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2.docx
《高考文言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文言2
《阿房宫赋》《赤壁赋》
一、知识概述
《阿房宫赋》是一篇文赋,一篇借古讽今的作品,通过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要加深对这篇赋讽喻现实的思想意义的认识,以第三、四段为学习重点,弄清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体会“赋”的特点。
积累文言知识。
《赤壁赋》,体会苏轼豁达乐观的情怀,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品味和鉴赏写景、抒情、议论相交融的艺术特点。
掌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用法;掌握文中文言句式的特点。
深深体会“赋”的特点。
二、重点知识归纳与讲解
《阿房宫赋》
1、写作背景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
这时的唐王朝,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
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乐,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
本文就是作者23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的。
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
“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这篇赋体散文,借古讽今,通过描述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王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向唐朝统治者提出了警示,表达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民的情怀。
2、文言知识积累
A.重要实词
(1)六王毕(灭亡,动词)
(2)骊山北构而西折(建造、构成,动词)
(3)廊腰缦回(萦绕,动词)
(4)钩心斗角(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
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
(5)妃嫔媵嫱(陪嫁的人,也可能成为嫔、嫱)
(6)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
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7)剽掠其人(抢劫、抢夺,动词)
(8)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9)多于在庚之粟粒(露天的谷仓,名词)
(10)多于九土之城郭(九州,名词)
(11)族秦者秦也(灭族,动词)
(12)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传递,顺着次序)
B.古今异义
C.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铛”“石”“块”“砾”分别用作动词,当作铛、当作石、当作块、当作砾)
②未云何龙不霁何虹(“龙”和“虹”是“出现龙”“出现虹”)
③朝歌夜弦(“歌”是“唱歌”,“弦”是“弹琴”)
④楚人一炬(“炬”是放火)
⑤可怜焦土(“焦土”是成为焦土)
⑥族秦者秦也(“族”是灭族)
(2)名词做状语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北”和“西”是开始和转折的方向,从北,向西)
②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人的腰部,像鸟嘴,表动作行为的状态)
③辇来于秦(乘辇车,表动作行为的工具)
④朝歌夜弦(早晨、晚上,表动作行为的时间)
(3)名词的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是“镜”,以……为镜)
(4)数词用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D.一词多义
E.重要虚词
F.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四个判断句。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介宾后置句
“多于南亩之农夫”等六个带“多于”的句子。
G.修辞方式
(3)互文: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4、内容把握
第一节,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开篇先用四个三字短句领起,音节紧凑,气势不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这12个字,既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语言简练到不能删削分毫的程度,笔力千钧。
接下来从全景到本体构筑,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
“骊山北构而西折”四句,写阿房宫是依着山势、就着水流而修建的,仍然突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派。
以下由写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宫墙”,自然地过渡到写阿房宫的建筑特点。
其中实写了楼阁、廊檐,描绘得细致入微;虚写了长桥、复道,想象得神奇瑰丽。
然后用夸张和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宫“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怪现象,陪衬出它的宏大宽广。
第二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设伏。
先写“妃嫔媵嫱”的由来,说明是“六王毕,四海一”的结果,照应篇首。
作者一连用了“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六组排比句式,写宫人梳妆打扮,“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凄惨生活。
镜如明星,鬟如绿云,“弃脂”涨渭水,焚椒兰成烟雾……这些生动的描写,既表现了宫女命运的悲惨,也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
“燕赵之收藏”以下,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的被践踏。
在这里,原来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像土块、铁锅一样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第三段,由描写转为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
先以“嗟乎”发出感叹,对比人心事理,指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进而质问道: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接着,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经过重重铺垫,笔锋一转,让“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的统治者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成了一片焦土。
第四段,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
作者连续慨叹,情不能禁。
“呜呼”之后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
最后,用“后人”的委婉称谓,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意味深长。
5、本文的写作特点。
(1)运用想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杜牧根据有关资料再造了“阿房宫”,通篇驰骋瑰丽的想象。
比喻夸张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既是比喻,也是夸张。
(2)骈句散行,错落有致。
如开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四个三字短句,节奏急促,写出建宫背景及耗资,接着用几个长句“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写占地面积和走势,再用“二川溶溶,流入宫墙”等四字句描写规模。
第一段骈散结合得非常好。
(3)描写铺排与议论结合。
文章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写法。
如第三段对秦人奢侈的议论,一气用了六个排比句。
6、结合“赋”的语言特点品析句子。
(1)品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一句。
这句话好在以下两点。
第一,从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强国请服,弱国入朝”一直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段历史只用了六个字就概括了。
充分体现了非诗非文,亦诗亦文的“赋”的跳跃性特点。
第二,“兀”“出”两字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可以想见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运送大木料的艰难;可以想见阿房宫是多么宏大,秦始皇是多么骄奢;可以想见“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建造中榨取了多少人民的血汗,葬送了多少人民的生命。
(2)品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两句。
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桥喻龙,复道喻虹,分别写出了它们形态的高大、色彩的绚丽。
从惊叹语气中表达了建造物的观感,且给客观描写涂上了浓烈的抒情色彩。
(3)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一句。
这一段文字脍炙人口。
作者用“明星、绿云、涨腻、雾横”等词语比喻,又用排比的句式和夸张的手法间接地写出美人之多,及秦始皇的骄奢淫逸。
(4)品味“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一段。
一个“使”字领起,摆出了秦统治者把自己的奢侈建立在人民痛苦生活之上的罪证。
一连串用准确的比喻构成的排比,前后对比,尽情夸张,形象地表现了“秦”与“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一乐一苦的两种情形,跃然纸上,可谓精彩妙极!
(5)品味“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一句。
这句话简练地概括了战争的始末,秦王朝灭亡的过程,且含无尽感慨于其中,又开启了后文的议论。
7、问题探究
(1)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建筑的?
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总写和细写相结合的写法。
总写部分,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广,“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骊山”两句写其依山傍水,气势非凡。
细写部分,作者工笔重彩,精描细绘。
先写重楼叠阁、长廊高檐,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映衬宫宇之宏伟、楼阁之高大。
上面所述,写的还只是建筑之外观。
接着,作者的笔触,又深入建筑内部。
歌台舞殿是互文的写法,台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谓宫内处处皆是轻歌曼舞。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则承“暖响”“冷袖”两句,进一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
这几句,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
这一节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
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
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就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
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如“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经济,形象生动。
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写“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
再加上大量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致使文句音节铿锵,兼有音韵之美。
因此,寥寥一百几十个字,阿房宫之丰姿盛态就显现于读者眼前。
(2)研读第3、4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两段议论分别侧重于哪一方面?
两段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②两段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写法不同?
③第3段是怎样紧承上两段的?
句法和表现手法有何异同?
①第3段侧重于揭示秦始皇的荒淫、奢靡和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导致农民起义,阿房宫毁灭;第4段侧重揭示秦与六国自取灭亡的教训,讽劝“后人”要引以为戒。
后一段是对前一段的扩展、推论。
②第3段的表现手法是夹叙夹议,重点仍在铺叙,但以议论为框架、脉络;第4段则纯为演绎、推断。
两段之间,前一段是后一段的铺垫,不采用铺陈的方法淋漓尽致揭露就缺乏力量;后一段,道理已明,再写就成赘疣,话说得越精要,越能引人思索、慨叹。
③第3段用“嗟乎”紧承上两段的铺叙,转入对秦亡教训的议论,并领起后文一叹再叹的笔调。
这一段,同前两段一样,也运用了骈文的四言句法,采用了铺陈、夸张、排比的手法,但散文的笔法更多,散文的气脉更足,“文赋”的特点更鲜明。
(3)《阿房宫赋》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怎样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前半部分是叙事,后半部分是议论。
这正体现了“赋”“铺事写志”的特点。
铺事是写志的基础,写志是铺事的目的。
《赤壁赋》
1、文言词语与句式
(1)一词多义
(2)词类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舞:
使动用法,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泣:
使动用法,使……哭泣)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
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顺流而东也(东:
名词作动词,东进)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
名词作动词,打渔,打柴)
侣鱼虾而友麇鹿(侣、友:
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3)重点虚词
(4)古今异义词
①白露横江
白露:
白茫茫的水汽,今指一种节气。
②凌万顷之茫然
茫然:
这里指旷远的样子。
③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人:
指代所思慕之人。
(5)通假字
举酒属客(属同“嘱”,此指劝人饮酒)
冯虚御风(冯同“凭”,乘)
杯盘狼籍(籍同“藉”,乱的样子)
(5)句式
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月出于东山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2、内容把握
《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
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
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
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本文通过对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这篇文章共五段:
第一段:
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第二段:
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
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
写作者丢弃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
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文章主要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3、问题探究
(1)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
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2)苏子对人生意义的看法是什么?
揣摩体味苏子旷达乐观的情怀。
《赤壁赋》通过赤壁之游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见解,即“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作者本来有远大的抱负,但在激烈的朋党争斗中屡遭贬斥,并入狱,对于如此的不公命运,他并没有灰心丧气,没有失去信心,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排遣心中块垒,表现出了坦荡、旷达及强烈的生活信念,这是难能可贵的。
尤其可贵的是,作者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没有脱离赤壁之游的环境、条件,而是把理论的反复辩白和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文赋的层次结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抽象的观点具有形象性和感染力,把哲理与诗情高度融合在一起,给读者以艺术享受,令读者对文中的乐观豁达有了更深的体会。
(3)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是如何体现的?
本文作为一篇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诗的特质和情韵等特点,又不拘泥于赋的固定形式,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体现了“以文为赋”的特点。
一方面运用了赋体传统的对话手法、韵文和对偶句式,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如第一段的“……徘徊于斗牛之间……水光接天……凌万顷之茫然……羽化而登仙”的韵文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等对偶句及主客问答的对话体,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音韵美。
另一方面又突破了传统赋的表现手法、章法结构和语言格式,注入了更多的散文因素,其造语而多有变化,用典而不拘故事,写景而富于想象,使文章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不拘一格。
一篇几百字的短文能够如此波澜起伏,环环紧扣,体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和高超的艺术手腕,又可看出苏轼文学创作的革新、解放的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色调。
(4)体会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
文章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
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
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