动力发条断裂,我修过的许多台500系列机都是这样损坏的,这是哈苏的死穴。

放心大胆地用吧,只要使用方法得当,反光镜预升机构出故障的几率很少很少。

新机子就更该放心啦

我见到HASS被卡住的故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镜头不上快门安装时被卡住,一种是反光镜预升机构被卡住,前者是操作上的失误,后者多为预升机构机件变形或磨损造成的。

结论:

120的镜头焦距X0.65(ctg57度)=135的镜头焦距

135的镜头焦距X1.54(tg57度)=120的镜头焦距

哈苏老款的C型镜头上面带有V、X和M三个标志。

V——镜头自拍档。

X——电子闪光灯专用接座。

M——F型闪光泡专用接座。

使用现在的闪光灯要接在X档的闪光接座上。

增距镜上的这个装置与镜头上的一样,都是机身释放镜头快门用的。

当增距镜与镜头一起从机身旋下出现镜头快门释放时,可通过这个装置给镜头上弦;关于增距镜和镜头安装的先后问题,坛子里有过多次讨论,2、3是很多人的共同用法。

增距镜与镜头一起卸下没有问题,只是从增距镜上卸下镜头时快门容易被释放,不会造成镜头与增距镜不能分离的现象;用1.4增距镜要补偿1档光圈。

哈苏的2XE二倍增距镜(#20605)可以装到任何焦长的镜头上使用,你装上40广角后镜头拿不下来,快门按不下去,可能是镜头没有安装到位就按了快门,造成镜头快门传动机构卡死。

可以用把小平口起子,通过机身后帘伸到镜头接座内的转动螺丝上,重新将镜头上快门后,卸下镜头,再卸下增距镜,释放快门后,先将增距镜装到机身上,再把镜头装上。

哈苏在使用增距镜和近摄接环时跟其他相机不同,要先装增距镜、近摄接圈,然后才能装镜头。

哈苏的1.4倍增距镜使用上与2倍增距镜不同,只能用在焦距100毫米(含)以上的镜头上。

使用1.4倍增距镜(曝光量增加一档)和56mm近摄接环(曝光量增加一档到一档半)拍摄

模型高手:

航海者说得不错!

哈苏带*的机身多为欧洲市场生产,有影友讲比供应亚洲市场的机子质量稍好,俺没有这方面的体会。

最早4款哈苏镜头是科达生产,后来的C、CF、TCC、CFi、CFE基本是蔡斯,三款140-280是施奈德,CB、FE60-120和H是小日本。

四角有小缺口,实际图像尺寸也没有6*6.

再有后背在卷片时有点晃动.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四角的小缺口可是HASS的标志,中间还有两个V型小缺口,那是哈苏的姓,叫“维克多”的第一个字母。

卷片晃动主要是固定不稳。

换个重型三脚架,包你稳如泰山,呵呵.hass的V形缺口除了可作为HASS的标志,其实真正的功用是确认底片的正反面,缺口在左就是光面(正面),便于观片或放大。

6X6篇幅的实际尺寸为56X56mm。

镜头右侧有1-18……数字那就是EV值,设定一个曝光组合,改变光圈1/2或1/3档,就是改变曝光补偿。

在这么多高参的好主意下,反光镜还是升不上来,只说相机动作关系和过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看来只有分解机身来排除故障了。

这种毛病我修过,其实问题不大,只是内部联动机构的问题,只是要将内部机构整体分解下来,将快门顶杆(不是快门按钮)推到位,反光镜就会回位。

具体步骤:

1、卸下卷片扳手,可以看到机身卷片轴上有一个带槽的大圆片,用双针扳手卸下固定螺丝,取下圆片。

2、卸下机身底下的4个固定螺丝,向后拉出机壳内的机械装置,不要怕,全是机械装置,不会影响以后使用。

3、取出机械装置后,在机壳内用起子给镜头快门转轴上弦,卸下镜头。

4、观察取出的机械装置右侧,与机身快门按钮接触位置有一个细长的快门顶杆,用手按动使其到位,按动过程中有一个带拉簧的转盘转动,转盘转动到位后,反光镜会立即上升复位,故障排除。

如果转动不到位,用手拨动一下转盘。

5、不要马上结合机械装置,要反复上快门试几下,既然出现问题,一般是快门顶杆产生变形使行程不到位,可用钳子将顶杆前臂平面往前搬一点,整个机械装置动作确实没有问题后,再按分解相反顺序结合,注意要先上好快门。

如果自己修理没有根,建议找个修理相机的内行帮助。

祝你马到功成

后背上不去不要紧,毛病与后背没有关系

后帘只要能关上,就不是后帘的毛病,不要动它,帘幕很娇气

把腰平取景器卸下,将调焦屏上面两边的固定卡拨开,取下调焦屏,轻轻往上搬一下反光镜

同时转动输片钮,反复按动快门按钮和反光镜预升钮

以上动作反光镜还是恢复不下来,就是机身内部联动机构卡住了,只有请人打开机身了,自己千万不要强行结合

后背上不去就先别上,机身右下角出来的小金属片是和快门扭连动的推动后背记数器的,后背在插上豆腐刀后,右下角的记数连动挡片就会关闭,机身上的右下角的小金属片就插不进去了。

上下后背时,必须插上豆腐刀,豆腐刀控制着上下后背的开启扭,以防止跑光,不拔下豆腐刀快门扭是按不下去的。

从你现在的状态来分析,必定是快门扭按下后没能回到初始位置。

当然卷片板手不能动。

按住预升扭同时再按快门牛试试,或着轻轻把机身右下角的小金属片先向外拉一拉看看怎样。

拍风光使用腰平取景器完全可以,其折合式对焦罩为标准配置,内有4.5倍放大镜,取景器内的图像是左右相反的。

哈苏相机平时不用将镜头、机身和后背分解单独保管。

哈苏安装胶卷时必须从后背取出菲林架,否则装不上胶卷。

平时拍照要养成插回豆腐刀的习惯,主要是避免插片丢失。

后背中有没有插片不影响机身上弦。

安装胶卷前,首先要仔细检查后背右侧数字窗,确定后背内有无胶卷。

逆时针转动后背锁定扳手(装头顺旋卸反旋),向外抽出胶片架。

将用完的胶卷轴卸下,装到片架前面空位上。

打开胶卷封条,将胶卷装到片架后面的空位上,这时需要注意,要将胶卷的黑纸一面朝上装入,将胶卷引纸插入前面空轴插槽内,轻轻转动片轴,拉片头前顺转圈,使胶卷背纸上的长箭头与片架右侧的红色三角对齐,就可以将片架装进后背内。

这时需要注意,装进后背前,要将胶卷背纸转紧,装片架时用力不要过大,如片架插不到位,要打开部分插片,一手按片架,一手插片架,片架到位后锁紧卡锁,要检查引纸位置是否正确,慢慢转动摇把,确认输片正常后再关上插片,转动后背摇把直到输片到位停止,将后背装到机身上就可以拍照了。

刚开始用哈苏时容易不上快门就上后背,结果上弦时使胶卷空过一张。

简单认为裂像屏和测光系统没有直接连接而对测光没有影响的结论不够准确。

哈苏的PME取景器对各种调焦屏的使用是有严格要求的,不同的调焦屏在不同的测光方式下要进行偏差修正,具体如下:

1、Acute-MatteD型取景器(#42204、#42207、#42210、#42213):

现场光模式下不需要进行偏差修正;在重点测光模式下使用任何镜头配合增距镜使用,并使用光圈f/8或以下时,需将曝光值减少一级(-1EV)。

2、Acute-MatteD型取景器(#42215、#42217、#42219):

现场光模式下不需要进行偏差修正;在重点测光模式下镜头最大光圈值由f2至f5.6无需进行修正,镜头光圈f/8或以下时,需将曝光值减少一级(-1EV)。

3、Acute-Matte型(#42165、#42167、#42203、#42170):

现场光模式下使用任何镜头配合增距镜使用,并使光圈在f11或以下时,需将曝光值减少半级(-1/2EV)。

在重点测光模式下只适用于f/2至f4光圈范围。

打听有结果了,今天上午五棵松:

1,金祥:

肯高60MM哈苏卡口偏振1000元。

2,金祥(东区):

B+W60MM螺口偏振680元+转哈苏卡口接圈280元=960元。

3,金广角:

B+W62MM螺口(超薄)偏振460元。

4,广角(颜永利):

保谷60MM哈苏卡口偏振500元;B+W62MM螺口(非超薄)偏振430元+日本产金属转哈苏卡口接圈260元=690元(我经过讨价660元买下!

);电话号码:

(010)88117875---广角(颜永利)。

我问了可电话后办理邮购。

 

500CLASSIC产于1989至1994年,是大名鼎鼎500CM的换代型。

501CM从1997生产至今,这两个型号之间有个型号是501C(1994-1997年)。

哈苏60mm口径的遮光罩共有3种:

38-60(#40668)、60/80(#40670)和100-250(#40673),要分别用在适应焦距的镜头上。

prontorCF镜头是1982至1998年间的产品。

给你一个哈苏镜头的生产年谱供参考:

C型镜头:

1957——1982年

F型镜头:

1977——1991

CF型镜头:

1982——1998年

TCC型镜头:

1991——1995年

FE型镜头:

1995——至今

CB型镜头:

1997——2002年

CFi型镜头:

1998——至今

CFE型镜头:

1998——至今

后背先后有以下几种型号:

1949——1954年生产的型号是12

1955——1968年生产的型号是C12

1968——1973年生产的型号是A12

1973——1986年生产的型号是A12N

1985¬——1997年生产的型号是A12V

1997至今生产带豆腐刀插座的A12NEW

1991——1994年为205TCC配套的是E12CC

1994——2004年为203FE配套的是E12

哈苏老款的C型镜头上面带有V、X和M三个标志。

V——镜头自拍档。

X——电子闪光灯专用接座。

M—F型闪光泡专用接座。

使用现在的闪光灯要接在X档的闪光接座上。

目前常见的120幻灯机有以下几种:

1、哈苏PCP80幻灯机:

价格在26000元,没有必要考虑;

2、Rollei禄来66P两用幻灯机:

唯一的120和135通用幻灯机,有120mm/F2.8AV-Apogon和110/160mm变焦镜头两种配置。

广州高坚目前标价分别为14400/13900元。

3、KinderMann金徳曼幻灯机。

适合6X7,相对禄来价格便宜,用的人比较多。

前段五棵松8000元左右;

4、CABIN卡宾6X7幻灯机:

日本幻灯机名牌,MAMIYA的指定幻灯机,可放映645、66、67的幻灯片,甚至有120专用片夹,可放映整条未上夹的幻灯片,国内价格不太清楚。

5、kiev66基辅幻灯机:

6x6的幻灯机,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自动幻灯机2500元左右,容易烧片子。

我上个月准备在北京进台Rollei禄来66P,因控制系统有点问题没有办成,准备去广州或托人从高坚办一台。

虽然价格贵一点,但通用性强,如果钱不是问题,这是最好的选择。

 

哈苏镜头是自动收缩光圈。

在取景对焦时镜头处于最大光圈,只有在按动快门曝光前,镜头才自动收缩到预定光圈。

一般在察看景深效果时才按动景深预测钮收缩光圈。

最大光圈5.6以下的镜头,一般拍摄日出、日落时调焦没有问题,调焦困难时可以根据估算距离通过镜头距离标尺进行设定。

选择性调焦在采用超焦距时才用到,如下面说的光圈22时焦点选择在5米,从2.35米到无限远都可以清楚成像,简单的方法是按照镜头上的景深标尺来确定对焦点。

503CW标准配置的调焦屏应该是哈苏微棱裂像D型明亮对焦屏(#42215),调焦屏内最小一圈是上下可以分裂的裂像调焦区,调焦时以边缘景物上下对齐作判断;往外是一圈微棱调焦区,用于配合裂像区调焦;再往外是十字标线。

哈苏带“F”档的镜间快门镜头有两道叶片,第一道是镜头遮挡叶片,在曝光前遮挡光线不致使胶片曝光;第二道叶片才是光圈叶片。

当把快门调节环调到“F”档后,第一道遮挡叶片会收缩起来不起作用,按动快门按钮后,光圈叶片开始收缩,当松开按钮后光圈叶片才完全张开,这个动作与“B”门是一样的。

前几天你问的那个C50头的景深预视按钮的问题,帮老哈苏大侠补充一下:

你图片上的那个按钮就是景深预视按钮。

但是C头的这个设计不太好,你按下这个钮,光圈就收缩,但你松开以后,光圈不会恢复到最大光圈,需要将光圈调到最大,然后重新调整你需要的光圈,比较麻烦。

CF就不会啦。

旁边那个白色的,就是光圈和快门的连动装置啦。

哈苏503CW要诀:

哈苏相机先上弦,

顺转摇把机上弦,

机身上弦取机盖,

离机镜头先上弦,

装头卸头机上弦,

装头顺旋卸反旋,

装卸片盒插挡片,

释放快门抽挡片,

离机装卷插挡片,

卸除卷架钮反旋,

旋钮一侧放空卷,

卷片黑色朝外面,

装卷扣槽压胶片,

拉片头前顺转圈,

装片定位对长箭,

装卷架前钮反旋,

胶卷摇把转十圈,

白色在弦红释弦,

胶卷到头继续旋,

四分秒下勿松弦,

快门联动调光圈,

预升反光很关键,

多重曝光卸后背。

哈苏503CW使用报告

哈苏503CW于1996年推出,是由创建于1841年的以生产中画幅单镜头反光相机而闻名于世并拥有全球最大中画幅系统美誉的瑞典哈苏公司生产。

它具有反光镜预升功能并首次采用滑动反光镜系统(GMS),每次快门上弦时反光镜在回落过程中会向下滑动约3mm距离,使用焦距长于150mm的镜头或使用延伸接圈和皮腔时取景器能完整地显示拍摄画面。

与503CW同时推出的CW卷片器可以实现S-单张拍摄、C-0.8幅/秒的连续拍摄、M—多重曝光、RC-遥控拍摄等功能,也是哈苏全机械相机独具创新的杰作。

哈苏205FCC作为其V系列机械聚焦相机系列的最高级别的旗舰机型,是具有除了自动聚焦功能以外可以匹敌世界上任何自动相机各种先进功能的电子化相机,随着哈苏H1的出现以及升级型号哈苏H2的问世,哈苏已经借助H2以及H2D向数字摄影市场发力,与此同时,哈苏205FCC却与501CM以及203FE等一起停产了。

目前仍然在继续生产的可以更换镜头的V系列照相机就只有503CW了。

哈苏503CW相机作为全机械相机的经典在我国深受摄影人青睐,社会拥有量大,使用者众多,其典型的模块结构,可靠而精致。

是瑞典的精密机械与德国精密光学技术合作的结晶,哈苏503CW是采用镜间快门,自动收缩光圈,快门时间和闪光同步速度达到1/500s,也因此成为人类相机发展史上最永恒的经典相机之一。

笔者使用哈苏503CW多年,有一些心得要和大家交流一下,首先哈苏相机的机械密封不是很到位,尤其是其带有目镜放大功能的俯视取景器更容易进入灰尘,使用时除了注意以外,平时要注意保养,如果目镜或者取景毛玻璃屏已经被灰尘污染,清除也很容易。

具体办法是,按照购买时的使用说明书拆下胶卷后背再卸下取景器,用麂皮或镜头纸小心擦拭干净取景毛玻璃屏,防止灰尘继续通过毛玻璃边缘进入机身落到反光板上,一旦灰尘落到反光板上,很容易在反光板的弹射下飞进镜头后部,或者进入机身内部的机械部件中间,这时损失就大多了。

这时要把镜头卸下来,用吹气球小心的把灰尘吹掉,然后把镜头装上。

哈苏相机镜头的机械密封也不彻底,每次外出拍摄归来尽量把镜头调节至最近距离处,用麂皮或镜头纸擦拭干净周边的灰尘,然后再把镜头调节至最远处(最短的状态)存放。

从而有效地防止灰尘通过调焦环缝隙进入镜头的机械调焦机构(灰尘进入后转动镜头调焦环会有轻轻的摩擦声)甚至镜头内部。

相机和镜头的接口也是极易被灰尘侵入的地方,回家后首先要保证镜头快门上簧,然后卸下镜头进行擦拭。

不常用的镜头或是当天不再用的镜头一定要手动释放快门,让快门上紧弹簧充分释放休息,以延长镜头使用寿命。

镜头不论是打算装到机身上还是把镜头从机身上卸下,一定要保证镜头快门是上弦的。

释放快门的镜头是安不到相机上也不能从相机上拆卸下来的,平时准备几枚2角钱硬币或是新版的五角钱硬币,前者是铝制品,相对较柔软,对镜头的快门上弦拨岔损害更小。

具体方法在所有镜头的使用说明书中都十分清楚,照章操作给快门上弦后再安装到照相机上就行了。

拆卸镜头同样先行绐快门上弦再卸下即可。

除了CFE350mmF5.6SA镜头具有三脚架接座以外,所有其他现在生产的哈苏CF系列镜头都没有三脚架接座,在使用这些镜头配合增距镜子口近摄接环拍摄时,由于镜头重心前移,当把照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时,室外摄影必须注意过长的镜头会在风吹下会引起振动,反光板的振动更是不可轻视,一定要在对好焦距拍摄前首先升起反光板并尽量使用快门线。

使用1.4倍增距镜(曝光量增加一档)和56mm近摄接环(曝光量增加一档到一档半)拍摄时,还要牢记曝光补偿量,当两者共同使用时补偿量更要计算清楚。

拍摄不移动的固定物体如花卉笔者则使用装有曼富图410三维微调云台的捷信1228三脚架,尽量确保相机与被拍摄主体之间的相对静止状态。

大多数人认为使用像哈苏503CW+180mmF4或250mm以上的镜头,器材大而笨重,只有使用三脚架并且只能拍摄风光、建筑或是摆拍之类的题材。

其实了解并把握住要点,从容地进行各种记事性抓拍一点问题也没有。

采取的措施是把球型云台的紧固螺丝松开,把三脚架调节至合适高度,左手握住镜头并调节焦距、右手握住机身并把手指放在快门按钮上,照相机在球型云台上可以上下左右随意转动,因为你不需要握举相机的力量而全力专注构图和聚焦,相对轻松而准确,对于一些可以预料的场景可以预先调好焦距,等待被摄主体进入视野立即按下快门。

这种使用球型云台三脚架拍摄的方法可以推广到所有中小型照相机的现场抓拍上,使其担当独脚架作用。

就是使用135相机,只要条件允许,我也始终使用三脚架,把相机支上去,松开云台螺丝再去拍摄,稍作休息时把相机紧固在三脚架上就可以松开手了。

另外我还为我的尼康相机配套了个肯高的哈苏镜头转尼康机身接口(这也是很多朋友非常关心的问题),但是这个接口没有光圈拨环,也没有任何电子信号传递装置,使用自动聚焦的尼康相机不能实现自动聚焦,也不能实现相机的自动测光,还不能实现镜头光圈的自动收缩,只能使用手动档工作,但是它使用在像尼康FM2和国产的凤凰DN60相机身上时可以使用相机的部分测光功能(曝光过度、正常、曝光不足),这时也必须首先设定她快门速度,在对好焦距后,调节哈苏镜头的光圈(必须启用光圈预收锁定钮锁定镜头光圈,才能使光圈随你的调节变化大小)直到合适按下快门,也可以在调好焦距(光圈收缩后,取景器会很暗看不清楚或者因光圈收缩造成景深变大影响调焦精度)后收缩光圈,再调节快门速度进行拍摄。

使用自动系列相机就需要借助其他测光方式了,可以使用测光表也可以使用原配镜头事先测光。

不论如何麻烦,但毕竟可以使用尼康的同时感受德国卡尔·蔡司镜头的不凡魅力了。

由于现在市场上的哈苏相机二手交易十分活跃,从近几年刚刚设计的新型镜头一直前推到几十年前的旧型号镜头,五花八门,由于哈苏镜头设计加工精密先进,很多早期产品依然能够正常使用,但是作为其镜间中心快门调节驱动动力能源的快门动力弹簧已经持续紧绷了多年,不老化是不可能的,只是还能继续服役,要求其达到刚刚出厂时的精度是不现实的,尽量选择后期出厂的产品总比更古老的产品会让人多一点放心的。

而哈苏已经把未来产品链集中在H系列上,目前可以使用在H系列上的V系列镜头只有CF巨型号,希望未来升级到H系列的朋友,自己要拿好主意。

最后要提的是,哈苏503CW没有测光功能,如果选择其测光取景器,一方面要承受其高昂的价格,还要记住每次更换镜头后,要重新设定好取景器上的镜头最大光圈数,因为测光时是镜头光圈全开的最大状态,不同的镜头,其最大光圈是不同的,要明确清楚这一点与135相机不同的特点,否则可就得到错误测光信息了。

现在已经是数码摄影风起云涌的时代,在数码与胶片双修的今天,哈苏相机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